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是關于運輸裝置的,更具體地說,本技術是關于輸送帶的。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高強度輸送帶的骨架有兩種。第一種,以鋼絲繩并排排列為骨架;第二種,由化纖與棉紗編織成帶芯為骨架。它們浸透化工原料,經塑化,硫化制成高強度輸送帶。上述鋼絲繩并排排列為骨架制成的輸送帶,由于鋼絲繩縱向排布,橫向無其他支承物,因而無橫向強度,易縱向撕裂,帶與帶之間聯接困難。上述由化纖與棉紗構成的骨架的強度較低,為提高強度只能大量增加化纖材料,而化纖材料的增加,會使紗線密度增大,紗線之間的間隙減小,化工原料很難浸透,因而大大增加了帶芯的厚度。本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點,提供一種能提高輸送強度、抗撕裂、減小輸送帶厚度、方便帶與帶之間聯接的輸送帶的帶芯。本技術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本技術輸送帶的帶芯由金屬絲、棉紗、合股材料三者編織成一整體,所述的棉紗設置在帶芯的表層,所述的金屬絲設置在帶芯的中層,所述合股材料由化纖絲、棉紗、金屬絲中至少兩種構成,所述帶芯為多層結構,其厚度為4~20毫米,寬度為0.6~3米。所述金屬絲直徑為0.5~5毫米。所述棉紗采用26~110號紗。所述的化纖絲采用100~200TEX的化纖絲。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附圖是本技術輸送帶的帶芯的剖視圖。在圖中,金屬絲1以采用鋼絲為宜,其直徑大小根據輸送帶所承載的重量而定,通常采用0.5~5毫米。棉紗2通常采用26~110號紗。合股材料3由化纖絲、棉紗、金屬絲中至少兩種構成,其中的化纖絲以采用100~200TEX化纖絲為宜合股材料3可以由棉紗和化纖絲合股,也可以是棉紗與金屬絲合股,或者是化纖絲與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輸送帶的帶芯其特征是,它由金屬絲、棉紗、合股材料三者編織成一整體,所述的棉紗設置在帶芯的表層,所述的金屬絲設置在帶芯的中層,所述合股材料由化纖絲、棉紗、金屬絲中至少兩種構成,所述帶芯為多層結構,其厚度為4~20毫米,寬度為0.6~3米。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重民,王福林,張增林,王金良,呂源華,王鳳秀,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市裝飾織物廠,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12[中國|天津]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