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冶金燒結工藝技術領域,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無法確定出成核粒子的成核性能的技術問題,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成核性能的檢測方法,包括:將待檢測成核粒子與粘附粒子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待檢測成核粒子具有第一重量值和第一粒度范圍;對第一混合物進行制粒得到第一準顆粒,第一準顆粒中包含有未被待檢測成核粒子粘附的粘附粒子;對第一準顆粒進行篩分得到第一基準粒子,第一基準粒子的粒度值大于第一粒度范圍的上限;獲得第一基準粒子的重量值為第二重量值;基于第一重量值和第二重量值,確定待檢測成核粒子的成核性能。通過確定出待檢測成核粒子的成核性能,利用成核性能高的成核粒子能夠生產出的具有高質量的準顆粒,從而使燒結具有良好的透氣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成核性能的檢測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冶金燒結工藝
,尤其涉及一種成核性能的檢測方法。
技術介紹
為了使燒結反應均勻而充分地進行,燒結前混合料的混勻和制粒至關重要。在混合料制粒過程中,細小粉末顆粒粘附在成核粒子的周圍,或相互聚集,形成所謂的準顆粒,才能使燒結料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同時才能使粘附粉層的氧化鈣濃度較高,從而形成理想的氧化鈣濃度分布及較高的堿度。不同粒級的物料在制粒過程中的行為可區分為三種類型,一種是成核粒子,一種是粘附粒子,一種是中間粒子。對于成核粒子而言,其粒級一般大于0.7mm,最適合的粒級范圍在1~3mm之間。對粘附粒子而言,其粒級一般小于0.2mm,該粒級范圍的粒子易粘附在成核粒子上,構成粘附層,與成核粒子一起形成“準顆粒”。對于中間粒子來說,其粒級一般在0.7mm~0.2mm之間,該粒級范圍的粒子即不容易作為成核粒子,也不容易作為粘附粒子。成核粒子與粘附粒子要有適當的比例,才能形成質量良好的準顆粒。對于成核粒子來說,不同種類的成核粒子或同一種物料中不同粒級的成核粒子在燒結混合制粒過程中,成核的性能也各不相同。有的成核粒子容易成核,有的成核粒子不容易成核。最先或最容易與粘附粉粘附或相互聚集的成核粒子,在制粒過程中將能夠生產出質量良好的準顆粒,從而使燒結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因此,對燒結物料成核粒子的成核性能的判斷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現有技術無法確定出成核粒子的成核性能,因此得到的準顆粒質量較差,燒結的透氣性也跟隨著降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通過提供一種成核性能的檢測方法,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無法確定出成核粒子的成核性能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成核性能的檢測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將待檢測成核粒子與粘附粒子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其中,所述待檢測成核粒子具有第一重量值,且,所述待檢測成核粒子具有第一粒度范圍;對所述第一混合物進行制粒,得到第一準顆粒,其中,所述第一準顆粒中包含有未被所述待檢測成核粒子粘附的所述粘附粒子;對所述第一準顆粒進行篩分,得到第一基準粒子,其中,所述第一基準粒子的粒度值大于所述第一粒度范圍的上限;獲得所述第一基準粒子的重量值為第二重量值;基于所述第一重量值和所述第二重量值,確定所述待檢測成核粒子的成核性能。優選的,在將待檢測成核粒子與粘附粒子混合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烘干所述待檢測成核粒子和所述粘附粒子。優選的,在對所述第一準顆粒進行篩分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烘干所述第一準顆粒。優選的,基于所述第一重量值和所述第二重量值,確定所述待檢測成核粒子的成核性能,具體為:根據第一公式,獲得所述待檢測成核粒子的成核率;其中,第一公式為:Φ為所述待檢測成核粒子的成核率,G1為所述第一重量值,G2為所述第二重量值,所述成核率用于表征所述待檢測成核粒子的成核性能。優選的,對所述第一混合物進行制粒,得到第一準顆粒,具體為:將所述第一混合物置于圓筒混合機中進行制粒,得到第一準顆粒。優選的,所述第一混合物中的所述待檢測成核粒子的體積小于等于所述圓筒混合機的容積的10%。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一個或多個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或優點:本申請通過將待檢測成核粒子與粘附粒子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并對第一混合物進行制粒,得到第一準顆粒,根據第一準顆粒中粒度值大于第一粒度范圍的上限的粒子的重量值,以及待檢測成核粒子的重量值,能夠確定出待檢測成核粒子的成核性能;進而,在確定出成核粒子的成核性能后,利用成核性能高的成核粒子能夠生產出的具有高質量的準顆粒,從而使燒結具有良好的透氣性。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一種成核性能的檢測方法的流程圖。