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T型鋼幕墻龍骨,包括相互連接的多根立柱(1)和多根T型鋼橫梁(2),立柱(1)在與橫梁(2)的連接處開設有橫向通孔(13),該橫向通孔(13)處插有銷軸(3);T型鋼橫梁(2)腹板(21)的左右兩側端面各開設有一插槽(23),其翼板(22)左右兩側端面的外側處設有剖切口(24);所述銷軸(3)端部插入插槽(23)內,所述T型鋼橫梁(2)的翼板(22)在其剖切口(24)處與所述立柱(1)側壁焊接固定。此外,本發明專利技術還公開了T型鋼幕墻龍骨的連接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T型鋼幕墻龍骨及方法不僅安裝方便、受力合理,而且建筑效果和室內效果美觀、通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0001 ] 本專利技術及一種建筑裝飾行業上應用的連接部件及其連接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安裝于建筑主體外的。
技術介紹
在建筑幕墻行業,T型鋼玻璃幕墻龍骨具有強度大,桿件截面小,效果美觀等優點,越來越深受業主及建筑師的青睞,在建筑外裝飾上被大量采用,T型鋼除了作為支撐龍骨作用,同時更多起到美觀、通透的作用。T型鋼龍骨的橫梁與立柱的連接,傳統的的做法有直接焊接連接或預先在立柱上固定一個角碼,橫梁再固定到角碼上。由于直接焊縫后對鋼材表面處理有一定的破壞作用,會影響龍骨的結構強度,而且焊接部位噴涂處理后外觀效果往往不佳,影響龍骨的美觀,同樣,采用角碼固定的方式在室內側角碼及螺栓均可見,其外觀和效果也不理想。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連接可靠、能避免橫梁與立柱連接處強度不足和影響美觀的問題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如:一種T型鋼幕墻龍骨,包括:相互連接的多根立柱和多根橫梁,所述橫梁采用T型鋼。所述立柱在與橫梁的連接處開設有橫向通孔,該橫向通孔處插有銷軸,所述銷軸端部突出立柱表面;所述T型鋼橫梁的腹板水平設置,該T型鋼橫梁的翼板豎向設置并位于外側,所述T型鋼橫梁腹板的左右兩側端面各開設有一插槽,該T型鋼橫梁翼板左右兩側端面的外側處設有剖切口 ;所述銷軸端部插入所述T型鋼橫梁的插槽內,所述T型鋼橫梁的翼板在其剖切口處與所述立柱側壁焊接固定。所述立柱采用T型鋼,其腹板位于內側,其翼板位于外側,所述橫向通孔開設于立柱的腹板處。所述橫梁的腹板端面突出橫梁的翼板端面,所述橫梁的翼板端面與所述立柱翼板的側面相對,且橫梁翼板的外表面與立柱翼板的外表面平齊。所述插槽朝外側延伸并貫通所述橫梁腹板的外表面。或者,所述插槽向下延伸并貫通所述橫梁腹板的底面。本專利技術的T型鋼幕墻龍骨的連接方法,該T型鋼幕墻龍骨包括立柱和橫梁,所述立柱和橫梁均采用T型鋼,該連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在T型鋼橫梁腹板的兩側端面各開設一插槽,在T型鋼橫梁翼板的兩側端面外側處開剖切口 ;B.在立柱上開設橫向通孔,并在該橫向通孔處插入銷軸,并使該銷軸端部突出立柱表面; C.使所述銷軸端部插入T型鋼橫梁的左右兩側插槽內; D.將T型鋼橫梁的翼板在其剖切口處與相鄰立柱的側壁焊接在一起。所述T型鋼橫梁的插槽朝外側延伸并貫通所述橫梁腹板的外表面,所述步驟C中,先將T型鋼橫梁插槽的外側開口對準銷軸端部并向外推使得銷軸插入插槽內。或者,所述T型鋼橫梁的插槽向下延伸并貫通所述橫梁腹板的底面,所述步驟C中,先將T型鋼橫梁插槽的下部開口對準銷軸端部并向下推使得銷軸插入插槽內。所述步驟D中,先將橫梁翼板的外表面與立柱翼板的外表面對齊再進行焊接。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專利技術的T型鋼幕墻龍骨和連接方法通過在立柱上安裝銷軸并插入T形橫梁腹板處開設的插槽上、T形橫梁的翼板與立柱側面焊接而相互固定,不僅安裝方便、受力合理,對立柱和橫梁的強度影響較小,而且室內看不到焊接縫,安裝后的建筑效果及室內效果美觀、通透。【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中所述橫梁2的俯視圖; 圖2為本專利技術中所述橫梁2的端面視圖; 圖3為本專利技術T型鋼幕墻龍骨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專利技術T型鋼幕墻龍骨的安裝示意圖; 圖5為另一種橫梁2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圖3所示,本專利技術的T型鋼幕墻龍骨安裝在幕墻4的內側,由豎向的多根立柱I和橫向的多根橫梁2連結而成。本實施例中,所述立柱I和橫梁2均采用T型鋼。其中:T型鋼立柱I的腹板11位于內側,T型鋼立柱I的翼板12則位于外側;Τ型鋼橫梁2的腹板21水平放置并位于內側,相應地,T型鋼橫梁2的翼板22豎向放置并位于外側。如圖1和圖2所示,為了方便與T型的立柱I相接,所述橫梁2左右兩端的腹板21較同側的翼板22突出,在與立柱I相接時,橫梁2腹板21端部與立柱I腹板11的位置相對,橫梁2翼板22則與立柱I翼板12位置相對。在每根橫梁2腹板21的左右兩端面,各統有一條插槽23,每根橫梁2翼板22的左右兩端面的外側各開有一條豎向的剖切口 24。如圖3所示,所述立柱I腹板11側壁上在與橫梁2腹板21的連接處開設有橫向通孔13,該橫向通孔13處固定插接有銷軸3,所述銷軸3端部突出立柱I表面。如圖3和圖4所示,所述銷軸3端部插入T型鋼橫梁2的插槽23內,橫梁2的自重通過銷軸3承受,所述T型鋼橫梁2的翼板22在其剖切口 24處與所述立柱I側壁通過焊接固定,承受風荷載的水平力,由此即可將立柱I和橫梁2可靠地固定連接起來。為了使龍骨更加美觀,所述立柱I翼板12與橫梁2的翼板22可采用相同的厚度,并使橫梁2翼板22的外表面與立柱I翼板12的外表面平齊。