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紙盒自動整形滾邊機,包括主控中心、動力系統(tǒng)、工件輸送帶、滾邊定位模、出料模、滾邊導軌、滾邊軌道、側滾邊輪、上滾邊輪、下滾邊輪,滾邊定位模下方設置有多個真空吸孔。本發(fā)明專利技術結構簡單,通過調節(jié)零件位置和程序設定,可實現多種規(guī)格紙盒的自動整形滾邊功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自動化裝備領域,具體是一種紙盒自動整形滾邊機。
技術介紹
自動化技術廣泛用于工業(yè)、農業(yè)、軍事、科學研究、交通運輸、商業(yè)、醫(yī)療、服務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動化技術不僅可以把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部分腦力勞動以及惡劣、危險的工作環(huán)境中解放出來,而且能擴展人的器官功能,極大地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強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自動化是工業(yè)、農業(yè)、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的重要條件和顯著標志。自動裝置的出現和應用是在18世紀以前。古代人類在長期生產和生活中,為了減輕自己的勞動,逐漸產生利用自然界動力代替人力畜力,以及用自動裝置代替人的部分繁難的腦力活動的愿望,經過經過漫長歲月的探索,他們互不相關地造出一些原始的自動裝置。古代中國的指南車以及17世紀歐洲出現的鐘表和風磨控制裝置,雖然都是毫無聯系的專利技術,但對自動化技術的形成卻起到了先導作用。由于紙盒成本低廉,因此很少有此類自動化加工設備。但目前越來越嚴格的包裝要求無形中增加了紙盒生產的成本,特別是紙盒多是采用手工或半自動化設備加工,因此在降低成本和提高質量方面急需要一種可以完成紙盒自動化生產加工的整套生產流水線,但現在市場上還沒有一種可以對紙盒實現自動整形滾邊的設備。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針對以上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成本低廉、可以對紙盒實現自動整形滾邊的設備。本專利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紙盒自動整形滾邊機,包括主控中心、動力系統(tǒng)、工件輸送帶、滾邊定位模、出料模、滾邊導軌、滾邊軌道、側滾邊輪、上滾邊輪、下滾邊輪,其特征在于工件輸送帶、滾邊定位模、出料模、滾邊導軌、滾邊軌道通過主控中心與動力系統(tǒng)進行電氣連接,滾邊軌道前端、滾邊軌道未端分別設置有工件輸送帶,滾邊軌道為“7”字形,出料模設置在滾邊定位模內,滾邊定位模設置在滾邊導軌下,可通過滾邊導軌沿滾邊軌道移動,下滾邊輪設置在滾邊軌道前端,下滾邊輪上方兩側設置有側滾邊輪,側滾邊輪上方內側設置有上滾邊輪,下滾邊輪上端與滾邊定位模的最短距離為待滾邊紙盒底板厚度的距離,兩個側滾邊輪內側與滾邊定位模的最短距離為待滾邊紙盒側板厚度的距離,上滾邊輪與下滾邊輪距離為紙盒高度的距離,上滾邊輪厚度為待滾邊紙盒側板的厚度,在滾邊軌道拐角后的中間位置還設置有下滾邊輪,滾邊軌道拐角后的下滾邊輪位置前后兩側還設置有兩個側滾邊輪,側滾邊輪上方內側同樣設置有上滾邊輪,滾邊軌道拐角后的中間位置的側滾邊輪內側與滾邊定位模的最短距離為待滾邊紙盒端板厚度的距離,上滾邊輪與下滾邊輪的距離為紙盒高度的距離,上滾邊輪厚度為待滾邊紙盒側板的厚度。滾邊定位模下方設置有多個真空吸孔。使用時,待滾邊紙盒從工件輸送帶上輸送進來,滾邊定位模下壓進待滾邊紙盒內,通過真空吸孔將紙盒吸住,然后通過滾邊導軌帶動滾邊定位模進入滾邊軌道,通過第一道下滾邊輪時,側滾邊輪、上滾邊輪結合下滾邊輪對待滾邊紙盒底面、側板、側板上方進行整形滾邊,紙盒底面、側板、側板上方滾邊整形完成后,進入滾邊軌道拐角,通過第二道下滾邊輪時,側滾邊輪、上滾邊輪結合下滾邊輪對待滾邊紙盒底面、端板、端板上方進行整形滾邊,整形滾邊完成后,滾邊定位模移動到滾邊軌道未端的工件輸送帶上方,滾邊定位模的真空吸孔松開對紙盒的吸附,出料模伸出,將紙盒頂出,然后滾邊定位模復位,等待下一次動作,如此循環(huán)。本專利技術結構簡單,通過調節(jié)零件位置和程序設定,可實現多種規(guī)格盒胚的自動組裝成型功能。