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射角LED燈泡結構,一種全射角LED燈泡結構包含一燈頭、一燈泡座、一驅動器、一透光燈殼、二導電支柱、及一發光模組。燈頭上構設一燈泡座,燈泡座內部安裝一驅動器,驅動器上端面投有一固定座,透光燈殼結合在燈泡座上端,該二導電支柱的下端結合于固定座的上端且與驅動器形成電性連結。發光模組安裝在透光燈殼內且包含至少一LED基板,該LED基板的下端面設有至少一個下射光LED(SMD/晶片),另該LED基板的上端面亦可加設有至少一個上射光LED,該上射光LED與該下射光LED電性連接。該LED基板的兩側分別與該二導電支柱的上端形成電性連結。據此,該上射光LED與下射光LED可受驅動而發射光線且發射的光線可經由透光燈殼透射來形成下射光或上下射光。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全射角LED燈泡結構
本專利技術關于一種LED燈泡,特別是關于一種全射角LED燈泡結構。
技術介紹
圖1顯示一種傳統車用鎢絲燈泡I,其包括玻璃燈罩11、鎢絲12、及支撐鎢絲 12的二導電柱13 ;圖2顯示一種傳統的鹵素燈泡2,其包括玻璃燈罩21、鎢絲22、及支撐鎢絲22的二導電柱23 ;圖3與圖3 -1顯示傳統的鎢絲燈泡3,個別包括玻璃燈罩 31、鎢絲32、及支撐鎢絲32的二導電柱33。圖1、圖2、圖3、圖3_1所示的習用燈泡具有接近360°投射光的優點,但是具有發熱量大、效率差、壽命低、及浪費能源的缺點。 因而,隨著國際間響應綠能政策,各先進國家均已設定鎢絲燈泡的退場年限,且發光二極體 (LED )燈泡亦逐漸納入鎢絲燈泡之換裝市場。然而,目前以LED ( SMD、晶片)為光源所制作的燈泡具有以下的問題:(一)、只能做向燈殼方向的單向投射光(見圖4A,顯示一習用 LED燈泡的投射光)。若是將此種單向投射光的LED燈泡4使用在例如立燈、臺燈或壁燈上(見圖4A之一),其投射光方向只能朝上投射(例如朝天花板的方向投射光束),對于往地板方向之投射光僅能靠著照射在立燈、臺燈之燈罩的斜面的少數直射光的反射光來照明, 因其光甚少并不利于閱讀。(二)、目前之鎢絲燈泡除了作360°之照明外,亦均有設計固定焦距來作為配合反光碗41之使用(見圖4B ),而以上射光的直射照明配合下射光的反射照明來增加照度。而有業者將LED設計成狼牙棒型的射光(見圖4C ),但因涉及多光源, 不但光源分散且焦距不一(見圓4C-1 ),只能形成散光并無法能做有效反射光。因此,如何將LED燈泡設計成具有固定焦距的有效下射光、及上射直射光,實為業者須努力的目標。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上述課題,本專利技術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全射角LED燈泡結構,該LED燈泡所發射的下射光可產生有效的下射直射光,以增加照明或閱讀功能;此外,該LED燈泡可進一步產生同于一般鎢絲燈泡所呈現的上射光與下反射光者。本專利技術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全射角LED燈泡結構,其包含一燈頭、一燈泡座、一驅動器、一透光燈殼、二支柱、及一發光模組。該燈泡座內部安裝一驅動器,該驅動器的上端面設有一固定座。該透光燈殼結合在該燈泡座的上端且其內部形成一容室。各支柱包含一下端及一上端,該二支柱的下端結合于該固定座的上端。該發光模組安裝在該透光燈殼的容室內且該發光模組的上下及周圍皆與該透光燈殼的內壁懸空隔開,該發光模組包含至少一下LED基板及設于該下LED基板之下端面的至少一個下射光LED ( SMD /晶片),該下LED 基板的兩側分別與該二支柱的上端固定,下射光LED受驅動而發射光線透射透光燈殼形成下射光,且該下射光LED的部份射光會經該透光燈殼而反射,該反射光可在該誘光燈殼內形成迥光作用對無直射光部位形成暈光 。亦可將下LED基板上端面及下端面均構設LED ( SMD /晶片)并以電性連結,據此可形上下射光。而透過上下透光對于透光燈殼的反射進行迥光作用,進而形成對原無直射光角度形成暈光。在一實施例中,該二支柱為導電支柱,各支柱的下端與該驅動器形成電性連結,各支柱的上端與下LED基板形成電性連結。在另一實施例中,該驅動器與發光模組是以導電線電性連接。在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發光模組包含設于一下LED基板(金屬招基板)之下端面的至少一個下射光LED。該下LED基板的兩側分別設有一缺口,各缺口內設有一導電板。 并構設一固定板將下LED基板與左右導電板固定;另將各導電板上設有一穿孔用以提供其中一支柱(導電支柱)的上端穿過且形成電性連結,各導電板上更設有一導電位與下LED 基板的下端面之下射光LED進行電性連結,亦可進而在下LED基板之上下端面均固設LED 而形成上下射光。