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是從權項1中所描述的,且在樣本S.S.WhiteTMAirbrasive Unit Laboratory Model“K”〔美〕GEC Mechanical Handling Limited〔1〕;〔英〕Residual Stress Measurements the CEGB Air-Abrasive technique〔2〕及雜志STRALN VOL.12 NO.3 july 1976第99-106頁〔3〕公開的那一類空氣磨蝕技術發展而來的。在公知的砂粉混合裝置,重約18公斤(K型),特點是有獨立的注砂驅動機構、氣壓、流量調節和儀表組成,該裝置用經過濾的壓縮氣源,經注砂,氣壓、流量調節,適應于不同噴咀使用。檢索中發現有關專利US4090,334氣刷〔4〕的混合器,是一個鋼瓶容器(32),頂蓋上裝相互置于一旁,且在同一平面上的壓縮氣進口管(36)和至噴刷頭的出口管(46)。本專利技術的任務是制造一種用于噴砂磨蝕,特別是制作小直徑盲孔法測量殘余應力,如前描述的那一類砂粉混合裝置,它是一個透明砂粉混合罐,特點是砂粉無注砂驅動機構和儀表調節機件,透明直觀、重約1.5公斤,能廉價制造。權項1給出的結構特征解決了此任務。因為經過濾穩壓的壓縮氣源,從透明砂粉混合罐的底部進入進氣閥,占罐內容積高度約 2/3 的砂粉有限制的受到中心氣速帶動,自動混合在上部空間內,很小部份由控制閥送出,多余的大部份仍然落回下部,振動漏斗形底上的積砂滑向中部,這樣自動循環保持著上部空間內的適當混合和送出。因透明砂粉混合罐內砂粉無注砂驅動機構,結構簡單、重量輕,使用可靠,維護容易。其 ...
【技術保護點】
用于噴砂磨蝕,特別是制作小直徑盲孔法測量殘余應力的砂粉混合裝置,是一個箱式的組合裝置,特點是:壓縮氣源進入氣壓、注砂混合、流量調節機構,送至噴咀,本專利技術為同樣用途的透明砂粉混合罐,具有一個透明的圓筒(5),下部鑲入漏斗形柱塞(6),其外伸可作固定連接用,其上端和圓筒(5)內放限砂管(8),柱塞(6)中心螺孔上部裝進氣閥(1),下部裝進氣咀(7),圓筒(5)上端有一個螺紋密封蓋(4),其中心孔內裝一有內孔的螺柱(3),密封固定在孔端,螺柱(3)內孔下端有螺紋裝氣量出口控制閥(2),上端為送氣接頭。本專利技術的特征是:直接裝在密封罐內占容積高度約2/3的砂粉,無注砂驅動機構,只有氣速帶動限砂管下端一定高度內中心附近部份砂粉沖向上部空間,循環保持適當混合,送至噴咀。
【技術特征摘要】
用于噴砂磨蝕的透明砂粉混合罐。1、用于噴砂磨蝕,特別是制作小直徑盲孔法測量殘余應力的砂粉混合裝置,是一個箱式的組合裝置,特點是壓縮氣源進入氣壓、注砂混合、流量調節機構,送至噴咀。本發明為同樣用途的透明砂粉混合罐,具有一個透明的圓筒(5)。下部鑲入漏斗形柱塞(6)。其外伸可作固定連接用,其上端和圓筒(5)內放限砂管(8),柱塞(6)中心螺孔上部裝進氣閥(1),下部裝進氣咀(7),圓筒(5)上端有一個螺紋密封蓋(4),其中心孔內裝一有內孔的螺柱(3),密封固定在孔端,螺柱(3)內孔下端有螺紋裝...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東,
申請(專利權)人:機械工業部鄭州機械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41[中國|河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