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用于具有橫向板簧的車輛——尤其機動車輛——的板簧支承,以及具有橫向板簧和至少一個板簧支承的車輛車輪懸架。
技術介紹
作為懸架的一部分,車輛車輪懸架用來將車輪連接到車輛。車輛車輪懸架可以直接地連接至通常的自承式車身。根據配置,車輛車輪懸架還可以布置在連接至車身的副車架上或布置在車輛底盤上。尤其關于車輛后車輪懸架的盡可能輕和緊湊的解決方案,提供了板簧的使用。板簧布置為橫向于行駛方向裝配并且安裝在車輛上且通過板簧支承連接到車輛的橫向板簧。這樣,橫向板簧可以取代懸架彈簧和在其他情況下將是必要的防側傾桿。為了承擔懸架彈簧和防側傾桿的功能,橫向板簧必須同時保證一定程度的側傾剛度(抵抗相反的車輪垂直運動)和一定程度的提升剛度(抵抗在相同方向上的車輪垂直運動)。通常這些剛度是不同的。為了提供所述的剛度,橫向板簧必須通過彼此相距特定的距離布置的兩個板簧支承連接至車輛的簧載質量部分。因此,越過板簧支承延伸的橫向板簧的自由端部分可以以彈性的方式偏轉。其外端連接至車輛車輪懸架的可移動的樞轉部件,因此連接至車輛的非簧載質量部分。這構成了四點彎曲系統。板簧支承必須滿足復雜且同時不同的要求。因此相對于車輛的典型取向和橫向板簧的安裝位置,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剛度是可取的。這是因為板簧支承的垂直柔性影響產生的側傾和提升剛度。尤其較低的垂直剛度導致側傾和提升剛度之間較低的比值,但是這是不可取的。側傾和提升剛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具有橫向板簧(2)的車輛的板簧支承,包含兩個由彈性材料(22)制成的支承塊(11、12),橫向板簧(2)的一部分可以插入支承塊(11、12)之間,其中支承塊(11、12)中的至少一個具有布置在彈性材料(22)中的處于它的兩個支承表面(18、19)之間并且比彈性材料(22)硬的支承芯(23),其特征在于,比彈性材料(22)硬的嵌入部(24)的布置,使得通過由彈性材料(22)制成的三個彈性層(A1、A2、A3)的形成,嵌入部(24)和支承芯(23)不僅彼此隔開而且也與支承表面(18、19)隔開,其中兩個支承塊(11、12)中的至少一個具有兩個支承板(25、26),其比彈性材料(22)硬且或者布置在彈性材料(22)的外面或者至少在區域中被它們的兩個相反的支承表面(18、19)的區域中的彈性材料(22)所圍繞,其中支承板(25、26)具有布置在它們各自的末端區域(31)上的閉合結構(38),閉合結構(38)可以至少在區域中彼此形成接合以用于兩個支承塊(11、12)的耦接。
【技術特征摘要】
2013.08.28 DE 102013217113.71.一種用于具有橫向板簧(2)的車輛的板簧支承,包含兩個由彈性
材料(22)制成的支承塊(11、12),橫向板簧(2)的一部分可以插入
支承塊(11、12)之間,其中支承塊(11、12)中的至少一個具有布置在
彈性材料(22)中的處于它的兩個支承表面(18、19)之間并且比彈性材
料(22)硬的支承芯(23),其特征在于,比彈性材料(22)硬的嵌入部
(24)的布置,使得通過由彈性材料(22)制成的三個彈性層(A1、A2、
A3)的形成,嵌入部(24)和支承芯(23)不僅彼此隔開而且也與支承表
面(18、19)隔開,其中兩個支承塊(11、12)中的至少一個具有兩個支
承板(25、26),其比彈性材料(22)硬且或者布置在彈性材料(22)的
外面或者至少在區域中被它們的兩個相反的支承表面(18、19)的區域中
的彈性材料(22)所圍繞,其中支承板(25、26)具有布置在它們各自的
末端區域(31)上的閉合結構(38),閉合結構(38)可以至少在區域中
彼此形成接合以用于兩個支承塊(11、12)的耦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支承,其特征在于,嵌入部(24)具有
背對著支承芯(23)的凸形外表面區域(27),其中三個彈性層(A1、
A2、A3)中的第一彈性層在嵌入部(24)的這個凸形外表面區域(27)
和支承表面(18、19)中的背對著在安裝位置中的橫向板簧(2)的一個
之間延伸。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簧支承,其特征在于,支承芯(23)
具有面對嵌入部(24)的、相應于面對支承芯(23)的嵌入部(24)的凹
形內表面區域(29)的凸形內表面區域(28),其中三個彈性層(A1、
A2、A3)中的第二彈性層在支承芯(23)的凸形內表面區域(28)和相
反的嵌入部(24)的凹形內表面...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阿爾貝托·吉雷利·康索拉羅,馬克·西蒙,保羅·贊德伯爾根,
申請(專利權)人:福特全球技術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美國;US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