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現澆砼多跨連續箱梁智能化預應力張拉系統技術方案

    技術編號:11821440 閱讀: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3 15:43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現澆砼多跨連續箱梁智能化預應力張拉系統,包括現澆砼多跨連續箱梁及預應力張拉裝置,預應力張拉裝置包括與多個錨位相對應配合、分別設于多個千斤頂上且用于檢測每一千斤頂的活塞桿的軸向運動行程的軸向行程傳感器、主控泵站、副控泵站,主控泵站通過主控泵站傳感數據信號線與砼構造柱一端的軸向行程傳感器連接,還通過主控泵站高壓油管與砼構造柱一端的千斤頂連接,副控泵站通過若干副控泵站傳感數據信號線與砼構造柱另一端的軸向行程傳感器連接,還通過副控泵站高壓油管與砼構造柱另一端的千斤頂連接,主控泵站驅動千斤頂做往復運動以對澆砼多跨連續箱梁兩端錨位做對應同步的預應力張拉。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預應力張拉系統,特別涉及一種現澆砼多跨連續箱梁智能化預應力張拉系統
    技術介紹
    傳統的現澆砼多跨連續箱梁預應力張拉技術是通過張拉千斤頂,將鋼絞線的荷載傳遞至設置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錨位,從而實現被張拉現澆砼多跨連續箱梁形成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結構。實施鋼筋混凝土結構預應力張拉時,需單對張拉千斤頂以及電動油泵來對各錨位人工進行掌控張拉,存在工藝繁瑣,張拉耗時耗力,作業效率低以及一般設計要求結構整體張拉受力均勻一致,兩端對稱同步雙控張拉不易實現,張拉過程控制數據不易掌控,施工質量難以確保等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效率高、張拉控制數據可靠、節約工期的一種現澆砼多跨連續箱梁智能化預應力張拉系統。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取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現澆砼多跨連續箱梁智能化預應力張拉系統,包括現澆砼多跨連續箱梁以及預應力張拉裝置,多跨連續整體箱梁的包括砼頂板平臺、設于砼頂板平臺上下端面的兩塊相互平行的砼構造側墻、在兩塊砼構造側墻之間連接有砼箱梁底板,所述砼箱梁底板位于所述砼構造側墻的下端并與所述砼頂板平臺平行,所述砼頂板平臺、兩塊砼構造側墻以及砼箱梁底板相圍合后形成砼構造柱,所述砼頂板平臺包括上平面、由上平面兩端分別豎直向下延伸的兩個側邊,由兩個側邊分別向內且向下傾斜的兩個傾斜邊,以及連接于兩個傾斜邊下端且與上平面平行的下平面,所述兩塊砼構造側墻的上表面與所述下平面相接,在兩塊砼構造側墻上分別設有多組錨位,多組錨位縱向布置,每一組錨位均包括四個錨位,呈橫向布置;所述預應張拉裝置包括與多個錨位相對應配合的多個千斤頂、分別設于多個千斤頂上且用于檢測每一千斤頂的活塞桿的軸向運動行程的軸向行程傳感器、主控泵站、副控泵站,所述主控泵站通過若干主控泵站傳感數據信號線與砼構造柱一端側的軸向行程傳感器連接,還通過主控泵站高壓油管與砼墩箱體構造柱一端側的千斤頂連接,所述副控泵站通過若干副控泵站傳感數據信號線與砼構造柱另一端側的軸向行程傳感器連接,還通過副控泵站高壓油管與砼構造柱另一端側的千斤頂連接,所述主控泵站通過無線或有線的方式向副控泵站發出控制信號,控制副控泵站工作,進而同時驅動砼構造柱兩端側的千斤頂做往復運動以對所述澆砼多跨連續箱梁兩端錨位做對應同步的預應力張拉。