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百葉窗安裝結構,它包括一百葉框,至少一百葉扇,百葉扇以固定角度安裝于所述百葉框;其中,固定角度為30°~60°;至少一光電薄膜,每一光電薄膜貼附于百葉扇的向光的一面;一光電輸送線,光電輸送線安裝于每一百葉扇的空腔內;其中,每一百葉扇包括一槽型扇件,槽型扇件包括一用于貼附光電薄膜的扇片,扇片兩端各連接有相互平行的安裝腳板,安裝腳板的內側設有一凸起段;一蓋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最大時長的接收光照,提高光電轉換效率,充分的利用太陽能發電;能夠有序的布置光電輸送線,不影響百葉扇的基本功能,而且美觀實用,防水防濕,提高了整體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到電子領域、機械領域等,特別是涉及一種新型百葉窗安裝結構。
技術介紹
隨著太陽能光電技術產品的日益成熟,太陽能應用范圍日趨廣泛,建筑光伏玻璃幕墻已經成功應用并產生了一定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面對我國前所未有的大氣環境污染困境,調整能源結構,開發應用無大氣環境污染的新能源成為國家上下一致的共識。現有技術中,也出現了百葉窗與光電薄膜相組合的結構,即在百葉窗上安裝光電薄膜,利用光電薄膜發電。但是,現有技術中對于光電薄膜的輸送電線的分布構造還不完善,常會出現電路磨損,或者滲水導致電路系統的故障。而且百葉扇對應光照的時間也是影響光電發電的重要因素,怎樣設計百葉扇的角度,能夠最大限度的接收光照也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百葉窗安裝結構,它通過新型設計的百葉扇,能夠有序的布置光電輸送線,而且通過固定角度的設計,能夠最大時長的接收光照。達到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百葉窗安裝結構,它包括一百葉框,所述百葉框兩端安裝于墻體;至少一百葉扇,所述百葉扇以固定角度安裝于所述百葉框,每一百葉扇相互平行設置,每一所述百葉扇內設置有一空腔;其中,所述固定角度為30° ~60° ;至少一光電薄膜,每一所述光電薄膜貼附于所述百葉扇的向光的一面;—光電輸送線,所述光電輸送線安裝于每一所述百葉扇的空腔內,所述光電輸送線連接于所述光電薄膜與外部蓄電裝置;其中,每一所述百葉扇包括一槽型扇件,所述槽型扇件包括一用于貼附所述光電薄膜的扇片,所述扇片兩端各連接有相互平行的安裝腳板,所述安裝腳板的內側設有一凸起段;其中,所述槽型扇件貼附有所述光電薄膜的一面向光;一蓋板,所述蓋板的兩端設置有與所述凸起段對應的凹形卡槽,所述蓋板安裝于所述槽型扇件上,其中,所述凸起段卡接于所述凹形卡槽內。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點是:本技術的新型百葉窗安裝結構,它能夠最大時長的接收光照,提高光電轉換效率,充分的利用太陽能發電;能夠有序的布置光電輸送線,不影響百葉扇的基本功能,而且具有遮光、發電雙重功能,美觀實用,防水防濕,提高了整體的使用壽命;結構合理,光電輸送線布設方便,外型美觀。【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描述。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新型百葉窗安裝結構部分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新型百葉窗安裝結構外觀示意圖。其中:1墻體;2粉刷層;3連接件;4百葉框;5槽型扇件;6蓋板;7光電輸送線; 8弧形件;9密封件。【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如圖1、圖2所示,一種新型百葉窗安裝結構,它包括一百葉框4,至少一百葉扇,至少一光電薄膜。其中,當百葉窗豎直安裝時,百葉窗的上下兩端安裝于墻體I上。墻體I上設有一剖面為梯形的安裝槽,安裝槽內安裝有一剖面為梯形的連接件3。連接件3設置有水平的連接板,連接板通過螺栓固定在墻體I上。墻體I上層設置有一粉刷層2,連接件3置于粉刷層2內。粉刷層2與所述百葉框4連接縫之間設置有密封件9。百葉框4通過連接件3連接于墻體I ;其中,連接件3與百葉框4的卡合連接。這樣的設計,提高了整體的美觀度,而且節省了安裝所需的空間,以及能夠防水。其中,連接件3設置有卡槽,卡槽為鉤狀卡槽,百葉框4與連接件3卡接處設置有一卡板,卡板卡接于卡槽內。通過卡合連接的方式,不需要焊接,可以方便拆卸,而且減少環境污染。百葉框4也可以橫向安裝于墻體I。其安裝方式與上述百葉窗豎直安裝時一致。每一百葉扇相互平行設置,每一百葉扇內設置有一空腔。每一光電薄膜貼附于百葉扇的向光的一面。百葉扇以固定角度安裝于百葉框4,其中,所述固定角度為30° -60°,本是實施例中固定角度擇選為45°。槽型扇件5貼附有所述光電薄膜的一面向光。在固定角度為45°時,受光照時間最長,這樣省略了調整百葉扇的角度的步驟。而且能夠使得光電薄膜最大限度的進行光電轉換。其中,每一所述百葉扇包括以下組件。一槽型扇件5,槽型扇件5包括一用于貼附光電薄膜的扇片,扇片兩端各連接有相互平行的安裝腳板,所述安裝腳板的內側設有一凸起段;—蓋板6,蓋板6的兩端設置有與凸起段對應的凹形卡槽,蓋板6安裝于槽型扇件5上,其中,所述凸起段卡接于所述凹形卡槽內。