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建筑鋁合金幕墻,插接式組合幕墻。其結構為:幕墻的鋁合金橫梁、立柱與分類連接構件配合連接,組合成具有指定形式的幕墻主框。橫梁、立柱與明框幕墻類連接構件組合成明框幕墻的主框;與隱框幕墻類連接構件組合成隱框幕墻的主框。并用螺釘鎖住防止相對滑動。之后,再與各自的墻面系統(墻面材料及其支撐框)組合成相應形式的幕墻。組合方式均采用榫、槽配合連接方式。鋁橫梁、立柱上設計有標準化的槽,分類連接構件上設計有標準化榫,相互配合連接。墻面系統與主框之間也采用榫、槽配合連接方式:鉤榫插掛連接;其定位方式采用“占位性鎖定”方法,即用螺釘(或加限位塊)占據鉤榫插掛連接必須的移動空位,使其不能脫出。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建筑鋁合金幕墻,插接式組合幕墻。其結構為:幕墻的鋁合金橫梁、立柱與分類連接構件配合連接,組合成具有指定形式的幕墻主框。橫梁、立柱與明框幕墻類連接構件組合成明框幕墻的主框;與隱框幕墻類連接構件組合成隱框幕墻的主框。并用螺釘鎖住防止相對滑動。之后,再與各自的墻面系統(墻面材料及其支撐框)組合成相應形式的幕墻。組合方式均采用榫、槽配合連接方式。鋁橫梁、立柱上設計有標準化的槽,分類連接構件上設計有標準化榫,相互配合連接。墻面系統與主框之間也采用榫、槽配合連接方式:鉤榫插掛連接;其定位方式采用“占位性鎖定”方法,即用螺釘(或加限位塊)占據鉤榫插掛連接必須的移動空位,使其不能脫出。【專利說明】插接式組合幕墻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建筑眷墻結構,特別涉及招合金眷墻。
技術介紹
鋁合金幕墻,均以鋁合金型材為框架,按結構形式分為明框幕墻和隱框幕墻。不管是何種結構形式,都是主框加墻面系統(墻面材料及其支撐框)組成。各種幕墻之間主框材料沒有互換性。如,隱框幕墻有專用的主框材料(立柱和橫梁),不能用于明框幕墻。這導致各種幕墻鋁合金型材,特別是大斷面的主框型材種類繁多。無論是生產鋁型材或制造安裝幕墻都十分不便。型材種類多,生產資金占用多,管理復雜,不經濟。由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組織編制、中國計劃出版社2009-9-1出版的圖集,《鋁合金玻璃幕墻》,圖集號97SJ103-1,就有多種幕墻,各種幕墻之間并沒有可以互換的主框元件。另一方面,傳統的鋁合金幕墻,無論是明框幕墻還是隱框幕墻,都有使用螺釘壓板固定墻面材料的情況。須知這種固定方式在動態風荷載作用下,螺紋會“退扣”松動,導致.墻結構不安全。這種墻面系統固定方式在《招合金玻璃.墻》圖集中也有出現。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了 一種插接式組合幕墻(簡稱XZH (即“新組合”)幕墻)。插接式組合幕墻采用標準的立柱、橫梁,與分類連接構件以榫、槽配合連接方式組合成為主框,然后與對應的墻面構件以榫、槽配合連接方式組合成幕墻。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鋁合金立柱、橫梁與分類連接構件配合連接,組合成具有指定形式的幕墻主框。立柱、橫梁與不同的分類連接構件組合成不同形式的幕墻主框:與明框幕墻類連接構件組合成明框幕墻的主框;與隱框幕墻類連接構件組合成隱框幕墻的主框。組合方式采用榫、槽配合連接方式:槽、榫尺寸統一,相互配合連接。為使連接構件與立柱(或橫梁)不產生相對滑動,可用螺釘鎖止。之后,再與各自的墻面系統(墻面材料及其支撐框鋁型材)組合成明框幕墻或隱框幕墻。(與不同的墻面材料連接使用不同的形式,可以設計不同的連接構件。但與立柱或橫梁連接組合均使用相同的組合方式。)鋁合金立柱、橫梁截面橫向尺寸統一,兩側膠條固定槽口尺寸固定(標準化),中央連接槽口尺寸固定(標準化);鋁合金立柱、橫梁截面縱向高度根據幕墻不同的抗風壓要求,系列化為不同的尺寸。分類連接構件根據不同的幕墻形式有不同的截面形狀,但都具有與立柱、橫梁連接槽口配合的統一尺寸(標準化)的榫。墻面系統之支撐型材與主框之間也采用榫、槽配合連接方式。為方便現場安裝而使用同方向的鉤榫,直接鉤掛連接。其定位方式采用“占位式鎖定”方法,即用螺釘(或加限位塊)占據鉤榫插掛連接必須的移動空位,使其不能脫出。明框幕墻墻面系統鉤榫設計為燕尾形式,即帶有一定斜度,可以增加連接的穩固,不易脫出。