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夾取器,包括并列設置的主體、撥桿、非導磁性撥離環和磁性吸盤,主體與撥桿通過軸銷活接,撥離環設置在撥桿的一端,吸盤安裝在對應設有撥離環的主體那一端,吸盤穿過撥離環,且吸盤下端緣靠近撥離環下端緣,所述撥桿上設有用于驅動撥環沿吸盤外壁上下運動的驅動裝置。通過磁性吸盤的設置,可自動吸附工件,動作協調、準確、效率高,不影響工件表面質量,同時還可降低操作人員的視力、手臂及關節等部位所產生疲勞,可提高安全性能。(*該技術在2015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夾取器,尤其是金屬沖壓件分撿用的夾取器。
技術介紹
在制造業中(尤其是汽車小件沖壓生產),通常的小件沖壓生產,除數控沖床以外,對于大多數半自動化沖床的制品上料和取料幾乎均要靠人工操作來完成,通常的上料和取料工具有夾子、鑷子和鉗子等;由于在作業中工具的使用頻率高和定位準確性要求高,因此,在日常使用過程中操作者需要用目視來定位,生產實踐證明往往夾取時間較長,工件在加緊過程中需要持續用力,操作時不但要持續用力才能加緊工件,而且在工件夾持部位會留下痕跡,不同程度影響到產品的表面質量,另外,在加緊時要求動作協調、準確,長時間的操作,會使操作人員的視力、手臂及關節等部位容易產生疲勞,從而造成生產效率低,且容易引發產品、設備和人身事故。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提供一種工效高、準確性高、不影響產品的表面質量的且可降低操作人員視力、手臂及關節等部位的工作強度的夾取器。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該夾取器包括主體和撥桿,主體與撥桿通過軸銷活動連接,其中,還包括非導磁性撥離環和磁性吸盤,撥離環設置在撥桿上,吸盤安裝在主體上,吸盤穿過撥離環,且吸盤下端緣靠近撥離環下端緣,所述撥桿上設有用于驅動撥環沿吸盤外壁軸向運動的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包括T型活動銷及套設在該活動銷豎直頂部外壁上的彈性復位件,活動銷下端穿過主體上通孔,與撥桿固接,該通孔置于吸盤和軸銷之間的主體上。所述驅動裝置還包括調節桿、分離按鈕和調節螺母,調節桿下端與T型活動銷水平上部固接,調節桿上端與分離按鈕通過調節螺母鎖緊,分離按鈕驅動端靠近主體的軸銷端。所述主體的軸銷端設有手柄,吸盤安裝在主體與軸銷端相對的那一端上。所述驅動裝置包括T型活動銷和彈性復位件,活動銷下端穿過主體上通孔,與撥桿固接,該通孔置于軸銷和主體手持端之間的主體上,復位件套設在主體和撥桿之間的活動銷上。所述驅動裝置還包括一扳把,設置在撥桿驅動端處,所述主體的手持端設有手柄,軸銷設置在通孔和撥離環之間的撥桿上。所述主體與手柄截面呈“L”型,撥桿與扳把截面呈“L”型。還包括磁性套筒,位于吸盤內,且套筒可在吸盤內軸向移動。還包括套筒調節機構,它包括一豎直部有螺紋的調節旋鈕,與吸盤頂壁上的螺紋孔配合,調節旋鈕豎直下端伸入吸盤內部,與磁性套筒連接。所述調節旋鈕頂端設有沿其外壁徑向延伸的凸出,該凸出下部和吸盤頂壁之間的調節旋鈕上設有彈性件。本技術具有如下優點1)通過磁性吸盤的設置,可自動吸附工件,動作協調、準確、效率高,不影響工件表面質量,也不會造成操作人員視力、手臂及關節等部位所產生的疲勞,并可提高安全性能;2)通過驅動裝置在撥桿上不同位置上的設置,可實現直柄型和槍柄型夾取器,同樣可達到本技術的目的;3)通過在吸盤上設置調節裝置,可根據所撿取原料或工件重量的不同,通過轉動調節旋鈕來調整吸盤內置的磁塊與吸盤下邊緣的距離,從而調節到合適的吸力,以達到最佳的操作效果。下面參照附圖并結合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描述。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直柄型夾取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沿A-A線的剖面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槍柄型夾取器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沿B-B線的剖面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1至圖4,本技術該夾取器包括并列設置的主體1和撥桿2,主體1與撥桿2通過軸銷10活動連接,其中還包括非導磁性撥離環4和磁性吸盤11,撥離環4設置在撥桿2的一端,吸盤11安裝在主體1一端(撥離環4和吸盤11可根據需求設置在撥桿和主體的其它位置,如撥桿中間位置和主體的中間位置),但吸盤11要穿過撥離環4,且吸盤11下端緣靠近撥離環4下端緣,吸盤11內設有磁塊6,所述撥桿2上設有用于驅動撥離環4沿吸盤11外壁軸向運動的驅動裝置,而該驅動裝置則位于撥桿2的另一端或中部。