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起重機吊鉤組滑輪安裝結構,包括兩塊相對設置的側板和設置在兩側板之間的第一滑輪組和第二滑輪組,所述第一滑輪組和第二滑輪組鏡像對稱設置,該第一滑輪組包括兩個對稱設置的第一滑輪,兩第一滑輪通過第一滑輪軸支撐在兩側側板之間,第一滑輪傾斜設置,其徑向中心軸線與側板之間具有夾角α。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新穎,安裝方便,通用性強,降低了鋼絲繩跳槽風險,保障了起重機使用的可靠性,減少了鋼絲繩磨損,有效延長了鋼絲繩的使用壽命。(*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起重機部件,尤其是一種起重機吊鉤組滑輪安裝結構。
技術介紹
吊鉤組是起重機的重要工作部件,傳統的吊鉤組中,滑輪平行布置,由于卷筒與固定滑輪組之間存在距離,吊鉤滑輪到卷筒及固定滑輪上的鋼絲繩存在較大夾角,當鋼絲繩運動時容易托槽(鋼絲繩從滑輪槽中脫出),同時由于夾角較大,鋼絲繩長期與滑輪輪緣摩擦,使鋼絲繩壽命縮短,影響起吊安全。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起重機吊鉤組滑輪安裝結構,能夠降低吊鉤組鋼絲繩托槽風險及磨損速度,提高設備安全性,延長使用壽命。其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起重機吊鉤組滑輪安裝結構,包括兩塊相對設置的側板和設置在兩側板之間的第一滑輪組和第二滑輪組,其要點在于:所述第一滑輪組和第二滑輪組鏡像對稱設置,該第一滑輪組包括兩個對稱設置的第一滑輪,兩第一滑輪通過第一滑輪軸支撐在兩側側板之間,第一滑輪傾斜設置,其徑向中心軸線與側板之間具有夾角α。采用以上結構,兩滑輪組與相鄰側板之間具有相反角度的夾角,能夠防止起重機工作室,吊鉤組鋼絲繩托槽,并減少鋼絲繩磨損,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優選地,所述第二滑輪組包括兩個對稱設置的第二滑輪,兩第二滑輪通過第二滑輪軸支撐在兩側側板之間,第二滑輪傾斜設置,其徑向中心軸線與側板之間具有夾角,所述第二滑輪軸與第一滑輪軸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該結構使兩滑輪組結構一致,方便制造,有利于節約生產成本,提高零部件互相性。優選地,所述側板對應第一滑輪軸和第二滑輪軸端部位置設有滑輪軸過孔,該滑輪軸過孔傾斜設置,以方便安裝滑輪軸,并較為合理地實現滑輪組的傾斜。優選地,為方便固定滑輪軸,防止其轉動,所述滑輪軸過孔外側設有幅板,該幅板與側板固定,其中部設有方形孔,第一滑輪軸及第二滑輪軸伸出側板的端部與該方形孔相適配。優選地,夾角α的角度根據吊鉤在行車上極限時固定滑輪與卷筒上鋼絲繩位置來確定,一般為3?8°,本技術中優選為5°。優選地,所述第一滑輪軸下方設有吊鉤橫軸,該吊鉤橫軸兩端固設在兩側側板上,在吊鉤橫軸上套設有吊鉤,該結構布局合理,方便裝配。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結構簡單、新穎,成本方面較為經濟;2、安裝方便,可以采用與傳統吊鉤類似安裝方法;3、與傳統吊鉤部件通用性強,除側板外基本可以實現部件互換;4、降低了鋼絲繩跳槽風險,保障了起重機使用的可靠性;5、減少了鋼絲繩磨損,有效延長了鋼絲繩的使用壽命。【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圖3為本技術中兩側板的安裝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的使用狀態參考圖?!揪唧w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至圖4所示的一種起重機吊鉤組滑輪安裝結構,包括兩塊相對設置的側板I和設置在兩側板I之間的第一滑輪組2和第二滑輪組3,側板I豎直設置,兩側板I之間通過第一滑輪軸22、第二滑輪軸32及吊鉤橫軸5三點連接固定,側板I大致呈三角形結構,下部向下凸出,第二滑輪軸32與第一滑輪軸2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吊鉤橫軸5位于第一滑輪軸22和第二滑輪軸32所在水平面下方,該吊鉤橫軸5兩端通過螺栓固定在兩側側板I上,在吊鉤橫軸5中部通過軸承套設有吊鉤6。由圖2可以看出,所述第一滑輪組2和第二滑輪組3鏡像對稱設置,該第一滑輪組2包括兩個對稱設置的第一滑輪21,兩第一滑輪21通過第一滑輪軸22支撐在兩側側板I之間,第一滑輪21與第一滑輪軸22之間設有滾動軸承,第一滑輪21傾斜設置,其徑向中心軸線與側板I之間具有3?8°的夾角α,本技術中優選為5v。所述第二滑輪組3結構與第一滑輪組2相同,且互為鏡像對稱,該第二滑輪組3包括兩個對稱設置的第二滑輪31,兩第二滑輪31通過第二滑輪軸32支撐在兩側側板I之間,第二滑輪31傾斜設置,其徑向中心軸線與側板I之間具角度為_α的夾角。請參照圖3,所述側板I對應第一滑輪軸22和第二滑輪軸32端部位置設有滑輪軸過孔11,該滑輪軸過孔11傾斜設置,滑輪軸過孔11中心軸線與側板之間夾角同樣為α。