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煙氣除塵脫硫脫硝一體化裝置,所述新型高效煙氣脫硫脫硝一體化裝置包括煙氣輸入管道、電袋除塵器、脫硫脫硝塔、氨水供給泵及脫硝劑供給系統,所述煙氣輸出管道與所述電袋除塵器的入口相連接,所述電袋除塵器的煙氣出口與所述脫硫脫硝塔中前置催化氧化器的煙氣入口相連接,所述氨水供給泵與所述脫硫脫硝塔底部的漿液循環池相連接,所述脫硝劑供給系統中脫硝劑存儲罐的脫硝劑出口與所述脫硫脫硝塔中前置催化氧化器的脫硝劑入口及脫硝劑噴入網相連通。采用本發明專利技術所述可以有效的對工業用煤系統產生的煙氣進行煙氣電袋除塵、濕式氨法及脫硫劑氧化脫硝。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煙氣凈化處理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煙氣除塵脫硫脫硝一體化裝置。
技術介紹
由于我國是一個多煤少油的國家,一次性能源結構短期內仍然將以煤炭為主,工業用煤產生的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會給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危害人體健康,因此如何處理工業用煤產生的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一直是我國環境治理的關鍵。在對工業用煤產生的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進行處理時,煙氣除塵是煙氣凈化的第一道關卡,傳統的煙氣除塵一般采用旋風一布袋除塵相結合的方法,但由于除塵設備在運行中阻力大等缺陷,從而導致除塵效果不佳。另外,傳統的脫硫方法一般是以石灰石法脫硫技術為主,工藝成熟,但由于通過石灰石法脫硫后產生的石膏無法得到合理利用,從而造成二次污染。同時,傳統的脫硝方法一般通過燃燒技術來降低NOx的產生,同時在爐尾加裝脫硝設備,所述脫硝設備一般包括選擇性催化還原法和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法兩種方法,這兩種方法都是以還原NOx為N2為主要目的,但由于其工業反應條件苛刻,脫硝效率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克服傳統的工業用煤產生的煙氣除塵效果差、脫硫脫硝不徹底等缺陷的煙氣除塵脫硫脫硝一體化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煙氣輸入管道、電袋除塵器、脫硫脫硝塔、氨水供給泵及脫硝劑供給系統,所述煙氣輸入管道與電袋除塵器的入口相連接,電袋除塵器的煙氣出口與所述脫硫脫硝塔中前置催化氧化器的煙氣入口相連接,所述氨水供給泵與所述脫硫脫硝塔底部的漿液循環池相連接,所述脫硝劑供給系統中的脫硝劑存儲罐的脫硝劑出口與脫硫脫硝塔上層脫硝劑噴入網和前置催化氧化器相連,所述的脫硫脫硝塔的頂部通過煙氣輸出管道與煙 相連通。所述脫硫脫硝塔下部還安裝有與氧化風機,氧化風機的出口管道穿過脫硫脫硝塔底部的漿液循環池。所述脫硝劑供給系統包括脫硝劑制備器及脫硝劑存儲罐,所述脫硝劑制備器的脫硝劑出口與所述脫硝劑存儲罐入口相連接。所述的電袋除塵器的煙氣出口與脫硫脫硝塔中前置催化氧化器的煙氣入口之間的管路上還依次設置冷卻器和引風機。還包括副產物處理系統,所述副產物處理系統包括溫度調節器、漿液濃縮器、水力旋流器、離心壓濾機、粉料干燥機及粉料包裝存儲塔,所述漿液濃縮器上部與所述漿液循環池的漿液出口相連接,所述漿液濃縮器底部出口與所述水力旋流器上部進口相連接,所述水力旋流器的分離物出口與所述離心壓濾機的入口相連接,所述離心壓濾機的分離物出口與所述粉料干燥機的入口相連接,所述粉料干燥機的出口與所述粉料包裝存儲塔的入口相連接,所述溫度調節器與所述漿液濃縮器相連。