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利查詢>葉立英專利>正文

    使氣體裝置內氣流交替反向的方法及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10345324 閱讀: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7:37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使氣體裝置內氣流交替反向的方法及裝置,它將管道機構分成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其中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相連通,管道機構一端封閉,另一端連接第一通氣裝置和第二通氣裝置,第一通氣裝置通過第一通孔連接第一管道,通過第二通孔連接第二管道,第二通氣裝置通過第三通孔連接第一管道,通過第四通孔連接第二管道的步驟及其裝置。發明專利技術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方便管道連接,并能夠通過各通孔的開閉來實現二股氣體交替通過不同的通道。本發明專利技術無需復雜管路連接及風機即實現了氣體反向交替流動,具有簡單,高效,易實現的優點,同時利用該裝置還實現了一種芯體的吸附和/或再生,且便于對管道內的氣體除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使氣體裝置內氣流交替反向的方法及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通道和在通道中氣體交替反向流動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種使二股氣體交替通過兩個通道的裝置及其方法。
    技術介紹
    氣體處理裝置中有時要求氣流能夠交替換向并能保證進氣口和排氣口不變,便于接管,如氣體先經過一個吸附芯體對吸附芯體再生,再通過冷卻除濕器將氣體中水分冷凝下來,然后通過另一吸附芯體氣體被除濕,當用于除濕的吸附芯體飽和時,需要使氣體反向,即氣體先經過飽和的吸附芯體被再生,再通過冷卻除濕器,再通過已被再生的芯體氣體被除濕。常規的使氣體裝置中氣流反向方法一般通過復雜的管路連接加上多個閥門實現,有的還需要風機的反向或兩個風機來實現,尤其不易實現使氣體裝置中氣流反向的同時保持進氣口和排氣口固定不變。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使氣體裝置內氣流交替反向的方法及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的需要通過風機來實現氣體交替反向流的技術問題。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一種使氣體裝置內氣流交替反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管道機構分成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其中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相連通,管道機構一端封閉,另一端連接第一通氣裝置和第二通氣裝置,第一通氣裝置通過第一通孔連接第一管道,通過第二通孔連接第二管道,第二通氣裝置通過第三通孔連接第一管道,通過第四通孔連接第二管道; 步驟2、打開第一通孔、第四通孔,關閉第二通孔、第三通孔,氣體從第二通氣裝置進入到第二管道,再從第二管道流入第一管道,再從第一通氣裝置流出; 步驟3、關閉第一通孔、第四通孔,打開第二通孔、第三通孔,氣體從第二通氣裝置進入到第一管道,再從第一管道流入第二管道,再從第一通氣裝置流出; 步驟4、重復步驟2和3,即實現氣體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中交替反向流動。在上述的方法中,在步驟2和/或3中,還包括將氣體冷卻后除濕的步驟。—種使氣體裝置內氣流交替反向的裝置,包括管道機構,所述管道機構用隔板隔成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管道機構一端封閉,另一端連接第一通氣裝置和第二通氣裝置,第一通氣裝置一端設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另一端設有第一連接孔,第二通氣裝置一端設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另一端設有第二連接孔,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連接第一管道,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連接第二管道,隔板與管道機構的封閉端之間具有能連通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缺口。在上述的裝置中,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內分別設有能除濕和再生的第一芯體和第二芯體,所述第一管道或第二管道內還設有除濕裝置,所述除濕裝置位于缺口和第一芯體或第二芯體之間。在上述的裝置中,所述除濕裝置為通有冷源的冷卻器。在上述的裝置中,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上設有啟閉裝置。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無需復雜管路連接及風機即實現了氣體反向交替流動,具有簡單,高效,易實現的優點,同時利用該裝置還實現了一種芯體的吸附和/或再生,且便于對管道內的氣體除濕。【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氣體流向示意圖; 圖3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另一種氣體流向示意圖; 圖4是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2中的氣體流向示意圖; 圖6是圖3中的氣體流向不意圖; 圖7是氣體處理焓濕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4所示,一種使氣體裝置內氣流交替反向的裝置,包括管道機構1,所述管道機構I用隔板2隔成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管道機構I 一端封閉,另一端連接第一通氣裝置3和第二通氣裝置4,第一通氣裝置3 —端設有第一通孔113和第二通孔123,另一端設有第一連接孔31,第二通氣裝置4 一端設有第三通孔114和第四通孔124,另一端設有第二連接孔41,第一通孔113和第三通孔114連接第一管道11,第二通孔123和第四通孔124連接第二管道12,隔板2與管道機構I的封閉端之間具有能連通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的缺口 20。第一通氣裝置3和第二通氣裝置4內分別具有第一通道32和第二通道42,第一通道32和第二通道42能讓氣體在內部流通。第一通孔113、第二通孔123、第三通孔114和第四通孔124上設有啟閉裝置(圖中未示出)。啟閉裝置可以用四個單獨的閥門或者組合閥門同時控制四個通孔的開閉。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內分別設有能除濕和再生的第一芯體5和第二芯體6,所述第一管道11或第二管道12內還設有除濕裝置7,所述除濕裝置7位于缺口 20和第一芯體5或第二芯體6之間。除濕裝置7為通有冷源71的冷卻器。