具體實施方式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無法確定出成核粒子的成核性能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成核性能的檢測方法,通過將待檢測成核粒子與粘附粒子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并對第一混合物進行制粒,得到第一準顆粒,根據第一準顆粒中粒度值大于第一粒度范圍的上限的粒子的重量值,以及待檢測成核粒子的重量值,能夠確定出待檢測成核粒子的成核性能,在確定出成核粒子的成核性能后,利用成核性能高的成核粒子能夠生產出的具有高質量的準顆粒,從而使燒結具有良好的透氣性。為使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成核性能的檢測方法,該方法能夠確定出燒結物料中成核粒子的成核性能。如圖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步驟101:將待檢測成核粒子與粘附粒子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其中,所述待檢測成核粒子具有第一重量值,且,所述待檢測成核粒子具有第一粒度范圍。在物料制粒的過程中,粒度值大于0.7mm的粒子為成核粒子,粒度值小于0.2mm的粒子為粘附粒子。在本申請中,首先在待檢測成核粒子中混合粘附粒子,形成第一混合物,其中,第一混合物中待檢測成核粒子的重量記為第一重量值G1,第一混合物中待檢測成核粒子的粒度范圍記為第一粒度范圍。優選的,在將待檢測成核粒子和粘附粒子混合之前,先烘干待檢測成核粒子和粘附粒子,烘干的待檢測成核粒子和粘附粒子的溫度范圍為100~110℃。而,當對粒子先烘干再混合時,第一重量值G1則為烘干的待檢測成核粒子的重量值。需要說明的是,當需要比較兩種不同的待檢測成核粒子的成核性能時,在兩種不同的待檢測成核粒子中混合同一種粘附粒子,例如,當需要比較第一待檢測成核粒子A和第二待檢測成核粒子B的成核性能時,在第一待檢測成核粒子A中混入粘附粒子C,同時,在第二待檢測成核粒子B中也混入粘附粒子C。通過混入同一粘附粒子,能夠準確的比較出兩種待檢測成核粒子的成核性能的高低。在完成步驟101之后,執行步驟:對所述第一混合物進行制粒,得到第一準顆粒,其中,所述第一準顆粒中包含有未被所述待檢測成核粒子粘附的所述粘附粒子。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將第一混合物置于圓筒混合機中進行制粒,得到第一準顆粒,其中,置于圓筒混合機中的第一混合物中的待檢測成核粒子的體積小于等于圓筒混合機的容積的10%,圓筒混合機的轉速為700r/min,制粒時間為6min,且,在制粒過程中噴灑霧化水。當制粒結束后,需保證第一準顆粒中包含未被待檢測成核粒子粘附的粘附粒子。優選的,在得到第一準顆粒后,烘干第一準顆粒,烘干的第一準顆粒的溫度范圍為100~110℃。進一步,在完成步驟102之后,執行步驟103:對所述第一準顆粒進行篩分,得到第一基準粒子,其中,所述第一基準粒子的粒度值大于所述第一粒度范圍的上限。并且,在完成步驟103之后,執行步驟104:獲得所述第一基準粒子的重量值為第二重量值。其中,第一準顆粒中粒度值大于第一粒度范圍的上限的粒子為第一基準粒子,第一準顆粒經過篩分得到的所有第一基準粒子的重量和為第二重量值G2。若在得到第一準顆粒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成核性能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將待檢測成核粒子與粘附粒子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其中,所述待檢測成核粒子具有第一重量值,且,所述待檢測成核粒子具有第一粒度范圍;對所述第一混合物進行制粒,得到第一準顆粒,其中,所述第一準顆粒中包含有未被所述待檢測成核粒子粘附的所述粘附粒子;對所述第一準顆粒進行篩分,得到第一基準粒子,其中,所述第一基準粒子的粒度值大于所述第一粒度范圍的上限;獲得所述第一基準粒子的重量值為第二重量值;基于所述第一重量值和所述第二重量值,確定所述待檢測成核粒子的成核性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成核性能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將待檢測成核粒子與粘附粒子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其中,所述待檢測成核粒子具有第一重量值,且,所述待檢測成核粒子具有第一粒度范圍,所述成核粒子的粒度值大于0.7mm,所述粘附粒子的粒度值小于0.2mm;對所述第一混合物進行制粒,得到第一準顆粒,其中,所述第一準顆粒中包含有未被所述待檢測成核粒子粘附的所述粘附粒子;對所述第一準顆粒進行篩分,得到第一基準粒子,其中,所述第一基準粒子的粒度值大于所述第一粒度范圍的上限;獲得所述第一基準粒子的重量值為第二重量值;基于所述第一重量值和所述第二重量值,確定所述待檢測成核粒子的成核性能。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核性能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將待檢測成核粒子與粘附粒子混合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烘干所述待檢測成核粒子和所述粘附粒子。3.如...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素平,李軍,史先菊,余珊珊,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