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可提高巖心兩端平行度的切割裝置。主要解決現有的巖心切割裝置在切割時巖心兩端的平行度不易掌握、加工質量差的問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箱(45)內固定有水槽底板(55),水槽底板(55)上部通過砂輪固定板(56)固定有砂輪主體(57),砂輪主體(57)的兩側分別通過轉軸連接有切割片(53)及切磨輪(60),砂輪固定板(56)兩側的水槽底板(55)上分別固定有巖心進給裝置。該裝置在切割巖心時,不需拆卸即可切割巖心兩端,提高了平行度,減少了裝夾次數,提高加工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油氣田開發領域科研院所用模擬實驗裝置,具體的說是一種可提高巖心兩端平行度的切割裝置。
技術介紹
在石油天然氣開采勘探領域,經常用到一些巖心用于做實驗,研宄其滲透性、飽和度、孔隙度等各方面特性,巖心實驗之前,需要進行巖心的制備,在制備過程中需要對樣品進行切斷和磨削,因此巖心制備的質量很重要,巖心兩端的平行度保證尤為重要,巖心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實驗的結果,好的巖心表面形狀,直接會使實驗過程比較順利,實驗數據更能準確。目前的巖心切割設備在切割巖心時,切完一端,需要拆卸后,將巖心翻轉,然后安裝后再切割另一端,這樣巖心的平行度基本靠手工保證,通過手感來實現,因此,巖心加工質量參差不齊,同時由于反復裝夾切割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的巖心切割裝置在切割時巖心兩端的平行度不易掌握、加工質量差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可提高巖心兩端平行度的切割裝置,該裝置在切割巖心時,不需拆卸即可切割巖心兩端,保證了平行度,減少了裝夾次數,提高加工效率。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提高巖心兩端平行度的切割裝置,包括機箱、切割片、切磨輪及用于夾持巖心的旋轉夾具,機箱內固定有水槽底板,水槽底板周邊設有切割機水槽,水槽底板上部通過砂輪固定板固定有砂輪主體,砂輪主體的兩側分別通過轉軸連接有切割片及切磨輪,砂輪固定板兩側的水槽底板上分別固定有巖心進給裝置,巖心進給裝置包括橫向托板、縱向托板,其中橫向托板與橫向絲杠相連,縱向托板與縱向絲杠相連;所述用于夾持巖心的旋轉夾具固定在縱向托板上;所述的旋轉夾具包括固定立柱、巖心固定塊,巖心固定塊連接在兩個固定立柱之間,且一端通過鎖緊螺桿鎖緊,另一端通過球頭立柱固定,球頭立柱上開有垂直與巖心固定塊軸線的小孔,孔內置有彈簧,彈簧位于巖心固定塊的一端連接有定位球,巖心固定塊表面開有與定位球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的巖心固定塊上連接有與其軸線垂直的鎖緊絲桿,鎖緊絲桿兩端分別與導向圈A及導向圈B相配合,且導向圈A與導向圈B的螺紋旋向相反。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該切割裝置采用可旋轉的巖心夾具,這樣在切割完成巖心的一個端面后,直接旋轉卡具即可定位巖心的另一個面,然后進行固定,繼續切割,在切割不同的面的過程中減少了安裝次數,通過卡具的機械加工精度,保證了卡具的平行度,并且減少了裝夾次數,提高了巖心切磨的效率。【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立體圖;圖2是本技術后側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巖心旋轉夾具的俯視圖;圖4是巖心旋轉夾具的左視圖。 圖中43-支架,44-手輪,45-機箱,46-切割片防塵罩,47-機箱防塵罩,48-注冷氣管,50-切磨輪防塵罩,51-切割機水槽,53-切割片,55-水槽底板,56-砂輪固定板,57-砂輪主體,59-橫向絲杠,60-切磨輪,61-橫向托板,64-縱向絲杠,65-縱向托板,66-電機軸套,67-步進電機,69-玻璃視窗,70-排風扇,71-注水管,72-排水管,73-循環泵,74-左卡簧,75-導向圈A,76-鎖緊螺桿,77-鎖緊絲桿,78-導向柱,82-導向圈B,84-電機固定盤,85-固定立柱,86-定位球,87-彈簧,88-緊定螺釘,89-球頭立柱,90-巖心固定塊,91-鎖緊把手A,92-鎖緊把手B。【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由圖1至圖4所示,一種可提高巖心兩端平行度的切割裝置,包括機箱45、切割片53、切磨輪60及用于夾持巖心的旋轉夾具,機箱45由支架43支撐,旋轉在地面,機箱45內固定有水槽底板55,水槽底板55周邊設有切割機水槽51,水槽底板55上部通過砂輪固定板56固定有砂輪主體57,砂輪主體57的兩側分別通過轉軸連接有切割片53及切磨輪60,切割片53外部設有切割片防塵罩46,切磨輪60外部設有切磨輪60防塵罩,在砂輪主體57高速運轉時,可以有效的防止切割的碎肩甩出傷人;機箱45上部通過合頁連接有機箱防塵罩47,在加工時合上,可以減少粉塵外排;同時,切割片防塵罩46及切磨輪60防塵罩上還固定有注冷氣管48,可通過其向機箱45內注冷氣。