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一體式升降棚架或腳手架,包括支撐柱、棚架,棚架安裝在支柱上,相鄰的支撐柱連接有連桿,所述的支撐柱包括左支柱和右支柱,左支柱和右支柱組合在一起形成相互配合的結構,在支撐柱里設有實現左支柱和右支柱升降的動力提升機構,動力提升機構包括電動機、調速齒輪組、連軸器、螺栓,電動機與調速齒輪組連接,調速齒輪組通過連軸器與螺栓連接,在左支柱或右支柱上下分別設有軸承座,軸承座上設有軸承,螺栓安裝在上下軸承座的軸承上。本發明專利技術一體式升降棚架或腳手架能夠應用到高、中、低層建筑上,具有自動升降、結構牢固、調節方便、控制靈活、省時、省力、省成本等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體式升降棚架或腳手架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建筑設備,具體是指一種一體式升降棚架或腳手架。
技術介紹
現有的升降腳手架都是要在大廈的外墻安裝固定坐,在固定坐上鋪設道軌,然后棚架在道軌上升降,這樣它們要用到的距離就很大了,提升時固定座要承受巨大的重量,這時容易有事故,而且成本很高又不安全,低層建設根本沒辦法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需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動升降、結構牢固、調節方便、控制靈活、省時、省力、省成本的一體式升降棚架或腳手架。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設計出一種一體式升降棚架或腳手架,包括支撐柱、棚架,棚架安裝在支柱上,相鄰的支撐柱連接有連桿,所述的支撐柱包括左支柱和右支柱,左支柱和右支柱組合在一起形成相互配合的結構,在支撐柱里設有實現左支柱和右支柱升降的動力提升機構,動力提升機構包括電動機、調速齒輪組、連軸器、螺栓,電動機與調速齒輪組連接,調速齒輪組通過連軸器與螺栓連接,在左支柱或右支柱上下分別設有軸承座,軸承座上設有軸承,螺栓安裝在上下軸承座的軸承上;在左支柱或右支柱設有與螺栓相對應的螺母座,螺母座內設有螺母,電動機驅動螺栓旋轉,螺母在螺栓上螺旋上升或者螺旋下降,帶動左支柱或右支柱上升或者下降,相鄰的左支柱與上層棚架連接,右支柱與下層棚架連接;在左支柱和右支柱分別設有受力板,左支柱上升或者下降時,受力板伸出或者縮進左支柱,右支柱上升或者下降時,受力板伸出或者縮進右支柱。所述螺栓的螺紋為單軌螺紋或者多軌螺紋。所述左支柱上設有F形槽口結構,右支柱上設有嵌入在F形槽口結構并鎖住的n形槽口結構,左支柱和右支柱通過F形槽口結構和n形槽口結構組合在一起。所述左支柱或右支柱設有受力板穿插的方形孔。所述受力板與復位牽引機構連接,所述的復位牽引機構包括復位彈簧、牽引繩、滑輪、牽引電機,復位彈簧一端安裝在左支柱或右支柱的彈簧安裝孔內,另一端安裝在受力板的末端一側的定位孔上,牽引繩分別引伸出一牽引段,該牽引段與每個受力板上的牽引孔連接,牽引繩經過每個受力板外的滑輪,末端與牽引電機連接。所述受力板上設有鋸齒狀的防滑結構。所述受力板上設有安全孔。所述左支柱和右支柱設有若干滑輪座和外棚架連接座。所述的右支柱下端設有底座。本專利技術一體式升降棚架或腳手架不需要安裝固定坐、道軌,也不需要留特定的口,高低層建筑都可以使用,而低層建筑的費用也不會很高。將支撐柱以每條之間6-8米分別放在要建大廈的周邊,然后用鋼管或鐵架把每條支柱連起來或連成一個整體,分上下兩部分,上部分連在左支柱上,下部分連在右支柱上。如果要分片就用兩條以上的支柱連起來就可以了。按工程進度在支柱上架設鐵管或鐵架,按需要架設到2-5層的高度后就可以附著大廈提升。本專利技術一體式升降棚架或腳手架可以實現整體的上升和下降,上升和下降都可以自動完成,無需要人工一層一層的組裝,效率高,省力、省時和省成本,可以廣泛應用于高、中、低層建筑方面。