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輪式打窩器,其組成主要包括機架,2個打窩輪和側標桿。在打窩過程中,打窩輪上均勻分布的打窩錐能夠控制窩距,側標桿的長度等于2個打窩輪之間的距離,只要將側標桿末端對齊上一行,即可控制行距,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輪式打窩器具有2個打窩輪,一次可以打兩行,提高了工作效率。(*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農業機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輪式打窩器。
技術介紹
在農業生產中,尤其是在播種和育苗移栽環節,都需要打窩的過程。由于秧苗的密度和分布的均勻性直接影響到秧苗后期的生長和最終的產量,所以在打窩的過程中,行距和窩距是否均勻十分重要。現有技術中,一般通過秧繩和人工目測來確定行距,并通過打窩器進行打窩,對于地面相對平整地區而言,可以做到相對均勻的分布;但針對地勢不平整地區而言,通過人工目測或拉秧繩來確定行距勢必造成一定的誤差,對秧苗的密度和分布的均勻性造成影響,進而影響秧苗后期的生長和最終的產量;同時,現有的打窩器為單輪,效率低,且只能控制窩距,不能控制行距。 由此可見,如何改進打窩器的結構,使其能夠同時控制行距和窩距,提高工作效率,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重要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輪式打窩器,以實現同時控制行距和窩距,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輪式打窩器,包括:機架,設置有輪軸,遠離所述輪軸的一端設置有扶手;打窩輪,所述打窩輪有2個,安裝在所述輪軸的兩端,所述打窩輪的外緣,沿徑向設置有均勻分布的打窩錐;側標桿,沿所述打窩輪的軸向,安裝在所述打窩輪的外側,長度等于所述2個打窩輪之間的距離。優選的,所述機架上還設置有用于放置時起支撐作用的支架。優選的,所述2個打窩輪之間的距離為30cm。優選的,所述打窩輪的輪徑寬度為2cm,直徑為30cm。優選的,所述打窩輪上設置有8個打窩錐。優選的,所述打窩錐的長度為3cm,根部直徑為2cm。優選的,每個所述打窩輪上兩個相鄰所述打窩錐的根部之間的距離為13cm,頂部之間的距離為17cm。優選的,所述打窩輪通過軸承連接在所述輪軸上。優選的,所述機架上設置有負重裝置。從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技術提供的輪式打窩器,包括機架,2個打窩輪和側標桿,在打窩過程中,打窩輪上均勻分布的打窩錐能夠控制窩距,側標桿的長度等于2個打窩輪之間的距離,只要將側標桿末端對齊上一行,即可控制行距,且本技術提供的輪式打窩器具有2個打窩輪,一次可以打兩行,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輪式打窩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輪式打窩器的打窩輪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輪式打窩器,使其能夠同時控制行距和窩距,提高工作效率。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和圖2,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輪式打窩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輪式打窩器的打窩輪結構示意圖。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輪式打窩器,包括機架1、2個打窩輪2和側標桿3。機架I上設置有輪軸11,遠離輪軸11的一端設置有扶手12,2個打窩輪2安裝在輪軸11的兩端,打窩輪2的外緣,沿徑向設置有均勻分布的打窩錐21,側標桿3沿軸向安裝在打窩輪2的外側,其長度等于2個打窩輪2之間的距離。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提供的輪式打窩器,具有2個打窩輪2,一次可以打兩行,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打窩輪2的外側安裝了長度等于2個打窩輪2間距的側標桿3,將側標桿3對齊上一行,就可以控制行距,且結構簡單,便于制作。為了能夠便于平穩放置本技術提供的輪式打窩器,在機架I上設置有支架13,停止工作時,將支架13接觸地面即可。打窩錐21的數量和尺寸以及打窩輪2的尺寸根據實際需要確定,在本技術實施例中提供的輪式打窩器,打窩輪2直徑為30cm,打窩錐21個數為8個,打窩錐21長度為3cm,其根部直徑為2cm,相鄰兩個打窩錐21的根部之間的距離為13cm,頂部之間的距離為17cm0打窩輪2通過軸承連接在輪軸11上,這樣,使用起來更加省力。為了使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輪式打窩器能夠打出符合深度要求的窩,可以在機架I上設置一個負重裝置,適當增加輪式打窩器的重量,在不影響工作效率的情況下,打出符合深度要求的窩。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技術。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技術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 的最寬的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輪式打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機架(1),設置有輪軸(11),遠離所述輪軸(11)的一端設置有扶手(12); 打窩輪(2 ),所述打窩輪(2 )有2個,安裝在所述輪軸(11)的兩端,所述打窩輪(2 )的外緣,沿徑向設置有均勻分布的打窩錐(21); 側標桿(3),沿所述打窩輪(2)的軸向,安裝在所述打窩輪(2)的外側,長度等于所述2個打窩輪(2)之間的距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式打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I)上還設置有用于放置時起支撐作用的支架(13)。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式打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2個打窩輪(2)之間的距離為30cmo4.根據權利要 求1所述的輪式打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窩輪(2)的輪徑寬度為2cm,直徑為30cm。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式打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窩輪(2)上設置有8個打窩錐(21)。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式打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窩錐(21)的長度為3cm,根部直徑為2cm。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式打窩器,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打窩輪(2)上兩個相鄰所述打窩錐(21)的根部之間的距離為13cm,頂部之間的距離為17cm。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式打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窩輪(2)通過軸承連接在所述輪軸(11)上。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式打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I)上設置有負重裝置。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輪式打窩器,其組成主要包括機架,2個打窩輪和側標桿。在打窩過程中,打窩輪上均勻分布的打窩錐能夠控制窩距,側標桿的長度等于2個打窩輪之間的距離,只要將側標桿末端對齊上一行,即可控制行距,且本技術提供的輪式打窩器具有2個打窩輪,一次可以打兩行,提高了工作效率。文檔編號A01C5/02GK203086949SQ2013200129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0日專利技術者任萬軍, 李蘭平, 陳勇, 劉利, 鄧飛, 王麗, 康銀紅 申請人:四川農業大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輪式打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1),設置有輪軸(11),遠離所述輪軸(11)的一端設置有扶手(12);打窩輪(2),所述打窩輪(2)有2個,安裝在所述輪軸(11)的兩端,所述打窩輪(2)的外緣,沿徑向設置有均勻分布的打窩錐(21);側標桿(3),沿所述打窩輪(2)的軸向,安裝在所述打窩輪(2)的外側,長度等于所述2個打窩輪(2)之間的距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任萬軍,李蘭平,陳勇,劉利,鄧飛,王麗,康銀紅,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農業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