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檢測水稻穗結構基因IPS1的特異分子標記及其檢測方法技術

    技術編號:10040595 閱讀:4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4 11:16
    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檢測水稻穗結構基因IDS1的特異分子標記及其檢測方法,該分子標記為IPS1-1,該片段如序列表SEQ?ID?NO:1所示;該方法得具體過程為:步驟a,DNA提取;步驟b,PCR擴增;PCR反應體系為15μL,含50m?M?KCl,10mM?Tris-HCl(pH8.8),0.1%Triton-X,1.5mM?MgCl2,200μM?each?of?dNTPs,0.2μM?of?each?primer,5%(v/v)dimethyl?sulfoxide?and0.5U?Taq?DNA聚合酶;步驟c,PCR產物檢測;擴增產物中加入上樣緩沖液,取8μL上述樣品于1.5%的瓊脂糖凝膠,在100V的恒定電壓下電泳1小時,利用凝膠成像系統成像觀察;步驟d,獲取IPS1基因。本發明專利技術分子標記可以用于鑒定待測材料是否在IPS1座位上含有麗江新團黑谷的控制穗結構的增效等位基因;能夠改善穗部結構、優化一二次枝梗穗粒數比例、提高穗實粒數、增加水稻單產水平,同時提高稻米品質。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水稻育種中的檢測
    ,尤其涉及分子輔助選育高產優質水稻時,檢測同時增產增效的IPS1等位基因的特異性分子標記及其檢測方法。
    技術介紹
    作為水稻的最終產量器官,穗的結構與形態始終是育種過程中的重要參考指標,其涉及了水稻產量構成三要素(每株穗數、穗粒數和粒重)的兩個。由于生態條件等原因,東北粳稻穗數水平相對較高,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增加的潛力較小。在長期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下,生產應用的品種間千粒重差異不大,對高產的作用相對較小,因此改善穗部結構、提高穗粒數是增加水稻單產水平的主攻方向。穗粒數由每穗穎花數和結實率共同決定,眾多研究表明,增加穎花數的主要途徑是提高二次枝梗穎花數,而二次枝梗穎花為弱勢穎花,灌漿啟動較晚,灌漿時間較長,在東北稻區往往結實率極低,改良意義不大。因而,東北稻區增加每穗穎花數的主要途徑是盡可能增加一次枝梗數,同時維持適當的二次枝梗數,優化穗結構。長期的水稻育種實踐表明,增加一次枝梗數,不僅能夠實現產量的增加,而且能夠在保證產量的前提下,提高精米率和整精米率等加工品質,同時能夠大幅度改善稻米的堊白度和堊白米率。目前關于水稻穗部結構相關QTL的解析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已經克隆了6個相關基因:Gn1a、DST、LOG、DEP1、Ghd7、Ghd7.1和Ghd8。其中Gn1a、DEP1控制二次枝梗穎花數的增加,DST調控Gn1a在分生組織中的表達,LOG是減效基因,Ghd7、Ghd7.1和Ghd8是通過延長生育期來提高穗粒數。這些基因均不適合東北稻區。鑒于上述缺陷,本專利技術創作者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和實踐終于獲得了本創作。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檢測水稻穗結構基因IPS1的特異分子標記及其檢測方法,用以克服上述技術缺陷。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檢測水稻穗結構基因IPS1的特異分子標記,該分子標記為IPS1-1,該片段如序列表SEQ?ID?NO:1所示,其中,該分子標記的核苷酸序列如下:IPS1-1的上游引物序列為:5′-AGCCGAGGGACGTGCAAACTACT-3′IPS1-1的下游引物序列為:5′-ACAACATTCCCCTGGCAAGT--3′。進一步,所述分子標記IPS1-1由東北粳稻′沈農265′和云南地方品種′麗江新團黑谷′構建的重組自交系群體基因進行擴增獲取。進一步,在所述重組自交過程中,所述分子標記IPS1-1與IPS1共分離。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檢測水稻穗結構基因IPS1的特異分子標記的方法,其過程為:步驟a,DNA提取;具體為:步驟a1,取長度為10cm左右黃化苗4-5株剪碎,放于研缽中并立即加入液氮研磨成粉末,置于1.5ml的微量離心管(EP)中;步驟a2,加入預熱至65℃的CTAB抽提液600μL;步驟a3,輕輕混勻,使粉末充分散開,呈懸浮狀態,放于60℃的水浴30-60min,期間每5min輕輕倒轉離心管使之分散均勻;步驟a4,取出后,待冷至室溫后加入等體積的氯仿∶異戊醇(24∶1),室溫振蕩,充分混勻,然后于臺式冷凍離心機上10000rpm離心10min,取上清液轉入另一離心管中;步驟a5,重復3-4次,直至中間沒有蛋白層為止;步驟a6,將上清液逐滴加入2倍體積的-20℃預冷的無水乙醇中,-20℃放置30min以上;步驟a7,此時可見DNA成棉絮狀小團漂于液面,用玻璃鉤勾出,以滅菌的濾紙條吸去殘液,在超凈工作臺上吹干;步驟a8,用100μL的TE緩沖液回溶待用;步驟a9,取1.5μL用于PCR擴增;步驟b,PCR擴增;PCR反應體系為15μL,含50mM?KCl,10mMTris-HCl(pH8.8),0.1%Triton-X,1.5mM?MgCl2,200μM?each?of?dNTPs,0.2μM?of?each?primer,5%(v/v)dimethyl?sulfoxide?and0.5U?Taq?DNA聚合酶;步驟c,PCR產物檢測;擴增產物中加入上樣緩沖液,取8μL上述樣品于1.5%的瓊脂糖凝膠,在100V的恒定電壓下電泳1小時,利用凝膠成像系統成像觀察;步驟d,獲取IPS1基因。進一步,在上述步驟a2中,所述CTAB抽提液包括2%(w/v)CTAB;100mmol/LTris-Hcl,pH8.0;20mmol/LEDTA,pH8.0;1.4mol/LnaCl。進一步,在上述步驟a8中,所述TE緩沖液包括10mmol/LTris-Hcl;1mmol/LEDTA,pH8.0。進一步,上述步驟b中,采用ABI-9700進行擴增,反應程序為94℃預變性5min;每個循環94℃預變性1min,550℃退火1min,72℃延伸2min,30個循環;最后72℃延伸8min。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專利技術分子標記可以用于鑒定待測材料是否在IPS1座位上含有麗江新團黑谷的控制穗結構的增效等位基因;能夠改善穗部結構、優化一二次枝梗穗粒數比例、提高穗實粒數、增加水稻單產水平,同時提高稻米品質。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IPS1在第4號染色體上的位置及連鎖標記;圖2為本專利技術17個水稻品種分子標記IPS1-1的檢測結果。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上述的和另外的技術特征和優點作更詳細的說明。