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口咽呼吸管,包括有吹氣管、活瓣室、面罩和口咽管,活瓣室連接于吹氣管與口咽管之間,活瓣室里裝有過濾膜和活瓣,在活瓣室的側壁設有通氣孔,面罩安裝在口咽管上,面罩的弧形凹面朝向口咽管一側,過濾膜安裝在活瓣室的進氣孔處,兩個活瓣像雙扇門一樣緊貼過濾膜而安裝,其中一塊活瓣完全打開后搭在活瓣室側壁的通氣孔端面而將通氣孔關閉。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操作簡單、體積小、重量輕、攜帶方便,能有效降低施救人員與傷病員之間呼吸道疾病傳染的機率。(*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醫療器械
,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口咽呼吸管。
技術介紹
急救時讓傷病員的口咽維持良好的通氣功能是傷病員獲得呼吸復蘇成功的關鍵。在大多數情況下,采用直接或間接的口對口呼吸仍然是呼吸復蘇的常用方法,但這種方法容易傳播呼吸道疾病和引起傷病員胃內容物的返流。氣管內插管輔助機械呼吸的效果固然好,但在一線搶救現場由于客觀環境條件和時間所限,往往難以實現。目前,市面上也有口咽呼吸管的相關產品問世,但這些口咽呼吸管只解決了在搶救傷病員時施救人員與傷病員的口對口直接接觸的問題,施救人員與傷病員通過口咽呼吸管間接接觸幫助呼吸,存在吹入傷病員肺內氣體量偏少,傷病員被動呼出的氣體從口咽呼吸管吹氣口排出,對施救人員來說,存在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危險。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操作簡單,能降低施救人員與傷病員之間呼吸道疾病傳染的機率,體積小、重量輕、攜帶 方便的口咽呼吸管。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技術的口咽呼吸管包括有吹氣管、活瓣室、面罩和口咽管,活瓣室連接于吹氣管與口咽管之間,活瓣室里裝有過濾膜和活瓣,在活瓣室側壁設有通氣孔,面罩安裝在口咽管上,面罩的弧形凹面朝向口咽管一側。活瓣室使吹氣管與口咽管之間實現單向通氣,當施救者向吹氣管吹氣,經過濾膜過濾后的氣體吹開活瓣,活瓣打開后將活瓣室側壁上的通氣孔關閉,氣體進而經口咽管進入傷病員肺內。當傷病員被動呼氣時,活瓣復位將活瓣室與吹氣管之間的通道關閉,同時打開活瓣室側壁上的通氣孔,傷病員呼出的氣不會進入吹氣管,而是從活瓣室側壁上的通氣孔排出,避免呼吸道疾病的交叉感染。面罩覆蓋傷病員口鼻,防止氣體外溢。進一步的,過濾膜安裝在活瓣室的進氣孔處,兩個活瓣像雙扇門一樣緊貼過濾膜而安裝,其中一塊活瓣完全打開后搭在活瓣室側壁的通氣孔斷面而將通氣孔關閉。也可采用一塊活瓣安裝成單扇門的形式達到同樣的目的。本技術操作簡單、體積小、重量輕、攜帶方便,能有效降低施救人員與傷病員之間呼吸道疾病傳染的機率。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局部放大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中吹氣管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中面罩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實施例中口咽管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施救者向傷病員吹氣時活瓣室里的氣流方向示意圖。圖7是傷病員被動呼氣時活瓣室里的氣流方向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如圖1、圖2、圖4所示,一種口咽呼吸管,具有吹氣管1、活瓣室2、面罩3和口咽管4,活瓣室2連接于吹氣管I與口咽管4之間,活瓣室2里裝有過濾膜5和活瓣6,在活瓣室2側壁設有通氣孔7,面罩3安裝在口咽管4上,面罩3的弧形凹面朝向口咽管4 一側。面罩3用醫用硅橡膠材料制成。過濾膜5安裝在活瓣室2的進氣孔8處,兩個活瓣6像雙扇門一樣緊貼過濾膜5而安裝,其中一塊活瓣6完全打開后搭在活瓣室2側壁的通氣孔9端面而將通氣孔9關閉。也可采用一塊活瓣安裝成單扇門的形式達到同樣的目的。