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磁加熱裝置,所述電磁加熱裝置包括:發熱元件;熱電轉換器,所述熱電轉換器所述發熱元件上或鄰近所述發熱元件設置;電路系統,所述電路系統與所述熱電轉換器相連,所述熱電轉換器將所述發熱元件的熱量吸收并轉化為電能并輸入到所述電路系統中。根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電磁加熱裝置能夠進一步提升能量轉化效率,具有能源利用率高、利于節約能源、散熱效果好、使用壽命長等優點。(*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電磁加熱裝置,所述電磁加熱裝置包括:發熱元件;熱電轉換器,所述熱電轉換器所述發熱元件上或鄰近所述發熱元件設置;電路系統,所述電路系統與所述熱電轉換器相連,所述熱電轉換器將所述發熱元件的熱量吸收并轉化為電能并輸入到所述電路系統中。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電磁加熱裝置能夠進一步提升能量轉化效率,具有能源利用率高、利于節約能源、散熱效果好、使用壽命長等優點?!緦@f明】電磁加熱裝置
本技術涉及電磁加熱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電磁加熱裝置。
技術介紹
相關技術中的電磁爐,雖然其能量轉化效率已經達到88% -90%,但仍然存在提 升的空間。然而通過降低元器件的損耗來進一步提升能效已經很難實現,因此,迫切需要尋 求其它方法來提高電磁爐的能量轉化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之一。為此, 本技術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電子加熱裝置,該電子加熱裝置能夠進一步提升能量 轉化效率,具有能源利用率高、利于節約能源等優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出一種電磁加熱裝置,所述電磁加熱裝置包括:發 熱元件;熱電轉換器,所述熱電轉換器設在所述發熱元件上或鄰近所述發熱元件設置;電 路系統,所述電路系統與所述熱電轉換器相連,所述熱電轉換器將所述發熱元件的熱量吸 收并轉化為電能并輸入到所述電路系統中。 根據本技術的電磁加熱裝置,通過在所述發熱元件上或鄰近所述發熱元件設 置熱電轉換器,且熱電轉換器與所述電路系統電連接,可以利用熱電轉換器吸收所述發熱 元件的熱量并轉化為電能,然后將轉化成的電能輸入到所述電路系統中以作為所述電路系 統的電源,形成能量反饋,由此可以對所述電磁加熱裝置內部的熱量進行充分利用,減少所 述電路系統的耗電量。此外,熱電轉換器將所述發熱元件的熱量吸收用來轉化成電能,可以 利于所述發熱元件的散熱,延長所述發熱元件的使用壽命,同時可降低所述電磁加熱裝置 內其他元件對溫升的設計要求。因此,根據本技術的電磁加熱裝置能夠進一步提升能 量轉化效率,具有能源利用率高、利于節約能源、散熱效果好、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另外,根據本技術的電磁加熱裝置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所述熱電轉換器設在所述發熱件上,所述熱電轉換器的一表面與所述發熱元件貼 合。由此可以便于熱電轉換器吸收所述發熱元件的熱量。 所述電磁加熱裝置還包括散熱器,所述散熱器貼合在所述熱電轉換器的與所述一 表面相對的另一表面上。這樣可以保證熱電轉換器具有較高的熱電轉化效率。 所述發熱元件包括線圈盤和電子元器件中的至少一個。 所述發熱元件為線圈盤,所述熱電轉換器的上表面貼合在所述線圈盤的下表面 上,所述散熱器的上表面貼合在所述熱電轉換器的下表面上。熱電轉換器可以吸收線圈盤 的熱量并轉化成電能反饋到所述電路系統中。 所述發熱元件為電子元器件,所述熱電轉換器的下表面貼合在所述電子元器件的 上表面上,所述散熱器的下表面貼合在所述熱電轉換器的上表面上。熱電轉換器可以將電 子元器件的熱量轉化為電能為所述電路系統供電。 所述發熱元件包括電子元器件和線圈盤,所述散熱器為至少兩個且分別設在所述 電子元器件的上方和所述線圈盤的下方,所述熱電轉換器為至少兩個且分別貼合在所述電 子元器件與對應的所述散熱器之間和所述線圈盤與對應的所述散熱器之間。由此,所述熱 電轉換器可以將所述電子元器件和所述線圈盤的熱量轉化為電能,形成能量反饋。 所述電子元器件包括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和整流橋堆中的至少一個。由于絕緣 柵雙極型晶體管和整流橋堆的發熱量較大,由此可以充分利用所述電磁加熱裝置內部的熱 量。 位于所述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和/或所述整流橋堆上方的所述散熱器上設有定 位槽和支撐腳,所述熱電轉換器配合在所述定位槽內,所述支撐腳支撐在承載所述絕緣柵 雙極型晶體管和/或所述整流橋堆的電路板上。