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大型柴油機汽車節油裝置,屬于一種柴油機汽車上的裝置,它有移動桿,移動桿的中部外面安裝有螺套,螺套與移動桿之間有密封圈,螺套外面安裝有螺母,移動桿的內端端部有限位卡簧,螺套外端的安裝有彈簧彈力調整螺母,移動桿中部的凸臺與彈簧彈力調整螺母內端面之間安裝有彈簧,彈簧彈力調整螺母上面安裝有定位螺母,移動桿的外端端部與移動桿收送裝置連接在一起。這種節油裝置,安裝后,可在輕載或空載時降低發動機的功率即馬力,減少噴油泵供油量,降低了燃油消耗,節油效果好,減少了發動機柱塞和噴油泵之間的磨損。且對加速性能也不會有影響。(*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大型柴油機汽車節油裝置
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柴油機汽車上的裝置,尤其是一種節油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我國大型柴油機汽車一般是滿載運貨、輕載或空載返回。在返回過程中,由于發動機的功率不變,耗油量仍與滿載基本相同,耗油量大,會加重柱塞與噴油泵間的磨損,減少發動機壽命。目前,空車、輕載時,現有柴油機車輛都無法對發動機功率進行方便的調整。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大型柴油機汽車節油裝置,可方便地對發動機功率進行調整,以提高節油效果。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大型柴油機汽車節油裝置,它有移動桿,移動桿的中部外面安裝有螺套,螺套與移動桿之間有密封圈,螺套外面安裝有螺母,移動桿的內端端部有限位卡簧,螺套外端的安裝有彈簧彈力調整螺母,移動桿中部的凸臺與彈簧彈力調整螺母內端面之間安裝有彈簧,彈簧彈力調整螺母上面安裝有定位螺母,移動桿的外端端部與移動桿收送裝置連接在一起。所述的移動桿收送裝置是由油絲線、油絲線的末端的控制器以及油絲線外面安裝的第一油絲線外管固定架、第二油絲線外管固定架構成的手動裝置,以及液壓收送裝置、氣動收送裝置、電動收送裝置中的一種。采用上述結構的大型柴油機汽車節油裝置,安裝后,可在輕載或空載時降低發動機的功率即馬力,減少噴油泵供油量,有效解決了輕載或空載費油的問題,降低了燃油消耗,節油效果好,減少了發動機柱塞和噴油泵之間的磨損。因同一種發動機功率的大小取決于噴油泵標定油量的大小,使用表明,大馬力發動機下調30— 50馬力后,輕載或空載運行,對加速性能也不會有影響。【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一種實施例結構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給出的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技術。如附圖所示,本技術之一種大型柴油機汽車節油裝置,它有移動桿1,移動桿的中部外面安裝有螺套7,螺套與移動桿之間有密封圈8,螺套外面安裝有螺母5,移動桿的內端端部有限位卡簧10,螺套外端的安裝有彈簧彈力調整螺母3,移動桿中部的凸臺6與彈簧彈力調整螺母內端面之間安裝有彈簧9,彈簧彈力調整螺母上面安裝有定位螺母2,移動桿的外端端部與移動桿收送裝置連接在一起。所述的移動桿收送裝置是由油絲線17、油絲線的末端的控制器16以及油絲線外面安裝的第一油絲線外管固定架14、第二油絲線外管固定架15構成的手動裝置,以及液壓收送裝置、氣動收送裝置、電動收送裝置中的一種。油絲線17可直接與移動桿的外端端部連接,也可以通過移動桿的外端端部的杠桿間接與移動桿的外端端部連接。第一油絲外管固定架安裝在噴油泵柱塞固定螺栓上,油絲外管安裝在第一油絲外管固定架上;第二油絲外管固定架安裝在駕駛室內,油絲外管安裝在第二油絲外管固定架上,在汽車駕駛員身邊安裝好移動桿收送裝置的控制器。這種采用油絲線結構的移動桿收送裝置,控制器可采用與汽車上的手剎相似的手動式控制器。