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防止漿液倒灌的緩壓型混凝土注漿管,包括注漿管樁(1)和設置在注漿管樁前端的樁尖(2),在注漿管樁(1)的管身上設置有若干個注漿孔,每個注漿孔上均設置有一組防倒灌擋板,所述每組防倒灌擋板勻由至少三片單向擋瓣(4)拼合疊壓而成,所述單向擋瓣鉸接在注漿孔(3)內壁上,在注漿孔內壁上且位于單向擋瓣(4)內側設置有限位突起(5)。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防止漿液倒灌的緩壓型混凝土注漿管具有防止漿液倒灌的功能,阻擋了管外泥土或注漿倒灌入管內使注漿孔保持暢通,避免了注漿阻塞的情況發生,并且該注漿管可承受較大的外部壓力,防止由于壓力過大導致注漿管爆裂的情況發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注漿管,尤其是防止漿液倒灌的緩壓型混凝土注漿管。
技術介紹
目前,在采用注漿管進行混凝土灌注時,當遇到砂土層地質時由于管體和周圍砂土層緊靠發生摩擦,加上管體上布滿圓形注漿孔,使得沙土粒大量從圓孔進入注漿管內,造成注漿孔的堵塞,漿液溢出困難而影響從而嚴重影響注漿效果,注漿質量,達不到對頂管周圍擾動土層進行全方位固化的目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防止漿液倒灌的緩壓型混凝土注漿管,該注漿管具有防止漿液倒灌的功能,阻擋了管外泥土或注漿倒灌入管內使注漿孔保持暢通,避免了注漿阻塞的情況發生,并且該注漿管可承受較大的外部壓力,防止由于壓力過大導致注漿管爆裂的情況發生。本技術防止漿液倒灌的緩壓型混凝土注漿管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本技術防止漿液倒灌的緩壓型混凝土注漿管,包括注漿管粧和設置在注漿管粧前端的粧尖,在注漿管粧的管身上設置有若干個注漿孔,每個注漿孔上均設置有一組防倒灌擋板,所述每組防倒灌擋板勻由至少三片單向擋瓣拼合疊壓而成,所述單向擋瓣鉸接在注漿孔內壁上,在注漿孔內壁上且位于單向擋瓣內側設置有限位突起。當漿液通過壓力壓入到注漿管粧內時,通過位于注漿管粧上的注漿孔壓出到管外,此時單向擋瓣向外打開以便讓漿液順利從注漿孔壓出,當管外局部壓力過大或有泥土松動產生反灌時,反灌的物料壓在單向擋辧外側,使單向擋辧回縮,并通過位于單向擋辧內側的限位突起對單向擋_的回縮角度進行限制,從而使單向擋瓣閉合,阻擋了反灌的物料進入到管內。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在防倒灌擋板中部設置有滲液孔,所述滲液孔由單向擋瓣的頂點交匯構成。當漿液一直往管外進行注漿,若持續注漿會使管個壓力過大,通過在防倒灌擋板中部設置滲液孔,允許少量水份從滲液孔回流,從而減輕注漿管粧的局部壓力,防止爆管。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所述滲液孔的孔徑為3mm~5mm。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所述注漿孔為異型注漿孔,由收斂部和擴散噴射部組成,單向擋瓣沿注漿孔內環周均勻設置在收斂部和擴散噴射部之間。通過將注漿孔設置成由收斂部和擴散噴射部組成的結構形式,可以起到噴射作用,使漿液從注漿孔流出時壓力提尚,進一步提尚了注楽.效果。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在注漿管粧外側設置有減壓層,所述減壓層包括若干個根部固定在注漿管粧管壁上的減壓片,在每個減壓片后部內側均設置有與注漿管粧管壁相連接的緩沖彈簧。通過在注漿管粧外側設置減壓層,可以對管外的壓力進行緩沖,防止注漿管粧爆管。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所述減壓片為彈性金屬片,彈性金屬片的根部鉸接或焊接在注漿管粧管壁上。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所述注漿孔成螺旋狀設置在注漿管粧的管身上。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所述注漿孔呈上疏下密的樣式設置在注漿管粧的管身上。綜上所述,本技術防止漿液倒灌的緩壓型混凝土注漿管的優點是,該注漿管具有防止漿液倒灌的功能,阻擋了管外泥土或注漿倒灌入管內使注漿孔保持暢通,避免了注漿阻塞的情況發生,并且該注漿管可承受較大的外部壓力,防止由于壓力過大導致注漿管爆裂的情況發生。【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防止漿液倒灌的緩壓型混凝土注漿管的主視圖。圖2是本技術防止漿液倒灌的緩壓型混凝土注漿管的局部剖視圖。圖3是本技術防止漿液倒灌的緩壓型混凝土注漿管的防倒灌擋板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至3所示,本技術防止漿液倒灌的緩壓型混凝土注漿管,包括注漿管粧I和設置在注漿管粧前端的粧尖2,在注漿管粧I的管身上設置有若干個注漿孔3,所述注漿孔3成螺旋狀或呈上疏下密的樣式設置在注漿管粧I的管身上。在每個注漿孔3上均設置有一組防倒灌擋板,所述每組防倒灌擋板勻由至少三片單向擋瓣4拼合疊壓而成,所述單向擋瓣4鉸接在注漿孔3內壁上,在注漿孔3內壁上且位于單向擋瓣4內側設置有限位突起5。