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降噪雙向節流閥,包括呈管狀的節流閥本體,節流閥本體內與其密閉配合設有兩個閥座,閥座內設有閥座內孔和與閥座內孔相通的滑道,滑道內與其滑動配合設有閥芯,閥芯內設有閥芯節流孔,滑道遠離閥座內孔的一端設有與閥芯配合的端部引流孔,且滑道上靠近閥座內孔的位置處設有橫向流通孔,節流閥本體和閥座之間設有與橫向流通孔相通的通氣環槽,所述兩個閥座相背的一端設有用于過濾雜質的過濾網,閥座內孔的長度大于等于其內徑d的1倍。通過將閥座內孔的長度設置為大于等于其內徑d,當流體流經閥芯節流孔進入閥座內孔時,具有足夠長度的緩沖距離,在從閥座內孔流入過濾器時,流體的流態均勻,能夠有效減輕氣蝕,并降低噪音。(*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閥門
,具體的為一種在熱泵型空調中起節流作用的降噪雙向節流閥。
技術介紹
熱泵型空調主要包括壓縮機、冷凝裝置、節流元件和蒸發器,而節流元件是決定空調制冷、制熱性能的關鍵部件。公開號為CN201583070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在熱泵型空調中起節流作用的雙向節流閥,該雙向節流閥將現有節流元件中的毛細管和單向閥等集成為一體,雖然取得了降低制造成本、簡化結構和減小體積的效果,但是還存在工作噪音過大的問題,導致空調的使用舒適性降低。有鑒于此,本技術旨在對現有的雙向節流閥的結構進行改進,改進后得到的降噪雙向節流閥不僅具有制造成本低、結構簡單和體積小的優點,而且還能夠降低噪音,提高使用舒適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出一種降噪雙向節流閥,該降噪雙向節流閥不僅具有制造成本低、結構簡單和體積小的優點,而且還能夠降低噪音,提高使用舒適性。要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技術的降噪雙向節流閥,包括呈管狀的節流閥本體,所述節流閥本體內與其密閉配合設有兩個閥座,所述閥座內設有閥座內孔和與所述閥座內孔相通的滑道,所述滑道內與其滑動配合設有閥芯,所述閥芯內設有閥芯節流孔,所述滑道遠離閥座內孔的一端設有與閥芯配合的端部引流孔,且滑道上靠近閥座內孔的位置處設有橫向流通孔,所述節流閥本體和閥座之間設有與所述橫向流通孔相通的通氣環槽,所述兩個閥座相背的一端設有用于過濾雜質的過濾網,所述閥座內孔的長度大于等于其內徑d的I倍。進一步,所述閥座內孔的長度小于等于其內徑d的4倍。進一步,所述閥座內孔的長度為1.5d_3d。進一步,所述閥座內孔的長度為2d_3d。進一步,所述閥座內孔的直徑d=3.2±0.lmm,且閥座內孔的長度L=6.5±0.5mm或閥座內孔的長度L=IO ±0.5mm。進一步,所述兩個閥座中,其中一個閥座的長度大于另一個閥座的長度。進一步,所述兩個閥座的滑道的長度相等,其中一個閥座的閥座內孔長度大于另一個閥座的閥座內孔長度。進一步,所述兩個閥座之間的長度差大于等于3.5_。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技術的降噪雙向節流閥,通過將閥座內孔的長度設置為大于等于其內徑d,當流體流經閥芯節流孔進入閥座內孔時,由于閥芯節流孔的流通截面積小于閥座內孔的流通截面積,流通截面積的突變使得流體需要經過一段紊亂的后才能保持均勻的流態;由于現有的雙向節流閥的閥座內孔的長度太短,導致流體在紊亂的流態中進入過濾器,過濾器內因氣蝕出現大量的氣泡破裂,噪音高達70分貝以上;而本技術的降噪雙向節流閥通過將閥座內孔的長度設置為大于等于其內徑d,使流體具有足夠長度的緩沖距離,在從閥座內孔流入過濾器時,流體的流態均勻,能夠有效減輕氣蝕,并降低噪音,且噪音能夠控制在55分貝以下;因此,本技術的降噪雙向節流閥不僅具有制造成本低、結構簡單和體積小的優點,而且還能夠減輕氣蝕,并降低噪音,提高使用舒適性和延長使用壽命。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降噪雙向節流閥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閥座的第一種結構示意圖;圖3為閥座的第二種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為本技術降噪雙向節流閥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的降噪雙向節流閥,包括呈管狀的節流閥本體1,節流閥本體I內與其密閉配合設有兩個閥座2,閥座2內設有閥座內孔3和與閥座內孔3相通的滑道4,滑道4內與其滑動配合設有閥芯5,閥芯5內設有閥芯節流孔6,滑道4遠離閥座2內孔的一端設有與閥芯5配合的端部引流孔7,且滑道4上靠近閥座內孔3的位置處設有橫向流通孔8,節流閥本體I和閥座2之間設有與橫向流通孔8相通的通氣環槽9,兩個閥座2相背的一端設有用于過濾雜質的過濾網10,閥座內孔3的長度大于等于其內徑d的I倍。