砂輪固定板56兩側的水槽底板55上分別固定有巖心進給裝置,所述的巖心進給裝置包括橫向托板61、縱向托板65,其中橫向托板61與橫向絲杠59相連,縱向托板65與縱向絲杠64相連,縱向托板65在橫向托板61的上方。所述用于夾持巖心的旋轉夾具放置在縱向托板65上,可以根據切割位置不同隨托板移動。機箱45的外部設有手輪44,手輪44與橫向絲杠59和縱向絲杠64相連,通過轉動手輪44即可使兩絲杠轉動,從而帶動橫向托板61和縱向托板65移動,來變換巖心的位置。切割情況可通過機箱防塵罩46上的玻璃視窗69觀察。機箱45后側設有排風扇70,底部分別連接有注水管71和排水管72,注水管71和排水管72均與切割機水槽51相通,通過循環泵73實現排污和上水循環。該旋轉夾具包括固定立柱85、巖心固定塊90,固定立柱85為兩個,分別固定在電機固定盤84上。巖心固定塊90連接在兩個固定立柱85之間,其中的一個固定立柱85的端部連接有球頭立柱89,球頭立柱89上開有垂直與巖心固定塊90軸線的小孔,孔內置有彈簧87,彈簧87位于巖心固定塊90的一端連接有定位球86,巖心固定塊90表面開有與定位球86相配合的凹槽。當巖心固定塊90表面的凹槽轉到定位球86的位置時,定位球86在彈簧87的作用下彈出,卡在凹槽內,實現定位。巖心固定塊90的另一端穿過另一個固定立柱85,并通過鎖緊螺桿76鎖緊,鎖緊螺桿76與鎖緊把手B相連。所述的巖心固定塊90上連接有與其軸線垂直的鎖緊絲桿77,鎖緊絲桿77的端部連接有鎖緊把手A91,鎖緊絲桿77兩端分別與導向圈A75及導向圈B82相配合,且導向圈A75與導向圈B82的螺紋旋向相反,這樣,轉動鎖緊絲桿77,可以使導向圈A75和導向圈B82共同向內或向外移動,從而夾緊或松開巖心。該旋轉夾具中,巖心固定塊90可以旋轉,這樣在切磨巖心時,切磨完一端后,可轉動巖心固定塊90,帶動巖心翻轉,進行另一端的切磨,避免了巖心反復裝夾而影響兩端的平行度,并且減少了裝夾次數,提高了巖心切磨的效率。在切割巖心時,關閉47機箱防塵罩,通過玻璃視窗69觀察切割情況,可通過機箱45外部的手輪44控制橫向絲桿59和縱向絲杠64來帶動橫向托板61或縱向托板65運動,調整托板的位置。位置調整好后,打開機箱防塵罩47,將旋轉卡具中鎖緊把手B92松開,然后逆時針擰開鎖緊把手A91,導向圈A75和導向圈B82就會在右旋和左旋的作用下,相反方向移動,巖心固定塊90內的空間就會增加,然后將準備好的巖心放入巖心固定塊90中,將要切割的一側伸出合適的長度,然后順時針擰緊鎖緊把手A91,鎖緊絲桿77旋轉帶動導向圈A75和導向圈B82向反方向移動,使巖心緊固在巖心固定塊90的圓孔中,巖心即被固定。固定巖心后將巖心固定塊90旋轉,使巖心軸線和橫向托板61對正后,也就是讓巖心和切割片53垂直,然后會聽到有定位球86對正巖心固定塊90圓周上的圓孔的聲音時,擰緊鎖緊把手B92,此時巖心和旋轉卡具同時被固定好,即可進行切割,一端切割完后,將巖心固定塊90旋轉,即可切割另一端。采用該巖心切割機,在切割時通過一次安裝即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提高巖心兩端平行度的切割裝置,包括機箱(45)、切割片(53)、切磨輪(60)及用于夾持巖心的旋轉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箱(45)內固定有水槽底板(55),水槽底板(55)周邊設有切割機水槽(51),水槽底板(55)上部通過砂輪固定板(56)固定有砂輪主體(57),砂輪主體(57)的兩側分別通過轉軸連接有切割片(53)及切磨輪(60),砂輪固定板(56)兩側的水槽底板(55)上分別固定有巖心進給裝置,巖心進給裝置包括橫向托板(61)、縱向托板(65),其中橫向托板(61)與橫向絲杠(59)相連,縱向托板(65)與縱向絲杠(64)相連;所述用于夾持巖心的旋轉夾具固定在縱向托板(65)上;??????????????????????????????????????????????????????????????????????所述的旋轉夾具包括固定立柱(85)、巖心固定塊(90),巖心固定塊(90)連接在兩個固定立柱(85)之間,且一端通過鎖緊螺桿(76)鎖緊,另一端通過球頭立柱(89)固定,球頭立柱(89)上開有垂直與巖心固定塊(90)軸線的小孔,孔內置有彈簧(87),彈簧(87)位于巖心固定塊(90)的一端連接有定位球(86),巖心固定塊(90)表面開有與定位球(86)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的巖心固定塊(90)上連接有與其軸線垂直的鎖緊絲桿(77),鎖緊絲桿(77)兩端分別與導向圈A(75)及導向圈B(82)相配合,且導向圈A(75)與導向圈B(82)的螺紋旋向相反。...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完顏祺琪,鄭得文,丁國生,鄭雅麗,冉莉娜,孫春柳,垢艷俠,李康,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廊坊分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北;1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