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集成房屋的主框架結構總成,它包括柱結構、梁結構、柱梁連接件、鎖固裝置和支撐柱;所述柱結構通過柱梁連接件連接梁結構,所述鎖固裝置鎖固在柱梁連接件與梁結構之間,所述支撐柱固裝在梁結構上;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房屋主框架是由柱結構、梁結構通過螺栓等拼接而成,能夠快速拼裝,且拆卸之后的梁結構、柱結構等能夠保持完整性,可以重復利用,節約材料效果顯著。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房屋的框架結構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集成房屋的主框架結構總成。
技術介紹
目前,集成房屋主要是將立柱和橫梁等焊接成一整體,作為房屋的主框架,然后再覆以一層外墻即可,由于此類房屋的主框架特別是立柱和橫梁,首先必須在車間借助焊接設備等組裝完成之后,再運送至施工現場,且焊接完成后,組成房屋柱結構和梁結構的體積龐大,質量很重,極不利于搬運,況且搬運過程中需要大量人力,給安全生產造成隱患;而且承重柱搬運至工地進行搭建過程中容易遭到破壞無法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修正,過程十分繁瑣且施工很麻煩,實用性較差;在拆卸時,只能破壞式拆除,而且拆除之后的材料由于破損、擠壓變形等原因,無法繼續使用,回收利用率較低,只能當作建筑垃圾處理,浪費資源,使用成本較高;因此,不需要借助焊接,即可實現總框架柱和梁之間的快速拼接,直接將柱和梁的零部件運送至工地,并實現現場安裝,就可以避免柱結構在運輸過程中的損壞,同時通過各類連接件直接連接柱結構和梁結構,省去焊接的麻煩是很必要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集成房屋的主框架結構總成。本專利技術的房屋主框架是由柱結構、梁結構通過螺栓等拼接而成,能夠實現現場快速拼裝,且拆卸之后的梁結構、柱結構及速接件等模塊能夠保持其完整性,可以實現多次重復利用,節約材料效果顯著。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集成房屋的主框架結構總成,它包括柱結構、梁結構、柱梁連接件、鎖固裝置和支撐柱;所述柱結構通過柱梁連接件連接梁結構,所述鎖固裝置鎖固在柱梁連接件與梁結構之間,所述支撐柱固裝在梁結構上。進一步的,所述柱結構包括柱間速接件和立柱;所述柱間速接件為十字結構,其表面設置有螺孔,所述立柱截面設為矩形,其一角裝置在柱間速接件的夾角內。?進一步的,所述梁結構包括主梁、次梁和梁間連接件;所述梁間連接件固裝在主梁上,所述次梁固裝在梁間連接件上。進一步的,所述柱梁連接件包括連接板和底座,所述連接板與底座為L形一體結構,連接板的一面設有凸柱,另一面設有T型槽和通孔。進一步的,所述梁間速接件包括連接板和底座,所述連接板與底座為L形一體結構,連接板的一面設有凸柱,另一面設有T型槽和通孔。進一步的,所述鎖固裝置包括鎖片和調節螺栓;鎖片設置為兩個,兩鎖片的一端均設有鎖頭,兩鎖片上均相間設有凸起和凹槽,所述凸起和凹槽相對設置,一鎖片上設有螺孔,所述調節螺栓穿過螺孔抵頂在另一鎖片上。進一步的,所述支撐柱包括柱接頭、端座和支柱;所述端座固裝在主梁上,所述柱接頭螺裝在端座上,所述支柱插裝在柱接頭內。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產生的技術效果有:本專利技術的房屋總框架,不需要借助焊接設備等將柱結構和梁結構等焊接在一起況且搬運過程中需要大量人力,給安全生產造成隱患;而且只利用扳手等工具即可實現總框架的快速拼接,本專利技術的房屋總框架,其主要是通過各類速接件和連接件配合長短不一的柱結構、梁結構,能夠拼接成各種房屋建筑,靈活性高;本專利技術的房屋總框架,既可以搭建居住用房,也可以搭建臨時的展覽用房等,在拆除時,只要卸除相應的螺栓即可,拆除的柱結構、梁結構能夠最大限度的保持其完整性,以保證能夠再次利用,使得柱結構、梁結構等模塊能夠多次重復使用,以達到節約材料的目的。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房屋主框架總成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柱間速接件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柱梁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梁間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鎖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支撐柱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柱結構,2、梁結構,3、柱梁連接件,4、鎖固裝置,5、支撐柱,11、柱間速接件,12、立柱,21、主梁,22、次梁,23、梁間連接件,31、連接板,32、底座,33、凸柱,34、T型槽,35、通孔,41、鎖片,42、調節螺栓,43、鎖頭,44、凸起,45、凹槽,5、支撐柱,51、接頭,52、端座,53、支柱,111、螺