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大型結構物仿砌條石面的混凝土仿面模板,包括模板,所述模板上設有仿肋,仿肋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仿肋,相鄰的第一仿肋之間通過第二仿肋固定連接,第二仿肋的兩端分別與兩塊相鄰的第一仿肋固定連接,第一仿肋,第二仿肋和模板之間形成與原橋墩上的砌條石塊相對應的凹槽,第一仿肋的形狀與橫向方向上的砌縫相對應,第二仿肋的形狀與縱向方向上的砌縫相對應。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設計的大型結構物仿砌條石面的混凝土仿面模板的結構簡單,制造方便,不僅適用于各種工作環境,還適用于各種不同形狀的仿砌條石的加工,取材方便,制造成本低,具有較好的實用性和應用價值。(*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大型結構物仿砌條石面的混凝土仿面模板
本技術涉及橋梁工程
,具體涉及一種大型結構物仿砌條石面的混凝土仿面模板。技術背景在帶有砌條石面效果的結構物的重建或者維修加固工程中,往往在重建或維修后需保持原條石的外觀效果,通常會考慮采用仿砌條石面法(在結構表面重新進行安置條石)或噴涂仿條石涂料法來實現。仿砌條石面法主要有干掛條石、干砌條石、鑲貼石材等方法。其中干掛條石是建筑物仿面處理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一般采用經特殊處理后的天然花崗巖或大理石,使石材表面產生需要的波面或裂紋效果,其施工工藝成熟、仿面效果較好,可應用于建筑墻飾面,但其造價成本高,對于水中環境及對耐久性要求高的石材結構物的表面,采用干桂條石法施工后的墻面耐久性能較差。噴涂仿石材涂料法是一種新型的仿石材工藝,相對于仿砌條石面法,更加輕質安全、施工快捷、性價比高,但在潮濕、水環境中,其耐久性同樣受到考驗,并且較難實現條石結構物帶規整的條紋及較深的表面效果;因此,在降低工程成本的同時,可考慮采用耐久性好的混凝土仿面法代替仿砌條石面法和噴涂仿石材涂料法。因此,套模技術(為實現土木結構物的某種造型和外觀,往往先采用塑料、樹脂或石膏等整體制作模具,再在模具內澆筑大流動性砂漿或混凝土,從而直接仿效出混凝土結構物的表觀效果)得到了發展,但該種技術目前主要應于于小型工程結構物(如欄桿、蓋板、擋墻磚等),而且其模具的制作(開模)通常在工廠內完成,目前尚未見該技術在大型工程結構物(如橋墩、橋臺、重力式墻、大壩)的仿砌條石面效果的工程應用,主要存在以下4個技術問題:1、針對水上的和高空的大型結構物的仿砌條石面工程,現場施工條件有限,整體開模施工工藝復雜,費用昂貴,不適合使用常規的套模技術。2、針對橋墩、橋臺等大型重要結構物,對其耐久性要求較高(橋梁的設計壽命一般為100年),常規的仿砌條石面法無法適應。3、對于一些外觀效果要求較高的大型重要結構物(如文物橋梁的橋墩、橋臺等),外觀紋理規整且較深,重建或維修后需要達到“修舊如舊”的效果,這就要求保證混凝土澆注后的表面紋理逼真、色澤相當,單獨使用套模技術或噴涂仿石材涂料等方法無法實現。4、大型重要結構物室外的仿條石施工技術應方便于施工和組織,強調工藝簡單、工具輕便,材料易得,便于操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就是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大型結構物仿砌條石面的混凝土仿面模板,通過該仿面模板在大型結構物表面所制成的砌條石表面,具有較好的耐久性,且經濟性較好。為實現此目的,本技術所設計的大型結構物仿砌條石面的混凝土仿面模板,包括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上設有仿肋,仿肋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仿肋,相鄰的第一仿肋之間通過第二仿肋固定連接,第二仿肋的兩端分別與兩塊相鄰的第一仿肋固定連接,第一仿肋,第二仿肋和模板之間形成與原橋墩上的砌條石塊相對應的凹槽,第一仿肋的形狀與橫向方向上的砌縫相對應,第二仿肋的形狀與縱向方向上的砌縫相對應。進一步地,所述第二仿肋上與第一仿肋的連接端的兩端設有倒角。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一仿肋和第二仿肋的表面粘貼有脫模壁紙。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所設計的大型結構物仿砌條石面的混凝土仿面模板具有適應性好、結構簡單、制作方便、操作性好、安全可靠、經濟性好、應用前景好等優點。適應性好:本技術在大型結構物重建或維修時,可利用仿面模板,并澆注混凝土實現仿砌條石面“修舊如舊”的效果,從而顯著提高大型結構物的外觀質量及防腐耐久性。適應于大型結構(房屋建筑、橋梁等)的飾面工程,特別適應于對防腐耐久性要求較高的環境,既能起到仿砌條石面的作用,同時與原有結構連接成一整體對整體結構起到加固作用。結構簡單:只需標準的木模板、木條及壁紙,便可設計出具有不同形狀條石的仿砌條石面的混凝土仿面模板。制作方便:整個制作過程均可現場加工,加工只需簡單的木工操作,即進行木質仿肋的安裝固定和倒角的光滑處理。操作性好:首先采用普通木模板制作成所需標準木模板,再現場加工木條作為仿肋,整個加工過程簡單易行;仿砌條石面的混凝土仿面模板套模操作時,均可按普通模板的操作步驟,模板施工技術成熟。