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新型身份證識別裝置,用以實現銀行核對客戶真實身份及確認交易的有效性,包括:身份證閱讀器和控制器,身份證閱讀器包括信息識別模塊和第一通信模塊,控制器包括第二通信模塊、處理器模塊、第三通信模塊和顯示屏,其中,第一通信模塊分別與信息識別模塊和第二通信模塊連接,處理器模塊與第二通信模塊連接,第三通信模塊和顯示屏與處理器模塊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實現隨時隨地身份信息采集及驗證,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提供安全、快捷的金融服務。(*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新型身份證識別裝置
本技術涉及身份證信息識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身份證識別裝置。
技術介紹
伴隨著我國啟動新一代的公民身份證系統,公民證件的查驗和核查也將變得更準確,身份證信息的存儲和查詢采用了數據庫和網絡技術,既可以實現全國范圍內的快速查詢和身份識別,也可以進行公安機關與各行政管理部門的網絡互查。并且,當前隨著金融行業信息智能化進程的加快,3G網絡、wifi網絡、移動信息工具已經成為一種新的企業信息化工具。但是,現有的第二代身份證閱讀器只能連接固定終端,無法通過無線通信網絡連接移動信息工具,只能在設置的指定場所應用,使用不方便。如目前諸多銀行為方便客戶業務辦理會設置臨時辦理處,通常人們通過該些臨時辦理處辦理新卡申請等業務,在辦理新的銀行卡時,需要登記 申請人:個人信息,現在都是通過人工登記身份證信息進行登記,該種方式通過人工記錄信息,登記速度慢,嚴重影響業務辦理效率,且容易因人工疏忽產生錯誤。另外,該種方式只能通過人工比對進行身份驗證,驗證準確性低,并沒有展現出二代身份證的優勢。因此,有必要開發一種讀取公民身份證信息終端外設組合,以填補市場空白,并使其成為金融行業信息化的重要推動力。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身份證識別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第二代身份證閱讀器存在的使用不方便的技術問題。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新型身份證識別裝置,用以實現銀行核對客戶真實身份及確認交易的有效性,包括:身份證閱讀器和控制器,身份證閱讀器包括信息識別模塊和第一通信模塊,控制器包括第二通信模塊、處理器模塊、第三通信模塊和顯示屏,其中,第一通信模塊分別與信息識別模塊和第二通信模塊連接,處理器模塊與第二通信模塊連接,第三通信模塊和顯示屏均與處理器模塊連接。依照本技術較佳實施例所述的新型身份證識別裝置,該第一通信模塊與第二通信模塊之間采用短距離無線通信連接。依照本技術較佳實施例所述的新型身份證識別裝置,該第一通信模塊與第二通信模塊之間采用藍牙通信連接。依照本技術較佳實施例所述的新型身份證識別裝置,該第三通信模塊與銀行平臺通過wifi通信連接。依照本技術較佳實施例所述的新型身份證識別裝置,該第三通信模塊與銀行平臺通過3G網絡通信連接。依照本技術較佳實施例所述的新型身份證識別裝置,還包括一打印機,打印機與控制器采用藍牙通信連接。依照本技術較佳實施例所述的新型身份證識別裝置,該控制器采用PDA。本技術的工作過程為:信息識別模塊11采集識別身份證信息(公民身份號碼、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住址、簽發單位、簽發日期、有效期截止日期、照片等),并將讀取出的信息發送至第一通信模塊12 ;第一通信模塊將接收到的信息發送至第二通信模塊21 ;第二通信模塊21將接收到的信息發送至處理器模塊22。處理器模塊22對接收到的第二通信模塊21發出的身份證信息進行處理后分別發送至第三通信模塊23和顯示屏24。第三通信模塊23將接收到的數據發送至銀行平臺進行驗證,并接收銀行平臺返回的驗證結果發送至顯示屏,顯示屏24對接收到的數據和驗證結果進行顯示。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能夠讀取公民身份證信息終端外設組合,該終端可通過wifi網絡或3G網絡與銀行平臺通信,實現隨時隨地身份信息采集及驗證,使用非常方便。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 I)本技術能夠幫助工作人員準確地完成身份證真偽識別和證件信息的自動錄入等其它操作,且可隨身攜帶,方便臨時業務處理點的業務辦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2)本技術與銀行平臺實時通信,能夠進行實時驗證,驗證準確度高,杜絕了身份偽造等問題,提供了更安全、更快捷的金融服務,大大提高了銀行的信息化水平,為未來銀行的全面信息化打下堅實基礎。【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提供的新型身份證識別裝置的結構原理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的身份證識別信號傳輸流程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具體說明本技術。