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胸膜活檢針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8986079 閱讀: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3:45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胸膜活檢針,包括針套和針芯,針芯放置在針套內(nèi);針套包括密封筒和針筒,針筒的后端與密封筒的前端相連,針筒的前端形成有斜槽;針筒套接在針芯的外壁上,并與針芯滑動配合;密封筒內(nèi)設置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的外壁與密封筒的內(nèi)壁固接,第一密封圈的內(nèi)壁套接在針芯的外壁上,并與針芯滑動配合;其先將針芯和針套刺入胸膜腔后,然后利用針芯和針套相配合,完成胸膜組織的獲??;在整個過程中無需換針,并且利用第一密封圈對針套進行密封,從而使得胸腔與外界不相通,進而減少了氣胸的發(fā)生率。(*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醫(yī)療器械
    ,尤其涉及一種胸膜活檢針。
    技術介紹
    常見的胸膜疾病常伴有胸腔積液,人們往往采用胸腔穿刺抽出胸腔積液來進行細胞學檢查,但單靠胸腔積液的檢查確診率很低。當胸腔穿刺抽出的胸腔積液不能明確診斷時,則需要利用胸膜活檢針進行胸膜針刺活檢;因此胸膜活檢針作為常見的醫(yī)療器械,在臨床醫(yī)中被廣泛使用。目前常見的胸膜活檢針一般包括一個針套和兩個針芯,其中一個針芯為針尖針芯,另一個為平頭針芯,針套上形成有斜槽。在使用時先將針尖針芯推送至針套內(nèi),并利用針尖針芯將針套刺入胸膜腔;然后將針尖針芯拔出并將針套向外退出一定距離,從而保證針套上的斜槽鉤住胸膜組織并使得胸膜組織自然擠入斜槽內(nèi);然后再將平頭針芯推送至針套內(nèi),利用平頭針芯與斜槽相配合將胸膜組織剪切取下,并送入針套的前端,從而獲得胸膜組織用于活檢。但現(xiàn)有的胸膜活檢針,其在使用時存在換針這一過程。在換針時,胸腔通過針套與外界想通,易發(fā)生氣胸。同時其結(jié)構(gòu)過于復雜,不便于操作且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胸膜活檢針,其可有效減少氣胸的發(fā)生率。本技術提供一種胸膜活檢針,包括針套和針芯,所述針芯放置在所述針套內(nèi);所述針套包括密封筒和針筒,所述針筒的后端與所述密封筒的前端相連,所述針筒的前端形成有斜槽;所述針筒套接在所述針芯的外壁上,并與所述針芯滑動配合;所述密封筒內(nèi)設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壁與所述密封筒的內(nèi)壁固接,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內(nèi)壁套接在所述針芯的外壁上,并與所述針芯滑動配合??蛇x的,所述針筒的前端為平頭結(jié)構(gòu);所述針芯的前端形成有針尖,所述針芯的后端設置有手柄;當所述手柄與所述密封筒的后端抵靠時,所述針尖位于所述針筒的前端外側(cè)??蛇x的,所述密封筒上還設置有限位彈塊,所述限位彈塊通過彈性復位裝置與所述密封筒的內(nèi)壁相連;所述針芯上形成有與所述限位彈塊相配合的限位凹槽;當所述手柄與所述密封筒的后端抵靠時,所述限位彈塊位于所述手柄與所述限位凹槽之間,且所述限位彈塊抵靠在所述針芯的外壁上。可選的,所述彈性復位裝置為彈片??蛇x的,所述彈性復位裝置為彈簧??蛇x的,所述限位凹槽在所述針芯的外壁上呈環(huán)形延伸??蛇x的,所述密封筒的后端的外壁上設置有卡接凸起,所述手柄與所述卡接凸起通過固定卡卡接固定??蛇x的,所述卡接凸起在所述密封筒的外壁上呈環(huán)形延伸。可選的,所述密封筒內(nèi)設置有第二密封圈,且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密封筒的后端;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壁與所述密封筒的內(nèi)壁固接,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內(nèi)壁套接在所述針芯的外壁上,并與所述針芯滑動配合??蛇x的,所述針套的外壁上形成有刻度涂層。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提供的胸膜活檢針,其先將針芯和針套刺入胸膜腔后,然后利用針芯和針套相配合,完成胸膜組織的獲取;在整個過程中無需換針,并且利用第一密封圈對針套進行密封,從而使得胸腔與外界不相通,進而減少了氣胸的發(fā)生率。同時,由于在整個操作過程中無需換針,其整體結(jié)構(gòu)較為簡單便于操作,且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針筒的前端為平頭結(jié)構(gòu),同時針芯的前端形成有針尖;其利用針芯刺入胸膜腔,并在針芯刺入胸膜腔后,將針芯退入針套中,只留針套在胸膜腔內(nèi),從而有效地防止了在活檢過程中針套的前端對胸膜組織造成意外損傷。在進一步的技術方 案中,其利用限位彈塊和限位凹槽相配合,對針芯在針套內(nèi)的位移進行限制;可有效防止針芯退入針套時,針芯意外退出針套,進一步減小氣胸的發(fā)生率;同時還可有效防止針芯復進時,針芯意外穿出針套,從而避免將取得的胸腔組織推出針套,避免活檢的失敗。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限位凹槽在針芯的外壁上呈環(huán)形延伸,便于轉(zhuǎn)動針芯,從而可有效地調(diào)節(jié)針芯上針尖的位置,從而保證活檢的成功率。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利用固定卡可將手柄與卡接凸起卡接固定,從而防止針芯刺入胸腔膜時針芯退入針套,從而保證穿刺的成功率。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密封筒內(nèi)還設置有第二密封圈,保證針芯在針套內(nèi)位移的平穩(wěn)性,同時進一步提高針套的密封性,從而保證胸腔與外界不相通,進而減少了氣胸的發(fā)生率。同時利用第二密封圈和第一密封圈相配合,可有效地保證針芯在針套內(nèi)平穩(wěn)移動,提高活檢的成功率。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在針套的外壁上形成有刻度涂層,可直接觀察針芯的位移量,從而避免針芯從針套內(nèi)退出或針芯復進時從針套內(nèi)穿出,進而有效地提高活檢的成功率。