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連續供料噴漿車,主要由行走裝置及設置在行走裝置上的盛料噴漿裝置、輸料裝置及控制系統組成,盛料噴漿裝置設置在行走裝置的車頭后,所述的輸料裝置由輸送機、過渡料斗、電機組成,輸送機為連續供料式輸送機,電機通過傳動裝置與輸送機連接,輸送機的出料端設置于盛料噴漿裝置的盛料料斗上方,在輸送機的進料端上設置有過渡料斗,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實現了送料與噴漿過程完全分離,兩者可同時工作互不影響,物料通過輸送機輸送到盛料料斗中連續供給噴漿機,不停機上料,減少了噴漿車的待料時間,提高勞動生產率,加快施工進度,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適用于干料、濕料的施工作業,適用性較強。(*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連續供料噴漿車
本技術屬于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設備
,特別涉及一種連續供料噴漿車。
技術介紹
混凝土噴漿車是一種廣泛應于用建筑物外表飾面、隧道、地鐵工程、巖石工程、地下工程、公路工程以及工程搶險等領域的施工設備,對于建筑物外表飾面的噴漿操作,普遍采用空間需求大,輔助設備較多且造價昂貴的大型噴漿車,如:徐州建工的HPC30噴漿車、湖北神鷹汽車有限責任公司的神鷹牌YG5160TPJHD4G1型噴漿車,徐州海格力斯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的HL.pj-30噴漿車,上海通隧機電設備有限公司的SPM500PC噴漿車等。對于隧道及地下工程噴漿操作,由于受操作空間的限制,則需采用結構緊湊的噴漿車,這類噴漿車目前在市場上較多,如本 申請人:申請的CN203161253U專利就公開了一種全自動干濕兩用噴漿車,該全自動干濕兩用噴漿車的盛料料斗設置于車架后端,運料車將物料倒進盛料料斗中,液壓系統將盛料料斗舉升后再將物料持續供給噴漿機工作,直到將盛料料斗中的物料全部噴射完后,又將盛料料斗通過液壓系統放下盛料,再將盛料料斗舉升對噴漿機持續供料,以此來實現自動上料、噴漿工作。又如CN103410526A也公開了一種液壓上料噴漿車,該噴漿車的結構、工作方式與CN203161253U相似。這種采用液壓舉升盛料料斗為噴漿機供料的方式存在的問題是:在噴漿機工作時無法同時上料,而料斗上料時噴漿機無法同時噴漿,即上料和噴漿不能連續進行,供料不穩定,易影響施工進程,生產效率低下,且盛料料斗在舉升過程中易發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害。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連續供料噴漿車,實現了在隧道及地下工程噴漿施工中噴漿車盛料上料與噴漿同步進行的連續供料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供料過程穩定安全。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所述:連續供料噴漿車,主要由行走裝置及設置在行走裝置上的盛料噴漿裝置、輸料裝置及控制系統組成,盛料噴漿裝置設置在行走裝置的車頭后,所述的輸料裝置由輸送機、過渡料斗、電機組成,輸送機為連續供料式輸送機,電機通過傳動裝置與輸送機連接,輸送機的出料端設置于盛料噴漿裝置的盛料料斗上方,在輸送機的進料端上設置有過渡料斗。本技術的行走裝置主要由車頭、輪胎、大梁、底盤框架構成,大梁固定在底盤框架上,輪胎通過自帶的前、后橋連接在大梁和底盤框架上,車頭設置在大梁前端。本技術的控制系統由操作系統、液壓站、平衡臂及油路、電路構成,操作系統設置在行走裝置的車頭內,液壓站設置在行走裝置的底盤框架上。本技術的盛料噴漿裝置主要由盛料料斗、噴漿機組成,噴漿機設置于盛料料斗下方,在盛料料斗內設置有網篩。本技術的輸送機進料端是由鉸鏈與前端連接的折疊式結構,輸送機的進料端設置有支撐臂,支撐臂通過油缸與液壓站連接。本技術的優點和有益效果:本技術的連續供料噴漿車是在噴漿車上設置了輸送機,使送料與噴漿過程完全分離,兩者可同時工作互不影響,物料通過輸送機輸送到盛料料斗中連續供給噴漿機,實現了不停機連續供料方式,減少了噴漿車的待料時間,提高勞動生產率,加快施工進度,且本技術適用于干料、濕料的施工作業,適用性較強。【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連續供料噴漿車主視(示意)圖,圖2是圖1的右視(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的連續供料噴漿車工作(示意)圖。圖中:1_車頭、2-盛料料斗、3-噴漿機、4-輸送機、5-液壓站、6-輪胎、7-平衡臂、8-枕木、9-過渡料斗、10-支撐板、11-鉸鏈、12-支撐臂、13-大梁、14-底盤框架、15-操作系統、16-網篩。