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偏位整體提升鋼連廊入位的方法及其側向限位裝置,通過在現有鋼連廊的兩端吊耳外側上弦桿上緊貼設置一由傳力鋼梁和分別設置在鋼梁前后側面上的前后撐桿構成、具有前后、左右向限位和支撐鋼連廊偏離于鋼連廊設置位正投影下方位置上功能的側向限位裝置,使鋼連廊在由側向限位裝置限定的位置上進行地面組合拼裝、垂吊機構進行低空斜向提升、避開鋼連廊設置位正投影下方的障礙物、偏位整體垂直上行,不僅解決了現有在鋼連廊設置位正投影下方存在建筑障礙物、影響常規施工的一大難點,而且減少了高空作業量和分散材料的運輸量,具有施工方便、工作效率高、施工成本低和確保施工質量、安全生產的優點,是大跨度垂直提升鋼結構件施工工藝的一大創新,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偏位整體提升鋼連廊入位的方法及其側向限位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建筑鋼結構安裝施工
,特別是一種適于高層建筑物之間互連架設高空大跨度鋼連廊用的偏位整體提升鋼連廊入位的方法及其側向限位裝置。
技術介紹
在城市日趨美化建設的建筑施工中,各種格調相異的新穎建筑層出不窮。在某些特殊設計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往往會遇到一些現有技術中未遇的新課題,例如,對于一項需要在高層塔樓的近頂部樓層之間互連設置由數榀鋼桁架和鋼框架構成的鋼連廊的施工中,目前一般采用在鋼連廊設置位正投影下方地面上向上搭建支撐架、構筑高空大型拼裝平臺、實施鋼連廊的現場高空組合拼裝、入位焊接的方法,或者采用在鋼連廊設置位正投影下方地面上設置拼裝胎架、在胎架上組合拼裝鋼連廊后垂直整體提升、入位焊接的方法。前一種施工方法的缺點是需要搭建高空大型拼裝平臺,存在高空工程用料多、向高空運送分散性物料的任務重和高空作業工作量大,安全保障要求高,從而導致工作效率低、設置鋼連廊的施工成本高的不足之處,而后一種采用低空地面拼裝、整體垂直提升入位、高空焊接固定的施工方法,其優點十分明顯,既免除了搭建高空拼裝平臺的麻煩,又降低了向高空運輸分散物料和在高空施工作業的工作量,在地面上低空組合拼裝鋼連廊,不僅施工方便、效率高且質量可控性強,對于提高施工質量、降低施工成本和確保安全生產十分有利。在后一種施工方法中,所涉及的鋼連廊主體由若干榀鋼桁架和若干榀鋼框架組合構成,以比較典型的一般由位于底部的3榀一層鋼桁架和位于上部的3榀四層鋼框架組成的鋼連廊為例,通常在鋼連廊的每榀鋼桁架近兩端的上弦桿上分別設置有I組左右2只、共計3組6只、稱之為下吊點的鋼連廊吊耳,在兩側大樓需要安裝設置鋼連廊對應位置的上空框架梁上預先安裝設置有與鋼連廊的吊耳設置位相垂直對應的3組6只由鋼牛腿和支撐柱構成的提升平臺,在提升平臺上安裝設置有被稱為提升鋼連廊用上吊點的液壓提升器,在所述的各對應的上、下吊點之間設置有充任承力吊索的鋼絞索,所述的鋼絞索的上端從液壓提升器的底部穿入、通過液壓提升器的鎖芯后從液壓提升器上端引出、并鎖緊,下端扣緊在鋼連廊吊耳的錨具上,此時,各對應的上下吊點處于同一垂直線上,且同步工作。上述這兩種施工方法技術成熟、目前已被業界普遍采用。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兩種施工方法均只適用于在鋼連廊設置位正投影下方地面上或中間樓層間無任何建筑物存在或阻擋的情況下才能實施。而對于某些大樓間鋼連廊設置位正投影下方地面上或中間樓層間已建有不可拆除的阻擋性固定建筑物存在時就無法實施,例如某項以方形布局的四棟主體結構完全相同、地面樓間已建有互連成整體的三層裙樓、且裙樓頂部還挑出設有超過大樓結構柱表面2300mm寬度的鋼筋混凝土雨蓬梁板、主樓為十九層的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大樓,如果要求在大樓的15層至19層的位置上棟間兩兩互連設置由鋼桁架與鋼框架構成、主體長29.4m、寬16.8m、高25.95m、重約520噸的鋼連廊、以構成一整體呈方塔形建筑的特殊項目施工中,由于鋼連廊設置位正投影下方已建有頂部帶鋼筋砼雨蓬的三層裙樓的不可拆除性阻擋物,因而現場既不具備在鋼連廊設置位正投影下方向上搭建支撐架的條件,也不具備在鋼連廊設置位正投影下方設置拼裝胎架和垂直提升鋼連廊的條件,故現有的兩種施工方法均無法實施。