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再制造零部件的檢測臺,涉及被檢測件,包括工作臺、第一、第二夾具、懸梁、掛繩、激振器、扭矩傳感器、聲波感應傳感器、應力應變片、信號放大器、數據處理器、顯示器,所述第一、第二夾具、懸梁安裝在工作臺表面,所述懸梁上懸掛所述掛繩,所述第二夾具能夠帶動所述被檢測件轉動;所述扭矩傳感器上的測扭應變片、應力應變片安裝在所述被檢測件表面,所述扭矩傳感器、聲波感應傳感器、應力應變片均與所述信號放大器電連接,所述數據處理器分別與所述信號放大器、顯示器電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同時對零部件的受力、扭矩、固有頻率進行檢測,而且結構簡單,實用性強。(*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種再制造零部件的檢測臺
本技術涉及一種再制造零部件的檢測臺。
技術介紹
再制造是一種對廢舊產品實施高技術修復和改造的產業,它針對的是損壞或行將報廢的零部件,在性能失效分析、壽命評估等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再制造工程設計,采用一系列相關的先進制造技術,使再制造產品質量達到或超過新品。再制造是指將廢舊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機床等進行專業化修復的批量化生產過程,再制造產品達到與原有新品相同的質量和性能,是循環經濟“再利用”的高級形式。與制造新品相比,再制造產品可節省成本50%,節能60%,節材70%,幾乎不產生固體廢物。所以再制造產業前景廣闊。目前對裝備廢舊零部件進行無損檢測和壽命評估以確定其是否具有再制造價值是毛坯件再制造整個過程中的第一步,同時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它直接關系到再制造產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社會對再制造產品的認可程度。而目前研究較多的無損檢測技術有:磁粉檢測技術、滲透檢測技術、工業CT檢測技術、超聲檢測技術、渦流檢測技術等。但這些檢測技術僅適用于檢測達到一定宏觀尺寸的缺陷。在上述無損檢測技術中,磁粉檢測技術僅能檢測到鐵磁材料I?2mm深度的宏觀缺陷;滲透檢測技術僅能檢測致密性金屬的表面開口型宏觀缺陷;工業CT檢測技術需要對射線進行較好的防護,而且對于面狀缺陷,若射線方向與面平行則很難檢出;超聲檢測時需要使用耦合劑,僅對宏觀缺陷比較敏感;渦流檢測存在集膚效應,所以只能檢測零件表層的缺陷,且易受零件表面積碳等導電覆蓋層凸凹度的影響。在中國專利申請號:201110332097中公開了一種工件固有頻率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構成如下:工件振動檢測傳感器、敲擊錘、敲擊錘振動檢測傳感器、數據處理模塊;其中:工件振動檢測傳感器固定布置在被測工件表面,敲擊錘振動檢測傳感器固定布置在用于敲擊被測工件的敲擊錘上;工件振動檢測傳感器和敲擊錘振動檢測傳感器都與數據處理模塊連接。該技術方案功能單一,只能對被測件的固有頻率進行檢測。在中國專利申請號:201010602623中公開了一種發動機零部件固有頻率的聲學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的測試步驟如下,首先,將被測零部件放置在工作平臺上;然后,將聲波感應傳感器放置在距離被測零部件的3cm?5cm處,再用小木錘激振被測零部件,通過聲波感應傳感器采集被測零件發出的聲波,聲波依次經過前置放大器、信號采集處理器,最終,由計算機輸出被測零部件的各階頻率。該技術方案只能對發動機零部件的固有頻率進行測試,范圍小,且功能單一。在中國專利申請號:201010137183中公開了一種扭矩檢測裝置,包括機座、固設于該機座上的支撐結構、位于該機座上的用于測力的檢測組件、由該支撐結構和該檢測組件共同支撐的載物臺、驅動機構及由該驅動機構驅動而相對該載物臺往復擺動的擺臂,該驅動機構包括樞轉地支撐于該機座的傳動軸、用于驅動該傳動軸轉動的馬達、兩固定于該傳動軸的第一同步帶輪、兩通過樞轉軸樞設于該機座上的第二同步帶輪及兩分別連接于該兩第一同步帶輪與該兩第二同步帶輪之間的第一同步帶,該擺臂包括兩分別固定于該兩第二同步帶輪的樞轉軸的擺桿及連接于該兩擺桿之間的橫桿。該驅動機構的雙側驅動方式不僅能保證該兩擺桿平穩運動,亦能確保該兩擺桿轉動時與該載物臺的夾角一致,可讓檢測出的扭矩更精確。但是,該技術方案結構復雜,只能對零部件進行扭矩檢測,功能單一。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能夠同時對零部件扭矩、固有頻率進行檢測的再制造零部件的檢測臺。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再制造零部件的檢測臺,涉及被檢測件,包括工作臺、第一、第二夾具、懸梁、掛繩、激振器、扭矩傳感器、聲波感應傳感器、應力應變片、信號放大器、數據處理器、顯示器,所述第一、第二夾具、懸梁安裝在工作臺表面,所述懸梁上懸掛所述掛繩,所述第二夾具能夠帶動所述被檢測件轉動;所述扭矩傳感器上的測扭應變片、應力應變片安裝在所述被檢測件表面,所述扭矩傳感器、聲波感應傳感器、應力應變片均與所述信號放大器電連接,所述數據處理器分別與所述信號放大器、顯示器電連接。