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不同種類的幕墻均可以使用相同的立柱(或橫梁)作為受力主框。使得幕墻的大截面主型材可以標準化、系列化。減少幕墻主型材生產的模具種類,增加主型材的互換性。另一方面,本專利技術的各構件之間的連接完全采用榫、槽配合連接方式,徹底摒棄了螺釘壓板結構。幕墻的安全性大大提高。而“占位式鎖定”方法,使得榫槽鉤掛的方式不會脫出,使其可靠性也得以提高。【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插接式組合幕墻組合的明框幕墻。由立柱(或橫梁)1、明框連接件2、組成明框幕墻主框,鎖緊螺釘3鎖定。由帶鉤榫的壓板5固定玻璃6,并用螺釘4鎖定。7為外裝飾型材。圖2為本專利技術插接式組合幕墻組合的隱框幕墻。由立柱(或橫梁)1、隱框連接件2組成明框幕墻主框。玻璃6用結構膠7粘于玻框型材5 (及5a)上插入主框,用限位塊4與螺釘3鎖定。圖3為傳統明框幕墻,典型的螺釘壓板結構固定墻面系統。1,主框;2,壓板;3,連接螺釘;4,裝飾材;5,玻璃。圖4為傳統隱框幕墻,常用的螺釘壓板方式固定墻面系統。1,主框;2,壓板;3,連接螺釘;4,玻璃支撐框型材;5,玻璃。圖5為本專利技術插接式組合幕墻的立柱(或橫梁)截面圖。I,立柱(或橫梁);2,連接槽口 ;3,膠條固定槽口 ;4,截面橫向尺寸A,統一,標準化;5,截面縱向尺寸B,按強度要求系列化。圖6為本專利技術插接式組合幕墻分類連接構件示意圖。I,隱框眷墻連接件;2,明框眷墻連接件;3,相冋(標準化)的禪。圖7為明框幕墻墻面支撐型材與主框連接件之間的燕尾形式鉤榫設計圖。1,明框幕墻連接件;2,玻璃壓板;3,設計為燕尾形式的鉤榫。【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由圖1、圖2可見,插接式組合幕墻的立柱(或橫梁)I設計的連接槽具有標準化的統一尺寸,與明框連接件2(圖1)上相對應的標準化的統一尺寸的榫配合聯結,可以組合成明框幕墻的主框;與隱框連接件2(圖2)上相對應的標準化的統一尺寸的榫配合聯結,可以組合成隱框幕墻的主框。采用定位螺釘3(圖1、圖2)可以防止兩型材之間的相對滑動位移。因此,插接式組合幕墻的立柱(或橫梁)I可以標準化和互換性,既可用于明框幕墻也可用于隱框幕墻。插接式組合幕墻受力連接完全采用榫、槽結構,能很好地傳遞風荷載。本專利技術中墻面(玻璃,或其他板材)固定用鋁型材與主框之間的連接,也采用榫、槽結構,而且是同向鉤榫鉤掛連接。如圖1 (及圖2)中型材2與5的連接。這就杜絕了壓板螺釘連接,螺釘直接受力的方式,即消除了在動態風荷載作用下,螺紋會“退扣”松動,導致幕墻結構不安全的因素。明框幕墻(圖1)中的限位螺釘4,或隱框幕墻(圖2)中的限位塊4與螺釘3,均為“占位式鎖定”,即它們占據了鉤榫連接的必須的移動空位,使鉤榫不會脫出。【權利要求】1.一種插接式組合幕墻,包括主框和墻面系統,其特征在于:截面結構相同的立柱、橫梁與不同的分類連接構件組合成不同形式的幕墻主框。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式組合幕墻,其特征在于:立柱、橫梁與不同的分類連接構件組合方式均采用榫、槽配合連接方式:槽、榫尺寸統一,相互配合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及2所述的插接式組合幕墻,其特征在于:立柱、橫梁與分類連接構件組合時,用螺釘鎖定,防止滑動位移。4.根據權利要求1及2所述的插接式組合幕墻,其特征在于:鋁合金立柱、橫梁截面橫向尺寸統一,兩側膠條固定槽口尺寸固定(標準化),中央連接槽口尺寸固定(標準化);鋁合金立柱、橫梁截面縱向高度根據幕墻不同的抗風壓要求,系列化為不同的尺寸。5.根據權利要求1及2所述的插接式組合幕墻,其特征在于:分類連接構件根據不同的幕墻形式有不同的截面形狀,但都具有與立柱、橫梁連接槽口配合的統一尺寸(標準化)的榫。6.根據權利要求1及2所述的插接式組合幕墻,其特征在于:墻面系統之支撐型材與主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插接式組合幕墻,包括主框和墻面系統,其特征在于:截面結構相同的立柱、橫梁與不同的分類連接構件組合成不同形式的幕墻主框。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增厚,
申請(專利權)人:謝增厚,廣西新寶鋁鋁業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