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碼頭混凝土道路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道路工程,特別是一種供集裝箱重載貨車行駛用的碼頭混凝土道路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技術介紹
無論是客車還是貨車,車身的全部重量都是通過車軸上的車輪傳給路面。因此,對于路面而言,十分重視汽車的軸載。目前,我國公路上行駛的貨車的后軸軸載,一般控制在60~130kN范圍內,我國現行公路與城市道路路面設計規范以100kN為設計標準軸重。不同重力的軸載給路面結構帶來的損傷程度是不同的,道路結構設計,除了要考慮設計期限內道路的累計交通量外,還必須考慮各級軸載所占比例。碼頭是海運或河運貨物裝卸的集散地,大量集裝箱(集裝箱車輛總重大都在40噸以上)和重型貨車不停地往來運送貨物,主要供這類貨車行駛用的碼頭混凝土道路,目前一般采用混凝土道路結構:在路床的上面分別鋪設墊層、基層和面層,在面層的混凝土中加橫向分布鋼筋和縱向分布鋼筋。這種混凝土道路結構,因累計交通量大、承載車輛軸重和總重大等原因,其安全性和耐久性難以得到保證。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安全性和耐久性好的碼頭混凝土道路結構,同時提供這種結構的施工方法。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碼頭混凝土道路結構,在路床的上面分別鋪設墊層、基層和面層;面層、基層和墊層的厚度分別為30cm,45cm和25cm;在面層的上部布有橫向分布鋼筋和縱向分布鋼筋;其特征在于:該碼頭混凝土道路沿其中心線分成1號車道和2號車道兩個車道;兩個車道的面層按縱向長度400~600cm、橫向寬度400~500cm分成若干塊行車道板,行車道板的橫縫和縱縫中置有傳力桿;兩個車道均分成輪壓區和非輪壓區,在輪壓區的上緣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碼頭混凝土道路結構,在路床(4)的上面分別鋪設墊層(3)、基層(2)和面層(1);面層、基層和墊層的厚度分別為30cm,45cm和25cm;在面層的上部布有橫向分布鋼筋(15)和縱向分布鋼筋(16);其特征在于:該碼頭混凝土道路沿其中心線分成1號車道(Ⅰ)和2號車道(Ⅱ)兩個車道;兩個車道的面層(1)按縱向長度400~600cm、橫向寬度400~500cm分成若干塊行車道板(5),行車道板的橫縫(6?2)和縱縫(6?1)中置有傳力桿(7);兩個車道均分成輪壓區(9?1)和非輪壓區(9?2),在輪壓區的上緣布有橫向相互間隔25cm的抗壓鋼筋(11),在輪壓區的下緣布有橫向相互間隔12.5cm的抗彎鋼筋(10),在輪壓區的兩側中部分別有中部縱向鋼筋(12),在抗壓鋼筋和抗彎鋼筋之間有拉筋(14),抗壓鋼筋、抗彎鋼筋和中部縱向鋼筋的外部有箍筋(13);在面層的表面有非輪壓區標識(8?2)和輪壓區標識(8?1)。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碼頭混凝土道路結構,在路床(4)的上面分別鋪設墊層(3)、基層(2)和面層(1);面層、基層和墊層的厚度分別為30cm,45cm和25cm;在面層的上部布有橫向分布鋼筋(15)和縱向分布鋼筋(16);其特征在于:該碼頭混凝土道路沿其中心線分成1號車道(Ⅰ)和2號車道(Ⅱ)兩個車道;兩個車道的面層(1)按縱向長度400~600cm、橫向寬度400~500cm分成若干塊行車道板(5),行車道板的橫縫(6-2)和縱縫(6-1)中置有傳力桿(7);兩個車道均分成輪壓區(9-1)和非輪壓區(9-2),在輪壓區的上緣布有橫向相互間隔25cm的抗壓鋼筋(11),在輪壓區的下緣布有橫向相互間隔12.5cm的抗彎鋼筋(10),在輪壓區的兩側中部分別有中部縱向鋼筋(12),在抗壓鋼筋和抗彎鋼筋之間有拉筋(14),抗壓鋼筋、抗彎鋼筋和中部縱向鋼筋的外部有箍筋(13);在面層的表面有非輪壓區標識(8-2)和輪壓區標識(8-1),非輪壓區標識和輪壓區標識用反光系數在200以上的高反光材料繪制,其中非輪壓區標識為黑白相間的斜線,輪壓區標識為在混凝土路面中間繪有指示車輛行駛方向的白色箭頭。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碼頭混凝土道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壓鋼筋(11)為直徑12~16mm、長度小于行車道板(5)縱向長度4cm的熱軋帶肋鋼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碼頭混凝土道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彎鋼筋(10)為直徑22~28mm、長度小于行車道板(5)縱向長度4cm的熱軋帶肋鋼筋。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碼頭混凝土道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縱向鋼筋(12)為直徑為12~16mm、長度小于行車道板(5)縱向長度4cm的熱軋帶肋鋼筋。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碼頭混凝土道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筋(13)為直徑12mm的熱軋帶肋鋼筋,在行車道板距兩側邊50~70cm范圍內箍筋間距為12.5cm,其余范圍內箍筋間距為25cm。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碼頭混凝土道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筋(14)為直徑12mm的熱軋帶肋鋼筋,縱向相互間距為25cm。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碼頭混凝土道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分布鋼筋(15)和縱向分布鋼筋(16)分別為直徑12mm的熱軋帶肋鋼筋,橫向分布鋼筋相互間距為10~15cm,縱向分布鋼筋按間距為10~15cm布置在非輪壓區(9-2)范圍內。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碼頭混凝土道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力桿為直徑32mm、長50cm、相互間距30cm的熱軋光圓鋼筋。9.權利要求1所述碼頭混凝土道路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順序的步驟:步驟一、路床施工清表后回填30cm厚素土,實施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薛興偉,于玲,龐興,孫聚陽,
申請(專利權)人:沈陽建筑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遼寧;2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