本裝置的工作過程見下述方法: 一種使氣體裝置內氣流交替反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將管道機構I分成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其中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相連通,管道機構I 一端封閉,另一端連接第一通氣裝置3和第二通氣裝置4,第一通氣裝置3通過第一通孔113連接第一管道11,通過第二通孔123連接第二管道12,第二通氣裝置4通過第三通孔114連接第一管道11,通過第四通孔124連接第二管道12 ; 步驟2、打開第一通孔113、第四通孔124,關閉第二通孔123、第三通孔114,氣體從第二通氣裝置4進入到第二管道12,再從第二管道12流入第一管道11,再從第一通氣裝置3流出; 步驟3、關閉第一通孔113、第四通孔124,打開第二通孔123、第三通孔123,氣體從第二通氣裝置4進入到第一管道11,再從第一管道11流入第二管道12,再從第一通氣裝置3流出; 步驟4、重復步驟2和3,即實現氣體在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中交替反向流動。圖2、圖3中兩個過程交替,管道機構I的內的氣流交替反向,但第一通氣裝置3和第二通氣裝置4的進氣和出氣方向不變。在步驟2和/或3中,還包括將氣體冷卻后除濕的步驟。如圖5所示,當第一通孔113,第四通孔124打開,第二通孔123,第三通孔123關閉時,第二芯體6為再生芯體,第一芯體5為除濕芯體,氣流先流過第二芯體6,再經過冷卻除濕裝置7,然后流過第一芯體5。如圖6所示,當第三通孔114,第二通孔123打開時,第一通孔113,第四通孔124關閉時,第一芯體5為再生芯體,第二芯體6為除濕芯體,氣流先流過第一芯體5,再經過冷卻除濕裝置7,然后流過第二芯體6。圖5和圖6中雖然氣流反向,但是氣體處理過程相同,即狀態F的空氣經過吸附再生變為M,再經過冷卻除濕變為N,最后經過吸附除濕變為S。其焓濕圖過程如圖7所示,從圖7可知,最后得到的氣體S較氣體N干燥,也意味著本專利技術裝置能夠在具有冷源71的情況下得到比冷源71冷卻除濕更干的氣體。例如,常規空調系統中有7V的冷水,一般能夠得到10g/kg干空氣的空氣,采用本專利技術可以得到低于該數值的干空氣,如8g/kg干空氣的空氣。上述實施例用來解釋說明本專利技術,而不是對本方面進行限制,在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對本專利技術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變,都落入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使氣體裝置內氣流交替反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將管道機構(1)分成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其中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相連通,管道機構(1)一端封閉,另一端連接第一通氣裝置(3)和第二通氣裝置(4),第一通氣裝置(3)通過第一通孔(113)連接第一管道(11),通過第二通孔(123)連接第二管道(12),第二通氣裝置(4)通過第三通孔(114)連接第一管道(11),通過第四通孔(124)連接第二管道(12);步驟2、打開第一通孔(113)、第四通孔(124),關閉第二通孔(123)、第三通孔(114),氣體從第二通氣裝置(4)進入到第二管道(12),再從第二管道(12)流入第一管道(11),再從第一通氣裝置(3)流出;步驟3、關閉第一通孔(113)、第四通孔(124),打開第二通孔(123)、第三通孔(114),氣體從第二通氣裝置(4)進入到第一管道(11),再從第一管道(11)流入第二管道(12),再從第一通氣裝置(3)流出;步驟4、重復步驟2和3,即實現氣體在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中交替反向流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使氣體裝置內氣流交替反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管道機構(I)分成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其中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相連通,管道機構(I) 一端封閉,另一端連接第一通氣裝置(3)和第二通氣裝置(4),第一通氣裝置(3)通過第一通孔(113)連接第一管道(11),通過第二通孔(123)連接第二管道(12),第二通氣裝置(4)通過第三通孔(114)連接第一管道(11),通過第四通孔(124)連接第二管道(12); 步驟2、打開第一通孔(113)、第四通孔(124),關閉第二通孔(123)、第三通孔(114),氣體從第二通氣裝置(4)進入到第二管道(12),再從第二管道(12)流入第一管道(11 ),再從第一通氣裝置(3)流出; 步驟3、關閉第一通孔(113)、第四通孔(124),打開第二通孔(123)、第三通孔(114),氣體從第二通氣裝置(4)進入到第一管道(11),再從第一管道(11)流入第二管道(12),再從第一通氣裝置(3)流出; 步驟4、重復步驟2和3,即實現氣體在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中交替反向流動。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2和/或3中,還包括將氣體冷卻后除濕的步驟。3.一種使氣體裝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葉立英
    申請(專利權)人:葉立英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av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 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亚洲精品无码aⅴ中文字幕蜜桃|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app|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A∨视频网站|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 无码视频免费一区二三区|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专区|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国产| 亚洲av无码片vr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蜜桃 | 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无码?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人妻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乱|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下载| 八戒理论片午影院无码爱恋| 潮喷失禁大喷水无码| 中文无码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V|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二区| 精品无码中出一区二区| 欧洲黑大粗无码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久中文字幕 | 人妻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国产精成人午夜视频不卡| 午夜福利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A级毛片日韩精品|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 潮喷无码正在播放| 无码专区AAAAAA免费视频| 久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