活瓣室2采用醫用聚乙烯制成。如圖3所示,扁平狀的吹氣管I 一端設有吹氣管底座10,該吹氣管底座10與活瓣室2 —端相插接,吹氣管I另一端弧形向上彎。吹氣管I采用醫用軟聚氯乙烯塑料制成。如圖5所示,扁平狀的口咽管4 一端設有口咽管底座11,該口咽管底座11與活瓣室2 —端相插接,口咽管4另一端弧形向下彎,口咽管底座11的側壁設有與活瓣室2側壁上的通氣孔9位置相對應的排氣孔12。口咽管4采用醫用軟聚氯乙烯塑料制成。 使用時,先將活瓣室2的兩端分別與吹氣管I和口咽管4插接,再將口咽管4穿過面罩3的頂孔,調整口咽管4的管口方向與吹氣管I的管口相反,組裝完畢。傷病員平躺,將口咽管4自傷病員舌面與上顎間插入咽部,尾部在上下齒列之間,面罩覆蓋傷病員口鼻,防止氣體外溢,施救者口含吹氣管I開始吹氣,氣體通過活瓣室2時,活瓣6在氣流的作用下打開,活瓣室2側壁的通氣孔9堵死,通過過濾膜5順著張開的活瓣6后,沿口咽管4進入傷病員肺內,如圖6所示。而當傷病員被動呼氣時,活瓣6復位關閉活瓣室2的進氣孔8,活瓣室2側壁的通氣孔9打開,氣流自通氣孔9和排氣孔12排出而不再進入吹氣管I后排出,如圖7 所示。權利要求1.一種口咽呼吸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吹氣管、活瓣室、面罩和口咽管,活瓣室連接于吹氣管與口咽管之間,活瓣室里裝有過濾膜和活瓣,在活瓣室的側壁設有通氣孔,面罩安裝在口咽管上,面罩的弧形凹面朝向口咽管一側。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口咽呼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膜安裝在活瓣室的進氣孔處,兩個活瓣像雙扇門一樣緊貼過濾膜而安裝,其中一塊活瓣完全打開后搭在活瓣室側壁的通氣孔端面而將通氣孔關閉。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口咽呼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狀的吹氣管一端設有吹氣管底座,該吹氣管底座與活瓣室一端相插接,吹氣管另一端弧形向上彎。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口咽呼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狀的口咽管一端設有口咽管底座,該口咽管底座與活瓣室一端相插接,口咽管另一端弧形向下彎,口咽管底座的側壁設有與活瓣室側壁上的通氣·孔位置相對應的排氣孔。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口咽呼吸管,包括有吹氣管、活瓣室、面罩和口咽管,活瓣室連接于吹氣管與口咽管之間,活瓣室里裝有過濾膜和活瓣,在活瓣室的側壁設有通氣孔,面罩安裝在口咽管上,面罩的弧形凹面朝向口咽管一側,過濾膜安裝在活瓣室的進氣孔處,兩個活瓣像雙扇門一樣緊貼過濾膜而安裝,其中一塊活瓣完全打開后搭在活瓣室側壁的通氣孔端面而將通氣孔關閉。本技術操作簡單、體積小、重量輕、攜帶方便,能有效降低施救人員與傷病員之間呼吸道疾病傳染的機率。文檔編號A61M16/00GK203107904SQ20132000709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8日專利技術者劉良明, 李濤, 劉建倉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野戰外科研究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口咽呼吸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吹氣管、活瓣室、面罩和口咽管,活瓣室連接于吹氣管與口咽管之間,活瓣室里裝有過濾膜和活瓣,在活瓣室的側壁設有通氣孔,面罩安裝在口咽管上,面罩的弧形凹面朝向口咽管一側。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良明,李濤,劉建倉,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野戰外科研究所,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