當漿液通過壓力壓入到注漿管粧內時,通過位于注漿管粧I上的注漿孔3壓出到管外,此時單向擋瓣4向外打開以便讓漿液順利從注漿孔壓出,當管外局部壓力過大或有泥土松動產生反灌時,反灌的物料壓在單向擋瓣4外側,使單向擋瓣4回縮,并通過位于單向擋瓣內側的限位突起5對單向擋瓣4的回縮角度進行限制,從而使單向擋瓣4閉合,阻擋了反灌的物料進入到管內。在防倒灌擋板中部設置有滲液孔6,所述滲液孔6由單向擋瓣4的頂點交匯構成,滲液孔6的孔徑為3mm~5mm。當漿液一直往管外進行注漿,若持續注漿會使管個壓力過大,通過在防倒灌擋板中部設置滲液孔6,允許少量水份從滲液孔回流,從而減輕注漿管粧的局部壓力,防止爆管。所述注漿孔3為異型注漿孔,由收斂部和擴散噴射部組成,單向擋瓣4沿注漿孔內環周均勻設置在收斂部和擴散噴射部之間。通過將注漿孔設置成由收斂部和擴散噴射部組成的結構形式,可以起到噴射作用,使漿液從注漿孔流出時壓力提高,進一步提高了注漿效果O在注漿管粧3外側設置有減壓層,所述減壓層包括若干個根部固定在注漿管粧管壁上的減壓片7,在每個減壓片7后部內側均設置有與注漿管粧I管壁相連接的緩沖彈簧8。所述減壓片7為彈性金屬片,彈性金屬片的根部鉸接或焊接在注漿管粧I管壁上。通過在注漿管粧外側設置減壓層,可以對管外的壓力進行緩沖,防止注漿管粧爆管。以上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做了詳細說明,但本技術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所屬
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技術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主權項】1.一種防止漿液倒灌的緩壓型混凝土注漿管,包括注漿管粧(I)和設置在注漿管粧前端的粧尖(2),其特征在于:在注漿管粧(I)的管身上設置有若干個注漿孔(3),每個注漿孔(3)上均設置有一組防倒灌擋板,所述每組防倒灌擋板勻由至少三片單向擋瓣(4)拼合疊壓而成,所述單向擋瓣(4)鉸接在注漿孔(3)內壁上,在注漿孔(3)內壁上且位于單向擋瓣(4)內側設置有限位突起(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漿液倒灌的緩壓型混凝土注漿管,其特征在于:在防倒灌擋板中部設置有滲液孔(6),所述滲液孔(6)由單向擋瓣(4)的頂點交匯構成。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漿液倒灌的緩壓型混凝土注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滲液孔(6)的孔徑為3mm~5mm。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漿液倒灌的緩壓型混凝土注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漿孔(3)為異型注漿孔,由收斂部和擴散噴射部組成,單向擋瓣(4)沿注漿孔內環周均勻設置在收斂部和擴散噴射部之間。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漿液倒灌的緩壓型混凝土注漿管,其特征在于:在注漿管粧(I)外側設置有減壓層,所述減壓層包括若干個根部固定在注漿管粧管壁上的減壓片(7),在每個減壓片后部內側均設置有與注漿管粧管壁相連接的緩沖彈簧(8)。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漿液倒灌的緩壓型混凝土注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減壓片(7)為彈性金屬片,彈性金屬片的根部鉸接或焊接在注漿管粧(I)管壁上。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漿液倒灌的緩壓型混凝土注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漿孔(3)成螺旋狀設置在注漿管粧(I)的管身上。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漿液倒灌的緩壓型混凝土注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漿孔(3)呈上疏下密的樣式設置在注漿管粧(I)的管身上。【專利摘要】本技術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止漿液倒灌的緩壓型混凝土注漿管,包括注漿管樁(1)和設置在注漿管樁前端的樁尖(2),其特征在于:在注漿管樁(1)的管身上設置有若干個注漿孔(3),每個注漿孔(3)上均設置有一組防倒灌擋板,所述每組防倒灌擋板勻由至少三片單向擋瓣(4)拼合疊壓而成,所述單向擋瓣(4)鉸接在注漿孔(3)內壁上,在注漿孔(3)內壁上且位于單向擋瓣(4)內側設置有限位突起(5)。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霍繼煒,代成利,余亞斌,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