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熱管換熱器組件,所述組件包括蒸發器、冷凝器以及設置在蒸發器與冷凝器之間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器組件還包括擴徑裝置,所述擴徑裝置設置在靠近蒸發器的一側,所述擴徑裝置的直徑是管道直徑的3—6倍,所述擴徑裝置容積為蒸發器管內容積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優點如下,1)該換熱裝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成本較低;2)該換熱器組件可以最大限度的消除浸沒和干涸現象,同時加液量計算方便;3)該組件使熱管換熱器能始終工作在最佳狀態,換熱器的換熱能力達到最高,節能效益提高,延長熱管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換熱器組件,具體來說涉及一種熱管換熱器組件。
技術介紹
熱管是一種具有高導熱性能的傳熱元件,它通過在全封閉真空管殼內工質的蒸發與凝結來傳遞熱量,具有極高的導熱性、良好的等溫性、冷熱兩側的傳熱面積可任意改變、可遠距離傳熱、可控制溫度等一系列優點。熱管技術開始主要用于航天航空領域,我國自二十世紀70年代開始對熱管進行研究,自80年代以來相繼開發了熱管氣一氣換熱器、熱管氣一水換熱器、熱管余熱鍋爐、熱管蒸汽發生器、熱管熱風爐等各類熱管產品。由熱管組成的熱管換熱器具有以下優點:a.熱管換熱器可以通過換熱器的中隔板使冷熱流體完全分開,在運行過程中單根熱管因為磨損、腐蝕、超溫等原因發生破壞,也只是單根熱管失效,而不會發生冷熱流體的摻雜。所以熱管換熱器用于易然、易爆、腐蝕等流體的換熱場合具有很高的可靠性;b.熱管換熱器的冷、熱流體完全分開流動,可以比較容易的實現冷、熱流體的完全逆流換熱;同時冷熱流體均在管外流動,由于管外流動的換熱系數遠高于管內流動的換熱系數,且兩側受熱面均可采用擴展受熱面,用于品位較低的熱能的回收非常經濟;c.對于含塵量較高的流體,熱管換熱器可以通過熱管結構尺寸,擴展受熱面形式,以解決換熱器的磨損堵灰問題;d.熱管換熱器用于帶有腐蝕性的煙氣的余熱回收時,可以通過調整蒸發段、冷凝段的傳熱面積來調整熱管管壁溫度,使熱管盡可能避開最大的腐蝕區域。由于熱管換熱器如此多的優點,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冶金、化工、煉油、鍋爐、陶瓷、交通、輕紡、機械等行業中,作為廢熱回收和工藝過程中熱能利用的節能設備,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但是現有技術中的換熱器存在如下缺點,由于熱管換熱器對冷媒充注量很難控制,冷媒充注量過多,極易產生浸沒的現象,尤其在熱管換熱器剛起動時。冷媒充注量過少,極易產生干涸現象。浸沒和干涸都會 造成熱管換熱器換熱能力的大幅度下降。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種新的裝置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正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成本較低的熱管換熱器組件,該熱換換熱器組件可以最大限度的消除浸沒和干涸現象,延長熱管的使用壽命,節能效益提高。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熱管換熱器組件,所述組件包括蒸發器、冷凝器以及設置在蒸發器與冷凝器之間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器組件還包括擴徑裝置,所述擴徑裝置設置在靠近蒸發器的一側。作為本專利技術一種改進所述擴徑裝置的直徑是管道直徑的3— 6倍。作為本專利技術一種改進,所述擴徑裝置容積為蒸發器管內容積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O作為本專利技術一種改進,所述擴徑裝置的上側與蒸發器上側的中心線同高,下側比蒸發器下側的管道高。作為本專利技術一種改進,所述蒸發器設置為微通道鋁翅片換熱器。作為本專利技術一種改進,所述冷凝器設置為釬焊板式換熱器。作為本專利技術一種改進,所述冷凝器安裝高度高于蒸發器。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如下,I)該換熱裝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成本較 低;2)該換熱器組件可以最大限度的消除浸沒和干涸現象,同時方便計算加液量;3)該組件使熱管換熱器能始終工作在最佳狀態,換熱器的換熱能力達到最高,節能效益提高,延長熱管的使用壽命。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整體結構示意 圖中:1、冷凝器,2、蒸發器,3、管道,4、擴徑裝置。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加深對本專利技術的理解和認識,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做出進一步的說明和介紹。實施例1: 參見圖1,熱管換熱器組件,所述組件包括蒸發器2、冷凝器I以及設置在蒸發器2與冷凝器I之間的管道3,管道內充注冷媒、冷媒可以選擇R22、R134、R407C、R410A等,所述換熱器組件還包括擴徑裝置4,所述擴徑裝置設置在靠近蒸發器2的一側。該換熱器組件可以最大限度的消除浸沒和干涸現象,同時加液量計算方便。實施例2: 作為本專利技術一種改進,所述擴徑裝置4的直徑是管道3直徑的3— 6倍,優選是4倍或者5倍,在滿足各種需求的情況下盡可能的降低成本。其余結構和優點與實施例1相同。實施例3: 作為本專利技術一種改進,所述擴徑裝置容積為蒸發器管內容積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該容積可以更好的緩解浸沒和干涸現象的出現。加液量控制在液位線與蒸發器集氣管中心線平齊。設備剛啟動時,蒸發器內冷媒快速蒸發,在蒸發器后的氣態冷媒還未冷凝成液態流回前,蒸發器內冷媒的補充只能依靠原液管回路和擴徑裝置中的冷媒。由于擴徑裝置內貯有比較多的冷媒,所以能給予蒸發器足夠的冷媒補充,不會使蒸發器中液態冷媒太少而產生干涸現象。其余結構和優點與實施例1相同。實施例4:作為本專利技術一種改進,所述擴徑裝置4的上側與蒸發器2上側的中心線同高,下側比蒸發器2下側的管道高。其余結構和優點與實施例1相同。實施例5:作為本專利技術一種改進,所述蒸發器設置為微通道鋁翅片換熱器。其余結構和優點與實施例1相同。實施例6:作為本專利技術一種改進,所述冷凝器設置為釬焊板式換熱器。其余結構和優點與實施例1相同。實施例7:作為本專利技術一種改進,所述冷凝器安裝高度高于蒸發器。其余結構和優點與實施例1相同。本專利技術還可以將實施例2、3、4、5、6、7所述技術特征中的至少一個與實施例1組合形成新的實施方式。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沒有用來限定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在上述基礎上所作出的等同替換或者替代均屬于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熱管換熱器組件,所述組件包括蒸發器、冷凝器以及設置在蒸發器與冷凝器之間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器組件還包括擴徑裝置,所述擴徑裝置設置在靠近蒸發器的一側。
【技術特征摘要】
1.熱管換熱器組件,所述組件包括蒸發器、冷凝器以及設置在蒸發器與冷凝器之間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器組件還包括擴徑裝置,所述擴徑裝置設置在靠近蒸發器的一側。2.根據權利要求1熱管換熱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擴徑裝置的直徑是管道直徑的3—6 倍。3.根據權利要求1或2熱管換熱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擴徑裝置容積為蒸發器管內容積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4.根據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瞿紅,
申請(專利權)人:瞿紅,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