安全可靠:仿砌條石面的混凝土仿面模板以普通模板為基礎,無需特殊材料,特殊結構,操作步驟同普通模板,施工方便,安全有保障。經濟性好:①本模板以普通模板為基礎,普通模板取材方便、成本低、技術成熟;②模板仿肋采用木條,結構簡單,加工方便,木條形狀及大倒角處理可在現場直接加工也可工廠統一加工整個加工過程均在現場完成,優化了施工環境,提高了施工功效;④施工操作工序同普通模板,無需專門的施工工藝。運用前景好:本技術所設計的大型結構物仿砌條石面的混凝土仿面模板能較好的解決條石結構物表面進行仿砌條石面處理的成本問題,及特殊環境下的防腐耐久性難題,擁有較好的技術經濟效果,隨著仿古建筑的興起及條石結構物維修時保證條石結構物表面與原結構環境相符工程的增多,該種木模板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和運用前景。【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中砌條石塊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中模板覆蓋在砌條石塊表面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中模板和仿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中仿肋和脫模壁紙的結構示意圖;其中,I一模板,2—第一仿肋,3—第二仿肋,4一凹槽,5—砌條石塊,6—脫模壁紙。【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如圖1?3所示的大型結構物仿砌條石面的混凝土仿面模板,包括模板1,所述模板I上設有仿肋,仿肋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仿肋2,相鄰的第一仿肋2之間通過第二仿肋3固定連接,第二仿肋3的兩端分別與兩塊相鄰的第一仿肋2固定連接,第一仿肋2,第二仿肋3和模板I之間形成與原橋墩上的砌條石塊5相對應的凹槽4,第一仿肋2的形狀與橫向方向上的砌縫相對應,第二仿肋3的形狀與縱向方向上的砌縫相對應。如圖2所示,多個模板I拼接后,凹槽4剛好與砌條石塊5相對應,根據不同的砌條石塊5的形狀,可合理設置仿肋,以滿足澆注時剛好形成與原有砌條石塊5形狀相同的的澆注區域。上述技術方案中,如圖4所示,所述第二仿肋3上與第一仿肋2的連接端的兩端設有倒角。倒角能使仿肋在脫模時,順利脫出,而不傷害混凝土砌條石面的表面。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仿肋2和第二仿肋3的表面粘貼有脫模壁紙6。通過脫模壁紙使仿肋變得光滑,以滿足作為模板的基本要求。本技術首先需要調查大型結構物砌條石面的外觀尺寸及主要紋理(將大型結構物的砌條石面分為深紋理和淺紋理,深紋理主要為砌筑條石的砌縫、主要邊界及深層刻紋,淺紋理主要為砌筑條石的次要邊界及淺層刻紋),綜合設計制造幾種仿面標準區域模板單元及邊界區域模板單元(以市場上常用的混凝土模板為基礎,根據深紋理特點,在模板表面上設計安裝仿深紋理的倒角仿肋,仿肋上粘帖有便于脫模的壁紙)供周轉使用;然后合理組織各類模板,涂刷脫模劑后進行安裝;再根據鋼筋的間距及砌條石表面的外觀色澤,選擇與原條石材質基本相當的骨料,設計配制高流動性光面自密實混凝土,進行分層澆注,合理養護,待基本凝固后,將各標準模板逐塊脫模,混凝土表面初步形成原砌條石面的深紋理特征;接下來采用人工鐵锨或者切割機具刻鑿混凝土表面,從而實現與原砌條石面淺紋理特征;最后選擇與被仿砌條石結構物色澤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大型結構物仿砌條石面的混凝土仿面模板,包括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1)上設有仿肋,仿肋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仿肋(2),相鄰的第一仿肋(2)之間通過第二仿肋(3)固定連接,第二仿肋(3)的兩端分別與兩塊相鄰的第一仿肋(2)固定連接,第一仿肋(2),第二仿肋(3)和模板(1)之間形成與原橋墩上的砌條石塊(5)相對應的凹槽(4),第一仿肋(2)的形狀與橫向方向上的砌縫相對應,第二仿肋(3)的形狀與縱向方向上的砌縫相對應。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大型結構物仿砌條石面的混凝土仿面模板,包括模板(I),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I)上設有仿肋,仿肋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仿肋(2),相鄰的第一仿肋(2)之間通過第二仿肋(3)固定連接,第二仿肋(3)的兩端分別與兩塊相鄰的第一仿肋(2)固定連接,第一仿肋(2 ),第二仿肋(3 )和模板(I)之間形成與原橋墩上的砌條石塊(5 )相對應的凹槽(4),第一仿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慈祥,李少芳,馬小云,許鑫,張家振,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二航路橋特種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