一種剃須刀結構,包括定刀和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動刀,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驅動動刀的動刀座,所述的動刀均勻分布在動刀座的回轉中心外側,所述的定刀內側面與動刀的上側面緊密接觸,所述的定刀內側面設有若干個用于穿入胡須的細孔,所述的動刀座與動力源聯接,所述動刀座的下端設有與底座旋轉式聯接樞軸,上端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動刀聯接套,動刀聯接套均勻分布在動刀座中心外側,所述的聯接套中心設有插入動刀的動刀孔,還包括用于安裝動刀座的底座,所述的底座上端還設有用于固定定刀的定刀殼,還包括用于動刀的上側面與定刀內側面緊密接觸的彈性件。(*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剃須刀的刀頭結構,更具體地說是指一種采用多個動刀圓周均勻分布的的剃須刀結構。
技術介紹
電動剃須刀按其工作特點可以分為旋轉式、網膜式兩種,都是由七十年代的單頭剃須刀發展而來。此類電動剃須刀刀頭加工方式相當復雜,有些還有多層刀片,其加工難度相當大。而且材料要求很高,需要比較貴重的金屬材料。并且不夠耐用。刀頭常常需要更換。因此其成本也相對較高。此類電動剃須刀的剃須效果也比較一般,經常會伴有拉毛現象。網膜式剃須刀采用往復式工作方式,剃須有效面積相對較大,但是其噪音很大而且震動敢過強,容易造成臉部皮膚過敏。它的剃須刀是進過精確的幾何計算,在耐用性和安全性比較可靠。但是其成本也相對較高。其刀片與網膜是成90度的,鋒利度較差。所以其剃須效果也較差,而且,其動力需要更大,往復式運動也造成了能量浪費?;谏鲜霈F有技術的缺陷,本技術人現在開發出一種一種剃須刀結構。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為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而提供一種多個動刀圓周均勻分布的的剃須刀結構。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剃須刀結構,包括定刀和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動刀,還包括用于驅動動刀的動刀座,動刀均勻分布在動刀座的回轉中心外側,定刀內側面與動刀的上側面緊密接觸,定刀內側面為圓環平面,定刀內側面設有若干個用于穿入胡須的細孔,定刀設有兩凹槽環,兩凹槽環分別位于內側面內外兩側,動刀座與動力源聯接,所述動刀座的下端設有與底座旋轉式聯接樞軸,上端設有兩個以上的動刀聯接套,動刀聯接套均勻分布在動刀座中心外側,各個動刀聯接套中心到動刀座中心距離一致,動刀聯接套中心設有插入動刀的動刀孔,還包括用于安裝動刀座的底座,底座上端還設有用于固定定刀的定刀殼,還包括用于動刀的上側面與定刀內側面緊密接觸的彈性件,底座設有方便清理胡須殘渣的若干個孔,底座設有動刀座安裝孔,底座設有動力源輸入孔,彈性件為設于動刀座和動刀之間的彈簧片,彈簧片固定聯接于動刀座,動刀與動刀座為不可旋轉式聯接。動刀與動刀座也為可旋轉式聯接。動刀上設置一個圓柱體,圓柱體與動刀固定聯接,底座上設置一個圓柱環,圓柱體外圓與底座上圓柱環內圓相切接觸。每個動刀和底座之間設置一副齒輪傳動副,齒輪傳動副包括設于圓柱體下方的外齒輪和圓柱環下方的內齒輪。動刀包括插入動刀孔內的動刀樞軸、與動刀樞軸固定聯接的動刀盤,動刀盤的四周為刀刃和側面。定刀殼底座為卡合式可拆聯接。所述的動刀與動刀座為不可旋轉式聯接,此時動刀座只帶動動刀一起轉動,而動刀沒有自轉,即動刀與動刀座沒有相對轉動。所述的動刀與動刀座也可以設為旋轉式聯接。此時動刀座帶動動刀一起轉動,而動刀受外力如摩擦力等因素的影響而自轉,即動刀與動刀座有相對轉動。此時每個動刀上可以設置一個圓柱體,所述的圓柱體與動刀固定聯接;底座上設置一個圓柱環,所述的圓柱體外圓與底座上圓柱環內圓相切接觸。圓柱環內圓承受著動刀偏心轉動的離心力,圓柱體外圓與底座上圓柱環內圓之間受離心力的影響產生摩擦力從而加強動刀的自轉。每個動刀和底座之間還可以設置一對齒輪傳動副,所述的齒輪傳動副包括設于圓柱體下方的外齒輪和圓環下方的內齒輪;齒輪傳動副加強了動刀的自轉。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由于動刀可以設置為可以自轉,此時動刀在隨著動刀座轉動的時候同時自轉,等于把現有技術“砍斷”胡須變成了“鋸斷”胡須。同時自轉可以加強動刀自動研磨,其刀頭顯得更加鋒利。由于動刀與不動刀在旋轉過程中接觸面積相對不變,所以其噪音也比較低。本技術的零件加工要求相對較低,材料要求也沒有其他剃須刀那么高,動刀厚度比較大,所以其工作壽命也比較長。本技術的剃須刀頭具有優秀的刮凈度、舒適度、方便性和優秀的性價比。