本實施例的降噪雙向節流閥,通過將閥座內孔3的長度設置為大于等于其內徑d,當流體流經閥芯節流孔6進入閥座內孔3時,由于閥芯節流孔6的流通截面積小于閥座內孔3的流通截面積,流通截面積的突變使得流體需要經過一段紊亂的后才能保持均勻的流態;由于現有的雙向節流閥的閥座內孔3的長度太短,導致流體在紊亂的流態中進入過濾器10,導致過濾器10內因氣蝕出現大量的氣泡破裂,噪音高達70分貝以上;而本實施例的降噪雙向節流閥通過將閥座內孔3的長度設置為大于等于其內徑d,使流體具有足夠長度的緩沖距離,在從閥座內孔3流入過濾器時,流體的流態均勻,能夠有效減輕氣蝕,并降低噪音,且噪音能夠控制在55分貝以下;因此,本實施例的降噪雙向節流閥不僅具有制造成本低、結構簡單和體積小的優點,而且還能夠減輕氣蝕,并降低噪音,提高使用舒適性和延長使用壽命。優選的,閥座內孔3的長度小于等于其內徑d的4倍,當閥座內孔3的長度大于其內徑d的4倍時,噪音沒有明顯的下降,說明氣流已經趨于均勻,而且將閥座內孔3的長度設置為小于等于4d,能夠有效減小閥座2的長度,進而減小節流閥的體積。進一步,閥座內孔3的長度為1.5d-3d,能夠進一步降低噪音,并將噪音控制在55分貝以下。進一步,閥座內孔3的長度為2d-3d,可將噪音控制在50分貝以下,并通過控制閥座內孔3的長度可以控制節流閥的體積,降低制造成本。優選的,閥座內孔3的直徑d=3.2±0.lmm,閥座內孔3的長度L=6.5±0.5mm,本實施例的閥座內孔3的直徑d=3.2mm,閥座內孔的長度L=6.4mm,為閥座內孔3直徑的2倍,如圖2所示。如圖3所示,當閥座內孔3的直徑d=3.2±0.1mm,閥座內孔3的長度還可以為L=10±0.5mm,具體的,該閥座的當閥座內孔3的直徑d=3.2mm,閥座內孔3的長度L2=9.6mm,等于其直徑d的3倍。具體的,本技術的降噪雙向節流閥還可采用下列參數數據實現:閥座內孔3的直徑d=3.2mm,閥座內孔的長度L=3.2mm,能夠將噪音控制在55分貝以下;閥座內孔3的直徑d=3.2mm,閥座內孔的長度L=9.6mm,能夠將噪音控制在50分貝以下;閥座內孔3的直徑d=3.2mm,閥座內孔的長度L=4.8mm,能夠將噪音控制在55分貝以下;當然,閥座內孔3的直徑d還可根據實際需要采用其他數值,而閥座內孔的長度L隨著閥座內孔3的直徑d的變化作相應的調整,其原理相同,不再累述。為了在裝配時區別兩個閥座2,本技術的降噪雙向節流閥還可將其中一個閥座2的長度設置為大于另一個閥座2的長度,采用該結構的節流閥,能夠便于區分兩個閥座2,防止混淆。具體的,在制作過程中,將兩個閥座2的滑道4的長度設置為相等,其中一個閥座2的閥座內孔3長度大于另一個閥座2的閥座內孔3長度,使兩個閥座2內的閥芯5的結構能夠相同,僅僅通過變化閥座內孔3的長度的方式即可區別兩個閥座2,降低制作成本。進一步,兩個閥座2之間的長度差大于等于3.5_,區別明顯,不易混淆。采用該結構的降噪雙向節流閥,兩個閥座2的閥座內孔3的直徑d與閥座內孔的長度L與上述實施例相同,不再累述。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技術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降噪雙向節流閥,包括呈管狀的節流閥本體,所述節流閥本體內與其密閉配合設有兩個閥座,所述閥座內設有閥座內孔和與所述閥座內孔相通的滑道,所述滑道內與其滑動配合設有閥芯,所述閥芯內設有閥芯節流孔,所述滑道遠離閥座內孔的一端設有與閥芯配合的端部引流孔,且滑道上靠近閥座內孔的位置處設有橫向流通孔,所述節流閥本體和閥座之間設有與所述橫向流通孔相通的通氣環槽,所述兩個閥座相背的一端設有用于過濾雜質的過濾網,其特征在于:所述閥座內孔的長度大于等于其內徑d的1倍。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偉東,
申請(專利權)人:新昌縣豐億電器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