本專利技術東北粳稻′沈農265′和云南地方品種′麗江新團黑谷′構建的重組自交系群體,在沈陽和哈爾濱兩地對穗部結構性狀進行了QTL分析,共檢測到控制一次枝梗數的QTL5個,并利用剩余雜合體衍生群體對同時控制一次枝梗數、一次枝梗實粒數的QTL?IPS1進行了精細定位,同時提供了與IPS1緊密連鎖且共分離的分子標記。在本專利技術中用于檢測IPS1的特異性分子標記為IPS1-1,所述片段如序列表SEQ?ID?NO:1所示,其中,本專利技術的分子標記的核苷酸序列如下:IPS1-1的上游引物序列為:5′-AGCCGAGGGACGTGCAAACTACT-3′IPS1-1的下游引物序列為:5′-ACAACATTCCCCTGGCAAGT--3′。請參閱圖1所示,其為本專利技術IPS1在第4號染色體上的位置及連鎖標記;圖2為本專利技術17個水稻品種分子標記IPS1-1的檢測結果,其中,M:分子標記標準;1:沈農265;2:麗江新團黑谷;3:Habataki;4:Kasalath;5:9311;6:七山占;7:通系83;8:日本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一種檢測水稻穗結構基因IPS1的特異分子標記及其檢測方法

    【技術保護點】
    一種檢測水稻穗結構基因IPS1的特異分子標記,其特征在于,該分子標記為IPS1?1,該片段如序列表SEQ?ID?NO:1所示,其中,該分子標記的核苷酸序列如下:IPS1?1的上游引物序列為:5′?AGCCGAGGGACGTGCAAACTACT?3′IPS1?1的下游引物序列為:5′?ACAACATTCCCCTGGCAAGT??3′。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檢測水稻穗結構基因IPS1的特異分子標記,其特征在于,該
    分子標記為IPS1-1,該片段如序列表SEQ?ID?NO:1所示,其中,該分
    子標記的核苷酸序列如下:
    IPS1-1的上游引物序列為:5′
    -AGCCGAGGGACGTGCAAACTACT-3′
    IPS1-1的下游引物序列為:5′-ACAACATTCCCCTGGCAAGT--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水稻穗結構基因IPS1的特異分子標記,
    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標記IPS1-1由東北粳稻′沈農265′和云南地方
    品種′麗江新團黑谷′構建的重組自交系群體基因進行擴增獲取。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檢測水稻穗結構基因IPS1的特異分子標記,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重組自交過程中,所述分子標記IPS1-1與IPS1共分
    離。
    4.一種檢測水稻穗結構基因IPS1的特異分子標記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其過程為:
    步驟a,DNA提取;具體為:
    步驟a1,取長度為10cm左右黃化苗4-5株剪碎,放于研缽中并立即
    加入液氮研磨成粉末,置于1.5ml的微量離心管(EP)中;
    步驟a2,加入預熱至65℃的CTAB抽提液600μL;
    步驟a3,輕輕混勻,使粉末充分散開,呈懸浮狀態,放于60℃的水浴
    30-60min,期間每5min輕輕倒轉離心管使之分散均勻;
    步驟a4,取出后,待冷至室溫后加入等體積的氯仿∶異戊醇(24∶1),
    室溫振蕩,充分混勻,然后于臺式冷凍離心機上10000rpm離心10min,
    取上清液轉入另一離心管中;
    步驟a5,重復3-4次,直至中間沒有蛋白層為止;
    步驟a6,將上清液逐滴加入2倍體積的-20℃預冷的無水乙醇中,-20
    ℃放置30min以上;
    步驟a7,此...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姜樹坤王嘉宇張鳳鳴劉丹白良明孫世臣丁國華王彤彤張喜娟姜輝
    申請(專利權)人: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黑龍江;2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看大片|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尤物|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喷水| 无码免费午夜福利片在线 | 精品视频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天堂av综合色无码专区| 国产爆乳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丨|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人妻av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无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久道中文无码字幕av| 特级小箩利无码毛片| 无码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特级无码a级毛片特黄|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久 | 国产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无码中文字幕乱码一区 | 亚洲AV人无码激艳猛片| 国产日产欧洲无码视频无遮挡|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 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乱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盗|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国产| 岛国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 成人A片产无码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yy111111少妇影院里无码| 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无码视频|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免费一|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无码 |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国产成年无码久久久久毛片|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3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