作為優化,所述主控泵站包括PLC控制板、主控泵站組合液壓分配閥以及主控泵站無線通訊模塊,所述PLC控制板通過主控泵站傳感數據信號線與砼墩箱體構造柱一端側的軸向行程傳感器連接,所述PLC控制板通過主控泵站組合液壓分配閥與主控泵站高壓油管連接,所述主控泵站高壓油管與砼構造柱一端側的千斤頂連接,所述主控泵站無線通訊模塊用于使所述主控泵站與所述副控泵站產生無線通訊;所述副控泵站包括副控泵站組合液壓分配閥、副控泵站無線通訊模塊,所述PLC控制板還依次通過主控泵站通訊模塊、副控泵站通訊模塊與所述副控泵站相連,所述副控泵站組合液壓分配閥與副控泵站高壓油管連接,所述副控泵站高壓油管與砼構造柱另一端側的千斤頂相連,所述副控泵站通過副控泵站傳感數據信號線與砼構造柱另一端側的軸向行程傳感器相連,并將接收到的傳感器感測信號通過所述副控泵站無線通訊模塊發送至所述主控泵站內的PLC控制板。作為優化,還包括設于每一個千斤頂上且與每一個千斤頂各自對應的懸吊裝置,所述懸吊裝置包括固定于所述砼頂板平臺上的固定部以及用于使所述千斤頂懸吊于其上的懸吊部,所述固定部為豎向固定于所述砼箱梁錨位之上方的支撐桿,所述懸吊部包括與所述支撐桿垂直連接的懸吊桿以及設于懸吊桿上且向下延伸的懸吊連接件,所述懸吊桿與所述千斤頂平行并高于千斤頂,所述懸吊連接件的上端與所述懸吊桿的下端連接,所述懸吊連接件的下端與所述千斤頂可拆卸地連接,當千斤頂與所述錨位錨接后,所述懸吊連接件用于對所述千斤頂起到一個定位穩力的作用。本技術的現澆砼多跨連續箱梁智能化預應力張拉系統,錨位設置位置使得張拉更方便。一次采用多張千斤頂、主控泵站、副控泵站同時對兩端進行張拉,一次性對混凝土平臺的兩端進行張拉,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約了時間、減少了人力,在每一個千斤頂上設置懸吊裝置,使得每一個千斤頂在工作過程中,不會向下墜,增加了其工作效率。【附圖說明】圖1是本實用現澆砼多跨連續箱梁智能化預應力張拉系統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中千斤頂與懸吊裝置配合時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見圖1,一種現澆砼多跨連續箱梁智能化預應力張拉系統,包括現澆砼多跨連續箱梁以及預應力張拉裝置,多跨連續箱梁均包括砼頂板平臺11、設于砼頂板平臺11上下端面的兩塊相互平行的砼構造側墻12、13、在兩塊砼構造側墻12、13之間連接有砼構造底板梁,所述砼構造底板梁位于所述砼構造側墻12、13的下端并與所述砼頂板平臺11平行,所述砼頂板平臺11、兩塊砼構造側墻12、13以及砼構造底板梁圍合后構成砼構造柱,所述砼構造柱具有一個中空通口 14,所述砼頂板平臺11包括上平面、由上平面兩端分別豎直向下延伸的兩個側邊,分別由兩個側邊分別向內且向下傾斜的兩個傾斜邊,以及連接于兩個傾斜邊下端且與上平面平行的下平面,所述兩塊砼體構造側墻12、13的上表面與所述下平面相接,在兩塊砼構造側墻12、13上分別設有多組錨位15,多組錨位15縱向布置,每一組錨位15均包括四個錨位15,呈橫向布置;所述預應張拉裝置包括與多個錨位15相對應配合的多個千斤頂、分別設于多個千斤頂上且用于檢測每一千斤頂的活塞桿的軸向運動行程的軸向行程傳感器、主控泵站21、副控泵站22,所述主控泵站21通過主控泵站若干傳感數據信號線與砼構造柱一端側的軸向行程傳感器連接,還通過主控泵站高壓油管與砼構造柱一端側的千斤頂連接,所述副控泵站22通過若干副控泵站傳感數據信號線與砼構造柱另一端側的軸向行程傳感器連接,還通過副控泵站高壓油管與砼構造柱另一端側的千斤頂連接,所述主控泵站21通過無線或有線的方式向副控泵站22發出控制信號,控制副控泵站22工作,進而同時驅動砼構造柱兩端側的千斤頂做往復運動以對所述砼構造側墻兩端錨位15做對應同步的“雙控”預應力張拉。本方案以五跨箱梁、二十四個錨位15為實施例來對多跨現澆砼箱梁進行詳細的闡述,以更清楚的表達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實施例中,多跨現澆砼箱梁的兩塊砼構造柱(以下稱第一砼構造側墻12和第二砼構造側墻13),在第一砼構造柱12和第二砼構造柱13的兩端側分別設有三排(或組)錨位15,三排錨位15縱向排列,每一排錨位15包括四個呈水平排列的錨位15,因此,第一及第二砼構造柱上分別設有四個錨位15。同樣的,第一及第二砼構造柱的另一端側亦對稱設有四個錨位15。