【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不應就此理解為本技術所述主題的范圍僅限于以下的實施例,在不脫離本技術上述技術思想情況下,凡根據本領域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做出的各種修改、替換和變更,均包括在本技術的范圍內。如圖1一3所示,連續供料噴漿車,主要由行走裝置及設置在行走裝置上的盛料噴漿裝置、輸料裝置及控制系統組成,盛料噴漿裝置設置在行走裝置的車頭I后,所述的輸料裝置由輸送機4、過渡料斗9、電機組成,輸送機4為連續供料式輸送機,電機通過傳動裝置與輸送機4連接,輸送機4的出料端設置于盛料噴漿裝置的盛料料斗2上方,在輸送機4的進料端上設置有過渡料斗9。行走裝置主要由車頭1、輪胎6、大梁13、底盤框架14構成,大梁13固定在底盤框架14上,輪胎6通過自帶的前、后橋連接在大梁13及底盤框架14上,車頭I設置在大梁13前端。控制系統由操作系統15、液壓站5、平衡臂7及常規的油路、電路構成,操作系統15設置在行走裝置的車頭I內,液壓站5設置在行走裝置的底盤框架14上,平衡臂7通過油缸均布在底盤框架14上,支撐臂12設置在底盤框架14的左右兩側。盛料噴漿裝置主要由盛料料斗2、噴漿機3組成,噴漿機3設置于盛料料斗2下方,在盛料料斗2內設置有網篩16,盛料料斗2固定在行走裝置的底盤框架14上,網篩16傾斜設置在盛料料斗2內部,而噴漿機3設置在盛料料斗2的下面,噴漿機3的入料口正對盛料料斗2的出料口,噴漿機3固定在行走裝置的底盤框架14或大梁13上。輸料裝置中的輸送機4的進料端是由鉸鏈11與前端連接的折疊式結構,輸送機4的進料端設置有支撐臂12,支撐臂12通過油缸與液壓站5連接,以便本技術的連續供料噴漿車在行走時,將輸送機4進料端進行折疊,此外,為防止輸送機4的進料端放下時與地面碰撞而受損壞,還可在輸送機4的進料端的底部設置支撐板10。作為優選方式,本技術中輸送機4為皮帶輸送機,皮帶輸送機的出料端設置有刮料器,針對物料的干濕差異,皮帶輸送機與地平面夾角可為15°?35°。本技術的工作原理是:將噴漿車行駛到指定工作位置,啟動液壓站5,先將平衡臂7支撐在地面的枕木8上,確保整車平穩后將輸送機4的進料端用支撐臂12放下,調整各個平衡臂7的支撐位置,確保車體平穩和輸送機4前后端銜接正常,試開機調試,待輸送機4與噴漿機3能正常工作后,通過運輸車輛將料場的物料運送過來傾倒入輸送機4進料端的過渡料斗9中,輸送機4連續將物料從過渡料斗9輸送到盛料料斗2中并通過網篩16供給噴漿機3,運輸車輛的物料全部倒入過渡料斗9后,運輸車輛可再次往返送料,噴漿機3可由過渡料斗9和盛料料斗2持續供料,從而實現噴漿機3不停機連續工作。當整個噴漿作業完成后,清掃各個部位的殘渣剩料,然后收起平衡臂7和支撐臂12,將噴漿車駛離工作現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連續供料噴漿車,主要由行走裝置及設置在行走裝置上的盛料噴漿裝置、輸料裝置及控制系統組成,盛料噴漿裝置設置在行走裝置的車頭(1)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輸料裝置由輸送機(4)、過渡料斗(9)、電機組成,輸送機(4)為連續供料式輸送機,電機通過傳動裝置與輸送機(4)連接,輸送機(4)的出料端設置于盛料噴漿裝置的盛料料斗(2)上方,在輸送機(4)的進料端上設置有過渡料斗(9)。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連續供料噴漿車,主要由行走裝置及設置在行走裝置上的盛料噴漿裝置、輸料裝置及控制系統組成,盛料噴漿裝置設置在行走裝置的車頭(I)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輸料裝置由輸送機(4)、過渡料斗(9)、電機組成,輸送機(4)為連續供料式輸送機,電機通過傳動裝置與輸送機(4)連接,輸送機(4)的出料端設置于盛料噴漿裝置的盛料料斗(2)上方,在輸送機(4)的進料端上設置有過渡料斗(9)。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續供料噴漿車,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統由操作系統(15)、液壓站(5)、平衡臂(7)及油路、電路構成,操作系統(15)設置在行走裝置的車頭(I)內,液壓站(5)設置在行走裝置的底盤框...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飛,
申請(專利權)人:李飛,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貴州;5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