這樣可以提高所述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和 /或所述整流橋堆、所述熱電轉換器和所述散熱器之間的相對位置的穩定性。 所述熱電轉換器鄰近所述發熱元件設置且位于所述發熱元件的散熱風道的出風 方向上。由此可以利用一個所述熱電轉換器將多個所述發熱元件的熱量吸收并轉化,且不 增加所述電磁加熱裝置的高度。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電磁加熱裝置的局部剖視圖。 圖2是根據本技術另一個實施例的電磁加熱裝置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技術再一個實施例的電磁加熱裝置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電子元器件10、電路板20、線圈盤30、熱電轉換器40、散熱器50、支撐 腳51。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技術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 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 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技術,而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 的限制。 下面參考附圖描述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電磁加熱裝置。 如圖1和圖3所示,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電磁加熱裝置包括發熱元件、熱電轉 換器40和電路系統(圖中未不出)。 熱電轉換器40設在所述發熱元件上或鄰近所述發熱元件設置。所述電路系統與 熱電轉換器40相連,熱電轉換器40將所述發熱元件的熱量吸收并轉化為電能并輸入到所 述電路系統中。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需要理解地是,所述發熱元件是指所述電磁加熱裝置中 任何可以發熱的元件。 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電磁加熱裝置,通過在所述發熱元件上或鄰近所述發熱 元件設置熱電轉換器40,且熱電轉換器40與所述電路系統電連接,可以利用熱電轉換器40 吸收所述發熱元件的熱量并轉化為電能,然后將轉化成的電能輸入到所述電路系統中以作 為所述電路系統的電源,形成能量反饋,由此可以對所述電磁加熱裝置內部的熱量進行充 分利用,減少所述電路系統的耗電量。此外,熱電轉換器40將所述發熱元件的熱量吸收用 來轉化成電能,可以利于所述發熱元件的散熱,延長所述發熱元件的使用壽命,同時可降低 所述電磁加熱裝置內其他元件對溫升的設計要求。因此,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電磁加 熱裝置能夠進一步提升能量轉化效率,具有能源利用率高、利于節約能源、散熱效果好、使 用壽命長等優點。 具體而言,所述電磁加熱裝置可以為電磁爐。 下面參考附圖描述根據本技術具體實施例的電磁加熱裝置。 在本技術的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如圖1和圖2所示,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 電磁加熱裝置包括發熱兀件、熱電轉換器40、電路系統和散熱器50。 熱電轉換器40與所述電路系統通過導線相連。熱電轉換器40設在所述發熱元件 上且熱電轉換器40的一表面與所述發熱兀件貼合。散熱器50貼合在熱電轉換器40的與 所述一表面相對的另一表面上。換言之,熱電轉換器40的兩個相對的表面分別貼合在所述 發熱兀件和散熱器50上,即熱電轉換器40被夾持在所述發熱兀件和散熱器50之間。 這樣一方面可以保證所述發熱元件、熱電轉換器40和散熱器50相對位置的穩定 性,增大熱電轉換器40與所述發熱元件的接觸面積,以便于熱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磁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發熱元件;熱電轉換器,所述熱電轉換器設在所述發熱元件上或鄰近所述發熱元件設置;電路系統,所述電路系統與所述熱電轉換器相連,所述熱電轉換器將所述發熱元件的熱量吸收并轉化為電能并輸入到所述電路系統中。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志勇,
申請(專利權)人:佛山市順德區美的電熱電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