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多腔式稱量料斗。
技術介紹
目前用于物料輸送和稱量的稱量料斗為實現分次投料,需另外建立中間料倉,這不僅增加設備高度,而且加大設備投入,同時由于物料的不同也容易產生交叉污染等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多腔式稱量料斗。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多腔式稱量料斗,其包括:料倉、位于料倉下方且用于物料排放的若干個閥門、設置在料倉內的濾筒、和位于濾筒和風機之間的出風管,其中料倉包括與閥門對應設置的若干個收容腔、和用于間隔該收容腔的隔板。優選地,所述隔板為矩形形狀。優選地,所述閥門為氣動或電動閥門。優選地,所述閥門的上端部相互構成一圓周,而下端部則相應有一圓形的出口。優選地,所述閥門與料倉一體成型且內部空腔相互連通。優選地,所述閥門和收容腔的個數為2個以上。本技術優點是:本技術通過料倉內部分為多個收容腔,可順次投料,避免交叉污染。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參考圖1所示,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多腔式稱量料斗的具體實施例,其包括:料倉、位于料倉下方且用于物料排放的若干個閥門、設置在料倉內的濾筒30、和位于濾筒30和風機(未圖示)之間的出風管40。其中料倉包括第一收容腔12、第二收容腔14、和用于間隔第一、二收容腔12、14的隔板16。閥門與料倉一體成型且內部空腔相互連通本實施。例料倉優選為2個收容腔,也可以為3個以上。而閥門優選為氣動或電動閥門,閥門的個數優選為2個,即與第一收容腔12相連的第一閥門22、和與第二收容腔14相連的第二閥門24。同時第一閥門22和第二閥門24的上端部相互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腔式稱量料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料倉、位于料倉下方且用于物料排放的若干個閥門、設置在料倉內的濾筒(30)、和位于濾筒(30)和風機之間的出風管(40),其中料倉包括與閥門對應設置的若干個收容腔、和用于間隔該收容腔的隔板(16)。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煒,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星睿有研工控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