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功能清創手術臺,包括支撐式臺架、臺面、活動枕頭、背部兩側臺面活動板塊、臀部兩側臺面活動板塊、固定式板塊、落地腳,其特征在于,其手術臺的臺面上從右自左依次設置有第一固定式板塊、第一臀部兩側臺面活動板塊和第一凹形拉手、第二臀部兩側臺面活動板塊和第二凹形拉手、第一滑行軌和第一空洞、第二固定式板塊、第一背部兩側臺面活動板塊和第三凹形拉手、第二背部兩側臺面活動板塊和第四凹形拉手、第二滑行軌和第二空洞、第三固定式板塊,活動枕頭和第三空洞,手術臺的右邊設置有第一落地腳和第二落地腳,手術臺的左邊設置有第三落地腳和第四落地腳;它經濟實用。(*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多功能清創手術臺,它屬于一種醫療器械裝置,特別是供軍隊和地方醫院使用的清創手術臺的制造領域。二
技術介紹
據調查顯示,我國已經進入一個人口老齡化的時代,截至2012年底,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達到1.85億,而我國醫療器械產業也經過解放初期的基本空白發展到現在能夠生產50大類,3200多個品種和1.2萬多種規格的規模,其醫療器械的生產企業也超過了 1.25萬家,與此同時,市面上也出現了許多不同品質的手術臺產品,其主打品牌為電動綜合外科手術臺,但價格較為昂貴,一般的社區醫院、鄉鎮醫院、以及縣醫院無法購置這種高檔醫療器械,就目前而言,人體多部位受傷,需要緊急多人參加搶救和手術,有時各種儀器都得用,加上病人思想懼怕等復雜情況,僅一個簡單的手術平臺,存在很多的缺陷,其缺陷如下:a、無活動枕頭:1、病人頭部外傷,由于出血多、頭發多、傷口污染嚴重,需要用大量的生理鹽水、雙氧水、碘伏等藥物消毒傷口,傷口中的藥水、血水、以及傷口周圍的頭發混合在一起,由于現有器械的缺陷,這些混合物就會流向病人的頭下、背部、以及下肢,不僅濕透病人衣服,病人感覺很不舒適,而且有致病人感冒,加重病情,甚至污染手術臺,嚴重違反院感管理規范;2、嚴重的頭部外傷,病人有抽搐、燥動、極度譫妄、昏迷、嘔吐、耳漏、鼻漏、大小便失禁、垂死掙扎。b、無背部兩側臺面活動板塊:不能滿足接引肩、背、胸、上肢手術沖洗液和消毒液,同時也不能滿足順利地接引病人嘔吐物。C、無臀部兩側臺面活動板塊:不能滿足接引腰、腹、臀部、會陰部手術沖洗液和消毒液,以及不能滿足大小便失禁病人接引糞便和防止病人墜床。綜上所述的多種缺陷,大大地增加了院感的機會和安全隱患,甚至還會導致病人感染的嚴重后果,同時,也給醫療護理工作帶來了很多的麻煩和不便,基于現有技術的不足,現急需一種多功能清創手術臺,以此來彌補所存在的技術瓶頸。`三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功能清創手術臺,以解決軍隊和地方醫院醫務人員在使用多功能清創手術臺的過程中達到既方便護理而又利于手術和搶救病人的問題。本技術的目的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多功能清創手術臺,包括支撐式臺架、臺面、活動枕頭、背部兩側臺面活動板塊、臀部兩側臺面活動板塊、固定式板塊、落地腳,其特征在于,其手術臺的臺面上從右自左依次設置有第一固定式板塊、第一臀部兩側臺面活動板塊和第一凹形拉手、第二臀部兩側臺面活動板塊和第二凹形拉手、第一滑行軌和第一空洞、第二固定式板塊、第一背部兩側臺面活動板塊和第三凹形拉手、第二背部兩側臺面活動板塊和第四凹形拉手、第二滑行軌和第二空洞、第三固定式板塊、活動枕頭和第三空洞,手術臺的右邊設置有第一落地腳和第二落地腳,手術臺的左邊設置有第三落地腳和第四落地腳。上述設計中,本技術采用多功能清創手術臺裝置,以針對軍隊和地方醫院使用的不同需要。如對軍隊和地方醫院需要為頭部外傷病人手術和護理的來說,本技術對其啟用多功能清創手術臺和手術臺中的活動枕頭配合手術處理。與現有技術(在現有手術臺的基礎上)相比,本技術針對現有手術臺,增加了支撐式臺架、臺面、活動枕頭、背部兩側臺面活動板塊、臀部兩側臺面活動板塊、固定式板塊、落地腳等設置。