結合圖2和圖3,所述滑輪軸過孔11外側設有幅板4,該幅板4通過螺栓與側板I固定,幅板4中部設有方形孔4a,第一滑輪軸22及第二滑輪軸32的端部穿過滑輪軸過孔11并伸入方形孔4a中,第一滑輪軸22及第二滑輪軸32端部形狀與該方形孔4a相適配。如圖4所示,在側板I及滑輪組上方兩側分別設有卷筒7和固定滑輪組8,并通過鋼絲繩9連接,由于托槽及磨損大多發生在吊鉤6距離固定滑輪組8最近的上極限位置,故夾角α角度根據吊鉤在行車上極限時固定滑輪組8與卷筒7上鋼絲繩9位置來確定。最后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描述僅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技術的啟示下,在不違背本技術宗旨及權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種類似的表示,這樣的變換均落入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局鳈囗棥?.一種起重機吊鉤組滑輪安裝結構,包括兩塊相對設置的側板(I)和設置在兩側板(I)之間的第一滑輪組(2)和第二滑輪組(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輪組(2)和第二滑輪組(3)鏡像對稱設置,該第一滑輪組(2)包括兩個對稱設置的第一滑輪(21),兩第一滑輪(21)通過第一滑輪軸(22)支撐在兩側側板(I)之間,第一滑輪(21)傾斜設置,其徑向中心軸線與側板⑴之間具有夾角α。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機吊鉤組滑輪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輪組(3)包括兩個對稱設置的第二滑輪(31),兩第二滑輪(31)通過第二滑輪軸(32)支撐在兩側側板(I)之間,第二滑輪(31)傾斜設置,其徑向中心軸線與側板(I)之間具有夾角_α,所述第二滑輪軸(32)與第一滑輪軸(2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機吊鉤組滑輪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板(I)對應第一滑輪軸(22)和第二滑輪軸(32)端部位置設有滑輪軸過孔(11),該滑輪軸過孔(11)傾斜設置。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機吊鉤組滑輪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輪軸過孔(II)外側設有幅板(4),該幅板(4)與側板(I)固定,其中部設有方形孔(4a),第一滑輪軸(22)及第二滑輪軸(32)伸出側板(I)的端部與該方形孔(4a)相適配。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起重機吊鉤組滑輪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夾角α為3?8°。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機吊鉤組滑輪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輪軸(22)下方設有吊鉤橫軸(5),該吊鉤橫軸(5)兩端固設在兩側側板(I)上,在吊鉤橫軸(5)上套設有吊鉤(6)?!緦@勘炯夹g公開了一種起重機吊鉤組滑輪安裝結構,包括兩塊相對設置的側板和設置在兩側板之間的第一滑輪組和第二滑輪組,所述第一滑輪組和第二滑輪組鏡像對稱設置,該第一滑輪組包括兩個對稱設置的第一滑輪,兩第一滑輪通過第一滑輪軸支撐在兩側側板之間,第一滑輪傾斜設置,其徑向中心軸線與側板之間具有夾角α。本技術結構簡單、新穎,安裝方便,通用性強,降低了鋼絲繩跳槽風險,保障了起重機使用的可靠性,減少了鋼絲繩磨損,有效延長了鋼絲繩的使用壽命?!綢PC分類】B66C1-34, B66D1-20【公開號】CN204434077【申請號】CN201420810315【專利技術人】付江, 李君偉, 種均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起重機吊鉤組滑輪安裝結構,包括兩塊相對設置的側板(1)和設置在兩側板(1)之間的第一滑輪組(2)和第二滑輪組(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輪組(2)和第二滑輪組(3)鏡像對稱設置,該第一滑輪組(2)包括兩個對稱設置的第一滑輪(21),兩第一滑輪(21)通過第一滑輪軸(22)支撐在兩側側板(1)之間,第一滑輪(21)傾斜設置,其徑向中心軸線與側板(1)之間具有夾角α。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付江,李君偉,種均文,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起重機廠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重慶;8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