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雙刀架數控車床,包括床身、三爪卡盤、鉆孔尾座、兩個移動切削裝置、兩個給進傳動裝置、離合裝置和控制器,所述的三爪卡盤位于床身左側,鉆孔尾座位于床身右側,兩個移動切削裝置分別位于兩個給進傳動裝置上方,離合裝置位于兩個給進傳動裝置右側中間位置,控制器安裝在床身左前方,移動切削裝置包括拖板、滑座、刀架、換刀手柄、移動絲桿和移動手輪。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離合裝置可實現雙刀架單獨進給和同步進給的功能;通過移動切削裝置可橫向和縱向移動進給,可實現雙刀架共同作業的功能,減少了空行程,提高了加工效率;通過雙刀架單獨給進配合切削,降低了刀架和加工零部件之間的力作用,減少了工件的變形。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機械加工制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雙刀架數控車床。
技術介紹
數控車床是一種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動化機床。配備多工位刀架或動力刀架,數控機床具有廣泛的加工藝性能,可加工直線圓柱、斜線圓柱、圓弧和各種螺紋、槽、蝸桿等復雜工件,具有直線插補、圓弧插補各種補償功能,并在復雜零件的批量生產中發揮?了良好的經濟效果。目前,數控車床一般均是一臺車床配備一個多工位刀架或者動力刀架,這樣不僅工作效率低,而且加工有些機械零部件不方便,加工切削過程中還以產生零部件變形。因此,現有的技術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現迫切需要一種能夠高性能的機械加工設備,即一種雙刀架數控車床,其通過采用離合裝置可實現雙刀架單獨進給和同步進給的功能;通過移動切削裝置可橫向和縱向移動進給,且可實現雙刀架共同作業的功能,減少了空行程,提高了加工效率;切削加工時,通過雙刀架單獨給進配合切削,降低了刀架和加工零部件之間的力作用,減少了工件的變形。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雙刀架數控車床。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雙刀架數控車床,包括床身、三爪卡盤、鉆孔尾座、兩個移動切削裝置、兩個給進傳動裝置、離合裝置和控制器,所述的三爪卡盤位于床身左側,鉆孔尾座位于床身右側,兩個移動切削裝置分別位于兩個給進傳動裝置上方,離合裝置位于兩個給進傳動裝置右側中間位置,控制器安裝在床身左前方;所述的移動切削裝置包括拖板、滑座、刀架、換刀手柄、移動絲桿和移動手輪,所述的拖板下方設置有螺母I,拖板上方兩側均設置有滑軌,滑座下方兩側均設置有滑塊,滑塊安裝在滑軌上,通過滑塊滑軌達到了滑座在移動的過程的導向功能,且滑座下方中部位置設置有螺母II,刀架位于滑座正上方,換刀手柄安裝在刀架上,移動絲桿與螺母II之間采用螺紋連接方式相連,且移動絲桿前端安裝有移動手輪,通過轉動移動手輪帶動移動絲桿的轉動,進而帶動螺母II的給進運動,實現了滑座在拖板上的縱向移動的功能。進一步,所述的給進傳動裝置包括肋板、給進絲桿、主動齒輪、主動軸和把手,所述的肋板位于離合裝置左側,且肋板與床身之間固連,給進絲桿一端通過軸承安裝在床身左側,給進絲桿另一端穿過肋板與主動齒輪之間通過鍵相連接,且給進絲桿中部繞套在螺母I內,把手通過主動軸安裝在主動齒輪上,通過給進傳動裝置可實現移動切削裝置的橫向移動,以便其對加工零部件不同位置的切削加工,通過兩個刀架單獨給進配合切削,降低了刀架和加工零部件之間的力作用,減少了工件的變形。進一步,所述的離合裝置包括兩副電動滑軌、耳座、從動軸和從動齒輪,所述的兩副電動滑軌分別沿床身的橫向中心軸線固定在床身上,耳座底端安裝在電動滑軌上,從動軸一端通過軸承安裝在耳座頂端,從動軸另一端與從動齒輪之間通過鍵相連接,且從動齒輪與主動齒輪相配合,通過離合裝置可控制刀架單獨進給和同步進給。進一步,所述的床身中部位置設置有排屑通道,且排屑通道為方形結構,排屑通道用于加工零部件時切屑的排出。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一種雙刀架數控車床具有結構緊湊、操作方便和制作成本低等特點;其通過采用離合裝置可實現雙刀架單獨進給和同步進給的功能;通過移動切削裝置可橫向和縱向移動進給,且可實現雙刀架共同作業的功能,減少了空行程,提高了加工效率;切削加工時,通過雙刀架單獨給進配合切削,降低了刀架和加工零部件之間的力作用,減少了工件的變形。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如圖1所示,本技術所述的一種雙刀架數控車床,包括床身1、三爪卡盤2、鉆孔尾座3、兩個移動切削裝置4、兩個給進傳動裝置5、離合裝置6和控制器7,所述的三爪卡盤2位于床身1左側,鉆孔尾座3位于床身1右側,兩個移動切削裝置4分別位于兩個給進傳動裝置5上方,離合裝置6位于兩個給進傳動裝置5右側中間位置,控制器7安裝在床身1左前方;所述的移動切削裝置4包括拖板401、滑座402、刀架403、換刀手柄404、移動絲桿405和移動手輪406,所述的拖板401下方設置有螺母I,拖板401上方兩側均設置有滑軌,滑座402下方兩側均設置有滑塊,滑塊安裝在滑軌上,通過滑塊滑軌達到了滑座402在移動的過程的導向功能,且滑座402下方中部位置設置有螺母II,刀架403位于滑座402正上方,換刀手柄404安裝在刀架403上,移動絲桿405與螺母II之間采用螺紋連接方式相連,且移動絲桿405前端安裝有移動手輪406,通過轉動移動手輪406帶動移動絲桿405的轉動,進而帶動螺母II的給進運動,實現了滑座402在拖板401上的縱向移動的功能。