在一實施例中,該全射角LED燈泡結構可包含一散熱 體,該散熱體設在該下LED 基板的上端面,可增加其散熱效果,延長LED之使用壽命。更可在散熱體之上端面固定一上 LED基板(金屬鋁基板)及其上固設至少一上射光LED,以形成上下高照度射光。附圖說明:圖1顯示一種傅統車用鎢絲燈泡的示意圖;圖2顯示一種傳統鹵素燈泡的示意圖;圖3顯示一種傳統鎢絲燈泡的示意圖;圖3 -1顯示另一種傳統鎢絲燈泡的示意圖;圖4A顯不一習用LED燈泡的投射光不意圖;圖4A-1顯示圖4A的習用LED燈泡使用在立燈上的示意圖;圖4B顯示習用鶴絲燈泡配合一反光碗的使用示意圖;圖4C顯示一種狼牙棒型LED燈泡的示意圖;圖4C-1顯示圖4C之狼牙棒型LED燈泡配合一反光碗的使用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一具體實施例之LED燈泡的剖視圖;圖6顯示圖5燈泡之組件分解示意圖;圖7顯示圖5燈泡之發光模組與導電支柱的仰視圖;圖8顯示圖5燈泡之發光模組與導電支柱的俯視圖;圖9為本專利技術另一具體實施例之LED燈泡的剖視圖;圖10顯示圖9燈泡之發光模組與導電支柱的仰視圖;圖11顯示圖9燈泡之發光模組與導電支柱的俯視圖;圖12為圖9的LED燈泡的一變化實施例的剖視圖;圖13顯示本專利技術另一實施例的LED燈泡的剖視圖;圖14為圖13的LED燈泡的一變化實施例的剖視圖;圖15顯示本專利技術再一實施例的LED燈泡的剖視圖;圖16為圖15的LED燈泡的一變化實施例的剖視圖;圖17顯示本專利技術再一實施例的LED燈泡的剖視圖;圖18為圖17的LED燈泡的一變化實施例的剖視圖;圖19顯不本專利技術另一實施例的LED燈泡的不意圖;圖20為圖19的LED燈泡的一變化實施例的剖視圖;圖21顯示本專利技術的LED燈泡配合反光碗使用的示意圖;圖22-1為本專利技術的LED燈泡應用于閱讀燈使用之一示意圖;圖22-2為本專利技術的LED燈泡應用于閱讀燈使用之另一示意圖;圖23-1顯示本專利技術的LED燈泡以導電線電性連接驅動器與發光模組的示意圖;圖23-2顯示本專利技術的LED燈泡以導電線電性連接驅動器與發光模組的另一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圖5至圖8顯示本專利技術一具體實施例的全射角LED燈泡5,其包含一燈頭51、一透光燈殼52、二支柱53、及一發光模組54。在本實施例中,該燈頭51的上端構建一燈泡座511,該燈泡座511的內部安裝一驅動器55,該驅動器55的上端面設有一固定座56, 該固定座56位在該燈泡座511的上端開口。該透光燈殼52構建為容器型且結合在該燈頭51之燈泡座511的上端以封閉該燈泡座511的上端開口,使得該透光燈殼52的內部形成一密閉容室521。在本實施例中,各支柱53為導電支柱且包含一下端531及一上端 532,該二支柱53的下端531結合于該固定座56的上端且與該驅動器55形成電性連結。該發光模組54安裝在該透光燈殼52的容室521內且該發光模組54的上下及周圍皆與該透光燈殼52的內壁懸空隔離。該發光模組54包含一下LED基板541 (金屬鋁基板)、設于該下LED基板541之下端面的一個或數個下射光LED ( SMD /晶片)542。 在本實施例中,該下LED基板541的兩側分別設有一缺口 544,各缺口 544內設有一 PCB (印刷電路板)導電板57,各PCB導電板57上設有一穿孔571用以提供其中一導電支柱 53的上端532穿過且形成電性連結。各PCB導電板57上更設有一導電位572,且該下 LED基板541的下端面在鄰近各缺口 544處設有一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全射角LED?燈泡結構,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燈頭;一燈泡座,設于該燈頭上,其內部構建一驅動器,該驅動器的上端面設有一固定座;一透光燈殼,其結合在該燈泡座的上端且其內部形成一容室;二導電支柱,各導電支柱包含一下端及一上端,該二支柱的下端結合于該固定座上的上端且與該驅動器形成電性連結;一固定板,其固設該下LED?基板與該導電板;及一發光模組,其安裝在該透光燈殼的容室內且該發光模組上下及周圍皆與該透光燈殼的內壁相隔開,該發光模組包含至少一下LED?基板及設于該下LED?基板之下端面的至少一個下射光LED?,該下LED?基板的兩側個別與該二導電支柱的上端形成電性連結,該發光模組的下射光LED?與該驅動器電性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文松,
申請(專利權)人:胡文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