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全掛式停車架。方案是:數根支架安裝在停車位的側后上方的建筑構件上,動力部件A安裝在停車位側前上方的建筑構件上,一根軌道臂的后端和支架鉸接,前端通過吊索吊掛在動力部件A上。動力部件B安裝在軌道臂的后面。動力部件C安裝在一部小車上,小車套裝在軌道臂上。懸臂架部件的一頭和小車的垂直中心鉸接,另一頭焊接的縱梁的2端各和一個吊架鉸接,吊架下面和載車板的邊梁固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不影響底層停車位使用的前提下,二層可增加一倍的停車位。使用上層車位存取車時,也不需要在轉彎中將車開上載車板,比使用“升降橫移”更方便。對停車庫業主、使用停車位的車主和停車架的生產廠都能帶來較大利益。(*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適用于停車庫內的立體停車架。
技術介紹
目前建造在車庫建筑內的2層立體停車架,通常采用“升降橫移”技術。它的不足之處在于:其1,上層的空間利用率較低,一般只有60% -80% ;其2,不論上下車位,車主使用時都需要在轉彎中將車開上載車板,非常不方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適用于停車庫建筑內的新型立體停車技術。在不影響底層停車位的前提下,可在底層停車位的上空增加一倍的停車位,二層的空間利用率達100%。而且即使使用上層停車位,也避免了在轉彎中將車開上載車板,上下車位的使用都較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是這樣實現的:2個支架B、1個支架A安裝在停車位的側后上方的建筑構件上,支架A下端和支架B固定。動力部件A安裝在停車位側前上方的建筑構件上。軌道臂后端橫向焊接軸C,和支架B鉸接。前端通過吊索吊掛在動力部件A上。軌道臂前端側面焊接數段矩形鋼管,軸A通過2塊擋板和數組螺絲固定在矩形鋼管上的孔里,雙排隨輪通過2個滾動軸承安裝在軸A上。軌道臂前端上面焊接軸B,隨輪通過滾動軸承安裝在軸B上。軌道臂后端上面焊接一個支架,安裝動力部件B,鏈輪安裝在其輸出軸上。鏈條的一頭固定在夾板B的前側,另一頭繞過并嚙合于隨輪和鏈輪,通過U型架和螺栓組固定在夾板B的后側。動力部件B運轉時,可以驅動小車在軌道臂上移動。撥桿安裝在軌道臂的后面。2個行程開關安裝在開關板上,開關板安裝于支架B。另2個行程開關安裝在軌道臂的2端。一部小車套裝在軌道臂上,小車的垂直中心和懸臂架部件鉸接。懸臂架的另一頭焊接一根縱梁,縱梁的2端各和一·個吊架鉸接。吊架下面和載車板的邊梁固定。一個扇型齒片中心套在軸D上,另外通過數個螺栓與懸臂架固定。動力部件C安裝在小車上,其輸出軸上裝配齒輪,和扇型齒片嚙合,可以驅動懸臂架帶動載車板旋轉。存車時,先啟動動力部件B,將小車移動到軌道臂的前端,再啟動動力部件C,驅動懸臂架部件帶動載車板旋轉90度,使載車板縱向和軌道臂垂直。然后動力部件A啟動,軌道臂以后端鉸接處為圓心朝下旋轉擺動,載車板也跟著軌道臂前端下降。此時小車和懸臂架雖然也跟著軌道臂傾斜,但由于載車板重心在其下面,在鉸接的狀況下能始終保持水平狀態。轎車駛上載車板后,動作順序和以上相反,最后將載車板停放在車位的中央。本專利技術的全套部件都吊掛在車庫建筑上,地面沒有任何零部件。在不影響底層停車位使用的前提下,二層可增加一倍的停車位,空間利用率較高。底層停車位的使用和不安裝立體停車架時一樣。使用上層車位存取車時,也不需要在轉彎中將車開上載車板,比使用“升降橫移”更方便。而產品機構較簡單,生產和維護較方便,對停車庫業主、使用停車位的車主和停車架的生產廠都能帶來較大利益,是具有較高價值的產品。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基本結構和載車板降到地面,轎車駛上載車板時的狀態。圖2是軌道臂擺動吊升,帶載車板升到預定高度時的狀態。圖3是載車板旋轉90度,縱向和軌道梁平行時的狀態。圖4是移動小車,使載車板停在車位中央時的狀態。圖5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結構圖。圖6是圖5中頂視圖的放大圖。圖7是圖5中的A-A剖視圖的放大圖。圖8是圖5中的B-B剖視圖的放大圖。圖9是圖5中的C-C剖視圖的放大圖。圖10是圖5中的D-D剖視圖的放大圖。圖11是懸臂架部件的立體圖。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詳細說明。參照附圖1:2個支架B(24)安裝在車位的側后上方的建筑構件上(如橫梁),I個支架A(22)的上端安裝在車位的側上方的建筑構件上(如房頂),下端和2個支架B (24)固定。動力部件A(IO)安裝于車位側前上方的建筑構件上。軌道臂(18)后端橫向焊接軸C(29),和支架B(24)鉸接,前端通過吊索(9)吊掛在動力部件A(IO)上。動力部件B(20)安裝在軌道臂(18)后面的支架上,和鏈輪(21)、隨輪(6)及鏈條(19)配合,可以驅動小車(13)在軌道臂(18)上移動。一部小車(13)套裝在軌道臂(18)上(詳細結構在實施例中再作說明)。