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光端子,包括:卡座及端子座;所述端子座固定在卡座上;所述卡座上設置有用于固定屏柜端子固定件的卡腳;所述端子座上設置有用于卡入光纖耦合器的第一卡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光端子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力附屬配件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光端子。
技術介紹
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工業生產及日常生活中的光纖器件越來越多。但一些光纖的布線不是十分合理,有些光纖線路混亂無章,給檢修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工業機柜采用光纖通信越來越多,因此要增加光纖配線、光纖接入、光纖分理功能。電信、廣播電視的機房廣泛使用的光纖配線架具有完整的光纖配線單元,且具有分歧接入功能,但光纖配線架不適用于工業現場安裝。工業機柜可以通過適當改進來增強光纖配線功能,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光纜分理、接入等問題,因此常常將接入光纖用塑料線扎或鐵絲等束縛在機柜立柱、橫檔或邊網格上,這樣,就會缺少光纖引入、分理保護功能,與行業標準YD/T778-2006規定不符;并且,這樣處置既容易因光纖保護不足,造成光纖故障,也容易因纖量太大而導致施工過程中胡亂擺放,從而忙中出錯。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現有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光端子。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光端子,包括:卡座及端子座;其中,所述端子座固定在所述卡座上;所述卡座上設置有用于固定屏柜端子固定件的卡腳;所述端子座上設置有用于卡入光纖耦合器的第一卡槽。上述方案中,所述端子座的側面設置有至少一個用于插接標簽的第二卡槽。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卡槽為三個凹槽結構。上述方案中,所述卡腳的個數為兩個以上。上述方案中,兩個以上的卡腳為具有不同結構的卡腳。上述方案中,所述卡座的底部設置有第三卡槽;相應地,所述端子座的頂部設置有卡銷;所述第三卡槽與所述卡銷卡合。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三卡槽包括:滑道、卡尖以及定位件;相應地,所述卡銷包括:窄端以及寬中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卡槽設置在所述端子座的中部;所述第一卡槽的個數為兩個以上。上述方案中,所述卡座的材質為增強尼龍;和/或,所述端子座的材質為增強尼龍。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屏柜端子固定件為U型導軌NS35、G型導軌NS32或50mm標準網格;和/或,所述光纖耦合器為FC、SC、ST、或雙口LC。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光端子,光端子的端子座固定在光端子的卡座上,卡座上設置有用于固定屏柜端子固定件的卡腳;端子座上設置有用于卡入光纖耦合器的第一卡槽,使用時,將卡座通過卡腳安裝在固定屏柜端子固定件,再將通過第一卡槽卡入了光纖耦合器的端子座固定在卡座上,而在卡入端子座之前光纖耦合器的后端應已經接入光纖;這樣,在現場施工時用跳線將耦合器前端與設備端口相連即可,也就是說,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光端子,適用于工業現場安裝。另外,采用本專利技術的光端子,在出現問題進行檢修時,可選擇出現問題的光端子,單獨拔出進行問題處理,操作方便快捷,具有針對性。附圖說明在附圖(其不一定是按比例繪制的)中,相似的附圖標記可在不同的視圖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不同字母后綴的相似附圖標記可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示例。附圖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大體示出了本文中所討論的各個實施例。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光端子的正視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光端子的用于固定50mm網格的卡腳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光端子的用于固定U型導軌NS35的卡腳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光端子的用于固定G型導軌NS32的卡腳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光端子的卡座仰視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光端子的端子座正視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光端子端子座的第一卡槽的立體圖;圖8A為采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光端子安裝FC的法蘭后的結構圖;圖8B為采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光端子安裝SC的法蘭后的結構圖;圖8C為采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光端子安裝ST的法蘭后的結構圖;圖8D為采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光端子安裝雙口LC的法蘭后的結構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再作進一步詳細地描述。