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多頭銑機構,包括:固定板、驅動電機、聯軸器、主動輪、從動輪、同步帶、從動軸、主動軸、軸承安裝箱體、銑刀;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安裝驅動電機,下端安裝所述軸承安裝箱體;所述驅動電機通過聯軸器與主動軸連接;所述主動輪固定安裝于主動軸上,通過同步帶與從動輪連接;所述從動輪固定連接在從動軸上;所述主動軸和從動軸穿過所述軸承安裝箱體上的定位孔定位;所述銑刀安裝于所述主動軸和從動軸下方。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多個銑端,可對多個型材同時進行銑削加工,既保證了加工的精度,又提高了加工的速度。?(*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多頭銑機構,包括:固定板、驅動電機、聯軸器、主動輪、從動輪、同步帶、從動軸、主動軸、軸承安裝箱體、銑刀;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安裝驅動電機,下端安裝所述軸承安裝箱體;所述驅動電機通過聯軸器與主動軸連接;所述主動輪固定安裝于主動軸上,通過同步帶與從動輪連接;所述從動輪固定連接在從動軸上;所述主動軸和從動軸穿過所述軸承安裝箱體上的定位孔定位;所述銑刀安裝于所述主動軸和從動軸下方。本技術通過設置多個銑端,可對多個型材同時進行銑削加工,既保證了加工的精度,又提高了加工的速度。【專利說明】多頭f先機構
本技術涉及鋁型材深加工領域、門窗幕墻加工領域中的加工設備,具體是一種可以同時進行多個部件銑削加工的多頭銑結構。
技術介紹
目前,鋁型材門窗加工行業中,對于鋁型材的銑削加工以單次單根型材加工為主要加工形式,對于復雜型材,需要加工多個端面的,加工時間長,加工操作復雜,加工效率低下;基于上述行業特點,為提高鋁合金門窗的加工效率,對于銑削加工的精度要求低。
技術實現思路
技術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可實現單次多根型材同時進行銑削加工生產的多頭銑機構。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多頭銑機構,包括:固定板、驅動電機、聯軸器、主動輪、從動輪、同步帶、從動軸、主動軸、軸承安裝箱體、銑刀;上述各部件的連接關系如下: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安裝驅動電機,下端安裝所述軸承安裝箱體;所述驅動電機通過聯軸器與主動軸連接;所述主動輪固定安裝于主動軸上,通過同步帶與從動輪連接;所述從動輪固定連接在從動軸上;所述主動軸和從動軸穿過所述軸承安裝箱體上的定位孔定位;所述銑刀安裝于所述主動軸和從動軸下方。本專利技術中通過一個電機同步帶動多個銑刀同時進行銑削加工,保證了銑削加工的同步性,也實現了一次多根型材同時加工的目的,通過單次加工多根型材來提高工作效率,不以犧牲加工精度為代價,在實現銑削精密加工的同時保證加工速度。本技術多頭銑機構還包括:壓緊輪;所述壓緊輪位于所述主動輪和從動輪之間,并壓緊連接主動輪和從動輪的同步帶。本技術中通過設置壓緊輪來實現主動輪與從動輪的同步,避免因同步帶老化帶來同步性差的情況的發生。本技術中所述銑刀和主動輪、從動輪通過彈簧夾頭連接,并通過夾緊螺母固定。本技術中通過彈簧夾頭連接銑刀,便于銑刀的快速更換,維護、檢修快速方便。本技術中所述軸承安裝箱體上的定位孔與主動軸、從動軸之間設有角接觸球軸承;主動軸、從動軸通過角接觸球軸承與軸承安裝箱體連接,在定位主動軸和從動軸的同時也便于主動軸、從動軸的同步運轉。本技術中所述從動輪至少為一個,根據需要可設置多個從動輪,每個從動輪與一根從動軸連接,從動軸的下端與一把銑刀連接,可通過增加從動輪的個數來增加加工銑刀的個數,由于所有銑刀為同一動力源,同步性好。本技術中所述固定板背面設有加強板,通過設置加強板來增強固定板的強度,以抗衡多個銑刀同時工作帶來的沖擊力。有益效果: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技術所述多頭銑,通過設置多個銑端,可對多個型材同時進行銑削加工,通過在相同時間內同時加工多個型材來提高加工效率,而不是以犧牲加工精度為代價;通過采用多頭銑機構,既保證了加工的精度,又提高了加工的速度。【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固定板1、驅動電機2、聯軸器3、主動輪4、從動輪5、壓緊輪6、同步帶7、從動軸8、主動軸9、軸承安裝箱體10、銑刀11、角接觸球軸承12、夾緊螺母13、加強板14。【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技術,本實施例在以本技術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技術而不用于限制本技術的范圍。實施例:如圖所示的一種多頭銑機構,包括:固定板1、驅動電機2、聯軸器3、主動輪4、從動輪5、壓緊輪6、同步帶7、從動軸8、主動軸9、軸承安裝箱體10、銑刀11、角接觸球軸承12、夾緊螺母13、加強板14。