本實施例中,每排兩端千斤頂共八個,第一至第八個千斤頂分別與第一至第八個錨位15相配合,其中,四個千斤頂位于砼構造側墻的一端,剩下四個千斤頂位于砼構造側墻的另一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現澆砼多跨連續箱梁智能化預應力張拉系統,包括現澆砼多跨連續箱梁以及預應力張拉裝置,多跨連續整體箱梁的包括砼頂板平臺、設于砼頂板平臺上下端面的兩塊相互平行的砼構造側墻、在兩塊砼構造側墻之間連接有砼箱梁底板,所述砼箱梁底板位于所述砼構造側墻的下端并與所述砼頂板平臺平行,所述砼頂板平臺、兩塊砼構造側墻以及砼箱梁底板相圍合后構成砼構造柱,所述砼頂板平臺包括上平面、由上平面兩端分別豎直向下延伸的兩個側邊,由兩個側邊分別向內且向下傾斜的兩個傾斜邊,以及連接于兩個傾斜邊下端且與上平面平行的下平面,所述兩塊砼構造側墻的上表面與所述下平面相接,在兩塊砼構造側墻上分別設有多組錨位,多組錨位縱向布置,每一組錨位均包括四個錨位,呈橫向布置;所述預應張拉裝置包括與多個錨位相對應配合的多個千斤頂、分別設于多個千斤頂上且用于檢測每一千斤頂的活塞桿的軸向運動行程的軸向行程傳感器、主控泵站、副控泵站,所述主控泵站通過若干主控泵站傳感數據信號線與砼構造柱一端側的軸向行程傳感器連接,還通過主控泵站高壓油管與砼墩箱體構造柱一端側的千斤頂連接,所述副控泵站通過若干副控泵站傳感數據信號線與砼構造柱另一端側的軸向行程傳感器連接,還通過副控泵站高壓油管與砼構造柱另一端側的千斤頂連接,所述主控泵站通過無線或有線的方式向副控泵站發出控制信號,控制副控泵站工作,進而同時驅動砼構造柱兩端側的千斤頂做往復運動以對所述澆砼多跨連續箱梁兩端錨位做對應同步的預應力張拉。...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國民
    申請(專利權)人:中冶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重慶;85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人巨大无码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无码】|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裸模视频免费区无码| 中国少妇无码专区| 免费A级毛片无码视频| 四虎成人精品国产永久免费无码 |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网站|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天美|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中文| 无码丰满熟妇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乱码| 夜夜添无码试看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边打电话| 人妻丰满av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免费看国产成年无码AV片| 99热门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性无码专区无码片| 无码人妻黑人中文字幕|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 | 国外AV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成人无码区免费A片视频WWW| 暴力强奷在线播放无码| 日本无码色情三级播放| 国产麻豆天美果冻无码视频|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 天天看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无广告| 久久精品亚洲AV久久久无码| 亚洲精品偷拍无码不卡av| 亚洲爆乳AAA无码专区|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 一道久在线无码加勒比| 亚洲色偷拍另类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