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雙通道接呼吸機式氣管插管,包括一個管形零件,該管形零件在一個近端和一個末端之間延伸。該管形零件的近端為呼吸機接頭,呼吸機接頭含有呼吸進出氣主通道和呼吸進出氣側通道。該雙通道接呼吸機式氣管插管具有內外雙充氣囊,其管身為具有彈簧式氣管插管壁內加強鋼絲的塑料管。該雙通道接呼吸機式氣管插管還具有輸注藥物的導管和接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結構設計合理,功能性、實用性強。(*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氣管插管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雙通道接呼吸機式氣管插管。
技術介紹
在現有的技術中呼吸機式氣管插管有的具有吸痰管,有的具有雙氣囊,有的具有藥物輸入管,這些氣管插管各有特點也各自存在著功能性實用性不強的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功能強和實用性較強的雙通道接呼吸機式氣管插管。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雙通道接呼吸機式氣管插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管形零件,所述管形零件在一個近端和一個末端之間延伸,所述管形零件的近端為呼吸機接頭,所述呼吸機接頭包括呼吸進出氣主通道和呼吸進出氣側通道,所述雙通道接呼吸機式氣管插管的管身下端管壁外部具有內充氣囊和外充氣囊,所述雙通道接呼吸機式氣管插管的管身內壁緊貼管壁處設有一個內微通道,所述內微通道上端位于所述呼吸機接頭下部,所述內微通道下端位于所述內充氣囊和所述外充氣囊上部,所述雙通道接呼吸機式氣管插管具有注入藥物接注射器口,所述注入藥物接注射器口通過輸注藥物導管與所述雙通道接呼吸機式氣管插管的管身內部相連通,所述輸注藥物導管處于所述雙通道接呼吸機式氣管插管管身內部的一端具有輸注藥物噴頭,所述雙通道接呼吸機式氣管插管還具有內充氣囊輸注氣體導管和外充氣囊輸注氣體導管,所述內充氣囊輸注氣體導管一端 與所述內充氣囊相連通,另一端具有內充氣囊注入氣體接口,所述外充氣囊輸注氣體導管一端與所述外充氣囊相連通,另一端具有外充氣囊注入氣體接口,所述輸注藥物導管、所述內充氣囊輸注氣體導管和所述外充氣囊輸注氣體導管共用所述內微通道。所述雙通道接呼吸機式氣管插管的管身為具有彈簧式氣管插管壁內加強鋼絲的塑料管。所述呼吸進出氣主通道的接口和所述呼吸進出氣側通道的接口直徑大小均為國際統一的連接呼吸機接口直徑大小。所述輸注藥物噴頭為直徑為0.1lmm的圓形口。所述呼吸進出氣主通道具有第一連接呼吸機螺紋管接口和第一連接呼吸機螺紋管限深度卡口,所述第一連接呼吸機螺紋管接口位于所述呼吸進出氣主通道端部,所述第一連接呼吸機螺紋管限深度卡口位于所述第一連接呼吸機螺紋管接口下方。所述呼吸進出氣側通道具有第二連接呼吸機螺紋管接口和第二連接呼吸機螺紋管限深度卡口,所述第二連接呼吸機螺紋管接口位于所述呼吸進出氣側通道端部,所述第二連接呼吸機螺紋管限深度卡口位于所述第二連接呼吸機螺紋管接口下方。所述呼吸進出氣側通道還具有密閉帽,所述密閉帽具有密閉帽環,所述第二連接呼吸機螺紋管限深度卡口上具有密閉帽連接環,所述密閉帽環和所述密閉帽連接環通過一密閉帽連接部分連接。 所述內充氣囊注入氣體接口處具有內充氣囊注入氣體彈簧鎖口,所述內充氣囊注入氣體彈簧鎖口下方還具有內充氣囊注入氣體容量顯示小囊。所述外充氣囊注入氣體接口處具有外充氣囊注入氣體彈簧鎖口,所述外充氣囊注入氣體彈簧鎖口下方還具有外充氣囊注入氣體容量顯示小囊。所述注入藥物接注射器口上具有注入藥物接注射器彈簧鎖口。所述管形零件末端具有前斜面和內斜軟探頭。所述管形零件末端側壁上具有側通氣口。本技術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用更加方便;具有功能性和實用性強的優點。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中:1、呼吸進出氣主通道 2、第一連接呼吸機螺紋管接口3、第一連接呼吸機螺紋管限深度卡口4、注入藥物接注射器口 5、注入藥物接注射器彈簧鎖口6、輸注藥物導管7、外充氣囊注入氣體接口 8、外充氣囊注入氣體彈簧鎖口9、外充氣囊注入氣體容量顯示小囊10、外充氣囊輸注氣體導管11、內充氣囊注入氣體接口12、內充氣囊注入氣體彈簧鎖口13、內充氣囊注入氣體容量顯示小囊 14、內充氣囊輸注氣體導管 15、管身16、內微通道 17、彈簧式氣管插管壁內加強鋼絲 18、外充氣囊19、內充氣囊20、前斜面21、呼吸進出氣側通道22、第二連接呼吸機螺紋管接口 23、第二連接呼吸機螺紋管限深度卡口24、密閉帽連接環25、密閉帽連接部分 