本檢測臺能夠同時對零部件的受力、扭矩、固有頻率進行檢測。優選的,所述工作臺表面設有滑槽,所述第一、第二夾具能夠在所述滑槽中滑動;這樣能夠根據不同的零部件進行位置調整,適用范圍更大。優選的,所述滑槽為燕尾槽。優選的,所述采集裝置還包括攝像機;記錄被檢測件檢測時的有關信息。優選的,所述掛繩的數量為2個。所述的再制造零部件的檢測臺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利用第一、第二夾具將被檢測件夾緊;(2)將所述扭矩傳感器的測扭應變片、應力應變片安裝在所述被檢測件表面,利用所述第二夾具轉動所述被檢測件,;將采集得到的信息傳輸于所述信號放大器;(3)利用所述數據處理器、顯示器進行數據處理、顯示;(4)利用所述掛繩懸掛所述被檢測件;(5)將聲波感應傳感器放置距離被檢測件4 一 10mm,利用所述激振器激振所述被檢測件;(6)利用所述數據處理器、顯示器進行數據采集、處理、顯示。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技術能夠同時對零部件的受力、扭矩、固有頻率進行檢測,而且結構簡單,實用性強?!靖綀D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中:1、工作臺,2、第一夾具,3、第二夾具,4、懸梁,5、掛繩,6、激振器,7、扭矩傳感器,8、聲波感應傳感器,9、應力應變片,10、信號放大器,11、數據處理器,12、顯示器,13、攝像機?!揪唧w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說明:結合圖1,本技術的一種再制造零部件的檢測臺,涉及被檢測件,包括工作臺1、第一、第二夾具、懸梁4、掛繩5、激振器6、扭矩傳感器7、聲波感應傳感器8、應力應變片9、攝像機13、信號放大器10、數據處理器11、顯示器12 ;第一、第二夾具、懸梁4安裝在工作臺I表面,懸梁4上懸掛2個掛繩5,第二夾具3能夠帶動被檢測件轉動;扭矩傳感器7上的測扭應變片、應力應變片9安裝在被檢測件表面,扭矩傳感器7、聲波感應傳感器8、應力應變片9均與信號放大器10電連接,數據處理器11分別與信號放大器10、顯示器12電連接;工作臺I表面設有滑槽,滑槽為燕尾槽,第一、第二夾具能夠在滑槽中滑動;檢測臺檢測被檢測件扭矩、應力的使用方法:(I)利用第一、第二夾具將被檢測件夾緊;(2)將扭矩傳感器7的測扭應變片、應力應變片9安裝在被檢測件表面,利用第二夾具3轉動被檢測件;(3)利用數據處理器11、顯示器12進行數據采集、處理、顯示。檢測臺檢測被檢測件固有頻率的使用方法:(4)利用掛繩5懸掛被檢測件;(5)將聲波感應傳感器8放置距離被檢測件8mm,利用激振器6激振被檢測件;(6)利用數據處理器11、顯示器12進行數據處理、顯示。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術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技術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技術的原理,在不脫離本技術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技術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技術范圍內。本技術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再制造零部件的檢測臺,涉及被檢測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臺、第一、第二夾具、懸梁、掛繩、激振器、扭矩傳感器、聲波感應傳感器、應力應變片、信號放大器、數據處理器、顯示器,所述第一、第二夾具、懸梁安裝在工作臺表面,所述懸梁上懸掛所述掛繩,所述第二夾具能夠帶動所述被檢測件轉動;所述扭矩傳感器上的測扭應變片、應力應變片安裝在所述被檢測件表面,所述扭矩傳感器、聲波感應傳感器、應力應變片均與所述信號放大器電連接,所述數據處理器分別與所述信號放大器、顯示器電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再制造零部件的檢測臺,涉及被檢測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臺、第一、第二夾具、懸梁、掛繩、激振器、扭矩傳感器、聲波感應傳感器、應力應變片、信號放大器、數據處理器、顯示器,所述第一、第二夾具、懸梁安裝在工作臺表面,所述懸梁上懸掛所述掛繩,所述第二夾具能夠帶動所述被檢測件轉動;所述扭矩傳感器上的測扭應變片、應力應變片安裝在所述被檢測件表面,所述扭矩傳感器、聲波感應傳感器、應力應變片均與所述信號放大器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高兵,
申請(專利權)人:陳高兵,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