面對這種情況,很有必要探究一種既能有效避開障礙物、又能在地面上搭建拼裝胎架、并能確保將組合拼裝成整體的鋼連廊安全提升入位的新的方法和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要解決現有技術中某些施工場合由于鋼連廊設置位正投影下方的地面上或中間樓層間存在障礙物而無法在鋼連廊設置位正投影下方地面上搭建支撐架或拼裝胎架,影響構筑高空施工平臺或在鋼連廊設置位正投影下方地面上組合拼裝鋼連廊、并垂直提升入位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可以在避開鋼連廊設置位正投影下方地面樓層間所存在的障礙物、又能確保鋼連廊在地面上搭建拼裝胎架、并將組合拼裝的鋼連廊整體提升到高空入位、對接合攏的偏位整體提升鋼連廊入位的方法及其側向限位裝置。本專利技術的偏位整體提升鋼連廊入位的方法及其側向限位裝置是這樣實現的:通過在現有由數榀鋼桁架和數榀鋼框架構成的鋼連廊的兩端部最外側一榀鋼桁架的吊耳外側上弦桿上,增加焊接設置一具有支撐限位鋼連廊偏離于鋼連廊設置位正投影下方的位置上、以避開鋼連廊設置位正投影下方地面上或中間樓層間的障礙物進行垂吊提升的側向限位裝置,使鋼連廊能在偏離鋼連廊設置位正投影下方障礙物之外的位置上進行組合拼裝、并在鋼連廊上焊接設置所述的側向限位裝置,使拼裝完成的鋼連廊在側向限位裝置的前后、左右向的限位和支撐下保持于恒量偏位的狀態、并由垂吊機構液壓提升器進行斜向提升、整體垂直上行,實現偏位整體提升鋼連廊,當鋼連廊被提升上行到其底部高于障礙物頂部高度后即停止偏位狀態下的提升操作,執行逐步拆除側向限位裝置的操作,使鋼連廊逐漸向鋼連廊設置位正投影下方靠攏、解除偏位、最終復位于鋼連廊設置位正投影下方的常規垂直位置上,轉為執行垂直提升鋼連廊入位、高空對接合攏的常規操作,具體操作流程如下: 1,測定前后水平偏位量首先測定鋼連廊設置位正投影下方地面上或中間樓層間障礙物的高度及其最外邊沿與大樓鋼筋混凝土結構柱表面之間的前后垂直水平寬度距離,然后在此基礎上按需至少增加IOOmm寬裕量作為在胎架上組合拼裝后的鋼連廊內側面與結構柱表面間的前后水平至少偏位量S,并在地面上標出至少偏位量S基準線,由此限定鋼連廊的前后水平向位置; 2,確定左右偏位支撐量在大樓結構柱表面上確定并垂直標定豎向支承軌道線A,并以鋼連廊近兩端的內側吊耳軸心線為常規垂直提升基準線B,測定垂直提升基準線B與豎向支承軌道線A間的水平距離、將此作為左右水平至少偏位支撐量C,并在所述的至少偏位量S基準線上標出所述的垂直提升基準線B的垂線交叉點D,作為鋼連廊上吊耳的定位基準點,由此限定鋼連廊的左右向位置; 3,組合拼裝鋼連廊在鋼連廊設置位正投影下方的前后水平至少偏位量S基準線外側搭建拼裝胎架、并在胎架上組合拼裝鋼連廊,使組合拼裝完成的鋼連廊整體的兩端內側吊耳的軸心線位于與所述的交叉點D相重合的垂直位置上,鋼連廊的內側面位于與至少偏位量S基準線相重合的垂直位置上; 4,設計并制造側向限位裝置以前后水平至少偏位量S長度和左右水平至少偏位支撐量C長度為基準、設置一對兩個具有在左右、前后向限位、并支撐鋼連廊整體保持于恒量偏位狀態下垂直提升功能的側向限位裝置,所述的側向限位裝置主體由一根橫向長條狀剛性傳力鋼梁、垂直設置在鋼梁的一個近端部的一個垂直側面上、頂部垂直設置有固定焊接片的剛性前撐桿、設置在鋼梁的另一個近端部的另一個相對垂直面上、其軸心線與所述的剛性前撐桿的軸心線間的垂直間距與所述的左右水平至少偏位支撐量C長度相符、頂端支點與所述的固定焊接片外表面間的垂直間距與所述的前后水平至少偏位量S長度相符的一根端部帶滑輪的剛性后撐桿和一根緊挨設置在剛性后撐桿外側旁位置上、上帶千斤頂的輔助撐桿構成; 