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用于組裝粧基鋼筋籠的胎架
本技術涉及樁基鋼筋籠的組裝工藝,具體的說是一種用于組裝樁基鋼筋籠的胎架。
技術介紹
隨著橋梁技術的發展,大跨徑的橋梁逐步增多,大直徑、超長樁基鋼筋籠越來越多的在設計中被應用,樁基鋼筋籠也隨之具有直徑大、重量重、長度長、鋼筋接頭多、分節對接次數多等特點。現有的樁基鋼筋籠通常是在預制梁臺座上加工制作,且無標準模架,鋼筋籠加工好后再進行下道工序,但是該工序存在以下缺點:1.沒有固定標準的模架,鋼筋籠綁扎和組裝過程較為復雜,而且制作的鋼筋籠整體上參差不齊,制作的鋼筋籠質量低;2.預制梁臺座空間較小,距離地面較高,施工人員工作環境危險。3.鋼筋籠材料需吊裝運輸至預制梁臺座上,運輸的過程占據時間較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克服
技術介紹
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用于組裝樁基鋼筋籠的胎架。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為:用于組裝樁基鋼筋籠的胎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與鋼筋籠的外壁匹配的弧形托板,底座的頂端安裝有兩個間隔布置的第一支撐柱,所述兩個第一支撐柱之間設有安裝在底座上的第二支撐柱,第一支撐柱的頂端和第二支撐柱的頂端均與弧形托板的底端連接。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技術是將預制的鋼筋籠放置在胎架上的弧形托板的。本技術不僅操作簡單,而且整體結構統一,符合統一標準。模架可以安裝在地面上,即可在地面上進行施工,與現有技術相比,工作環境寬闊,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鋼筋籠組裝完成后,一次吊裝至梁臺座,可以減少運輸成本。所述第二支撐柱為位于底座的中心線上的第一立柱。所述第二支撐柱為兩個間隔布置的第二立柱,所述兩個第二立柱對稱的布置在 ...
【技術保護點】
用于組裝樁基鋼筋籠的胎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以及與鋼筋籠的外壁匹配的弧形托板(2),底座(2)的頂端安裝有兩個間隔布置的第一支撐柱(3),所述兩個第一支撐柱(3)之間設有安裝在底座上的第二支撐柱(4),第一支撐柱(3)的頂端和第二支撐柱(4)的頂端均與弧形托板(2)的底端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用于組裝樁基鋼筋籠的胎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以及與鋼筋籠的外壁匹配的弧形托板(2),底座(2)的頂端安裝有兩個間隔布置的第一支撐柱(3),所述兩個第一支撐柱(3)之間設有安裝在底座上的第二支撐柱(4),第一支撐柱(3)的頂端和第二支撐柱(4)的頂端均與弧形托板(2)的底端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組裝樁基鋼筋籠的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撐柱(4)為位于底座(I)的中心線(5)上的第一立柱(4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組裝樁基鋼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釗,朱曉明,陳干,田新平,趙軍科,
申請(專利權)人: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