所述驅動裝置包括兩種結構,因而本技術的夾取器可分為直柄型和槍柄型直柄型如圖1和圖2所示,直柄型夾取器驅動裝置包括T型活動銷7及套設在該活動銷7豎直頂部外壁上的彈性復位件9,活動銷7下端穿過主體1上通孔19,與撥桿2固定連接,該通孔19置于吸盤11和軸銷10之間的主體1上,該驅動裝置還包括截面呈“廠”字型的驅動機構,它包括調節桿81、分離按鈕82和調節螺母83,調節桿81下端與T型活動銷7水平上部固接,調節桿81上端與分離按鈕82通過調節螺母83鎖緊,分離按鈕82與主體1并列設置,且分離按鈕驅動端靠近主體1的軸銷端101,調節桿81與分離按鈕82之間形成的夾角約為90度~180度,調節桿81上端設有外螺紋,與外螺紋連接的分離按鈕82一端設有內螺紋,通過調節螺母83鎖緊;所述主體的軸銷端101設有手柄12,吸盤11安裝在主體1與軸銷端101相對的那一端上,該手柄12與主體1位于同一直線上。工作過程直柄型請參閱圖1和圖2,本實施例所述撥離環4位于撥桿2的一端,而驅動裝置則位于撥桿2的中部,當然撥環4設置在靠近撥桿2的端部或中部也可,而驅動裝置則設置在撥桿2相應的位置,撿取工件前(即工具的自由狀態,此時吸盤11下端緣靠近撥環4下端緣),只需將磁性吸盤11與工件輪廓內的任何局部表面接觸,即可快速將工件吸取;撥離工件時需輕按直柄型夾取器的分離按鈕82,此時,非導磁材質制作的撥桿4在分離按鈕82的作用下,通過撥桿2和主體1的活接軸銷10將動作傳遞到撥桿2另一端的撥離環4上,撥離環4向下運動,當撥離環4下端緣超出磁性吸盤11的下表面,即可將吸附在吸盤11上的工件與工具快速撥離,工件準確落入模具內或料筐內,從而順利完成卸料過程。為了降低操作手指的勞動強度,分離按扭82加工成驅動端直徑為15MM左右的平頭內螺紋螺釘,為滿足不同手掌大小的操作,可通過調節分離按扭82驅動端與手柄12之間的距離來實現,若調整到合適的位置后,可以隨即擰緊調節螺母83進行鎖緊;T型活動銷的豎直部與主體上的通孔之間為1.5MM左右的配合間隙,可保證操作時上下運動靈活,同時,磁性吸盤11頂端的調整旋鈕16可根據所撿取原料或工件重量的不同,通過轉動調節旋鈕16來調整位于吸盤內的磁塊與吸盤下邊緣的距離,從而調節到合適的吸力,以達到最佳的操作效果。槍柄型如圖3和圖4所示,所述驅動裝置包括T型活動銷3和彈性復位件5,活動銷3下端穿過主體1上通孔20,與撥桿2固接,該通孔20置于軸銷10連接處和主體手持端102之間的主體上,復位件5套設在主體1和撥桿2之間的活動銷3上。進一步,所述驅動裝置還包括一扳把13,設置在撥桿2驅動端201處,所述主體的手持端101設有手柄14,吸盤11設置在主體1與手持端101相對的那一端,軸銷10設置在通孔20和撥離環4之間的撥桿2上,該手柄14與主體1截面呈“L”型,撥桿2與扳把13截面呈“L”型。工作過程請參閱圖3和圖4,本實施例所述撥離環4位于撥桿2的一端,而驅動裝置靠近撥桿2的另一端即驅動端201處,撿取工件前(即工具的自由狀態,此時吸盤11下端緣靠近撥環4下端緣),只需將磁性吸盤11與工件輪廓內的任何局部表面接觸,即可快速將工件吸取;撥離工件時需勾動分離槍柄型夾取器的扳把13,此時,撥桿2在分離扳把的作用下,通過活接軸銷10將動作傳遞到撥桿另一端的撥離環4上,撥離環4向下運動,當撥離環超出磁性吸盤的下表面時,即可將吸附在吸盤11上的工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夾取器,包括主體(1)和撥桿(2),主體(1)與撥桿(2)通過軸銷(10)活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非導磁性撥離環(4)和磁性吸盤(11),撥離環(4)設置在撥桿(2)上,吸盤(11)安裝在主體(1)上,吸盤(11)穿過撥離環(4),且吸盤11下端緣靠近撥離環(4)下端緣,所述撥桿(2)上設有用于驅動撥離環(4)沿吸盤(11)外壁軸向運動的驅動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啟文,
申請(專利權)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94[中國|深圳]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