本技術中,活動枕頭能有效配合醫生為頭部外傷病人手術,頭部外傷病人需要手術時,可將活動枕頭打開,并與臺面平行懸空固定,原枕頭下就形成了一個空洞,這樣頭部和頸部手術病人的沖洗液和消毒液便順利地流向接裝桶內,打開活動枕頭時,有利頭部外傷病人仰臥時不壓迫傷口,府臥時有利于呼吸、嘔吐和鼻漏,側臥時有利于耳漏;背部兩側臺面活動板塊能有效配合醫生為肩部、背部、上肢外傷病人手術,當病人肩部、背部、上肢外傷時、可拉出病人背部同側的活動板塊(能有效拉出二分之一或五分之四),原部位就形成了一個空洞,這樣就便于接引沖洗液和消毒液;臀部兩側臺面活動板塊能有效配合醫生為病人腰部、腹部、臀部、會陰部外傷病人手術,當病人腰部、腹部、臀部、會陰部外傷時,可拉出臀部同側活動板塊(能有效拉出二分之一或五分之四),原部位就形成了一個空洞,這樣就有利于接引沖洗液和消毒液,當拉出臀部活動板塊時,有利于病人排泄大小便,同時,拉出的部份還可作為病人的扶手使用;此技術經濟實用,造型美觀,集多種功能于一體,并具有很好的創造性和人性化設計。本技術具有如下特點:1、能有效配合醫生為頭部外傷病人手術,頭部外傷病人需要手術時,可將活動枕頭打開,并與臺面平行懸空固定,原枕頭下就形成了一個空洞,這樣頭部和頸部手術病人的沖洗液和消毒液便順利地流向接裝桶內,打開活動枕頭時,有利頭部外傷病人仰臥時不壓迫傷口,府臥時有利于呼吸、嘔吐和鼻漏,側臥時有利于耳漏。2、可有效配合醫生為肩部、背部、上肢外傷病人手術,當病人肩部、背部、上肢外傷時、可拉出病人背部同側的活動板塊(能有效拉出二分之一或五分之四),原部位就形成了一個空洞,這樣就便于接引沖洗液和消毒液。3、能有效配合醫生為病人腰部、腹部、臀部、會陰部外傷病人手術,當病人腰部、腹部、臀部、會陰部外傷時,可拉出臀部同側活動板塊(能有效拉出二分之一或五分之四),··原部位就形成了一個空洞,這樣就有利于接引沖洗液和消毒液,當拉出臀部活動板塊時,有利于病人排泄大小便,同時,拉出的部份還可作為病人的扶手使用。4、此技術經濟實用,造型美觀,集多種功能于一體,并具有很好的創造性和人性化設計。本技術經濟適用,集多種功能于一體,特別適合軍隊和地方醫院使用,可配置在醫院的急診清創室。四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裝置連接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多功能清創手術臺裝置的結構圖。五具體實施方式圖1示出本技術的多功能清創手術臺裝置的情況,如醫院對頭部外傷病人手術來說,首先將本技術裝置中的支撐式臺架I放置到合適位置,然后再將臺面2安裝到支撐式臺架I的上面,同時打開活動枕頭3即可正常使用。圖2中,多功能清創手術臺裝置是由支撐式臺架b和臺面a組成,支撐式臺架b和臺面a由套件螺釘連接而成,該手術臺的臺面上從右自左依次設置有第一固定式板塊23(規格為:長度500mm、寬度750mm、厚度40mm)、第一臀部兩側臺面活動板塊24(規格為:長度250mm、寬度200mm、厚度30mm)和第一凹形拉手25、第二臀部兩側臺面活動板塊26 (規格為:長度250mm、寬度200mm、厚度30mm)和第二凹形拉手27、第一滑行軌28和第一空洞29、第二固定式板塊30 (規格為:長度500mm、寬度200mm、厚度40mm)、第一背部兩側臺面活動板塊31 (規格為:長度250mm、寬度200mm、厚度30mm)和第三凹形拉手32、第二背部兩側臺面活動板塊33 (規格為:長度250mm、寬度200mm、厚度30mm)和第四凹形拉手34、第二滑行軌35和第二空洞36、第三固定式板塊37 (規格為:長度500mm、寬度350mm、厚度40mm)、活動枕頭38 (規格為:長度300mm、寬度200mm、高度100mm)和第三空洞39,手術臺的右邊設置有第一落地腳40和第二落地腳41,手術臺的左邊設置有第三落地腳42和第四落地腳43 ;上述多功能清創手術臺裝置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功能清創手術臺,包括支撐式臺架、臺面、活動枕頭、背部兩側臺面活動板塊、臀部兩側臺面活動板塊、固定式板塊、落地腳,其特征在于,其手術臺的臺面上從右自左依次設置有第一固定式板塊(23)、第一臀部兩側臺面活動板塊(24)和第一凹形拉手(25)、第二臀部兩側臺面活動板塊(26)和第二凹形拉手(27)、第一滑行軌(28)和第一空洞(29)、第二固定式板塊(30)、第一背部兩側臺面活動板塊(31)和第三凹形拉手(32)、第二背部兩側臺面活動板塊(33)和第四凹形拉手(34)、第二滑行軌(35)和第二空洞(36)、第三固定式板塊(37),活動枕頭(38)和第三空洞(39),手術臺的右邊設置有第一落地腳(40)和第二落地腳(41),手術臺的左邊設置有第三落地腳(42)和第四落地腳(43)。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長珍,
申請(專利權)人:王長珍,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