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集成房屋的主框架結構總成,它包括柱結構1、梁結構2、柱梁連接件3、鎖固裝置4和支撐柱5;柱結構1通過柱梁連接件3連接梁結構2,鎖固裝置4鎖固在柱梁連接件3與梁結構2之間,支撐柱5固裝在梁結構2上;柱結構1包括柱間速接件11和立柱12;柱間速接件11為十字結構其表面設置有螺孔111,立柱12截面設為矩形,其一角裝置在柱間速接件11的夾角內;柱梁連接件3包括連接板31和底座32,連接板31與底座32為L形一體結構,底座32可以作為擋板用,還可以增加連接板31的剛性,避免連接板31因受力較大產生的變形問題;連接板31的一面設有凸柱33,另一面設有多個T型槽34;柱梁連接件3固裝在柱結構1上,具體的:柱梁連接件3上的凸柱33插裝在立柱12上預設的通孔內,柱梁連接件3的兩端通過螺釘分別螺接在柱結構1的兩相鄰立柱12上,且柱梁連接件3通過螺栓與柱間速接件11的螺孔111連接;梁結構2包括主梁21、次梁22和梁間速接件23;主梁21成對設置,梁間連接件23固裝在主梁21上,次梁22固裝在梁間連接件3上;如圖4所示,梁間連接件23包括連接板31和底座32,連接板31與底座32為L形一體結構,連接板31的一面設有凸柱33,另一面設有單個T型槽34;梁間連接件23固裝在主梁21上,具體的,梁間連接件23上的凸柱33插裝在主梁21上預設的通孔內,螺栓穿過梁間連接件23上預設的通孔與主梁21螺接;如圖5所示,鎖固裝置4包括鎖片41和調節螺栓42;鎖片41設置為兩個,兩鎖片41的一端均設有鎖頭43,兩鎖片41上均相間設有凸起44和凹槽45,凸起44和凹槽45相對設置,一鎖片41上設有螺孔,調節螺栓42穿過此螺孔抵頂在另一鎖片41上;鎖固裝置4分別插裝在主梁21和次梁22的端部,同時閉合狀態的鎖頭43露出,主梁21和次梁22上均預設有通孔,調節螺栓42穿過通孔和鎖固裝置4上的螺孔,然后抵頂在另一鎖片41上,主梁21上的鎖頭43卡裝在柱梁連接件3的T型槽34內,卡裝時,鎖固裝置4屬于閉合狀態,能夠輕松裝入,調整調節螺栓42,兩鎖片41端部頂緊在梁內壁,同時兩鎖片41張開,兩鎖頭43分別卡緊在T型槽34內,此時凸起44仍裝置在凹槽45內,保證兩鎖片41不會脫離、錯位;使主梁21和柱結構1連接在一起;主梁21上安裝有梁間連接件23,梁間連接件23上的凸柱33插裝在主梁21預設的通孔內,螺栓穿過梁間連接件23預設的通孔與主梁21螺接;次梁22上的鎖頭43卡裝在梁間連接件23的T型槽34內,實現次梁22和主梁21的連接;卡裝時,同樣通過調節螺栓42使鎖頭43鎖緊在T型槽34內;如圖6所示:支撐柱5包括柱接頭51、端座52和支柱53;端座52固裝在主梁21上,端座52一面設有卡槽和通孔,卡槽與主梁21相對應設置,柱接頭51通過螺栓螺裝在端座52上,支柱53插裝在柱接頭51內,同時用螺栓螺裝在柱接頭51上;相鄰兩支撐柱5呈V字形固定在相鄰兩主梁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集成房屋的主框架結構總成,它包括柱結構(1)、梁結構(2)、柱梁連接件(3)、鎖固裝置(4)和支撐柱(5);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結構(1)通過柱梁連接件(3)連接梁結構(2),所述鎖固裝置(4)鎖固在柱梁連接件(3)與梁結構(2)之間,所述支撐柱(5)固裝在梁結構(2)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集成房屋的主框架結構總成,它包括柱結構(1)、梁結構(2)、柱梁連接件(3)、鎖固裝置(4)和支撐柱(5);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結構(1)通過柱梁連接件(3)連接梁結構(2),所述鎖固裝置(4)鎖固在柱梁連接件(3)與梁結構(2)之間,所述支撐柱(5)固裝在梁結構(2)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房屋的主框架結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結構(1)包括柱間速接件(11)和立柱(12);所述柱間速接件(11)為十字結構,其表面設置有螺孔(111),所述立柱(12)截面為矩形,其一角裝置在柱間速接件(11)的夾角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房屋的主框架結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結構(2)包括主梁(21)、次梁(22)和梁間連接件(23);所述梁間連接件(23)固裝在主梁(21)上,所述次梁(22)固裝在梁間連接件(23)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房屋的主框架結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柱梁連接件(3)包括連接板(31)和底座(32),所述連接板(31)與底座(32)為L形一體結構,連接板(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華龍,
申請(專利權)人:楊華龍,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