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立式動載套管磨損試驗機
本專利技術屬于石油開采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立式動載套管磨損試驗機。
技術介紹
油氣井鉆探過程中,鉆桿接頭與套管的磨損是一種典型的桿-套磨損,這種磨損導致用于隔離巖層和支撐井壁的套管壁厚減薄、強度降低,造成鉆井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對鉆井效率產生了影響。據相關數據統計表明,由于套管磨損直接帶來的經濟損失高達十億美元以上。管套磨損在中國鉆井工程中已成為一個急需解決的重大技術問題。但是在實際鉆井過程中,由于管套都位于在深井、超深井之中,這對現場觀測及現場試驗帶了困難,所以大多數情形下我們只有通過在實驗室進行模擬研究管套磨損的情況。為了對各種復雜工況下磨損機理進行深入的研究,尤其能夠產生徑向沖擊與滑動復合工況的模擬條件,從而對深井及超深井石油套管磨損規律有一個更全面的研究,并為評價各種防磨技術性能提供基礎試驗手段。目前,利用全尺寸鉆桿試樣與套管試樣來研究鉆桿與套管磨損機理的典型實驗裝置有滑臺式套管磨損試驗機,然而,該磨損試驗機中,鉆桿試樣與套管試樣采用臥式磨損方位,與現實工況中立式磨損方位不符;其利用皮帶的傳遞作用來帶動鉆桿的旋轉,且利用零部件的自重作為回復力,對鉆桿與套管之間的摩擦產生影響,工作狀況不穩定;由于采用臥式方位,其泥漿槽能夠維持的液面高度不能實現鉆桿試樣與套管試樣接觸區的充分潤滑;鉆桿試樣與套管試樣不能完成軸向的相對運動,因而無法模擬現實工況中鉆桿向下的運動。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人根據多年從事本領域和相關領域的生產設計經驗,研制出一種立式動載套管磨損試驗機,以期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立式動載套管磨損試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動載套管磨損試驗機包括:一加載系統,包括有一前支座、一后支座、一導軌部及一彈性移動部,所述導軌部包括兩沿水平方向并列設置的直軌,所述直軌連接于所述前支座及后支座之間,所述彈性移動部能移動的套設在兩所述直軌上,其前側與一碰撞桿的后端上螺接的碰撞鎖母相接觸,其后側與所述后支座相接觸,所述碰撞桿能移動的設置在所述前支座上;一旋轉系統,其設有一旋轉電機,所述旋轉電機通過一電機支架固定在所述彈性移動部上,其下端的輸出軸向下依次連接有聯軸器、扭矩傳感器及鉆桿部,所述鉆桿部能轉動的穿設于所述彈性移動部上的定位孔,其下端設有一供裝設轉桿試樣的組設部;一激振系統,其包括有一激振電機及一偏心轉動部,所述激振電機通過一電機安裝架固定在所述前支座上,所述偏心轉動部能轉動的穿設于所述前支座上的通孔,其上端與所述激振電機下端的輸出軸相連接,其下端頭套設固定有一下軸承,所述下軸承與所述碰撞桿的前端相接觸;一裝夾系統,位于所述導軌部的下側,其設有一中空的泥漿槽、一平臺部及一升降機,所述泥漿槽固定在所述平臺部上,其上端為開口端,所述泥漿槽的側壁上設有一供夾持套管試樣的夾持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立式動載套管磨損試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動載套管磨損試驗機包括: 一加載系統,包括有一前支座、一后支座、一導軌部及一彈性移動部,所述導軌部包括兩沿水平方向并列設置的直軌,所述直軌連接于所述前支座及后支座之間,所述彈性移動部能移動的套設在兩所述直軌上,其前側與一碰撞桿的后端上螺接的碰撞鎖母相接觸,其后側與所述后支座相接觸,所述碰撞桿能移動的設置在所述前支座上; 一旋轉系統,其設有一旋轉電機,所述旋轉電機通過一電機支架固定在所述彈性移動部上,其下端的輸出軸向下依次連接有聯軸器、扭矩傳感器及鉆桿部,所述鉆桿部能轉動的穿設于所述彈性移動部上的定位孔,其下端設有一供裝設轉桿試樣的組設部; 一激振系統,其包括有一激振電機及一偏心轉動部,所述激振電機通過一電機安裝架固定在所述前支座上,所述偏心轉動部能轉動的穿設于所述前支座上的通孔,其上端與所述激振電機下端的輸出軸相連接,其下端頭套設固定有一下軸承,所述下軸承與所述碰撞桿的前端相接觸; 一裝夾系統,位于所述導軌部的下側,其設有一中空的泥漿槽、一平臺部及一升降機,所述泥漿槽固定在所述平臺部上,其上端為開口端,所述泥漿槽的側壁上設有一供夾持套管試樣的夾持部,所述升降機的上端與所述平臺部相連接,在所述平臺部上行時,所述鉆桿部的下端能凸伸至所述泥漿槽中; 一機架,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上設置有多個前立柱、中部立柱及后立柱,所述前支座的前后兩側對應安裝在所述前立柱及中部立柱上,所述后支座固定在所述后立柱上,其中,所述平臺部的前側、后側分別設有前側豎向滑套及后側豎向滑套,所述前豎向滑套與后側豎向滑套對應套設在所述中部立柱及后立柱上,所述升降機固定在所述底座上。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動載套管磨損試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鉆桿部包括有一連接短節及一鉆桿連接頭,所述鉆桿連接頭能轉動的對應穿設于所述定位孔,其上端通過所述連接短節與所述扭矩傳感器相連接; 其中,所述鉆桿連接頭上間隔套設固定有一圓錐滾子軸承及一滾柱軸承,所述圓錐滾子軸承及滾柱軸承對應嵌設固定于所述定位孔的上端口及下端口 ; 其中,所述組設部包括一環部及一鉆桿試樣擋片,所述環部凸設在所述鉆桿連接頭的外側面上,并靠近所述鉆桿連接頭的下端,所述鉆桿試樣擋片通過螺釘連接在所述鉆桿接頭的下端面上,其外徑大于所述鉆桿連接頭的外徑,所述環部與所述鉆桿試樣擋片之間形成一供裝設所述鉆桿試樣的凹環。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動載套管磨損試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轉動部包括有一偏心輪軸及一偏心輪,所述偏心輪軸的上端與所述激振電機的輸出軸相連接,其下端套設固定有所述偏心輪,所述下軸承套設在所述偏心輪上; 其中,所述偏心輪的外側凸設有一止擋環,所述止擋環相鄰于所述下軸承的上側,所述偏心輪上另套設有一下軸套,所述下軸套相鄰于所述下軸承的下側,其與所述偏心輪之間通過彈簧卡圈卡接固定; 其中,所述偏心輪軸能轉動的對應穿設于所述通孔,其外側由上至下依次套設有一上軸套及一上軸承,所述上軸套的上端與所述偏心輪軸外側凸設的環肩接觸,其下端則與所述上軸承相鄰,所所述上軸承則嵌設固定在所述通孔處。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動載套管磨損試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轉動部包括有一偏心輪軸及一偏...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溫東,樊建春,張來斌,李杰,胡治斌,趙坤鵬,孫秉才,張喜明,明學江,商強,高富民,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