26、密閉帽環27、側通氣管28、內斜軟探頭29、輸注藥物噴頭 30、密閉帽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雙通道接呼吸機式氣管插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管形零件,管形零件在一個近端和一個末端之間延伸,管形零件的近端為呼吸機接頭,呼吸機接頭包括呼吸進出氣主通道I和呼吸進出氣側通道21,雙通道接呼吸機式氣管插管的管身下端管壁外部具有內充氣囊19和外充氣囊18,雙通道接呼吸機式氣管插管的管身內壁緊貼管壁處設有一個內微通道16,內微通道16上端位于呼吸機接頭下部,內微通道16下端位于內充氣囊19和外充氣囊18上部,雙通道接呼吸機式氣管插管具有注入藥物接注射器口 4,注入藥物接注射器口 4通過輸注藥物導管6與雙通道接呼吸機式氣管插管的管身內部相連通,輸注藥物導管6處于雙通道接呼吸機式氣管插管管身內部的一端具有輸注藥物噴頭29,雙通道接呼吸機式氣管插管還具有內充氣囊輸注氣體導管14和外充氣囊輸注氣體導管10,內充氣囊輸注氣體導管14 一端與內充氣囊19相連通,另一端具有內充氣囊注入氣體接口 11,外充氣囊輸注氣體導管10 —端與外充氣囊18相連通,另一端具有外充氣囊注入氣體接口 7,輸注藥物導管6、內充氣囊輸注氣體導管14和外充氣囊輸注氣體導管10共用內微通道16。雙通道接呼吸機式氣管插管的管身為具有彈簧式氣管插管壁內加強鋼絲17的塑料管。呼吸進出氣主通道I的接口和呼吸進出氣側通道21的接口直徑大小均為國際統一的連接呼吸機接口直徑大小。輸注藥物噴頭29為直徑為0.1lmm的圓形口。呼吸進出氣主通道I具有第一連接呼吸機螺紋管接口 2和第一連接呼吸機螺紋管限深度卡口 3,第一連接呼吸機螺紋管接口 2位于呼吸進出氣主通道I端部,第一連接呼吸機螺紋管限深度卡口 3位于第一連接呼吸機螺紋管接口 2下方。呼吸進出氣側通道21具有第二連接呼吸機螺紋管接口 22和第二連接呼吸機螺紋管限深度卡口 23,第二連接呼吸機螺紋管接口 22位于呼吸進出氣側通道21端部,第二連接呼吸機螺紋管限深度卡口 23位于第二連接呼吸機螺紋管接口 22下方。呼吸進出氣側通道21還具有密閉帽30,密閉帽30具有密閉帽環26,第二連接呼吸機螺紋管限深度卡口 23上具有密閉帽連接環24,密閉帽環26和密閉帽連接環24通過一密閉帽連接部分25連接。內充氣囊注入氣體接口 11處具有內充氣囊注入氣體彈簧鎖口 12,內充氣囊注入氣體彈簧鎖口 12下方還具有內充氣囊注入氣體容量顯示小囊13。外充氣囊注入氣體接口 7處具有外充氣囊注入氣體彈簧鎖口 8,外充氣囊注入氣體彈簧鎖口 8下方還具有外充氣囊注入氣體容量顯示小囊9。注入藥物接注射器口 4上具有注入藥物接注射器彈簧鎖口 5。管形零件末端具有前斜面20和內斜軟探頭2 8。管形零件末端側壁上具有側通氣口 27。本實例的工作過程:呼吸機接頭包括呼吸進出氣主通道I和呼吸進出氣側通道21,呼吸進出氣主通道I的接口和呼吸進出氣側通道21的接口直徑大小均為國際統一連接呼吸機接口直徑大小,這使得任何一個接口都可以直接和呼吸機的延長螺紋管的氣體輸出端相連接,當病人在人工給予呼吸時,病人氣道發生分泌物增多現象,此時呼吸進出氣主通道I與呼吸機相連,可以從呼吸進出氣側通道21中幫助病人清理分泌物,而無需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雙通道接呼吸機式氣管插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管形零件,所述管形零件在一個近端和一個末端之間延伸,所述管形零件的近端為呼吸機接頭,所述呼吸機接頭包括呼吸進出氣主通道和呼吸進出氣側通道,所述雙通道接呼吸機式氣管插管的管身下端管壁外部具有內充氣囊和外充氣囊,所述雙通道接呼吸機式氣管插管的管身內壁緊貼管壁處設有一個內微通道,所述內微通道上端位于所述呼吸機接頭下部,所述內微通道下端位于所述內充氣囊和所述外充氣囊上部,所述雙通道接呼吸機式氣管插管具有注入藥物接注射器口,所述注入藥物接注射器口通過輸注藥物導管與所述雙通道接呼吸機式氣管插管的管身內部相連通,所述輸注藥物導管處于所述雙通道接呼吸機式氣管插管管身內部的一端具有輸注藥物噴頭,所述雙通道接呼吸機式氣管插管還具有內充氣囊輸注氣體導管和外充氣囊輸注氣體導管,所述內充氣囊輸注氣體導管一端與所述內充氣囊相連通,另一端具有內充氣囊注入氣體接口,所述外充氣囊輸注氣體導管一端與所述外充氣囊相連通,另一端具有外充氣囊注入氣體接口,所述輸注藥物導管、所述內充氣囊輸注氣體導管和所述外充氣囊輸注氣體導管共用所述內微通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寧,
申請(專利權)人:陳寧,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