小車(13)的垂直中心和一個懸臂架(5)部件鉸接(詳細結構在實施例中再作說明)。懸臂架(5)的另一頭焊接一根縱梁(4),縱梁(4)的2端各和一個吊架(3)鉸接。吊架(3)下面和載車板(2)的邊梁固定。動力部件C(17)安裝在小車(13)上,可以驅動懸臂架(5)部件帶動載車板(2)旋轉。吊索(7)和吊索(9)并聯,裝配時,讓它稍微松于吊索(9),平時不承載負荷,萬一吊索(9)發生斷裂時,吊索(7)能確保上層停車不墜落。行程開關(14、30)安裝在軌道臂(18)的2端,確定小車(13)在軌道臂(18)上的前后定位。行程開關(23、28)安裝在開關板(27)上,開關板(27)安裝于支架B (24),它們和安裝在軌道臂(18)后端的撥桿(26)配合,可以確定軌道臂(18)的上下擺動位置。(25)是車庫建筑,(31)是底層停車。參照附圖1、2、3、4:需要存車時,先啟動動力部件B (20),將小車(13)移動到軌道臂(18)的前端。再啟動動力部件C(17),驅動懸臂架部件(5)帶動載車板(2)旋轉90度,使載車板(2)縱向和軌道臂(18)垂直。然后動力部件A(IO)啟動,軌道臂(18)以后端鉸接處為圓心朝下旋轉擺動,載車板(2)也跟著軌道臂(18)前端下降。此時小車(13)和懸臂架(5)部件雖然也跟著軌道臂(18)擺動,但由于載車板(2)重心在其下面,在鉸接的狀況下載車板(2)能始終保持水平狀態。載車板(2)降到地面,轎車順著車道直行駛上載車板(2)后,機構動作順序和以上相反。最后將載車板(2)停放在車位中央,整個存車過程結束。取車時,整個機構動作程序和以上描述相同。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參照附圖1、5、6、7、8、9、10、11:為了更清晰的描述產品結構,附圖5、6、7、8、9、10中隱去了停車庫建筑。本實施例中的支架B(24)主體采用矩形鋼管,支架A(22)主體用鋼板折彎,分別用螺栓安裝在車庫建筑構件上,并相互用螺栓連接。軌道臂(18)也用矩形鋼管制造,后端橫向焊接一根軸C (29),與支架B (24)鉸接。后端上面焊接一個支架(38),安裝動力部件B (20)。動力部件B (20)采用普通減速電機,鏈輪(21)安裝在其輸出軸上。軌道臂(18)前端上面焊接一根軸B(40),隨輪(6)通過滾動軸承(41)安裝在軸B(40)上。鏈條(19)的一頭固定在夾板B (59)的前側,繞過并嚙合于隨輪(6)和鏈輪(21),另一頭通過U型架(16)和螺栓組(15)固定在夾板B(59)的后側,可以調節鏈條(19)的松緊。軌道臂(18)前端側面焊接數段矩形鋼管,軸A (43)通過2塊擋板(45)和數組螺絲(44)固定在矩形鋼管上的孔里。雙排隨輪(46)通過2個滾動軸承(42)安裝在軸A(43)上,相當于雙排動滑輪。本實施例中,動力部件A(IO)采用車庫專用減速電機,通過安裝架(33)固定于車位側前上方的橫梁。電機輸出軸上裝配一個雙排鏈輪(8)。吊索采用滾子鏈條,一頭固定于安裝架(33)上,另一頭先繞過雙排隨輪(46)并與之嚙合,再繞過雙排鏈輪(8)并與之嚙合,最后自由儲放于鏈條筒(32)里。吊索(7)則和吊索(9)并聯,作為安全備用。小車(13)由上軸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全掛式停車架,2個支架B(24)、1個支架A(22)安裝在停車位的側后上方的建筑構件上,支架A(22)下端和支架B(24)固定,動力部件A(10)安裝在停車位側前上方的建筑構件上,軌道臂(18)后端橫向焊接軸C(29),軌道臂(18)前端側面焊接數段矩形鋼管,軸A(43)通過2塊擋板(45)和數組螺絲(44)固定在矩形鋼管上的孔里,雙排隨輪(46)通過2個滾動軸承(42)安裝在軸A(43)上,軌道臂(18)前端上面焊接軸B(40),隨輪(6)通過滾動軸承(41)安裝在軸B(40)上,軌道臂(18)后端上面焊接一個支架(38),安裝動力部件B(20),鏈輪(21)安裝在其輸出軸上,鏈條(19)的一頭固定在夾板B(59)的前側,另一頭繞過并嚙合于隨輪(6)和鏈輪(21),通過U型架(16)和螺栓組(15)固定在夾板B(59)的后側,撥桿(26)安裝在軌道臂(18)的后面,2個行程開關(23、28)安裝在開關板(27)上,開關板(27)安裝于支架B(24),另2個行程開關(14、29)安裝在軌道臂(18)的2端,小車(13)套裝在軌道臂(18)上,扇型齒片(11)中心套在軸D(57)上,另外通過數個螺栓(58)與懸臂架(5)固定,動力部件C(17)安裝在小車(13)上,其輸出軸上裝配齒輪(12),和扇型齒片(11)嚙合,它的特征在于軌道臂(18)的后端通過軸C(29)和支架B(24)鉸接,前端通過吊索(9)吊掛在動力部件A(10)上,小車(13)的垂直中心和懸臂架(5)部件鉸接,懸臂架(5)的另一頭焊接一根縱梁(4),縱梁(4)的2端各和一個吊架(3)鉸接,吊架(3)下面和載車板(2)的邊梁固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偉忠,
申請(專利權)人:趙偉忠,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