上述各部件的連接關系如下:所述固定板I背面設有加強板14:所述固定板I的上端安裝驅動電機2,下端安裝所述軸承安裝箱體10 ;所述驅動電機2通過聯軸器3與主動軸8連接;所述主動輪4固定安裝于主動軸9上,通過同步帶7與從動輪5連接;所述從動輪5固定連接在從動軸8上;所述主動軸9和從動軸8穿過所述軸承安裝箱體10上的定位孔定位;所述銑刀11安裝于所述主動軸9和從動軸8下方;所述壓緊輪6位于所述主動輪4和從動輪5之間,并壓緊連接主動輪4和從動輪5的同步帶7 ;所述銑刀11和主動輪4、從動輪5通過彈簧夾頭連接,并通過夾緊螺母13固定;所述軸承安裝箱體10上的定位孔與主動軸、從動軸之間設有角接觸球軸承12。上述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如下:固定板1、驅動電機2、聯軸器3、主動輪4、從動輪5、壓緊輪6、同步帶7、從動軸8、主動軸9、軸承安裝箱體10、銑刀11、角接觸球軸承12、夾緊螺母13、加強板14。固定板I上的驅動電機2運動帶動聯軸器3旋轉,聯軸器3帶動主動軸9同步旋轉,主動軸9旋轉進而帶動固定在主動軸9上的主動輪4以主動軸為圓心自轉;主動輪4通過同步帶7帶動從動輪5旋轉,進而帶動與從動輪固定連接的從動軸旋轉,從而實現主動軸與從動軸的同步旋轉,進而實現主動軸和從動軸下端的銑刀同步運轉。【權利要求】1.一種多頭銑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I)、驅動電機(2)、聯軸器(3)、主動輪(4)、從動輪(5)、同步帶(7)、從動軸(8)、主動軸(9)、軸承安裝箱體(10)、銑刀(11); 所述固定板(I)的上端安裝驅動電機(2),下端安裝所述軸承安裝箱體(10);所述驅動電機(2)通過聯軸器(3)與主動軸(8)連接;所述主動輪(4)固定安裝于主動軸(9)上,通過同步帶(7)與從動輪(5)連接;所述從動輪(5)固定連接在從動軸(8)上;所述主動軸(9)和從動軸(8 )穿過所述軸承安裝箱體(10 )上的定位孔定位;所述銑刀(11)安裝于所述主動軸(9)和從動軸(8)下方。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頭銑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壓緊輪(6);所述壓緊輪(6)位于所述主動輪(4)和從動輪(5)之間,并壓緊連接主動輪(4)和從動輪(5)的同步帶(7)。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頭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銑刀(11)和主動輪(4)、從動輪(5 )通過彈簧夾頭連接,并通過夾緊螺母(13 )固定。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頭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安裝箱體(10)上的定位孔與主動軸、從動軸之間設有角接觸球軸承(12)。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頭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從動輪至少為一個。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頭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I)背面設有加強板(14)。【文檔編號】B23C1/08GK203599598SQ201320742486【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2日 【專利技術者】夏政, 張志龍, 劉云華 申請人:太倉威格瑪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頭銑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驅動電機(2)、聯軸器(3)、主動輪(4)、從動輪(5)、同步帶(7)、從動軸(8)、主動軸(9)、軸承安裝箱體(10)、銑刀(11);所述固定板(1)的上端安裝驅動電機(2),下端安裝所述軸承安裝箱體(10);所述驅動電機(2)通過聯軸器(3)與主動軸(8)連接;所述主動輪(4)固定安裝于主動軸(9)上,通過同步帶(7)與從動輪(5)連接;所述從動輪(5)固定連接在從動軸(8)上;所述主動軸(9)和從動軸(8)穿過所述軸承安裝箱體(10)上的定位孔定位;所述銑刀(11)安裝于所述主動軸(9)和從動軸(8)下方。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夏政,張志龍,劉云華,
申請(專利權)人:太倉威格瑪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