如圖1所示,所述的給進傳動裝置5包括肋板501、給進絲桿502、主動齒輪503、主動軸504和把手505,所述的肋板501位于離合裝置6左側,且肋板501與床身1之間固連,給進絲桿502一端通過軸承安裝在床身1左側,給進絲桿502另一端穿過肋板501與主動齒輪503之間通過鍵相連接,且給進絲桿502中部繞套在螺母I內,把手505通過主動軸504安裝在主動齒輪503上,通過給進傳動裝置5可實現移動切削裝置4的橫向移動,以便其對加工零部件不同位置的切削加工,通過兩個刀架403單獨給進配合切削,降低了刀架403和加工零部件之間的力作用,減少了工件的變形。如圖1所示,所述的離合裝置6包括兩副電動滑軌601、耳座602、從動軸603和從動齒輪604,所述的兩副電動滑軌601分別沿床身1的橫向中心軸線固定在床身1上,耳座602底端安裝在電動滑軌601上,從動軸603一端通過軸承安裝在耳座602頂端,從動軸603另一端與從動齒輪604之間通過鍵相連接,且從動齒輪604與主動齒輪503相配合,通過離合裝置6可控制刀架403單獨進給和同步進給。如圖1所示,所述的床身1中部位置設置有排屑通道,且排屑通道為方形結構,排屑通道用于加工零部件時切屑的排出。工作時,首先將工件安裝在三爪卡盤2上,然后可分別轉動兩個把手505,將兩個刀架403移放到工件需加工的不同部位,再分別轉動兩個移動手輪406,打開控制器7,就可對工件的不同位置進行切削加工,同時,也可通過控制器7來控制電動滑軌601的左右移動,從而控制從動齒輪604和主動齒輪503的嚙合和分離,實現了兩個移動切削裝置4的同步作業和單獨作業。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技術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的描述的只是說明本技術的原理,在不脫離本技術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技術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技術范圍內。本技術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刀架數控車床,包括床身(1)、三爪卡盤(2)、鉆孔尾座(3)、兩個移動切削裝置(4)、兩個給進傳動裝置(5)、離合裝置(6)和控制器(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爪卡盤(2)位于床身(1)左側,鉆孔尾座(3)位于床身(1)右側,兩個移動切削裝置(4)分別位于兩個給進傳動裝置(5)上方,離合裝置(6)位于兩個給進傳動裝置(5)右側中間位置,控制器(7)安裝在床身(1)左前方;所述的移動切削裝置(4)包括拖板(401)、滑座(402)、刀架(403)、換刀手柄(404)、移動絲桿(405)和移動手輪(406),所述的拖板(401)下方設置有螺母I,拖板(401)上方兩側均設置有滑軌,滑座(402)下方兩側均設置有滑塊,滑塊安裝在滑軌上,且滑座(402)下方中部位置設置有螺母II,刀架(403)位于滑座(402)正上方,換刀手柄(404)安裝在刀架(403)上,移動絲桿(405)與螺母II之間采用螺紋連接方式相連,且移動絲桿(405)前端安裝有移動手輪(406)。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雙刀架數控車床,包括床身(1)、三爪卡盤(2)、鉆孔尾座(3)、兩個移動切削裝置(4)、兩個給進傳動裝置(5)、離合裝置(6)和控制器(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爪卡盤(2)位于床身(1)左側,鉆孔尾座(3)位于床身(1)右側,兩個移動切削裝置(4)分別位于兩個給進傳動裝置(5)上方,離合裝置(6)位于兩個給進傳動裝置(5)右側中間位置,控制器(7)安裝在床身(1)左前方;所述的移動切削裝置(4)包括拖板(401)、滑座(402)、刀架(403)、換刀手柄(404)、移動絲桿(405)和移動手輪(406),所述的拖板(401)下方設置有螺母I,拖板(401)上方兩側均設置有滑軌,滑座(402)下方兩側均設置有滑塊,滑塊安裝在滑軌上,且滑座(402)下方中部位置設置有螺母II,刀架(403)位于滑座(402)正上方,換刀手柄(404)安裝在刀架(403)上,移動絲桿(405)與螺母II之間采用螺紋連接方式相連,且移動絲桿(405)前端安裝有移動手輪(40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刀架數控車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給進傳動裝置(5)包括肋板(50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允,張錦濤,張超,李超,程龍,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創弘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