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的貨箱(2)的支承構造具有:分散配置于貨箱(2)的底部(2a)的多個第一支承部(3)、沿浮體構造物(1)的長度方向(X)連續地形成且配置于貨箱(2)的底部(2a)的第二支承部(4)、在收納部(11)的底部(11a)側沿第二支承部(4)的長度方向(X)形成且可與第二支承部(4)卡止的卡止部(5),并構成為,至少通過第一支承部(3)支承貨箱(2)的垂直負荷(Fz),至少通過第二支承部(4)和卡止部(5)支承貨箱(2)的水平負荷(第一水平負荷Fy)。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尤其是涉及用于支承搭載于浮體構造物的貨箱的垂直負荷及水平負荷的支承構造、具備該支承構造的浮體構造物及所述貨箱的支承方法。
技術介紹
在運輸或儲藏石油、LPG (液化石油氣)、LNG (液化天然氣)等液體貨物的運輸船及海上浮體設備等浮體構造物中,廣泛使用有使收納這些液體貨物的貨箱從浮體構造物獨立的獨立箱方式的技術(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及專利文獻2)。另外,在航海中或停泊中的浮體構造物中,因波浪的影響而產生向上下直線的搖擺的垂蕩、向左右直線的搖擺的橫蕩、向前后直線的搖擺的縱蕩、以中央部為中心頭尾上下振動的俯仰、以中央部為中心頭尾左右振動的橫擺、以中心線為軸側部上下振動的側滾的運動,實際上產生這些運動互相糾纏的復雜的運動。因此,在相對于浮體構造物可相對移動的獨立箱方式的貨箱中,穩定地支承貨箱成為重要的事項。在專利文獻I的圖5及圖6中,公開有通過軸承座、浮動塞塊(floating chock)及側滾塞塊(rolling chock)支承貨箱的構造。在此,軸承座為支承貨箱的垂直負荷的支承構造,側滾塞塊為支承由于船體的側滾而貨箱在橫方向振動的情況下的水平負荷的支承構造,浮動塞塊是抑制浸水時的貨箱的上浮的支承構造。因此,來自通過浮體構造物的自重及上述的波浪的影響產生的浮體構造物的運動的負荷主要通過軸承座及側滾塞塊支承。而且,如專利文獻I所記載,軸承座配置于船體的底部,側滾塞塊配置于船體的頂部及底部。在專利文獻2的圖6中,公開有根據各支承部件的反作用力的大小將支承獨立箱的支承部件配置成疏或密的構造。此外,在專利文獻2公示的支承構造中,公開有著眼于貨箱的垂直負荷的分布的專利技術,是僅與專利文獻I的軸承座相當的支承構造。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0 — 177681號公報、圖5及圖6專利文獻2:(日本)實開昭59 - 5492號公報、圖6在專利文獻I記載的貨箱的支承構造中,具有支承貨箱的垂直負荷的支承部件(軸承座)和支承貨箱的水平負荷的支承部件(側滾塞塊),并且,支承水平負荷的支承部件也配置于浮體構造物的頂部,因此,該支承部件分散為底部和頂部,存在浮體構造物及貨箱這兩方建造工程中需要大量時間的問題。另外,在通過支承部件支承貨箱的部分,受到其反作用力,因此,需要在貨箱的內側配置加強部件,在支承部件的數量多、配置部位分散的情況下,在貨箱的建造工程需要更多的時間,制造成本增大。在專利文獻2記載的貨箱的支承構造中,必須對每個浮體構造物測量在各支承部件上產生的反作用力來分別設計支承部件的配置部位及形狀,存在在設計作業方面需要時間的問題。另外,在支承由支承部件產生的反作用力時,支承由于浮體構造物的側滾、橫蕩、橫擺、偏擺等運動產生的大的水平負荷困難,需要配置支承專利文獻I記載的側滾塞塊的水平負荷的支承部件,其結果,產生與專利文獻I同樣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是鑒于上述問題而設立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其能夠減少支承部件的數量及配置部位,能夠減少建造工程所需要的時間,能夠降低建造成本。根據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貨箱的支承構造,該貨箱搭載在形成于浮體構造物的收納部,該貨箱的支承構造的特征在于,具有:多個的第一支承部,其分散配置于所述貨箱的底部;第二支承部,其沿所述浮體構造物的長度方向連續地形成,且配置于所述貨箱的底部;卡止部,其在所述收納部的底部側沿所述第二支承部的長度方向形成,且可與所述第二支承部卡止,并構成為,至少通過所述第一支承部支承所述貨箱的垂直負荷,至少通過所述第二支承部和所述卡止部支承所述貨箱的水平負荷。