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具體實施方式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胸膜活檢針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2和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胸膜活檢針的工作狀態(tài)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胸膜活檢針中針芯的主視圖;圖5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胸膜活檢針中針芯的側(cè)視圖;圖6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胸膜活檢針中針套的主視圖。附圖說明:1-針套,11-密封筒,12-針筒,121-斜槽;2_針芯,21-針尖,22-手柄;3-第一密封圈;4-限位彈塊,41-彈性復位裝置;5-限位凹槽;6_卡接凸起;7_固定卡;8_第二密封圈。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 整的描述,基于本技術中的具體實施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實施方式,都屬于本技術所保護的范圍。首先,在敘述具體實施方式之前,在本技術提供的實施例中,規(guī)定沿胸膜活檢針的穿刺方向,靠近使用者的一端為后端,靠近穿刺的一端為前端。如圖1至圖6所示,本技術實施例中提供的胸膜活檢針,包括針套I和針芯2,針芯2放置在針套I內(nèi);針套I包括密封筒11和針筒12,針筒12的后端與密封筒11的前端相連,針筒12的前端形成有斜槽121 ;針筒12套接在針芯2的外壁上,并與針芯2滑動配合;密封筒11內(nèi)設置有第一密封圈3,第一密封圈3的外壁與密封筒11的內(nèi)壁固接,第一密封圈3的內(nèi)壁套接在針芯2的外壁上,并與針芯2滑動配合。使用時: 第一步,先利用針芯2和針套I刺入胸膜腔,然后向后端退出針芯2,同時使得針芯2的前端退至針筒12上的斜槽121的后端;此時需保證針芯2不從針筒12內(nèi)滑出,即針芯2不得退出至第一密封圈3的后端,可參考圖2中所示的針芯2的位置。第二步,將針套I向后退出,并利用斜槽121鉤住一定量的胸膜組織,即使得胸膜組織自然進入到斜槽121所形成的缺口內(nèi)。第三步,將針芯2向前端推送、復進,然后利用針芯2的前端與針筒12的內(nèi)壁相配合,對進入斜槽121內(nèi)的胸膜組織進行剪切,并使得剪切下來的胸膜組織推送至針筒12的前端內(nèi);此時需保證針芯2的前端仍停留在針筒12內(nèi),即針芯2不得推至針筒12的前端外偵牝可參考圖3中所示的針芯2的位置。第四步,將針套I和針芯2從胸腔膜內(nèi)拔出,從而最終得到胸膜組織用于活檢。其先將針芯2和針套I刺入胸膜腔后,然后利用針芯2和針套I相配合,完成胸膜組織的獲取;在整個過程中無需換針,并且利用第一密封圈3對針套I進行密封,從而使得胸腔與外界不相通,進而減少了氣胸的發(fā)生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胸膜活檢針,其特征在于,包括針套和針芯,所述針芯放置在所述針套內(nèi);所述針套包括密封筒和針筒,所述針筒的后端與所述密封筒的前端相連,所述針筒的前端形成有斜槽;所述針筒套接在所述針芯的外壁上,并與所述針芯滑動配合;所述密封筒內(nèi)設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壁與所述密封筒的內(nèi)壁固接,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內(nèi)壁套接在所述針芯的外壁上,并與所述針芯滑動配合。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吳松澤劉春濤,
    申請(專利權(quán))人: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无遮挡无码视频免费软件|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下载| 欧洲人妻丰满av无码久久不卡|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东京热| 在线精品免费视频无码的|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潮|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水|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糸列| 中文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东京热av人妻无码| 无码h黄动漫在线播放网站|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男人的天堂| 久久久久久无码Av成人影院| 久久老子午夜精品无码怎么打| 精品人体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XXX麻豆艾秋| 亚洲AV成人噜噜无码网站|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电影网|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 | 久久亚洲中文无码咪咪爱| 无码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超清无码无卡中文字幕| 国产高清无码二区| 五月婷婷无码观看| 一本之道高清无码视频| 妖精色AV无码国产在线看| 国产精品无码一二区免费|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高清无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片软| 中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αv|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看视频软件| AAA级久久久精品无码片|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