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可調整工作位置的銅大拉機輪鼓
本技術涉及線纜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銅大拉機用來卷銅線的輪鼓。
技術介紹
銅大拉機在銅線拉伸過程中,輪鼓應用十分廣泛,銅線在輪鼓圈表面走過,由于銅線帶有一定的拉力,因此對輪鼓圈的磨損非常大。現有銅大拉機輪鼓包括圓形輪鼓和固接在輪鼓圈兩側的輪緣。在生產過程中,銅線是在輪鼓圈的靠輪緣處表面走過,因此輪鼓圈也是在考輪緣處的表面產生磨損。當一邊磨損較大影響生產時,再調換輪鼓,磨損輪鼓圈的另一邊,這樣一個輪鼓圈可以使用二次。但輪鼓圈的別的部分由于沒有銅線走過,沒有磨損。上述輪鼓圈的缺點是工作位置被固定在輪鼓圈靠輪緣處表面,輪鼓圈的利用率低,生產成本聞。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現有輪鼓圈利用率低的問題,生產成本高的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調整工作位置的銅大拉機輪鼓,包括位于中間的圓形輪鼓圈和固接在輪鼓圈兩側的輪緣,所述輪緣與輪鼓圈通過螺栓相連接,螺孔沿圓周方向排布,處于同一個徑向截面的螺孔構成一個定位環(huán),所述的定位環(huán)的數量為四或六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輪鼓圈兩側靠近輪緣處表面被磨損后,將螺栓拆卸,移動輪緣至下一個定位環(huán)處,裝配上螺栓。這樣就將原先沒有被磨損部分與輪緣連接,工作位置調整到這些沒有被磨損的地方。定位環(huán)有四或者六個,因此一個輪鼓可以用四次或者六次,利用率提高百分之百或者百分之二百。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每個定位環(huán)由四到八個螺孔組成。本技術采用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一個輪鼓可以被使用四次或者六次,因此大大提高了輪鼓的利用率,降低了生產成本。【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側視圖。圖中所示:I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調整工作位置的銅大拉機輪鼓,包括位于中間的圓形輪鼓圈(1)和固接在輪鼓圈兩側的輪緣(2),其特征是所述輪緣(2)與輪鼓圈(1)通過螺栓相連接,螺孔(3)沿圓周方向排布,處于同一個徑向截面的螺孔構成一個定位環(huán),所述的定位環(huán)的數量為四或六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調整工作位置的銅大拉機輪鼓,包括位于中間的圓形輪鼓圈(I)和固接在輪鼓圈兩側的輪緣(2),其特征是所述輪緣(2)與輪鼓圈(I)通過螺栓相連接,螺孔(3)沿圓周方向排...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章繼名,姚迎國,劉少華,牛琰,查文彬,
申請(專利權)人:銅陵長江銅業(yè)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