利用這種油絲線結構的移動桿收送裝置可實現移動桿位置的微調,在駕駛員對控制器非常熟悉后,可以通過控制器手柄的移動調整供油量大小,從而多級調整發動機的功率,這樣節油效果更好。而液壓收送裝置、氣動收送裝置、電動收送裝置只有一種調整位置,即進入或不進入節油狀態。液壓收送裝置、氣動收送裝置、電動收送裝置的具體結構有多種,只要能實現移動桿的橫向移動即可,不再詳述。螺套的外端有安裝平面18,以便于螺套的安裝。安裝方式是,對PM、PB、PN等型號的噴油泵,將增壓補償器前部一側加寬,使其內部空間加大,以便于安裝移動桿、螺套、彈簧等部件。在增壓補償器的滑板11 一側后面制造上擋位板13。制造滑板時,把噴油泵的油量擋位板和檔位螺栓移至另一側。而對于P2000、P3000、P7000等噴油泵,將增壓補償器前部上方一側加寬,以便于本節油裝置上的移動桿、螺套、彈簧等部件的安裝。在滑板上制造上擋位板。在增壓補償器外殼內,移動桿的內端面靠近噴油泵增壓補償器上的滑板11或滑板上的擋位板13的側面,滑板中部套裝在滑動桿12上。螺套、滑動桿安裝在增壓補償器外殼4上。應在噴油泵調試前安裝好本節油裝置,且本節油裝置必須經過噴油泵試驗臺對噴油泵進行調試后才能使用。噴油泵各種驗收參數都不能改變,只增加了節油參數。把油門搬到最大位置,與噴油泵的高速限位螺釘相接觸,向增壓補償器內輸送0.1MPa氣壓,這時滑板向前移動,滑板或滑板上的擋位板與本節油裝置上的移動桿的內端面相接觸。由于彈簧彈力大于增壓補償器輸出壓力,使滑板不能向前移動。這時可通過轉動螺套,調整節油油量,并通過螺母5實現螺套的定位。在進行標定油量調整時油門不變,通過移動桿收送裝置拉動移動桿向外移動,這時滑板在增壓補償器的作用下也向前移動,與增壓補償器上的油量限位螺釘相接觸。因移動桿的行程大于增壓補償器上的傳動桿增壓后的行程,移動桿已不起作用,這時通過調整油量限位螺釘調整出標定油量。在調試噴油泵前安裝上節油裝置,調試時可以把標定油量調整為兩種油量:一種是節油油量,另一種是標定油量。節油油量一定小于標定油量。比如標定油量為30mL/200次,節油油量可調為24mL/200次。這種調試按照噴油泵的現有調試方法進行。因為同一種的發動機,功率也不一定相同。在空載或者輕載,就是在標準載重且路面狀況較好的情況下,駕駛員可通過身邊的控制器,調整到節油位置,這樣就起到了節油作用。彈簧彈力必須大于增壓補償器增壓后傳動桿壓力。滿載時,通過移動桿收送裝置使移動桿的內端面與滑板或滑板上的擋位板脫離,使其處于正常狀態;空載或輕載時,通過移動桿收送裝置使移動桿的內端面與滑板或滑板上的擋位板接觸,減小滑板的移動行程,減少噴油泵供油量,使其處于低功率即節油狀態。移動桿移動的行程一定要大于增壓補償器增壓后,增壓補償器上的傳動桿的行程。移動桿依靠彈簧的彈力作用回位,駕駛員在通過控制器向節油位置調整時,要在發動機小油門時調整,這樣移動桿回位較快。增壓補償器上的滑板的前后移動起到調整噴油泵供油量大小的作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大型柴油機汽車節油裝置,其特征在于,它有移動桿(1),移動桿的中部外面安裝有螺套(7),螺套與移動桿之間有密封圈(8),螺套外面安裝有螺母(5),移動桿的內端端部有限位卡簧(10),螺套外端的安裝有彈簧彈力調整螺母(3),移動桿中部的凸臺(6)與彈簧彈力調整螺母內端面之間安裝有彈簧(9),彈簧彈力調整螺母上面安裝有定位螺母(2),移動桿的外端端部與移動桿收送裝置連接在一起。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大型柴油機汽車節油裝置,其特征在于,它有移動桿(1),移動桿的中部外面安裝有螺套(7),螺套與移動桿之間有密封圈(8),螺套外面安裝有螺母(5),移動桿的內端端部有限位卡簧(10),螺套外端的安裝有彈簧彈力調整螺母(3),移動桿中部的凸臺(6)與彈簧彈力調整螺母內端面之間安裝有彈簧(9),彈簧彈力調整螺母上面安裝有定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玉民,
申請(專利權)人:張玉民,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