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一種剃須刀結構實施例的立體結構圖;圖2為圖1的剖面結構放大圖及其局部放大圖;圖3為本技術一種剃須刀結構實施例的立體解析圖;圖4是本技術一種剃須刀結構實施例的動刀座立體結構圖;圖5是本技術一種剃須刀結構實施例的動刀立體結構圖;圖6是本技術一種剃須刀結構實施例的圓柱體加齒輪的立體結構圖;圖7是本技術一種剃須刀結構實施例的底座立體結構圖;附圖標記說明I定刀11細孔12內側面13凹槽14凹槽2動刀21頂面22側面23刀刃24動刀樞軸3圓柱體31外圓32外齒輪4定刀殼5底座51圓柱環52內齒輪53胡須殘渣孔54動刀座安裝孔55動力源輸入孔6動刀座61動刀孔62動力輸入孔63聯接樞軸65彈簧片具體實施方式為了更充分理解本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說明書附圖(附圖僅通過示意圖表示本技術的結構,其形狀、大小、比例與實際應用時是有所不同的)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一步介紹和說明,但不局限于此。如圖1至圖7所示,本技術一種剃須刀結構,包括定刀I和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動刀2,還包括用于驅動動刀2的動刀座6,動刀2均勻分布在動刀座6的回轉中心外側,動刀軸心到動刀座6的回轉中心距離一致,定刀I內側面12與動刀2的頂面21緊密接觸,頂面21可以使平面或者是凹弧面;動刀座6與動力源(比如電動剃須刀使用的微型電機、手動剃須刀采用的手動傳動機構)以動力源輸入孔62聯接或者以動力輸入軸聯接;定刀I內側面12兩側還包括各凹槽13和凹槽14,兩凹槽使動刀2得刀刃23在最內最外兩端避開定刀1,防止磨損;定刀I設有若干個用于穿入胡須的細孔11,孔11的形狀可以使圓形、長方形S形。還包括用于安裝動刀座6的底座5,底座5上端還設有用于固定定刀I的定刀殼4,還包括用于動刀2的頂面21與定刀I內側面12緊密接觸的彈性件。底座5與動刀2之間設有圓柱副,圓柱副包括設于底座5上的圓柱環51,和與動刀2固定聯接的圓柱體3 ;圓柱環51與圓柱體3外圓31相切接觸,用以承受動刀偏心轉動而產生的離心力,同時可以加強動刀2自轉;底座5與動刀2之間還可以設有齒輪傳動副,齒輪傳動副包括設于底座5上的內齒輪52、和圓柱體3上的外齒輪32 ;內齒輪52和外齒輪32相嚙合。動刀座6的下端外側設有與底座5旋轉式聯接樞軸63,上端設有用于旋轉式固定聯接動刀2的動刀聯接套,聯接套的中心設有用于插入動刀2的動刀孔61。底座5上還包括用于安裝動刀座6的動刀座安裝孔54,動刀座6的聯接樞軸63安裝在底座的動刀座安裝孔54內,在動刀座安裝孔54外側設置若干個胡須殘渣孔53方便胡須殘渣排泄。彈性件為套設于動刀座6的彈簧片65,彈簧片65外側抵于動刀2的動刀樞軸下方。如圖5所示,動刀2包括插入動刀孔61內的動刀樞軸24、與動刀樞軸24 —體的的動刀盤,動刀盤的頂面為頂面21,頂面21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輕微的凹弧面以保證頂面21與定刀I內側面12外側即刀刃23上端緊密接觸;側面22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弧面;頂面21與側面22交匯會就是刀刃23。當動力2由動刀座6上動力源輸入孔62輸入時,動力源驅動動刀座6旋轉,動刀座6又帶動動刀2旋轉,穿入定刀I上的細孔11的胡須會被剃掉,動刀2由于受圓柱副和齒輪副的作用而自轉,剃須的效果由一般剃須刀的“砍斷”變成“鋸斷”,因而效果更佳。由于動刀2是有兩個或兩個以上且與動刀座6回轉中心等距、均勻分布,所以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剃須刀結構,包括定刀和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動刀,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驅動動刀的動刀座,所述的動刀均勻分布在動刀座的回轉中心外側,所述的定刀內側面與動刀的上側面緊密接觸,所述的定刀內側面為圓環平面,所述的定刀內側面設有若干個用于穿入胡須的細孔,所述的定刀設有兩凹槽環,兩凹槽環分別位于內側面內外兩側,所述的動刀座與動力源聯接,所述動刀座的下端設有與底座旋轉式聯接樞軸,上端設有兩個以上的動刀聯接套,動刀聯接套均勻分布在動刀座中心外側,各個所述的動刀聯接套中心到動刀座中心距離一致,所述的動刀聯接套中心設有插入動刀的動刀孔,還包括用于安裝動刀座的底座,所述的底座上端還設有用于固定定刀的定刀殼,還包括用于動刀的上側面與定刀內側面緊密接觸的彈性件,所述底座設有方便清理胡須殘渣的若干個孔,所述底座設有動刀座安裝孔,所述底座設有動力源輸入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勇輝,
申請(專利權)人:黃勇輝,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