扇片與安裝腳板之間的夾角為45°或135°。由于百葉扇成45°放置,扇片相應的成45°角放置,在豎直方向上,與扇片相連的安裝腳板與扇片成45°或135°設置,這樣使得外形美觀,而且能防風防水,又能疏通空氣。槽型扇件5內還連接有兩個弧形件,弧形件用于連接百葉扇與百葉框4。所述弧形件等距布置,光電輸送線7安裝于每一所述百葉扇的空腔內,所述光電輸送線7連接于所述光電薄膜與外部蓄電裝置;光電輸送線7安裝于弧形件8之間或所述弧形件8與安裝腳板之間。弧形件不僅能夠用于連接百葉扇和百葉框4,而且能夠使得光電輸送線7有序布置,不紊亂。本實施例的新型百葉窗安裝結構,由適合太陽能光伏電源線布設的一種鋁合金組合百葉型材和高效能CIGS光電薄膜組成。以往的太陽能光伏組件光線入射角小于30°,對太陽能光線吸收能效有一定影響,為提高太陽能光線吸收效率,現專利技術一種新型鋁合金光電百葉窗,由粘附CIGS太陽能薄膜的新型鋁合金百葉制作的百葉窗可以根據太陽光線入射角度的,持續保持太陽光線入射角接近90°。能夠順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為不同建筑應用太陽能發電開創出一條新的路徑。隨著本專利技術的應用推廣,將會產生很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藍天白云有可能成為常態,霧霾天氣將會大為減少,能夠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做出貢獻。本專利技術在開發和利用新能源產業上有著極好的應用前景。應當指出,對于經充分說明的本技術來說,還可具有多種變換及改型的實施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的具體實施例。上述實施例僅僅作為本技術的說明,而不是對本技術的限制。總之,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應包括那些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顯而易見的變換或替代以及改型。【主權項】1.一種新型百葉窗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百葉框,所述百葉框兩端安裝于墻體; 至少一百葉扇,所述百葉扇以固定角度安裝于所述百葉框,每一百葉扇相互平行設置,每一所述百葉扇內設置有一空腔; 其中,所述固定角度為30° -60° ; 至少一光電薄膜,每一所述光電薄膜貼附于所述百葉扇的向光的一面; 一光電輸送線,所述光電輸送線安裝于每一所述百葉扇的空腔內,所述光電輸送線連接于所述光電薄膜與外部蓄電裝置; 其中,每一所述百葉扇包括 一槽型扇件,所述槽型扇件包括一用于貼附所述光電薄膜的扇片,所述扇片兩端各連接有相互平行的安裝腳板,所述安裝腳板的內側設有一凸起段;其中,所述槽型扇件貼附有光電薄膜的一面向光; 一蓋板,所述蓋板的兩端設置有與所述凸起段對應的凹形卡槽,所述蓋板安裝于所述槽型扇件上,其中,所述凸起段卡接于所述凹形卡槽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百葉窗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角度擇選為45。。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百葉窗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扇片與所述安裝腳板之間的夾角為45°或135°。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百葉窗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扇件內還連接有至少一弧形件,所述弧形件用于連接所述百葉扇與所述百葉框。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百葉窗安裝結構,其特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百葉窗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百葉框,所述百葉框兩端安裝于墻體;至少一百葉扇,所述百葉扇以固定角度安裝于所述百葉框,每一百葉扇相互平行設置,每一所述百葉扇內設置有一空腔;其中,所述固定角度為30°~60°;至少一光電薄膜,每一所述光電薄膜貼附于所述百葉扇的向光的一面;一光電輸送線,所述光電輸送線安裝于每一所述百葉扇的空腔內,所述光電輸送線連接于所述光電薄膜與外部蓄電裝置;其中,每一所述百葉扇包括一槽型扇件,所述槽型扇件包括一用于貼附所述光電薄膜的扇片,所述扇片兩端各連接有相互平行的安裝腳板,所述安裝腳板的內側設有一凸起段;其中,所述槽型扇件貼附有光電薄膜的一面向光;一蓋板,所述蓋板的兩端設置有與所述凸起段對應的凹形卡槽,所述蓋板安裝于所述槽型扇件上,其中,所述凸起段卡接于所述凹形卡槽內。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志斌,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龍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