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空氣注入花灑,包括有花灑本體、分水片及出水面板,其特征在于:分水片下方設有一吸氣座,在吸氣座上設有至少一組吸氣裝置,吸氣裝置與吸氣座出水端連接并設有一出水口,出水口上設有多個出水小孔,出水口外部側壁上設有至少一個與外界大氣連通的吸氣孔,出水口外部形成一水氣混合區。吸氣裝置均布設置在吸氣座的側壁上,出水口中的多個出水小孔呈一字排列或圓形排列,水氣混合區位于出水口外部,在吸氣座外側延伸形成截面呈圓形、跑道形或方形的出水孔道,吸氣孔設置在水氣混合區側壁上,位于出水小孔外,且向下延伸與出水面板連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將氣體與水流充分混合形成氣泡水,進一步達成出水柔和、舒適以及節水的功效。(*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空氣注入花灑
本技術涉及衛浴產品領域,特別指一種空氣注入花灑。
技術介紹
水資源的緊缺是當今全球普遍重視的環保問題,促使業內人士對衛浴產品不單只作功能上的開發,其節水的功效同樣是其重點考慮的方向。目前的節水方式有各種各樣,復雜的有采用在水道內設置節水器或限壓閥等,通過調節水壓或水流達到節水的目的,另有一種是令花灑在出水的過程中伴隨著吸入空氣,使水與空氣混合形成氣泡水,此方式是使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氣體,不僅具有節水的作用,而且令水流作用在人體上感覺柔軟,改善了傳統直射水在低水壓下無法獲得舒適的洗浴感受。但是,常見空氣注入花灑中,空氣注入結構都是多孔單組或單孔多組,吸氣效率不高,不能達到很好的吸氣效果,出水柔和度和節水效果不佳。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空氣注入花灑的結構,可將氣體與水流充分混合形成氣泡水,進一步達成出水柔和、舒適以及節水的功效。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技術的解決方案是:一種空氣注入花灑,包括有花灑本體、分水片及出水面板,分水片下方設有一吸氣座,在吸氣座上設有至少一組吸氣裝置,吸氣裝置與吸氣座出水端連接并設有一出水口,出水口上設有多個出水小孔,出水口外部側壁上設有至少一個與外界大氣連通的吸氣孔,出水口外部形成一水氣混合區。所述的吸氣裝置均布設置在吸氣座的側壁上。所述的出水口中的多個出水小孔呈一字排列或圓形排列。所述的水氣混合區位于出水口外部,在吸氣座外側延伸形成截面呈圓形、跑道形或方形的出水孔道。所述的吸氣孔設置在水氣混合區側壁上,位于出水小孔外,且向下延伸與出水面板連通。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術利用文丘里效應,將出水口、吸氣孔、水氣混合區集成在一個零件上形成空氣注入,并采用多組吸氣結構,出水口中具有多個出水小孔,氣體在水氣混合孔被快速流動的水流帶走,并形成真空,使氣體不斷吸入,形成持續的吸氣,帶氣的水流從出水面板的出水口噴出,因進水形成的負壓區比傳統的負壓區更大,實現高效吸氣,同時氣泡水的出水面積大,出水更加柔和,使用效果提升,也更加節水。【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分解圖;圖2為本技術組合后剖視圖一;圖3為本技術組合后的剖視圖二;圖4為本技術組合后的剖視圖三;圖5為本技術中吸氣座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中吸氣座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進一步解釋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技術進行詳細闡述。如圖1所示,本技術的第一實施例,一種空氣注入花灑的結構,本實施例為一手持花灑結構,包括有花灑本體1,一固定盤2、分水片3、出水面板4依次結合設于花灑本體I上。花灑本體I中具有相對進水口 11與出水口 12的水路,分水片3設置在花灑本體I內,分水片3的下方結合出水面板4,本實施例中的出水面板4包括有配合在一起的出水盤41和出水板42,出水盤41和出水板42分別設有多個出水孔411、421。