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光端子,如圖1所示,包括:卡座11及端子座12;其中,端子座12固定在卡座11上,卡座11上設置有用于固定屏柜端子固定件的卡腳13;端子座12上設置有用于卡入光纖耦合器的第一卡槽14。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光端子,使用時,先將卡座11通過卡腳13安裝在固定屏柜端子固定件比如U型導軌NS35、G型導軌NS32或50mm標準網格等上,然后將通過第一卡槽14卡入了光纖耦合器的端子座12固定在卡座11上,而在卡入端子座12之前光纖耦合器的后端應已經接入光纖;這樣,在現場施工時用跳線將耦合器前端與設備端口相連即可,也就是說,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光端子,適用于工業現場安裝。另外,在出現問題進行檢修時,可選擇出現問題的光端子,單獨滑出進行問題處理,操作方便快捷,具有針對性。在一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端子座12的側面設置有用于插接標簽的第二卡槽,以便于光纖序列管理。實際應用時,可以在端子座12的左右兩側各設置一個第二卡槽,這樣,可以方便地將光端子布置于屏柜左右兩側;也可以只在端子座12的左側或右側設置一個第二卡槽。換句話說,第二卡槽的個數可以為一個或兩個,即端子座12的側面設置有至少一個第二卡槽。這里,所述端子座12的側面是指以正視圖中的光端子為參照物時端子座12的側面。實際應用時,根據工藝要求,可以將第二卡槽設計成具有三個凹槽的結構,使用時,標簽上設置有兩個腳,兩個腳上分別設置有凸起,對應卡在三個凹槽中外邊的兩個凹槽中,中間的凹槽用于保持彈性。這里,凸起并不是完全插入凹槽中,只是掛在凹槽中。在使用過程中,第二卡槽的三個凹槽的結構可以有效地保證結構件不變形。當設置有第二卡槽時,在出現問題進行檢修時,可以根據卡入第二卡槽的標簽來選擇出現問題的光端子,進而方便進行描述和定位操作。在一實施例中,卡腳13的個數可以為兩個以上;兩個以上的卡腳13具有不同的結構,從而成為通用卡腳結構,以便可以固定各種類型的屏柜端子固定件,比如:U型導軌NS35、G型導軌NS32以及50mm標準網格等。具體地,如圖2所示,第一卡腳131和第二卡腳132可以固定50mm網格;如圖3所示,第三卡腳133及第四卡腳134可以固定U型導軌NS35;如圖4所示,第五卡腳135及第六卡腳136可以固定G型導軌NS32。實際應用時,卡座11的材質可以為增強尼龍等;端子座12的材質可以為增強尼龍等。這里,增強尼龍的工業簡稱為PA66。在一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卡座11的底部設置有第三卡槽51,相應地,如圖6所示,端子座12的頂部設置有卡銷61,通過第三卡槽51與卡銷61卡合在一起,卡座11固定在端子座12上。具體地,第三卡槽51包括:滑道511,卡尖512以及定位件513;相應地,卡銷61包括:窄端611以及寬中部612;在使用時,卡銷61順滑道511推入,窄端611通過卡尖512后,當卡銷61的頂端碰到定位件513且較寬中部612進入卡尖512時,卡銷61受到卡尖512和定位件513的力而鎖住。在一實施例中,如圖7所示,第一卡槽14設置在端子座12的中部,第一卡槽14的個數可以為兩個以上,兩個以上的第一卡槽14可以為具有不同深度的卡槽,從而成為通用卡槽結構,以便可以安裝各種類型的光纖耦合器,比如:FC、SC、ST、雙口LC等光纖耦合器。圖8A至8D分別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光端子安裝FC、SC、ST及雙口LC的法蘭后的結構圖,從這些圖中可以看出,由于第一卡槽14為具有不同深度的多個卡槽,所以采用本專利技術的光端子,可以方便地卡入各種類型的光纖耦合器的法蘭,從而能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光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端子包括:卡座及端子座;其中,所述端子座固定在所述卡座上;所述卡座上設置有用于固定屏柜端子固定件的卡腳;所述端子座上設置有用于卡入光纖耦合器的第一卡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光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端子包括:卡座及端子座;其中,所述端子座固定在所述卡座上;所述卡座上設置有用于固定屏柜端子固定件的卡腳;所述端子座上設置有用于卡入光纖耦合器的第一卡槽;所述卡座的底部設置有第三卡槽;相應地,所述端子座的頂部設置有卡銷;所述第三卡槽與所述卡銷卡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座的側面設置有至少一個用于插接標簽的第二卡槽。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槽為三個凹槽結構。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腳的個數為兩個以上。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光端子,其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守義,陸偉,周敬,劉楊,王凱,虞寧生,袁洪平,杜國斌,馬文見,胡云鵬,徐超,馬國亮,
申請(專利權)人: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南京科羿康光電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