請參閱圖1,一種新型身份證識別裝置,用以實現銀行核對客戶真實身份及確認交易的有效性,包括:身份證閱讀器I和控制器2,身份證閱讀器I包括信息識別模塊11和第一通信模塊12,控制器2包括第二通信模塊21、處理器模塊22、第三通信模塊23和顯示屏24。信息識別模塊11用以采集識別身份證信息,包括公民身份號碼、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住址、簽發單位、簽發日期、有效期截止日期、照片等身份證信息,讀取出該些信息后發送至第一通信模塊12。第一通信模塊12分別與信息識別模塊11和第二通信模塊21連接,用以接收信息識別模塊11發出的身份證信息,并將接收到的信息發送至第二通信模塊21。第二通信模塊21用以接收第一通信模塊12發出的身份證信息,并發送至處理器模塊22。處理器模塊22分別與第二通信模塊21、第三通信模塊23和顯示屏24連接,用以對接收到的第二通信模塊21發出的身份證信息進行處理后分別發送至第三通信模塊23和顯示屏24。第三通信模塊23將接收到的數據發送至銀行平臺,顯示屏24對接收到的數據進行顯示。進一步地,該識別裝置還包括打印機3,打印機3與控制器2藍牙通信連接。更為具體地,控制器2采用PDA ;第一通信模塊12與第二通信模塊21之間采用短距離無線通信,具體采用藍牙通信連接;第三通信模塊23與銀行平臺通過wifi網絡或3G網絡連接。本技術的工作過程為:信息識別模塊11采集識別身份證信息(公民身份號碼、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住址、簽發單位、簽發日期、有效期截止日期、照片等),并將讀取出的信息發送至第一通信模塊12 ;第一通信模塊將接收到的信息發送至第二通信模塊21 ;第二通信模塊21將接收到的信息發送至處理器模塊22。處理器模塊22對接收到的第二通信模塊21發出的身份證信息進行處理后分別發送至第三通信模塊23和顯示屏24。第三通信模塊23將接收到的數據發送至銀行平臺進行驗證,并接收銀行平臺返回的驗證結果發送至顯示屏,顯示屏24對接收到的數據和驗證結果進行顯示。PAD終端應用軟件系統通過藍牙無線連接與身份證閱讀器進行操作;身份證閱讀器通過射頻信號同身份證IC進卡行近距離通訊;身份證響應身份證閱讀器的指令,經過處理向身份證閱讀器發出數據;身份證閱讀器對接收的數據進行處理,最終經過無線藍牙顯示在PAD終端上,PAD終端通過通過Wifi網絡或3G網絡將接收到的數據發送至銀行平臺進行驗證,并接收銀行平臺返回的驗證結果進行顯示。具體地,如圖2所示,本技術進行身份證識別的信號傳輸過程如下:UPAD終端應用軟件BSCS中加入控制身份證閱讀器的代碼,每一臺PAD與指定的一臺身份證閱讀器通過藍牙MAC地址對應綁定,當業務需求時,BSCS通過控制身份證閱讀器的代碼向身份證閱讀器發出相應指令;2、身份證閱讀器發射線圈發射交變強磁場,給予身份證IC卡能量。身份證IC卡通過連接IC芯片的線圈在特定交變磁場中耦合獲得高壓能量,再通過整流得到直流電流,從而得到工作電壓及電流,對磁場的斷、續編碼寫入數據,并通過線圈感應身份證IC卡發出的磁場閱讀其發來的數據;3、身份證IC卡通過交變磁場獲得能量,檢驗磁場的斷、續獲得身份證閱讀器寫來的數據,并按設定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身份證識別裝置,用以實現銀行核對客戶真實身份及確認交易的有效性,其特征在于,包括:身份證閱讀器和控制器,所述身份證閱讀器包括信息識別模塊和第一通信模塊,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二通信模塊、處理器模塊、第三通信模塊和顯示屏,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塊分別與所述信息識別模塊和第二通信模塊連接,所述處理器模塊與所述第二通信模塊連接,所述第三通信模塊和顯示屏均與所述處理器模塊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新型身份證識別裝置,用以實現銀行核對客戶真實身份及確認交易的有效性,其特征在于,包括:身份證閱讀器和控制器,所述身份證閱讀器包括信息識別模塊和第一通信模塊,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二通信模塊、處理器模塊、第三通信模塊和顯示屏,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塊分別與所述信息識別模塊和第二通信模塊連接,所述處理器模塊與所述第二通信模塊連接,所述第三通信模塊和顯示屏均與所述處理器模塊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身份證識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模塊與第二通信模塊之間采用短距離無線通信連接。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沈宇平,劉凱,石超民,
申請(專利權)人:商高電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