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變電站百葉窗極端天氣防雨防塵結構,包括外框和多個葉片,外框內均布安裝多個葉片,每個葉片均由上片、中片和下片依次連接而成,每個葉片的中片均傾斜設置,每個中片和上片之間均連接一個阻水坎,每個上片的頂端均連接一個反水彎。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針對百葉窗進行防雨防塵工藝改進,通過合理設計百葉窗葉片結構,增加反水彎及阻水坎結構,調整葉片傾斜角度,優化安裝間隔,增加可拆卸防塵網,規范關鍵部件尺寸和關鍵工序要求等,從根本上解決了防雨防塵問題,極大提升了百葉窗自身防雨防塵功能,同時保持良好的通風散熱功能,增強了變電站穩定運行能力,降低了事故發生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變電站相關設備領域中的百葉窗,尤其是一種變電站百葉窗極端天氣防雨防塵結構。
技術介紹
傳統的變電站百葉窗設計在遇到暴雨等極端惡劣天氣時,難免會出現雨水透過百葉窗發生滲漏的情況(如圖1所示,I為傳統百葉窗單片結構,箭頭所示方向為水流方向),一旦主變室內出現大面積滲漏,雨水蒸發后使得主變室的空氣濕度增大,對設備絕緣造成巨大威脅,極易引發事故。同時,地下室百葉窗的防護門還要及時關閉,不利于室內通風。為了更好保護設備安全運行,建設環境友好型的綠色變電站,百葉窗防雨防塵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提高防雨防塵效果、降低設備運行風險的變電站百葉窗極端天氣防雨防塵結構。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手段實現的:—種變電站百葉窗極端天氣防雨防塵結構,包括外框和多個葉片,外框內均布安裝多個葉片,每個葉片均由上片、中片和下片依次連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每個葉片的中片均傾斜設置,每個中片和上片之間均連接一個阻水坎,每個上片的頂端均連接一個反水彎。而且,所述的中片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37°,所述的上片和下片均為垂直于水平面設置。而且,所述的阻水坎由豎邊和橫邊構成,豎邊的下端垂直連接在中片的頂端,豎邊的上端垂直連接橫邊的底部,橫邊的頂端連接上片。而且,所述的反水彎由長直邊和短直邊構成,長直邊為平行于水平面設置,長直邊的一端垂直連接上片,另一端連接短直邊,該短直邊平行于橫邊和中片。而且,所述的葉片為鋁合金葉片,相鄰兩個葉片之間的間距為45mm。而且,當變電站窗體的高超過1.5m、寬超過1.0m時,百葉窗外框的尺寸為:76X44X2.5mm,且外框內安裝十字加強筋。而且,所述的外框上安裝可拆卸的防塵網,該防塵網位于葉片的內側,防塵網與外框采用可轉動的銷栓進行固定,防塵網的網孔設置為2X2mm。本技術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1、本百葉窗在葉片上增加了反水彎和阻水坎結構,形成了兩道阻擋和回流,將葉片傾斜角度調整為37°,并合理設置葉片間距為45mm。改進后的百葉窗結構阻礙了雨水及灰塵通過百葉窗的通道,實現了防雨防塵的作用,避免了變電站主變室內出現雨水滲漏現象,保障了設備的安全正常運行,避免了安全事故發生。其優點是:兩道阻擋和回流增強的防雨防塵的效果,有利于增強百葉窗應對張北等大風天氣地區的能力。2、本百葉窗將防塵網改進為可拆卸式,改善了以往不可拆卸的百葉窗會堆積灰塵和柳絮等雜物堵塞網孔,影響正常通風功能。3、本百葉窗針對高超過1.5m、寬超過1.0m的窗體,進行加筋處理和分割設計,其優點是:增加如變壓器室通風百葉窗等大型窗體百葉窗的強度,延長使用壽命。4、安裝本百葉窗時對施工工藝進行改進,將未完全干透的發泡膠全部塞入百葉窗與墻體縫隙并刷涂防水耐火膠,并且在百葉窗內外墻窗臺做好1mm的高差處理及5?10°的散水坡度。此施工工藝的優點是:進一步增強了防水防塵效果,改善了因施工工藝不到位造成的邊框漏水情況。5、本技術從根本上解決了百葉窗在極端惡劣天氣時雨水滲漏這一問題,解決了傳統施工工藝不能滿足工程需要的建設難題,成為建設環境友好,節能高效的綠色變電站的有效手段,對于目前變電站的建設及運行維護工作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附圖說明】圖1是傳統百葉窗單片結構側視圖;圖2是本技術的單片結構側視圖;圖3是本技術的結構簡圖;圖4是本技術的結構簡圖(加十字筋);圖5是本技術的安裝結構圖(有防塵網)。【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詳細敘述本技術的實施例;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是敘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術的保護范圍。—種變電站百葉窗極端天氣防雨防塵結構,包括外框9和多個葉片10,外框內均布安裝多個葉片,葉片為鋁合金葉片,相鄰兩個葉片之間的間距為45mm。每個葉片均由上片4、中片7和下片8依次連接而成,每個葉片的中片均傾斜設置,中片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A為37。