所述水力旋流器的分離液出口與所述離心壓濾機的分離液出口通過管道并管后與所述漿液濃縮器上部相連通。所述粉料干燥機及漿液濃縮器均設有廢氣輸出口,所述粉料干燥機的廢氣輸出口與所述漿液濃縮器上層相連接,所述漿液濃縮器的廢氣輸出口與所述脫硫脫硝塔中漿液循環噴淋網下部的塔體相連通。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包括煙氣輸入管道、電袋除塵器、脫硫脫硝塔、氨水供給泵及脫硝劑供給系統,所述煙氣輸入管道與所述電袋除塵器的入口相連接,所述電袋除塵器的煙氣出口與脫硫脫硝塔的前置催化氧化器入口相連接,可以通過所述電袋除塵器對工業用煤系統產生的煙氣進行高效除塵處理,并通過所述脫硫脫硝塔及氨水供給泵對所述煙氣中的SO2進行濕式氨法脫硫,同時通過所述脫硫脫硝塔及脫硝劑供給系統對煙氣中的NOx進行氧化脫硝,從而更大限度的除去煙氣中的SOjP NOx,極大的提高了對工業用煤系統產生的煙氣的凈化效率及質量。進一步,可以通過所述副產物處理系統中的溫度調節器調節漿液濃縮器中漿液的溫度,從而使析出漿液中硫酸銨、硫酸氫銨及硝酸銨晶體,并通過所述水力旋流器、離心壓濾機、粉料干燥機及粉料包裝存儲塔回收所述硫酸銨、硫酸氫銨及硝酸銨晶體,從而實現煙氣處理產生的副產品的回收。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 所述的一種新型高效煙氣脫硫脫硝一體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為煙氣輸入管道、2為電袋除塵器、3為冷卻器、4為引風機、5為氧化風機、6為脫硫脫硝塔、7為氨水供給泵、8為脫硝劑存儲罐、9為脫硝劑制備器、10為煙氣輸出管道、11為煙囪、12為溫度調節器、13為漿液濃縮器、14為水力旋流器、15為離心壓濾機、16為粉料干燥機、17為粉料包裝存儲塔。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通過煙氣輸入管道I 一端與所述工業用煤系統的煙氣出口相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電袋除塵器2的入口相連接,電袋除塵器2的煙氣出口與前置催化氧化器入口通過引風機4及冷卻器3相連接,氨水供給泵7與脫硫脫硝塔6底部的漿液循環池相連接,脫硫脫硝塔6頂部的煙氣出口通過煙氣輸出管道10與煙 11相連接,其中經凈化后的煙氣通過所述煙 排出。漿液濃縮器13上部與脫硫脫硝塔6底部的漿液循環池相連接,漿液濃縮器13上部及下部通過管道相連接,漿液濃縮器13底部出口與水力旋流器14上部進口通過管道相連接,水力旋流器14的分離物出口與離心壓濾機15的入口通過管道相連接,離心壓濾機15的分離物出口與粉料干燥機16的入口相連接,所述粉料干燥機16的出口與粉料包裝存儲塔17進口相連接。另外,水力旋流器14的分離液出口與離心壓濾機15的分離液出口通過管道并管后與所述漿液濃縮器13上部相連接,所述粉料干燥機16的廢氣輸出口與所述漿液濃縮器13上層相連接,所述漿液濃縮器13的廢氣輸出口與所述漿液循環噴淋網下部的塔體相連通,所述溫度調節器12與所述漿液濃縮器13的上層相連。脫硝劑供給系統包括脫硝劑制備器9及脫硝劑存儲罐8,所述脫硝劑制備器9的脫硝劑出口與所述脫硝劑存儲罐8的入口相連接,所述脫硝劑存儲罐8的脫硝劑出口與所述脫硫脫硝塔6的前置催化氧化器及脫硝劑噴入網相連通。