5,在鋼連廊上固定設置側向限位裝置將側向限位裝置上的固定焊接片緊貼焊接設置在現有結構形式鋼連廊兩端最外側一榀鋼桁架的近外端部內側吊耳的側旁上弦桿上,使側向限位裝置與鋼連廊互連呈剛性一體結構,同時在側向限位裝置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偏位整體提升鋼連廊入位的方法及其側向限位裝置,其特征在于:通過在現有由數榀鋼桁架和數榀鋼框架構成的鋼連廊(6)的兩端部最外側一榀鋼桁架(61)的近端部吊耳(62)外側上弦桿(63)上增加設置一具有在前后、左右向上限位支撐鋼連廊(6)偏離于鋼連廊設置位正投影下方的位置上、以避開鋼連廊設置位正投影下方地面或中樓層間障礙物、進行垂吊提升的側向限位裝置(5),使鋼連廊(6)在偏離鋼連廊設置位正投影下方地面或中間樓層間障礙物之外、由側向限位裝置(5)限定的位置上進行組合拼裝、并焊接設置所述的側向限位裝置(5),使拼裝完成的鋼連廊(6)在側向限位裝置(5)的前后、左右向的限位和支撐下保持于恒量偏位的狀態、并由垂吊機構液壓提升器進行斜向提升、整體垂直上行,實現偏位整體提升鋼連廊(6)的操作,當鋼連廊(6)被偏位提升上行到其底部高于障礙物頂部高度后即停止偏位狀態下的提升操作,執行逐步拆除側向限位裝置(5)的操作,使鋼連廊(6)逐漸向鋼連廊設置位正投影下方靠攏、解除偏位、最終復位于鋼連廊設置位正投影下方的常規垂直位置上,轉為執行垂直提升鋼連廊(6)入位、高空對接合攏的常規操作,具體操作流程如下:1,測定前后水平偏位量??首先測定鋼連廊設置位正投影下方地面或中間樓層間障礙物的高度及其最外邊沿與大樓鋼筋混凝土結構柱表面之間的前后垂直水平寬度距離,然后在此基礎上按需至少增加100mm寬裕量作為在胎架上組合拼裝后的鋼連廊(6)內側面與結構柱表面(7)間的前后水平至少偏位量S,并在地面上標出至少偏位量S基準線,由此限定鋼連廊(6)的前后向水平位置;2,確定左右偏位支撐量??在大樓結構柱表面(7)上確定并垂直標定豎向支承軌道線A,并以鋼連廊(6)兩端的近端部吊耳(62)的軸心線為常規垂直提升基準線B,測定垂直提升基準線B與豎向支承軌道線A間的水平距離、并將此作為左右水平至少偏位支撐量C,并在所述的至少偏位量S基準線上標出所述的垂直提升基準線B的垂線交叉點D,作為鋼連廊上吊耳(62)的定位基準點,由此限定鋼連廊(6)的左右向位置;3,組合拼裝鋼連廊??在鋼連廊設置位正投影下方的前后水平至少偏位量S基準線外側搭建拼裝胎架、并在胎架上組合拼裝鋼連廊(6),使組合拼裝完成的鋼連廊(6)整體的兩端內側吊耳(62)的軸心線位于與所述的交叉點D相重合的垂直位置上,鋼連廊(6)的內側面位于與至少偏位量S基準線相重合的垂直位置上;?4,設計并制造側向限位裝置??以前后水平至少偏位量S長度和左右水平至少偏位支撐量C長度為基準、設置一對兩個具有在左右、前后向限位、并支撐鋼連廊(6)整體保持于恒量偏位狀態下垂直提升功能的側向限位裝置(5),所述的側向限位裝置(5)主體由一根橫向長條狀剛性傳力鋼梁(1)、垂直設置在鋼梁(1)的一個近端部(11)的一個垂直側面(12)上、頂部垂直設置有固定焊接片(21)的剛性前撐桿(2)、設置在鋼梁(1)的另一個近端部(13)的另一個相對垂直面(14)上、其軸心線與剛性前撐桿(2)的軸心線間的垂直間距與所述的左右水平至少偏位支撐量C長度相符、頂端支點與所述的固定焊接片(21)外表面間的垂直間距與所述的前后水平至少偏位量S長度相符的一根端部帶滑輪(31)的剛性后撐桿(3)和一根緊挨設置在剛性后撐桿(3)外側旁、上帶千斤頂的輔助撐桿(4)構成;5,在鋼連廊上固定設置側向限位裝置??將側向限位裝置(5)上的固定焊接片(21)緊貼焊接設置在現有結構形式鋼連廊兩端最外側一榀鋼桁架(61)的近端部吊耳(62)的外側上弦桿(63)上,使側向限位裝置(5)與鋼連廊(6)互連呈剛性一體結構,同時在側向限位裝置(5)的外圍鋼連廊(6)上安裝設置可供以后拆除側向限位裝置(5)時用的上帶安全護欄的操作平臺;6,設置垂吊機構??