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緯編提花麂皮絨織物,屬于針織織物技術領域。由高收縮絲和超細纖維提花編織而成,線圈橫列中,相鄰兩路中,一路穿高收縮絲,一路穿超細纖維與高收縮絲的并線絲,即:奇數路穿高收縮絲,偶數路穿超細纖維與高收縮絲的并線絲;或者,奇數路穿超細纖維與高收縮絲的并線絲,偶數路穿高收縮絲。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麂皮絨織物具有花型效果清晰、持久等優點。(*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緯編提花麂皮絨織物
本技術涉及一種緯編提花麂皮絨織物,屬于針織物
。
技術介紹
麂皮絨織物是指模仿動物麂皮的仿真織物,其主要特征是在織物表面具有密集而纖細的、柔軟的短絨毛,布身柔軟厚實,具有良好的保暖性、吸濕性和耐磨性,主要用于沙發套、手套、服裝、眼鏡布、屏幕清潔布等。人造麂皮絨的制作方法大致可以分為三種:梭織(機織)的方法、針織的方法和非織造的方法,其中,麂皮絨織物以機織物和針織物為主,機織麂皮絨織物主要采用滌綸超細纖維等原料來仿制,按織物表面起絨原料的方向分為兩類:經線起絨的為經向仿麂皮絨,簡稱經麂皮;緯線起絨的為緯向仿麂皮絨,簡稱緯麂皮;針織麂皮絨織物,以經編結構為主,一般采用海島絲為原料,應用經編高速織造工藝,然后經過工藝預縮、定型、染色等加工而成。然而,現有的麂皮絨產品以滿地素色麂皮絨織物為主,此時的麂皮絨坯布沒有毛感,也無顏色,需要再經過燙金、壓花等后整理以及染色、磨毛等多道工序的處理,使絨面倒伏,才能獲得手感好、多毛感、具有花型效果的產品。但上述加工方式的工藝流程較長,因而涉及到的設備較多,需要配備較多的設備,增加了設備成本,能耗較大,同時,這種絨面倒伏的方式所獲得的花型效果持久性不佳,花型效果不理想。有基于此,作出本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加工流程短、花型效果清晰、持久的提花麂皮絨織物。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提花麂皮絨織物,由高收縮絲和超細纖維提花編織而成,線圈橫列中,相鄰兩路中,一路穿高收縮絲,一路穿超細纖維與高收縮絲的并線絲,即:奇數路穿高收縮絲,偶數路穿超細纖維與高收縮絲的并線絲;或者,奇數路穿超細纖維與高收縮絲的并線絲,偶數路穿高收縮絲。為實現更好的使用效果,進一步的設置如下:所述的提花編織包括單面提花編織和雙面提花編織,分別用于生產輕薄型和厚重型坯布。所述的單面提花編織中,每個花型循環中包含8個縱列,且每兩路編織為一個橫列。其中,花型部分以超細纖維線圈為主,其他區域以高收縮絲為主;超細纖維線圈反面為高收縮絲浮線,高收縮絲線圈反面為超細纖維浮線,由于經后處理預縮后,高收縮絲線圈與浮線劇烈收縮使超細纖維線圈突出于織物正面,而超細纖維浮線突出于織物反面,因此經對正面的超細纖維線圈和反面的超細纖維浮線進行起絨后可得到正反面都具有絨面效應的織物,且正反面的絨面花型為互補花型,即正面有絨的部分,反面無絨,反之亦然。所述的雙面提花編織中,每個花型循環包含12個縱列,反面高收縮絲和超細纖維線圈交錯分布,使織物反面布面平整,反面呈不完全提花組織結構的“芝麻點”效應;正面花型中,超細纖維與高收縮絲線圈分布由花型圖案決定,部分區域全部為超細纖維線圈,另一部分則全部為高收縮絲線圈。所述的單面提花編織的編織密度為橫密為115縱行/5cm,縱密為124橫列/5cm,使單面織物反面浮長線排列致密、隆起于織物反面,起絨后絨面豐滿,正面超細纖維線圈突起,起絨后絨感強烈,且正反面絨面呈互補形態,即正面有絨的部分、反面無絨,反之亦然。所述的雙面提花編織的織物橫密為110縱行/5cm,縱密為115橫列/5cm。所述的高收縮絲為沸水收縮率(將纖維放在沸水中煮沸,纖維收縮的長度與原來長度之比稱之為沸水收縮度,單位為%)在40-60 %的纖維,該纖維優選為滌綸絲、腈綸絲和丙綸絲中的一種;超細纖維為開纖后纖度在0.0Oldtex-0.1Odtex的纖維,該纖維優選為滌綸海島絲、腈綸海島絲、丙綸海島絲的一種。上述技術方案所得針織物的花型效果清晰、持久,根據GB 18401-2010C《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標準,對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得產品進行檢測,結果表明:克重誤差不超過±3%,門幅誤差不超過±lcm,頂破強力>270N,可適用于裝飾坐墊類織物、以及外衣面料。【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單面提花編織的線圈編織圖;圖2為本技術的雙面提花編織的線圈編織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緯編單面雙色提花組織結構的麂皮絨織物本技術緯編單面雙色提花組織結構的麂皮絨織物,由高收縮絲和超細纖維提花編織而成,結合圖1,線圈橫列中,奇數路穿高收縮絲,偶數路穿超細纖維與高收縮絲的并線絲,編織密度為橫密為115縱行/5cm,縱密為124橫列/5cm,其中,每一個循環單元包括8個線圈縱列,且每兩路形成一個橫列。