所述橫梁2腹板21的插槽23可采用多種結構形式,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該插槽23朝外側也就是翼板22的方向延伸并貫通該橫梁2腹板21的外表面。安裝時,如圖4所示,只需將左右兩側插槽23的外側開口對準固定在左右兩側立柱I上的銷軸3并朝外側推動橫梁2即可使銷軸3插入橫梁2的插槽23內,再在橫梁2翼板22外側的剖切口24處將橫梁2翼板22與立柱I的翼板12側壁焊接在一起即可。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所述橫梁2腹板21的插槽23向下延伸并貫通所述橫梁2腹板21的底面,既可以是垂直向下延伸,也可以是斜向外向下延伸。安裝時,同時先將左右兩側插槽23的底部開口對準固定在左右兩側立柱I上的銷軸3并向下推動橫梁2即可使銷軸3插入橫梁2的插槽23內,再在橫梁2翼板22外側的剖切口 24處將橫梁2翼板22與立柱I的翼板12側壁焊接在一起即可。本專利技術的T型鋼幕墻龍骨的連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在T型鋼橫梁2腹板21的兩側端面各銑一插槽23,在T型鋼橫梁2翼板22的兩側端面外側處開剖切口 24 ; B.在立柱I上開設橫向通孔13,并在該橫向通孔13處插入銷軸3,并使該銷軸3端部突出立柱I表面;C.使左右兩側立柱I上的銷軸3端部分別插入T型鋼橫梁2的左右兩側插槽23內;D.將T型鋼橫梁2的翼板22在其左、右兩側剖切口24處與相鄰立柱I的側壁焊接在一起。當T型鋼橫梁2的插槽23是朝外側延伸并貫通該橫梁2腹板21的外表面時,在所述步驟C中,先將T型鋼橫梁2插槽23的外側開口對準銷軸3端部并向外推即可使銷軸3插入插槽23內。而當所述T型鋼橫梁2的插槽23是向下延伸并貫通所述橫梁2腹板21的底面時,在所述步驟C中,先將T型鋼橫梁2插槽23的下部開口對準銷軸3端部并向下推即可使銷軸3插入插槽23內。為了使龍骨更加美觀,在所述步驟D中,先將橫梁2翼板22的外表面與立柱I翼板12的外表面對齊再進行焊接。以上所述只是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專利技術,凡在本專利技術精神和原則內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換或者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T型鋼幕墻龍骨,包括:相互連接的多根立柱(1)和多根橫梁(2),所述橫梁(2)采用T型鋼;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在與橫梁(2)的連接處開設有橫向通孔(13),該橫向通孔(13)處插有銷軸(3),所述銷軸(3)端部突出立柱(1)表面;所述T型鋼橫梁(2)的腹板(21)水平設置,該T型鋼橫梁(2)的翼板(22)豎向設置并位于外側,所述T型鋼橫梁(2)腹板(21)的左右兩側端面各開設有一插槽(23),該T型鋼橫梁(2)翼板(22)左右兩側端面的外側處設有剖切口(24);所述銷軸(3)端部插入所述T型鋼橫梁(2)的插槽(23)內,所述T型鋼橫梁(2)的翼板(22)在其剖切口(24)處與所述立柱(1)側壁焊接固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T型鋼幕墻龍骨,包括:相互連接的多根立柱(I)和多根橫梁(2),所述橫梁(2)采用T型鋼;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I)在與橫梁(2)的連接處開設有橫向通孔(13),該橫向通孔(13)處插有銷軸(3),所述銷軸(3)端部突出立柱(I)表面;所述T型鋼橫梁(2)的腹板(21)水平設置,該T型鋼橫梁(2)的翼板(22)豎向設置并位于外側,所述T型鋼橫梁(2)腹板(21)的左右兩側端面各開設有一插槽(23),該T型鋼橫梁(2)翼板(22)左右兩側端面的外側處設有剖切口(24);所述銷軸(3)端部插入所述T型鋼橫梁(2)的插槽(23)內,所述T型鋼橫梁(2)的翼板(22)在其剖切口(24)處與所述立柱(I)側壁焊接固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T型鋼幕墻龍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I)采用T型鋼,其腹板(11)位于內側,其翼板(12)位于外側,所述橫向通孔(13)開設于立柱(I)的腹板(11)處。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T型鋼幕墻龍骨,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2)的腹板(21)端面突出橫梁(2)的翼板(22)端面,所述橫梁(2)的翼板(22)端面與所述立柱(I)翼板(12)的側面相對,且橫梁(2)翼板(22)的外表面與立柱(I)翼板(12)的外表面平齊。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T型鋼幕墻龍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23)朝外側延伸并貫通所述橫梁(2 )腹板(21)的外表面。5.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T型鋼幕墻龍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23)向下延伸并貫通所述橫梁(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廖寧林,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方大建科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