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光通信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
技術介紹
在光通信中,由于頻譜效率和靈敏度的優勢,相干探測解調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相干探測就是在探測接收過程使信號光和本振光經過混頻器再經過探測器解調出信號。因此信號調制格式相比直接探測有更多方式,如PSK、QAM調制,這些調制格式可以顯著提高頻譜效率,但同時附加了相位信息的調制和解調,因此對本振光和信號光的相位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干探測特別是零差相干探測可以顯著提高接收機的靈敏度,達到量子極限。但對于信號激光和本振激光的相位誤差要嚴格鎖定,否則會引起接收的誤碼甚至不能通信。相干激光通信系統中的鎖相電子學的實現難度較高,成本也很高。針對零差相干激光通信面臨的問題,提出了無鎖相環系統光通信的概念。在無鎖相環方案中通過利用高速處理電路等手段國際上相繼實現了 800M/1.6G/2.8G/4.4G Bit/s速率(QPSK調制),甚至有了 IOG以上的實時驗證試驗出現。無鎖相環相干激光通信系統不需要對信號光和本振光之間的相位進行鎖定,而是通過相位估計和頻偏估計的方法來消除信號光和本振光之間由于頻率不同造成的相位誤差。但這種方法要求有快速的模數轉換器(AD)芯片來采集1、Q通道的數據以及快速的數字信號處理芯片(FPGA/DSP等)來對1、Q通道數據進行快速復雜的算法運算,實現的成本也相當的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該方案不同于傳統的進行本振光鎖相或者相位估計等實現的數據解調方案,該方案硬件要求更低實現更簡易。本專利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種相干光通信解調裝置,其特點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利用通道切換實現相干光通信的解調裝置,其特征在于其構成包括:2×490°光混頻器(1)、第一平衡光電探測器(2)、第二平衡光電探測器(3)、第一限幅放大器(4)、第二限幅放大器(5)、電混頻器(6)和微處理器(7),所述的2×490°光混頻器(1)的兩個輸入端分別為信號光和本地光的輸入端,所述的2×490°光混頻器(1)的0°混頻光和180°混頻光的輸出端分別與第一平衡光電探測器(2)的第一輸入端和第二輸入端相連,90°混頻光和270°混頻光的輸出端分別與第二平衡光電探測器(3)第一輸入端和第二輸入端相連,所述的第一平衡光電探測器(2)的輸出端與第一限幅放大器(4)的輸入端和所述的電混頻器(6)的第一輸入端相連,所述的第二平衡光電探測器(3)的輸出端與所述的第二限幅放大器(5)的輸入端和所述的電混頻器(6)的第二輸入端相連,所述的第一限幅放大器(4)的輸出端、第二限幅放大器(5)的輸出端和電混頻器(6)的輸出端分別與所述的微處理器(7)的第一輸入端、第二輸入端、第三輸入端相連,所述的微處理器(7)的輸出端為恢復的原始調制信號輸出端。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利用通道切換實現相干光通信的解調裝置,其特征在于其構成包括:2X490°光混頻器(I)、第一平衡光電探測器(2)、第二平衡光電探測器(3)、第一限幅放大器(4)、第二限幅放大器(5)、電混頻器(6)和微處理器(7),所述的2X490°光混頻器(I)的兩個輸入端分別為信號光和本地光的輸入端,所述的2X490°光混頻器(I)的0°混頻光和180°混頻光的輸出端分別與第一平衡光電探測器(2)的第一輸入端和第二輸入端相連,90°混頻光和270°混頻光的輸出端分別與第二平衡光電探測器(3)第一輸入端和第二輸入端相連,所述的第一平衡光電探測器(2)的輸出端與第一限幅放大器(4)的輸入端和所述的電混頻器(6)的第一輸入端相連,所述的第二平衡光電探測器(3)的輸出端與所述的第二限幅放大器(5)的輸入端和所述的電混頻器(6)的第二輸入端相連,所述的第一限幅放大器(4)的輸出端、第二限幅放大器(5)的輸出端和電混頻器(6)的輸出端分別與所述的微處理器(7)的第一輸入端、第二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福川,孫建鋒,職亞楠,侯培培,馬小平,盧智勇,蔡光宇,劉立人,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