另外,根據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浮體構造物,其具有通過浮力支承于水上的主體部和形成于該主體部且搭載有貨箱的收納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貨箱的支承構造具有:多個的第一支承部,其分散配置于所述貨箱的底部;第二支承部,其沿所述浮體構造物的長度方向連續地形成,且配置于所述貨箱的底部;卡止部,其在所述收納部的底部側沿所述第二支承部的長度方向形成,且可與所述第二支承部卡止,并構成為,至少通過所述第一支承部支承所述貨箱的垂直負荷,至少通過所述第二支承部和所述卡止部支承所述貨箱的水平負荷。在所述的貨箱的支承構造及浮體構造物中,所述第二支承部也可以沿所述長度方向的中心線配置。另外,所述收納部也可以具有覆蓋所述貨箱的頂部,該頂部也可以不具有支承所述貨箱的水平負荷的支承部。·另外,也可以以通過所述第二支承部支承所述貨箱的垂直負荷的方式構成。另外,也可以具有:第一臺座部,其配置在所述收納部的底部且支承所述第一支承部使所述第一支承部可滑動;第二臺座部,其配置在所述收納部的底部且支承所述第二支承部,所述卡止部形成于所述第二臺座部。另外,也可以構成為,將所述水平負荷分解為在所述浮體構造物的寬度方向產生的第一水平負荷和在所述浮體構造物的長度方向產生的第二水平負荷,通過所述第二支承部和所述卡止部支承所述第一水平負荷,通過所述第一支承部支承所述第二水平負荷。另外,也可以具有在所述收納部的底部側沿所述浮體構造物的寬度方向形成且可與所述第一支承部卡止的卡止部,通過該卡止部和所述第一支承部支承所述第二水平負荷。另外,所述第一支承部及所述第二支承部也可以具有:框體部,其具有下方開放的凹部;支承塊,其以從該框體部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凹部。另外,所述貨箱也可以所述貨箱具有在其底部的內側沿所述長度方向并列配置的多個的加強部件,所述支承塊形成為比相鄰的所述加強部件的間隔更窄的寬度。另外,根據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貨箱的支承方法,該貨箱搭載于形成于浮體構造物的收納部,該貨箱的支承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收納部的底部側匯集配置有支承所述貨箱的垂直負荷及水平負荷的支承部。根據所述的本專利技術的,在收納部的底部匯集支承貨箱的垂直負荷及水平負荷的支承部,并且,通過沿浮體構造物的長度方向連續地形成的第二支承部支承水平負荷,由此,當然能夠支承貨箱的垂直負荷及水平負荷,能夠減少支承部件的數量及配置部位,能夠減少建造工程所需要的時間,能夠降低建造成本。另外,通過省略頂部的塞塊,能夠提高來自船體的獨立性,能夠提高船體上甲板的設計及建造的自由度,能夠降低成本并且廣泛適用。附圖說明圖1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方式的貨箱的支承構造的剖面圖;圖2A是圖1所示的支承構造的第一支承部的局部放大圖;圖2B是圖1所示的支承構造的第二支承部的局部放大圖;圖3A是圖1所示的支承構造的貨箱的底面的配置圖;圖3B是圖1所示的支承構造的收納部的底面的配置圖;圖4A是關于現有技術的水平負荷的支承方法的貨箱的底部的說明圖;圖4B是關于現有技術的水平負荷的支承方法的貨箱的上部的說明圖;圖5A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第二實施方式的貨箱的支承構造的圖;圖5B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第三實施方式的貨箱的支承構造的圖;圖5C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第四實施方式的貨箱的支承構造的 圖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第五實施方式的貨箱的支承構造的圖;圖6A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第六實施方式的貨箱的支承構造的圖;圖6B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第七實施方式的貨箱的支承構造的圖;圖7A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的浮體構造物即船舶的整體概略構成圖;圖7B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的浮體構造物即海上浮體設備的整體概略構成圖。符號說明I浮體構造物Ia主體部2貨箱2a底部3第一支承部4第二支承部5卡止部11收納部Ila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青木榮治,楠本裕己,
申請(專利權)人:日本日聯海洋株式會社,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