本專利技術的工作過程為:工業用煤系統產生的含有煙塵、SO2和NOx的煙氣通過所述煙氣輸入管道I進入到所述電袋除塵器2中,所述電袋除塵器2可以除去煙氣中的煙塵,所述冷卻器3對除塵后的煙氣進行冷卻,并通過所述引風機4將除塵后的煙氣輸送到所述脫硫脫硝塔6的前置催化氧化器中,所述前置催化氧化器與所述脫硝劑存儲罐8相連接,所述脫硝劑存儲罐8為所述前置催化氧化器提供脫硝劑,所述脫硝劑一般為臭氧、活性氧分子等低廉可自制氧化氣體,所述脫硝劑對煙氣中的SO2和NOx進行催化氧化,使煙氣中的SO2和NOx轉換SO3和NO2,所述煙氣中的硫化物在經過所述氧化風機5及脫硫劑氧化后,最終以硫酸氫銨及硫酸銨的型式溶解在所述漿液循環池內的漿液中,所述煙氣中的氮氧化物經所述漿液循環噴淋網噴淋,所述煙氣催化層催化,脫硝劑噴淋網噴淋的脫硝劑氧化后,最終以硝酸銨的型式溶解在所述漿液循環池的漿液中,當所述漿液循環池中漿液的PH值降低時,可以通過所述氨水供給泵7自動為所述漿液循環池中的漿液進行補氨,所述煙氣經脫硫脫硝后再經所述除霧器除霧,最后經過所述脫硫脫硝塔6頂部的煙氣出口從煙氣輸出管道10輸出到煙囪11中,并從所述煙囪11排除。另外,所述漿液循環池中的漿液通過管道從所述漿液濃縮器13的上部進入到所述漿液濃縮器13中,可以通過所述溫度調節器12調節所述漿液濃縮器13內漿液的溫度,并根據硫酸銨、硫酸氫銨及硝酸銨的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煙氣除塵脫硫脫硝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煙氣輸入管道(1)、電袋除塵器(2)、脫硫脫硝塔(6)、氨水供給泵(7)及脫硝劑供給系統,所述煙氣輸入管道(1)與電袋除塵器(2)的入口相連接,電袋除塵器(2)的煙氣出口與所述脫硫脫硝塔(6)中前置催化氧化器的煙氣入口相連接,所述氨水供給泵(7)與所述脫硫脫硝塔(6)底部的漿液循環池相連接,所述脫硝劑供給系統中的脫硝劑存儲罐(8)的脫硝劑出口與脫硫脫硝塔(5)上層脫硝劑噴入網和前置催化氧化器相連,所述的脫硫脫硝塔(6)的頂部通過煙氣輸出管道(10)與煙囪(11)相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煙氣除塵脫硫脫硝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煙氣輸入管道(I)、電袋除塵器(2)、脫硫脫硝塔(6)、氨水供給泵(7)及脫硝劑供給系統,所述煙氣輸入管道(I)與電袋除塵器(2)的入口相連接,電袋除塵器(2)的煙氣出口與所述脫硫脫硝塔(6)中前置催化氧化器的煙氣入口相連接,所述氨水供給泵(7)與所述脫硫脫硝塔(6)底部的漿液循環池相連接,所述脫硝劑供給系統中的脫硝劑存儲罐(8)的脫硝劑出口與脫硫脫硝塔(5)上層脫硝劑噴入網和前置催化氧化器相連,所述的脫硫脫硝塔(6)的頂部通過煙氣輸出管道(10)與煙囪(11)相連通。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煙氣除塵脫硫脫硝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脫硫脫硝塔(6)下部還安裝有與氧化風機(5),氧化風機(5)的出口管道穿過脫硫脫硝塔(6)底部的漿液循環池。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煙氣除塵脫硫脫硝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脫硝劑供給系統包括脫硝劑制備器(9)及脫硝劑存儲罐(8),所述脫硝劑制備器(9)的脫硝劑出口與所述脫硝劑存儲罐(8 )入口相連接。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煙氣除塵脫硫脫硝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袋除塵器(2)的煙氣出口與脫硫脫硝塔(6)中前置催化氧化器的煙氣入口之間的管路上還依次設置冷卻器(3)和引風機(4)。5....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毛少祥,蔣秀紅,李大昌,杜金洲,孟鵬,
申請(專利權)人:陜西華祥能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