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一體式升降棚架或腳手架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一體式升降棚架或腳手架的支撐柱橫截面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一體式升降棚架或腳手架的支撐柱升降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一體式升降棚架或腳手架的受力板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一體式升降棚架或腳手架的受力板安裝在支撐柱上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一體式升降棚架或腳手架的升降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結構原理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如圖1、圖2、圖4、圖5、圖6所示,一種一體式升降棚架或腳手架,包括支撐柱、棚架,棚架安裝在支柱上,相鄰的支撐柱連接有連桿,所述的支撐柱包括左支柱1和右支柱2,左支柱1和右支柱2組合在一起形成相互配合的結構,在支撐柱里設有實現左支柱1和右支柱2升降的動力提升機構,動力提升機構包括電動機3、調速齒輪組4、連軸器5、螺栓6,電動機3與調速齒輪組4連接,調速齒輪組4通過連軸器5與螺栓6連接,在左支柱1或右支柱2上下分別設有軸承座7,軸承座上設有軸承30,螺栓6安裝在上下軸承座7的軸承上;在左支柱1或右支柱2設有與螺栓相對應的螺母座8,螺母座內設有螺母,電動機3驅動螺栓6旋轉,螺母在螺栓上螺旋上升或者螺旋下降,帶動左支柱1或右支柱2上升或者下降,相鄰的左支柱1與上層棚架連接,右支柱2與下層棚架連接;在左支柱1和右支柱2分別設有受力板17,左支柱1上升或者下降時,受力板17伸出或者縮進左支柱1,右支柱2上升或者下降時,受力板17伸出或者縮進右支柱2。所述左支柱1或右支柱2設有受力板17穿插的方形孔10。所述螺栓6的螺紋為單軌螺紋或者雙軌螺紋或者多軌螺紋。如圖1、圖2所示,所述左支柱1上設有F形槽口結構15,右支柱2上設有嵌入在F形槽口結構并鎖住的n形槽口結構16,左支柱1和右支柱2通過F形槽口結構15和n形槽口結構16組合在一起。如圖1、圖4、圖5所示,所述受力板17與復位牽引機構連接,所述的復位牽引機構包括復位彈簧22、牽引繩23、滑輪、牽引電機13,復位彈簧22一端安裝在左支柱1或右支柱2的彈簧安裝孔11內,另一端安裝在受力板17的末端一側的定位孔21上,牽引繩23分別引伸出一牽引段,該牽引段與每個受力板17上的牽引孔19連接,牽引繩23經過每個受力板17外的滑輪,末端與牽引電機13連接。收回是用牽引繩牽引一起,同時收回。所述受力板17上設有鋸齒狀的防滑結構18。所述受力板17上設有安全輔助孔20,當受力板17伸出時,定位銷插入安全輔助孔20中,將受力板17定位。如圖2、圖6所示,所述左支柱1和右支柱2設有若干滑輪座12和外棚架連接座14。滑輪座12用于安裝滑輪,外棚架連接座14上設有捆綁孔26。如圖1所示,所述的右支柱2下端設有底座9。底座9可以在初次架設時作墊板用。如圖3所示,左支柱1、右支柱2的升降示意。本專利技術的工作過程如下:提升時,電動機3順轉,在右支柱2固定不動的情況下,左支柱就上升,附在左支柱1的上層棚架24也跟著上升,上升后就收回受力板17,等到了指定位置后,放出受力板,固定好后。開動電動機3逆向轉動,這時左支柱1固定,那右支柱2就自然是上升,同時附著右支柱2上的下層棚架25也上升,這時要收回受力板17,等到指定位置后,放出受力板就可以了。按工程進度,重復操作就可以附著大廈一體上升。