附圖說明附圖中,圖1是本專利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滾邊軌道剖視圖,其中: I一主控中心,2—動力系統(tǒng),3—工件輸送帶,4一滾邊定位模,5—出料模,6—滾邊導軌,7—滾邊軌道,8—側滾邊輪,9一上滾邊輪,IO—下滾邊輪。具體實施例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一種紙盒自動整形滾邊機,包括主控中心1、動力系統(tǒng)2、工件輸送帶3、滾邊定位模4、出料模5、滾邊導軌6、滾邊軌道7、側滾邊輪8、上滾邊輪9、下滾邊輪10,其特征在于工件輸送帶3、滾邊定位模4、出料模5、滾邊導軌6、滾邊軌道7通過主控中心I與動力系統(tǒng)2進行電氣連接,滾邊軌道7前端、滾邊軌道7未端分別設置有工件輸送帶3,滾邊軌道7為“7”字形,出料模5設置在滾邊定位模5內,滾邊定位模4設置在滾邊導軌6下,可通過滾邊導軌6沿滾邊軌道7移動,下滾邊輪10設置在滾邊軌道7前端,下滾邊輪10上方兩側設置有側滾邊輪8,側滾邊輪8上方內側設置有上滾邊輪9,下滾邊輪10上端與滾邊定位模4的最短距離為待滾邊紙盒底板厚度的距離,兩個側滾邊輪8內側與滾邊定位模4的最短距離為待滾邊紙盒側板厚度的距離,上滾邊輪9與下滾邊輪10距離為紙盒高度的距離,上滾邊輪9厚度為待滾邊紙盒側板的厚度,在滾邊軌道7拐角后的中間位置還設置有下滾邊輪10,滾邊軌道7拐角后的下滾邊輪10位置前后兩側還設置有兩個側滾邊輪8,側滾邊輪8上方內側同樣設置有上滾邊輪9,滾邊軌道7拐角后的中間位置的側滾邊輪8內側與滾邊定位模的最短距離為待滾邊紙盒端板厚度的距離,上滾邊輪9與下滾邊輪10的距離為紙盒高度的距離,上滾邊輪9厚度為待滾邊紙盒側板的厚度。滾邊定位模4下方設置有多個真空吸孔。使用時,待滾邊紙盒從工件輸送帶3上輸送進來,滾邊定位模4下壓進待滾邊紙盒內,通過真空吸孔將紙盒吸住,然后通過滾邊導軌6帶動滾邊定位模4進入滾邊軌道7,通過第一道下滾邊輪10時,側滾邊輪8、上滾邊輪9結合下滾邊輪10對待滾邊紙盒底面、側板、側板上方進行整形滾邊,紙盒底面、側板、側板上方滾邊整形完成后,進入滾邊軌道7拐角,通過第二道下滾邊輪10時,側滾邊輪8、上滾邊輪9結合下滾邊輪10對待滾邊紙盒底面、端板、端板上方進行整形滾邊,整形滾邊完成后,滾邊定位模4移動到滾邊軌道7未端的工件輸送帶3上方,滾邊定位模4的真空吸孔松開對紙盒的吸附,出料模5伸出,將紙盒頂出,然后滾邊定位模4復位,等待下一次動作,如此循環(huán)。本專利技術結構簡單,通過調節(jié)零件位置和程序設定,可實現多種規(guī)格紙盒的自動整形滾邊功能。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紙盒自動整形滾邊機,包括主控中心、動力系統(tǒng)、工件輸送帶、滾邊定位模、出料模、滾邊導軌、滾邊軌道、側滾邊輪、上滾邊輪、下滾邊輪,其特征在于工件輸送帶、滾邊定位模、出料模、滾邊導軌、滾邊軌道通過主控中心與動力系統(tǒng)進行電氣連接,滾邊軌道前端、滾邊軌道未端分別設置有工件輸送帶,滾邊軌道為“7”字形,出料模設置在滾邊定位模內,滾邊定位模設置在滾邊導軌下,可通過滾邊導軌沿滾邊軌道移動,下滾邊輪設置在滾邊軌道前端,下滾邊輪上方兩側設置有側滾邊輪,側滾邊輪上方內側設置有上滾邊輪,下滾邊輪上端與滾邊定位模的最短距離為待滾邊紙盒底板厚度的距離,兩個側滾邊輪內側與滾邊定位模的最短距離為待滾邊紙盒側板厚度的距離,上滾邊輪與下滾邊輪距離為紙盒高度的距離,上滾邊輪厚度為待滾邊紙盒側板的厚度,在滾邊軌道拐角后的中間位置還設置有下滾邊輪,滾邊軌道拐角后的下滾邊輪位置前后兩側還設置有兩個側滾邊輪,側滾邊輪上方內側同樣設置有上滾邊輪,滾邊軌道拐角后的中間位置的側滾邊輪內側與滾邊定位模的最短距離為待滾邊紙盒端板厚度的距離,上滾邊輪與下滾邊輪的距離為紙盒高度的距離,上滾邊輪厚度為待滾邊紙盒側板的厚度。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紙盒自動整形滾邊機,包括主控中心、動力系統(tǒng)、工件輸送帶、滾邊定位模、出料模、滾邊導軌、滾邊軌道、側滾邊輪、上滾邊輪、下滾邊輪,其特征在于工件輸送帶、滾邊定位模、出料模、滾邊導軌、滾邊軌道通過主控中心與動力系統(tǒng)進行電氣連接,滾邊軌道前端、滾邊軌道未端分別設置有工件輸送帶,滾邊軌道為“7”字形,出料模設置在滾邊定位模內,滾邊定位模設置在滾邊導軌下,可通過滾邊導軌沿滾邊軌道移動,下滾邊輪設置在滾邊軌道前端,下滾邊輪上方兩側設置有側滾邊輪,側滾邊輪上方內側設置有上滾邊輪,下滾邊輪上端與滾邊定位模的最短距離為待滾邊紙盒底板厚度的距離,兩...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劉宸睿,
申請(專利權)人:劉宸睿,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