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便于拆裝的雙重剪力墻變形縫制模結構。
技術介紹
對于一些特殊工程,在兩號高樓之間有著雙重剪力墻;其中處于雙重剪力墻重合段長度為較長、重疊總高度較高,兩墻之間凈空距離為250 mm。由于雙重剪力墻變形縫較為狹小,在變形縫內施工時較為困難。因此尋求一種耗資低、施工方便、提高施工質量的便于拆裝的剪力墻變形縫模板結構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耗資低、施工方便、提高施工質量的便于拆裝的雙重剪力墻變形縫制模結構。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便于拆裝的雙重剪力墻變形縫制模結構,它包括待灌注墻體,待灌注墻體左方設置有已施工墻體,待灌注墻體與已施工墻體之間形成變形縫,所述待灌注墻體的底部設置有多個預留孔,多個預留孔呈縱向排布,所述待灌注墻體內從上至下設置有多個橫向的套管,套管采用軟質PVC材料,所述待灌注墻體左側從右向左依次設置有模板、豎向的方木以及縱向的加強鋼管,所述模板的頂部設置有四個吊耳。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由于預留孔的設計使得模板與灌注后的墻體便于脫離,由于套管采用軟質PVC材料,使模板在松動時有一定水平向移動量,采用塔吊對模板頂部的吊耳進行提升操作時在提升過程中不產生過大阻力。因此該便于拆裝的雙重剪力墻變形縫制模結構具有耗資低、施工方便、提高施工質量的優點。【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便于拆裝的雙重剪力墻變形縫制模結構示意圖。其中:待灌注墻體I已施工墻體2變形縫3預留孔4套管5模板6方木7加強鋼管8撬棒9下一層結構砼10。【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1,本技術涉及的一種便于拆裝的雙重剪力墻 ...
【技術保護點】
一種便于拆裝的雙重剪力墻變形縫制模結構,它包括待灌注墻體(1),待灌注墻體(1)左方設置有已施工墻體(2),待灌注墻體(1)與已施工墻體(2)之間形成變形縫(3),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灌注墻體(1)的底部設置有多個預留孔(4),多個預留孔(4)呈縱向排布,所述待灌注墻體(1)內從上至下設置有多個橫向的套管(5),套管(5)采用軟質PVC材料,所述待灌注墻體(1)左側從右向左依次設置有模板(6)、豎向的方木(7)以及縱向的加強鋼管(8),所述模板(6)的頂部設置有四個吊耳。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姜金鐘,陳健,劉永紅,陳浩,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萬象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