,上片和下片均為垂直于水平面設置。每個中片和上片之間均連接一個阻水坎,阻水坎由豎邊6和橫邊5構成,豎邊的下端垂直連接在中片的頂端,豎邊的上端垂直連接橫邊的底部,即:中片與橫邊為平行設置,橫邊的頂端連接上片。每個上片的頂端均連接一個反水彎,所述的反水彎由長直邊3和短直邊2構成,長直邊為平行于水平面設置,長直邊的一端垂直連接上片,另一端連接短直邊,該短直邊平行于橫邊和中片。當變電站窗體的高超過1.5m、寬超過1.0m時,百葉窗外框的尺寸為:76X44X2.5mm,且外框內安裝十字加強筋11,進行加筋處理和分割設計,加強筋的材質采用強度較高的百葉窗框體材質。如圖5所示,外框上安裝可拆卸的防塵網12,該防塵網位于葉片的內側(靠近室內的一側),防塵網與外框采用可轉動的銷栓進行固定,防塵網的網孔設置為2X2mm。本技術的關鍵施工工藝要求為:用于密封百葉窗與墻體縫隙的發泡膠不可用壁紙刀等工具進行切割,應在未完全干透前將其全部塞入百葉窗與墻體縫隙,填充飽滿后刷涂防水耐火膠,同時百葉窗內外墻窗臺做好1mm的高差處理及5?10°的散水坡度。【主權項】1.一種變電站百葉窗極端天氣防雨防塵結構,包括外框和多個葉片,外框內均布安裝多個葉片,每個葉片均由上片、中片和下片依次連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每個葉片的中片均傾斜設置,每個中片和上片之間均連接一個阻水坎,每個上片的頂端均連接一個反水彎。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變電站百葉窗極端天氣防雨防塵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片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37°,所述的上片和下片均為垂直于水平面設置。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變電站百葉窗極端天氣防雨防塵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水坎由豎邊和橫邊構成,豎邊的下端垂直連接在中片的頂端,豎邊的上端垂直連接橫邊的底部,橫邊的頂端連接上片。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變電站百葉窗極端天氣防雨防塵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水彎由長直邊和短直邊構成,長直邊為平行于水平面設置,長直邊的一端垂直連接上片,另一端連接短直邊,該短直邊平行于橫邊和中片。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變電站百葉窗極端天氣防雨防塵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葉片為鋁合金葉片,相鄰兩個葉片之間的間距為45mm。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變電站百葉窗極端天氣防雨防塵結構,其特征在于:當變電站窗體的高超過1.5m、寬超過1.0m時,百葉窗外框的尺寸為:76X44X2.5mm,且外框內安裝十字加強筋。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變電站百葉窗極端天氣防雨防塵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框上安裝可拆卸的防塵網,該防塵網位于葉片的內側,防塵網與外框采用可轉動的銷栓進行固定,防塵網的網孔設置為2X2mm。【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變電站百葉窗極端天氣防雨防塵結構,包括外框和多個葉片,外框內均布安裝多個葉片,每個葉片均由上片、中片和下片依次連接而成,每個葉片的中片均傾斜設置,每個中片和上片之間均連接一個阻水坎,每個上片的頂端均連接一個反水彎。本技術針對百葉窗進行防雨防塵工藝改進,通過合理設計百葉窗葉片結構,增加反水彎及阻水坎結構,調整葉片傾斜角度,優化安裝間隔,增加可拆卸防塵網,規范關鍵部件尺寸和關鍵工序要求等,從根本上解決了防雨防塵問題,極大提升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變電站百葉窗極端天氣防雨防塵結構,包括外框和多個葉片,外框內均布安裝多個葉片,每個葉片均由上片、中片和下片依次連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每個葉片的中片均傾斜設置,每個中片和上片之間均連接一個阻水坎,每個上片的頂端均連接一個反水彎。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龐立軍,劉超,趙剛,馮倩,曹洵,李艷,王鑫,
申請(專利權)人: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天津;1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