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褐鐵礦燒結工藝,尤其是一種高配礦比褐鐵礦燒結工藝。
技術介紹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國內外眾多學者對應用褐鐵礦燒結進行了全面的機理研究和總結逐步掌握了高比例褐鐵礦燒結過程中水、碳的調節,機速、料層的調整、礦石品位、粒度的搭配、粉焦、熔劑的改變、燒結熱量的補充等技術對策。以下引述的是國內部分強化褐鐵礦燒結的專利資料: (I)一種高結晶水褐鐵礦生產燒結礦的方法,公開號CN 101608256 A。以高物理水和結晶水褐鐵礦、褐鐵礦粉、精礦粉、返礦為含鐵原料。鐵料重量百分比:褐鐵礦粉5%-15%、高結晶水褐鐵礦30%-45%、 精礦粉30%-50%、返礦0-15%。(2)褐鐵礦的高配比燒結方法,公開號CN 102787234 A。原料重量百分比:燃料7%-8%、生石灰粉3%-4%、石灰石粉9%-14%、返礦16%-17%、燒結劑0.03%、其余為鐵礦,鐵礦由60%-82%的褐鐵礦和18%-42%的鐵精礦組成。(3)—種利用高鋁褐鐵礦生產高爐煉鐵用燒結礦的工藝,公開號CN 102586591 A。褐鐵礦占含鐵原料重量的60%-70%,含鐵原料中配入含鐵原料重量的25%-35%的細粒磁鐵精礦。(4)強化褐鐵礦燒結的方法,公開號CN 101701289 A。原料重量配比為含鐵原料10%-20%、褐鐵礦50%-60%、返礦30%-40%、生石灰2%_5%、白云石0_8%、石灰石5%_12%。(5)低溫燒結赤鐵礦和褐鐵礦粉的方法,公開號CN 1096329 A。赤鐵礦和褐鐵礦的配比占含鐵原料40%以上,精礦粉占含鐵原料30%左右。應用褐鐵礦代替鐵精礦燒結成為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配礦比褐鐵礦燒結工藝,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驟進行:a.配料:按褐鐵礦與鐵精粉的重量比為5?19:1計,各原料重量份數比是:褐鐵礦50?57份,鐵精粉3?10份,鐵皮0?8份,除塵灰0?5份,高返12?20份,白灰粉6?8份,白云石4?6份,蘭炭5?7份,燒結劑0.04份;b.一混混合:將配好的原料輸送至一次圓筒混合機,采用霧化噴頭加水和通入蒸汽,潤濕、加溫物料,使原料物理含水量控制在7%?8%,混合時間2min?3min,混合料溫50℃?62℃;c.二混制粒:將一混料輸送至二次圓筒混合機制粒,通過水及過熱蒸汽二次補正原料水分,使原料的物理含水量控制在7%?9%,制粒時間2min?3.5min,料溫52℃?65℃,粒級4mm以上原料顆粒含量大于50%;d.布料:控制鋪底料厚度20mm,將二混料均勻分布在燒結機,按照25?mm??35mm的壓下量進行壓料,使燒結料層厚度控制在780mm?900mm;e.點火:控制燒結點火溫度1050℃?1150℃,點火時間1.8?min??2.2min;f.燒結:控制燒結負壓12kpa?15kpa,?機速0.9?1.2m/min,垂直燒結速度29?3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配礦比褐鐵礦燒結工藝,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驟進行: a.配料:按褐鐵礦與鐵精粉的重量比為5-19:1計,各原料重量份數比是:褐鐵礦50-57份,鐵精粉3-10份,鐵皮0-8份,除塵灰0-5份,高返12-20份,白灰粉6_8份,白云石4_6份,蘭炭5-7份,燒結劑0.04份; b.一混混合:將配好的原料輸送至一次圓筒混合機,采用霧化噴頭加水和通入蒸汽,潤濕、加溫物料,使原料物理含水量控制在7%-8%,混合時間2min-3min,混合料溫50°C -62°C ; c.二混制粒:將一混料輸送至二次圓筒混合機制粒,通過水及過熱蒸汽二次補正原料水分,使原料的物理含水量控制在7%-9%,制粒時間2min-3.5min,料溫52°C -65 V,粒級4...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雪松,侯朝君,劉松,孫仕良,
申請(專利權)人:唐山瑞豐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