分水片3的下方則連接有一吸氣座5,再通過出水面板4組成的出水組件,出水面板4、吸氣座5、分水片3依次套合在固定盤2中并配合在本體I上,進一步再通過一螺釘61從出水面板4下方依次穿過上述部件后連接至花灑本體I底面,出水盤41與出水板42及分水片3之間設有密封圈43,吸氣座5與出水盤41之間也設有密封圈44,分水片3與固定盤2之間也設有密封圈30。結合圖1至圖6所示,本實施例中,為提高花灑的吸氣效率,以達到很好的吸氣效果,使出水更加柔和同時也更加節水,通過在花灑的分水片3下方設有一吸氣座5,在吸氣座5上設有至少一組吸氣裝置50,吸氣裝置50均布設置在吸氣座5的側壁上,本實施例中在吸氣座5兩側上分別呈對稱設有兩吸氣裝置50,吸氣裝置50設置吸氣座5外側,并連接了吸氣座5的出水端。吸氣裝置50與吸氣座5出水端連接并設有一出水口 51,出水口 51上設有多個出水小孔511,出水口 51外部側壁上設有至少一個與外界大氣連通的吸氣孔52,而出水口 51外部形成一水氣混合區53。如圖所示,吸氣裝置50設置在吸氣座5的側面上,吸氣座5與分水片3的出水口 31連通,水從花灑本體I的出水口 12進入后經由分水片3中進入吸氣座5中。在吸氣座5側壁上設有吸氣裝置50,吸氣裝置50中的出水口 51上設有多個出水小孔511同時位于吸氣座5側面上,出水小孔511連接了吸氣座5的出水端,圖5中所示為5個出水小孔511呈一字排列,當然,該多個出水小孔511也可采用呈圓形排列等排列方式。水氣混合區53位于出水口 51外部,在吸氣座5外側延伸形成截面呈圓形、跑道形或方形的出水孔道,吸氣孔52設置在水氣混合區53側壁上,位于出水小孔511外,吸氣孔52向下延伸與出水面板連通,從而與外界大氣相連通,空氣直接從出水面板4外部吸入進入水氣混合區53中。當要進行淋浴時,結合圖1至圖6所示,花灑本體I通水后,水流經由分水片3后進入吸氣座5,水流從吸氣座5的出水端流出至吸氣裝置50,吸氣裝置50上設有出水口 51,出水口 51中設有多個出水小孔511,水流從出水小孔511噴出時,利用文丘里效應,由于產生負壓,外界空氣通過吸氣孔52進入水氣混合區53,在水氣混合區53形成的腔室內水與空氣充分混合后形成氣泡水后直接流出至出水面板4中,在出水面板4的出水孔中柔和流出,整個花灑皆出氣泡水。本技術利用文丘里效應,將出水口、吸氣孔、水氣混合區集成在一個零件上形成空氣注入,并采用多組吸氣結構,出水口上具有多個出水小孔,氣體在水氣混合孔被快速流動的水流帶走,并形成真空,使氣體不斷吸入,形成持續的吸氣,帶氣的水流從出水面板的出水口噴出,因進水形成的負壓區比傳統的負壓區更大,實現高效吸氣,同時氣泡水的出水面積大,出水更加柔和,使用效果提升,也更加節水。上述實施例和圖式并非限定本技術的產品形態和式樣,任何所屬
的普通技術人員對其所做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技術的專利范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空氣注入花灑,包括有花灑本體、分水片及出水面板,其特征在于:分水片下方設有一吸氣座,在吸氣座上設有至少一組吸氣裝置,吸氣裝置與吸氣座出水端連接并設有一出水口,出水口上設有多個出水小孔,出水口外部側壁上設有至少一個與外界大氣連通的吸氣孔,出水口外部形成一水氣混合區。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空氣注入花灑,包括有花灑本體、分水片及出水面板,其特征在于:分水片下方設有一吸氣座,在吸氣座上設有至少一組吸氣裝置,吸氣裝置與吸氣座出水端連接并設有一出水口,出水口上設有多個出水小孔,出水口外部側壁上設有至少一個與外界大氣連通的吸氣孔,出水口外部形成一水氣混合區。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空氣注入花灑,其特征在于:吸氣裝置均布設置在吸氣座的側壁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雪冬,楊水發,
申請(專利權)人:路達廈門工業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