本實施例中的兩色提花結構中,奇數路的高收縮絲為105dtex/36F*36島、沸水收縮率為49%的高收縮滌綸絲;偶數路的并線絲中,高收縮絲為沸水收縮率為49%的60dtex的高收縮滌綸絲,超細纖維為150dtex/48F*36島的滌綸海島絲;選用的織造設備為單面四針道大圓機(規格為:筒徑34英寸、機號24針/英寸)以及全電腦提花橫機(規格為:工作幅寬52英寸寸、機號14針/英寸)。編織完成后,花型部分以超細纖維(即海島絲)線圈為主,其他區域以高收縮絲為主;海島絲線圈反面為高收縮絲浮線,高收縮絲線圈反面為海島絲浮線,由于經后處理預縮后,高收縮絲線圈與浮線劇烈收縮使海島絲線圈突出于織物正面,而海島絲浮線突出于織物反面,因此經對正面的海島絲線圈和反面的海島絲浮線進行起絨后可得到正反面都具有絨面效應的織物,且正反面的絨面花型為互補花型,即正面有絨的部分,反面無絨,反之亦然。本技術緯編單面雙色提花組織結構的麂皮絨織物,所得花型效果清晰、持久,根據GB 18401-2010C《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標準,對采用上述工藝加工所得產品進行檢測,結果表明:克重誤差不超過±3%,門幅誤差不超過±lcm,頂破強力>270N,可適用于裝飾坐墊類織物、以及外衣面料。實施例2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設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區別在于:奇數路穿高收縮絲與超細纖維的并線絲,偶數路穿高收縮絲。實施例3:緯編雙面雙色提花組織結構的麂皮絨織物本實施例緯編雙面雙色提花組織結構的麂皮絨織物,由高收縮絲和超細纖維提花編織而成,線圈橫列中,奇數路穿高收縮絲,偶數路穿超細纖維與高收縮絲的并線絲,偶數路的并線絲中,高收縮絲為沸水收縮率為49%的75dtex的高收縮滌綸絲,超細纖維為150dtex/48F*36島的滌綸海島絲;奇數路為105dtex/36F*36島、沸水收縮率為49%的滌綸海島絲;選用的織造設備為雙面上二下四雙面圓緯機(規格為:筒徑34英寸、機號24針/英寸)以及全電腦提花橫機(規格為:工作幅寬52英寸寸、機號14針/英寸),結合圖2,每個花型循環包含12個縱列,反面高收縮絲和超細纖維線圈交錯分布,使織物反面布面平整,反面呈不完全提花組織結構的“芝麻點”效應;正面花型中,超細纖維與高收縮絲線圈分布由花型圖案決定,部分區域全部為超細纖維線圈,另一部分則全部為高收縮絲線圈;其中,織物橫密為110縱行/5cm,縱密為115橫列/5cm。本實施例所得花型效果清晰、持久,根據GB 18401-20IOC《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標準,對采用上述工藝加工所得產品進行檢測,結果表明:克重誤差不超過±4%,門幅誤差不超過± 2cm,頂破強力>250N。實施例4本實施例與實施例3的設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區別在于:奇數路穿高收縮絲與超細纖維的并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緯編提花麂皮絨織物,其特征在于:由高收縮絲和超細纖維提花編織而成,線圈橫列中,相鄰兩路中,一路穿高收縮絲,一路穿超細纖維與高收縮絲的并線絲。
【技術特征摘要】
1.緯編提花麂皮絨織物,其特征在于:由高收縮絲和超細纖維提花編織而成,線圈橫列中,相鄰兩路中,一路穿高收縮絲,一路穿超細纖維與高收縮絲的并線絲。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緯編提花麂皮絨織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鄰兩路中,奇數路穿高收縮絲,偶數路穿超細纖維與高收縮絲的并線絲;或者,奇數路穿超細纖維與高收縮絲的并線絲,偶數路穿高收縮絲。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緯編提花麂皮絨織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花編織包括單面提花編織和雙面提花編織,分別用于生產輕薄型和厚重型坯布。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緯編提花麂皮絨織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單面提花編織中,每個花型循環中包含8個縱列,且每兩路編織為一個橫列。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緯編提花麂皮絨織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單面提花編織的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昊,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港龍織造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