當要下降時,電動機3逆轉,左支柱固定,右支柱上升,將右支柱提升10-20厘米,將右支柱的受力板收回,然后開動電機順轉,這時左支柱是固定的,那右支柱2就會下降,下降到指定位置后,放出受力板17固定好,這時下層棚架25已下降到指定位置。然后電動機3繼續順轉,這時右支柱2固定,左支柱1就會上升,到10-20厘米后,收回左支柱1的受力板,然后電機逆向轉,這時右支柱2是固定,那左支柱1就會下降,到指定位置后放出受力板固定,那上層棚架也下降到指定位置了,這樣按工程進度,重復操作就可以從大廈一體下降。上述內容,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案,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構思,所作出的適當變通或修改,都應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體式升降棚架或腳手架,包括支撐柱、棚架,棚架安裝在支柱上,相鄰的支撐柱連接有連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柱包括左支柱(1)和右支柱(2),左支柱(1)和右支柱(2)組合在一起形成相互配合的結構,在支撐柱里設有實現左支柱(1)和右支柱(2)升降的動力提升機構,動力提升機構包括電動機(3)、調速齒輪組(4)、連軸器(5)、螺栓(6),電動機(3)與調速齒輪組(4)連接,調速齒輪組(4)通過連軸器(5)與螺栓(6)連接,在左支柱(1)或右支柱(2)上下分別設有軸承座(7),軸承座上設有軸承(30),螺栓(6)安裝在上下軸承座(7)的軸承上;在左支柱(1)或右支柱(2)設有與螺栓相對應的螺母座(8),螺母座內設有螺母,電動機(3)驅動螺栓(6)旋轉,螺母在螺栓上螺旋上升或者螺旋下降,帶動左支柱(1)或右支柱(2)上升或者下降,相鄰的左支柱(1)與上層棚架連接,右支柱(2)與下層棚架連接;在左支柱(1)和右支柱(2)分別設有受力板(17),左支柱(1)或右支柱(2)上升或者下降時,受力板(17)伸出或者縮進左支柱(1)和右支柱(2)。
【技術特征摘要】
1.一體式升降棚架或腳手架,包括支撐柱、棚架,棚架安裝在支柱上,相鄰的支撐柱連接有連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柱包括左支柱(1)和右支柱(2),左支柱(1)和右支柱(2)組合在一起形成相互配合的結構,所述的右支柱(2)下端設有底座(9),在支撐柱里設有實現左支柱(1)和右支柱(2)升降的動力提升機構,動力提升機構包括電動機(3)、調速齒輪組(4)、連軸器(5)、螺栓(6),電動機(3)與調速齒輪組(4)連接,調速齒輪組(4)通過連軸器(5)與螺栓(6)連接,在左支柱(1)或右支柱(2)上下分別設有軸承座(7),軸承座上設有軸承(30),螺栓(6)安裝在上下軸承座(7)的軸承上;在左支柱(1)或右支柱(2)設有與螺栓相對應的螺母座(8),螺母座內設有螺母,電動機(3)驅動螺栓(6)旋轉,螺母在螺栓上螺旋上升或者螺旋下降,帶動左支柱(1)或右支柱(2)上升或者下降,相鄰的左支柱(1)與上層棚架連接,右支柱(2)與下層棚架連接;在左支柱(1)和右支柱(2)分別設有受力板(17),左支柱(1)上升或者下降時,受力板(17)伸出或者縮進左支柱(1),右支柱(2)上升或者下降時,受力板(17)伸出或者縮進右支柱(2),所述左支柱(1)和右支柱(2)設有若干滑輪座(12)和外棚架連接座(1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體式升降棚架或腳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梓彤,
申請(專利權)人:陳梓彤,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