在現有設置在兩側大樓間上空框架梁上、由鋼牛腿和支撐柱構成的提升平臺上稱為上吊點的液壓提升器和鋼連廊(6)上稱為下吊點的吊耳(62)之間設置垂吊用鋼絞索(9),鋼絞索(9)的上端從液壓提升器的底部穿入、然后從液壓提升器的上端引出,并鎖緊固定于液壓提升器上,下端扣緊固定設置在處于偏位狀態的鋼連廊(6)的吊耳錨具上,此時,鋼絞索(9)處于傾斜狀態,與上吊點的下垂線間存在偏角;7,偏位提升鋼連廊???當鋼連廊(6)被提升上行時,側向限位裝置(5)上的滑輪(31)與結構柱表面(7)上的豎向支承軌道線(8)相接觸、支撐鋼連廊(6)偏離結構柱表面(7)、前后限位于所述的前后水平至少偏位量S外的恒定位置上,左右限位于由所述的左右水平至少偏位支撐量C確定的、與吊耳軸心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偏位整體提升鋼連廊入位的方法及其側向限位裝置,其特征在于:通過在現有由數榀鋼桁架和數榀鋼框架構成的鋼連廊(6)的兩端部最外側一榀鋼桁架(61)的近端部吊耳(62)外側上弦桿(63)上增加設置一具有在前后、左右向上限位支撐鋼連廊(6)偏離于鋼連廊設置位正投影下方的位置上、以避開鋼連廊設置位正投影下方地面或中樓層間障礙物、進行垂吊提升的側向限位裝置(5),使鋼連廊(6)在偏離鋼連廊設置位正投影下方地面或中間樓層間障礙物之外、由側向限位裝置(5)限定的位置上進行組合拼裝、并焊接設置所述的側向限位裝置(5),使拼裝完成的鋼連廊(6 )在側向限位裝置(5 )的前后、左右向的限位和支撐下保持于恒量偏位的狀態、并由垂吊機構液壓提升器進行斜向提升、整體垂直上行,實現偏位整體提升鋼連廊(6)的操作,當鋼連廊(6)被偏位提升上行到其底部高于障礙物頂部高度后即停止偏位狀態下的提升操作,執行逐步拆除側向限位裝置(5)的操作,使鋼連廊(6)逐漸向鋼連廊設置位正投影下方靠攏、解除偏位、最終復位于鋼連廊設置位正投影下方的常規垂直位置上,轉為執行垂直提升鋼連廊(6)入位、高空對接合攏的常規操作,具體操作流程如下: .1,測定前后水平偏位量首先測定鋼連廊設置位正投影下方地面或中間樓層間障礙物的高度及其最外邊沿與大樓鋼筋混凝土結構柱表面之間的前后垂直水平寬度距離,然后在此基礎上按需至少增加IOOmm寬裕量作為在胎架上組合拼裝后的鋼連廊(6)內側面與結構柱表面(7)間的前后水平至少偏位量S,并在地面上標出至少偏位量S基準線,由此限定鋼連廊(6)的前后向水平位置; .2,確定左右偏位支撐量在大樓結構柱表面(7)上確定并垂直標定豎向支承軌道線A,并以鋼連廊(6)兩端的近端部吊耳(62)的軸心線為常規垂直提升基準線B,測定垂直提升基準線B與豎向支承軌道線A間的水平距離、并將此作為左右水平至少偏位支撐量C,并在所述的至少偏位量S基準線上標出所述的垂直提升基準線B的垂線交叉點D,作為鋼連廊上吊耳(62)的定位基準點,由此限定鋼連廊(6)的左右向位置;.3,組合拼裝鋼連廊在鋼連廊設置位正投影下方的前后水平至少偏位量S基準線外側搭建拼裝胎架、并在胎架上組合拼裝鋼連廊(6),使組合拼裝完成的鋼連廊(6)整體的兩端內側吊耳(62)的軸心線位于與所述的交叉點D相重合的垂直位置上,鋼連廊(6)的內側面位于與至少偏位量S基準線相重合的垂直位置上;.4,設計并制造側向限位裝置以前后水平至少偏位量S長度和左右水平至少偏位支撐量C長度為基準、設置一對兩個具有在左右、前后向限位、并支撐鋼連廊(6)整體保持于恒量偏位狀態下垂直提升功能的側向限位裝置(5),所述的側向限位裝置(5)主體由一根橫向長條狀剛性傳力鋼梁(I)、垂直設置在鋼梁(1)的一個近端部(11)的一個垂直側面(1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江海燕,邵小鋒,吳江泠,邵海明,蔣衛東,邵亞新,溫建成,張志東,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通州四建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